本發明涉及輸液裝置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自動換瓶輸液器、用于自動換瓶輸液器的液體瓶集裝箱及可折疊式簡易醫療箱。
背景技術:
目前使用和銷售的輸液器主要有單插瓶針、雙插瓶針一次性使用輸液器和雙鋼針多穿刺器型輸液器,但是他們的共同缺點是:臨床輸液中多瓶懸掛,交替輸注的時候需要醫護人員隨時觀察上一瓶液體的結束時間,并人工的去轉換下一瓶液體的開始,這樣即增加了護理人員的工作強度,而且有掌握不好更換液體的時機,因而可能引發醫療事故,看雖為小器具,卻可能引發嚴重的醫療事故。對輸液系統進行改進,使輸液過程更加方便和安全,例如公開號為CN104225709A的中國發明專利公開了一種n瓶液體可轉換的輸液系統,該輸液系統可以實現在一次輸液過程中的n瓶液體的一瓶藥液輸完自動轉換至下一瓶藥液的自動排序輸液過程,可降低護理人員工作強度和減少頻繁更換輸液瓶的污染問題,但這種輸液系統還存在著空氣進入和排出、n瓶液體瓶連接轉換、藥液回流、液體瓶裝置安全等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自動換瓶輸液器、用于自動換瓶輸液器的液體瓶集裝箱及可折疊式簡易醫療箱,安全方便的實現輸液換瓶過程。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首先,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自動換瓶輸液器,包括護帽、靜脈針、輸液軟管、流速調節器、滴壺、瓶塞穿刺器組件、空氣過濾器、液體瓶11,所述自動換瓶輸液器還包括輸液管接口和進氣接頭,所述進氣接頭連接瓶塞穿刺器組件,所述輸液管接口連接瓶塞穿刺器組件與輸液軟管,所述輸液軟管通過流速調節器連接靜脈針;所述自動換瓶輸液器,其輸液軟管設置有多件,其輸液管接口設置有多件,其進氣接頭設置有多件,其瓶塞穿刺器組件設置有多件,多件的進氣接頭、多件的瓶塞穿刺器組件、多件的輸液管接口、多件的輸液軟管相連接。
優選的是,所述瓶塞穿刺器組件包括瓶塞穿刺器和瓶塞穿刺器針頭,所述瓶塞穿刺器的頂部連接瓶塞穿刺器針頭,所述瓶塞穿刺器的側身一端連接進氣接頭,所述瓶塞穿刺器的底部連接輸液管接口。所述多件的輸液軟管包括第一輸液軟管9、第二輸液軟管9a、第三輸液軟管9b、第n輸液軟管9n、第nb輸液軟管9nb、第n+1輸液軟管9n+1。所述多件的輸液管接口包括第一輸液管接口3、第二輸液管接口3a、第三輸液管接口3b、第n輸液管接口3n。所述多件的進氣接頭包括第一進氣接頭4、第二進氣接頭4a、第三進氣接頭4b、第n進氣接頭4n、第na進氣接頭4na。所述多件的瓶塞穿刺器組件包括第一瓶塞穿刺器1、第二瓶塞穿刺器1a、第三瓶塞穿刺器1b、第n瓶塞穿刺器1n及第一瓶塞穿刺器針頭2、第二瓶塞穿刺器針頭2a、第三瓶塞穿刺器針頭2b、第n瓶塞穿刺器針頭2n。所述自動換瓶輸液器還包括壓茂菲氏管10。所述自動換瓶輸液器的流速調節器設置有多件,多件流速調節器包括第一流速調節器7、第二流速調節器7a、第三流速調節器7b、第四流速調節器7c、第n流速調節器7n。所述自動換瓶輸液器還包括進氣管。所述進氣管與空氣過濾器組裝構成進氣組件。所述自動換瓶輸液器的進氣組件設置有多件,所述多件的進氣組件包括第一進氣管6、第n進氣管6n、第一空氣過濾器5、第n空氣過濾器5n。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第一進氣管6的首端連接第一空氣過濾器5,所述第一進氣管6的尾端通過第一進氣接頭4連接第一瓶塞穿刺器1,所述第一瓶塞穿刺器1的頂部連接第一瓶塞穿刺器針頭2,所述第一瓶塞穿刺器1通過第一輸液管接口3連接第一輸液軟管9的一端,所述第一輸液軟管9的另一端通過第二進氣接頭4a連接第二瓶塞穿刺器1a,所述第二瓶塞穿刺器1a通過第二輸液管接口3a連接第二輸液軟管9a的一端,所述第二輸液軟管9a的另一端通過第三進氣接頭4b連接第三瓶塞穿刺器1b,所述第三瓶塞穿刺器1b通過第三輸液管接口3b連接第三輸液軟管9b的一端,所述第三輸液軟管9b的另一端通過第n進氣接頭4n連接第n瓶塞穿刺器1n,所述第n瓶塞穿刺器組件1n通過第n輸液管接口3n連接第n輸液軟管9n的一端,所述第n輸液軟管9n的另一端連接壓茂菲氏管10的一端,所述壓茂菲氏管10的另一端通過第n+1輸液軟管9n+1連接靜脈針8,所述第n+1輸液軟管9n+1上安裝有第一流速調節器7。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第一進氣管6的首端連接第一空氣過濾器5,所述第一進氣管6的尾端通過第一進氣接頭4連接第一瓶塞穿刺器1,所述第一瓶塞穿刺器1的頂部連接第一瓶塞穿刺器針頭2,所述第一瓶塞穿刺器1的底部連接第一輸液管接口3,所述第一輸液管接口3與第二進氣接頭4a連接的第一輸液軟管9上安裝有第一流速調節器7,所述第二輸液管接口3a與第三進氣接頭4b連接的第二輸液軟管9a上安裝有第二流速調節器7a,所述第三輸液管接口3b與壓茂菲氏管10連接的第三輸液軟管9b上安裝有第三流速調節器7b,所述壓茂菲氏管10與靜脈針8連接的第n輸液軟管9n上安裝有第四流速調節器7c。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第一進氣管6的首端連接第一空氣過濾器5,所述第一進氣管6的尾端通過第一進氣接頭4連接第一瓶塞穿刺器1,所述第一瓶塞穿刺器1的頂部連接第一瓶塞穿刺器針頭2,所述第一瓶塞穿刺器1的底部連接第一輸液管接口3,所述第一輸液管接口3與第二進氣接頭4a連接的第一輸液軟管9上安裝有第一流速調節器7,所述第二輸液管接口3a與第三進氣接頭4b連接的第二輸液軟管9a上安裝有第二流速調節器7a,所述第三輸液管接口3b與第n進氣接頭4n連接的第三輸液軟管9b上安裝有第三流速調節器7b,所述第n輸液管接口3n通過第n輸液軟管9n與壓茂菲氏管10的一端連接,所述壓茂菲氏管10的另一端與靜脈針8連接的第n+1輸液軟管9n+1上安裝有第n流速調節器7n,所述第一瓶塞穿刺器1底部的第一輸液管接口3與第n瓶塞穿刺器1n底部的第n輸液管接口3n之間還設置有功能軟管9m作為聯通液體通道。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第一進氣管6的首端連接第一空氣過濾器5,所述第一進氣管6的尾端通過第一進氣接頭4連接第一瓶塞穿刺器1,所述第一瓶塞穿刺器1的頂部連接第一瓶塞穿刺器針頭2,所述第一瓶塞穿刺器1的底部連接第一輸液管接口3,所述第一輸液管接口3與第二進氣接頭4a連接的第一輸液軟管9上安裝有第一流速調節器7,所述第二輸液管接口3a與第三進氣接頭4b連接的第二輸液軟管9a上安裝有第二流速調節器7a,所述第三輸液管接口3b與第n進氣接頭4n連接的第三輸液軟管9b上安裝有第三流速調節器7b,所述第n輸液管接口3n通過第n輸液軟管9n與壓茂菲氏管10的一端連接,所述壓茂菲氏管10的另一端與靜脈針8連接的第n+1輸液軟管9n+1上安裝有第n流速調節器7n,所述第n瓶塞穿刺器1n與第n瓶塞穿刺器針頭2n組成的第n瓶塞穿刺器組件連接有第n進氣組件,所述第n瓶塞穿刺器1n的側身另一端連接第na進氣接頭4na,所述第na進氣接頭4na連接第n進氣管6n,所述第n進氣管6n連接第n空氣過濾器5n。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進氣接頭的接口處設置有活動接頭組件,所述活動接頭組件包括外活動接頭和內活動接頭。所述活動接頭組件設置有多件。所述多件的活動接頭組件包括第一外活動接頭22a、第二外活動接頭22a1、第三外活動接頭22a2、第四外活動接頭22a3、第n外活動接頭22an及第一內活動接頭22b、第二內活動接頭22b1、第三內活動接頭22b2、第四內活動接頭22b3、第n內活動接頭22bn。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第一進氣管6的尾端連接第一外活動接頭22a,所述第一進氣接頭4的兩端分別連接第一瓶塞穿刺器1和第一內活動接頭22b,所述第一外活動接頭22a與第一內活動接頭22b配對連接,所述第一瓶塞穿刺器1的底部連接第一輸液管接口3,所述第一輸液管接口3通過第一輸液軟管9連接第二外活動接頭22a1,所述第二進氣接頭4a的兩端分別連接第二瓶塞穿刺器1a和第二內活動接頭22b1,所述第二外活動接頭22a1與第二內活動接頭22b1配對連接,所述第二瓶塞穿刺器1a的底部連接第二輸液管接口3a,所述第二輸液管接口3a通過第二輸液軟管9a連接第三外活動接頭22a2,所述第三進氣接頭4b的兩端分別連接第三瓶塞穿刺器1b和第三內活動接頭22b2,所述第三外活動接頭22a2與第三內活動接頭22b2配對連接,所述第三瓶塞穿刺器1b的底部連接第三輸液管接口3b,所述第三輸液管接口3b通過第三輸液軟管9b連接第四外活動接頭22a3,所述第n進氣接頭4n的兩端分別連接第n瓶塞穿刺器1n和第四內活動接頭22b3,所述第四外活動接頭22a3與第四內活動接頭22b3配對連接,所述第n瓶塞穿刺器1n的底部連接第n輸液管接口3n,所述第n輸液管接口3n通過第n輸液軟管9n連接壓茂菲氏管10的一端,所述壓茂菲氏管10的另一端與靜脈針8連接的第n+1輸液軟管9n+1上安裝有第一流速調節器7。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第一進氣管6的尾端連接第一外活動接頭22a,所述第一進氣接頭4的兩端分別連接第一瓶塞穿刺器1和第一內活動接頭22b,所述第一外活動接頭22a與第一內活動接頭22b配對連接,所述第一瓶塞穿刺器1的底部連接第一輸液管接口3,所述第一輸液管接口3通過第一輸液軟管9連接第二外活動接頭22a1,所述第二進氣接頭4a的兩端分別連接第二瓶塞穿刺器1a和第二內活動接頭22b1,所述第二外活動接頭22a1與第二內活動接頭22b1配對連接,所述第二瓶塞穿刺器1a的底部連接第二輸液管接口3a,所述第二輸液管接口3a通過第二輸液軟管9a連接第三外活動接頭22a2,所述第三進氣接頭4b的兩端分別連接第三瓶塞穿刺器1b和第三內活動接頭22b2,所述第三外活動接頭22a2與第三內活動接頭22b2配對連接,所述第三瓶塞穿刺器1b的底部連接第三輸液管接口3b,所述第三輸液管接口3b通過第三輸液軟管9b連接第四外活動接頭22a3,所述第n進氣接頭4n的兩端分別連接第n瓶塞穿刺器1n和第四內活動接頭22b3,所述第四外活動接頭22a3與第四內活動接頭22b3配對連接,所述第n瓶塞穿刺器1n的底部連接第n輸液管接口3n,所述第n輸液管接口3n通過第n輸液軟管9n連接第n外活動接頭22an,所述壓茂菲氏管10的一端設置第n內活動接頭22bn,所述第n外活動接頭22an與第n內活動接頭22bn配對連接,所述壓茂菲氏管10的另一端與靜脈針8連接的第n+1輸液軟管9n+1上安裝有第一流速調節器7。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外活動接頭設置于進氣管的尾端,所述內活動接頭設置于進氣接頭一端,所述設置于進氣管尾端的外活動接頭與設置于進氣接頭一端的內活動接頭為配對連接關系。所述外活動接頭設置于輸液軟管一端且輸液軟管另一端連接輸液管接口,所述內活動接頭設置于進氣接頭一端且進氣接頭另一端連接瓶塞穿刺器,所述設置于輸液軟管一端的外活動接頭與設置于進氣接頭一端的內活動接頭為配對連接關系。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壓茂菲氏管10在其與瓶塞穿刺器組件連接的端口設置內活動接頭,所述輸液管接口與壓茂菲氏管10連接的輸液軟管一端設置外活動接頭,所述輸液軟管一端的外活動接頭與壓茂菲氏管10端口所設內活動接頭為配對活動連接關系。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外活動接頭帶有穿刺針32,所述內活動接頭的液體通道上帶有隔斷膜33。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內活動接頭帶有穿刺針32,所述外活動接頭的液體通道上帶有隔斷膜33。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外活動接頭是輸液軟管或空氣過濾器的一端安裝桶形套頭且桶形套頭內壁34處帶有螺紋,所述內活動接頭是輸液軟管或空氣過濾器的一端安裝帶孔的柱形套頭且在柱形套頭外壁35處帶有螺紋,所述外活動接頭的桶形套頭和內活動接頭的柱形套頭之間是卡扣或卡口結構。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瓶塞穿刺器組件的瓶塞穿刺器針頭插入液體瓶11,所述瓶塞穿刺器組件連接的進氣接頭距液體瓶11的瓶口距離在1厘米范圍內(0.8厘米為最佳距離)。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瓶塞穿刺器組件的瓶塞穿刺器針頭2插入液體瓶11,所述瓶塞穿刺器組件連接的進氣接頭與瓶塞穿刺器針頭的針尖頭之間的瓶塞穿刺器針頭本體長度小于6厘米(可以是3.5厘米、4厘米、4.5厘米、5厘米或5.5厘米)。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瓶塞穿刺器部件的瓶塞穿刺器針頭插入液體瓶11,所述瓶塞穿刺器組件連接的進氣接頭的根部到瓶塞穿刺器針頭的針尖頭長度小于6厘米(可以是3.5厘米、4厘米、4.5厘米、5厘米或5.5厘米)。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瓶塞穿刺器具有兩個進氣接頭,所述兩個進氣接頭包括第一進氣接頭4和第na進氣接頭4na,所述第一進氣接頭4和第na進氣接頭4na分別設置于瓶塞穿刺器側身兩端。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空氣過濾器和所述進氣接頭構成所述瓶塞穿刺器的兩個進氣口。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第一進氣接頭4與第一進氣管6連接,所述第na進氣接頭4na與第一瓶塞穿刺器1連接并通過第一輸液管接口3連接第一輸液軟管9。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第一進氣接頭4與第一進氣管6連接,所述第na進氣接頭4na與第一瓶塞穿刺器1連接并通過第一輸液管接口3連接第一輸液軟管9,所述第一進氣管6上安裝有第一流速調節器7。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第一進氣接頭4與第一進氣管6連接,所述第na進氣接頭4na與第一瓶塞穿刺器1連接并通過第一輸液管接口3連接第一輸液軟管9,所述第一進氣管6上連接的第一空氣過濾器5的進氣端帶有活動塞蓋。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第一進氣接頭4與第一空氣過濾器5連接,所述第na進氣接頭4na與第一瓶塞穿刺器1連接并通過第一輸液管接口3連接第一輸液軟管9,所述第一空氣過濾器5的進氣端帶有活動塞蓋。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第一進氣接頭4的進氣端設置有第一內活動接頭22b,所述第na進氣接頭4na的進氣口端設置有第二內活動接頭22b1。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壓茂菲氏管10內還設置有防回流裝置。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防回流裝置為斜面型防回流裝置36,所述斜面型防回流裝置36的本體上設有貼面23和液體孔26,所述液體孔26設置為從貼面23表面開始設在斜面型防回流裝置36的本體內、且透過壓茂菲氏管10與輸液軟管形成液體通道,所述長條貼片24連接在所述斜面型防回流裝置36的本體上或貼合于液體孔26。所述長條貼片24上設置有圓柱浮子25。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防回流裝置為圓筒型防回流裝置27,所述圓筒型防回流裝置27的本體內設有液體管28和定位桿29,所述液體管28設置為透過壓茂菲氏管10與輸液軟管形成液體通道,所述定位桿29的一端帶有圓形貼片30且所述定位桿29的桿身浮動設置在液體管28內。所述定位桿29透過圓形貼片30的頂端上設置有立方浮子31。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自動換瓶輸液器還包括穿刺器轉換器。所述穿刺器轉換器包括插接段64,所述插接段64與瓶塞穿刺器組件的第一瓶塞穿刺器1和第一瓶塞穿刺器針頭2之間通過第一輸液軟管9連通。
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用于自動換瓶輸液器的液體瓶集裝箱,包括如上任一項所述的自動換瓶輸液器,還包括集裝箱箱體12、箱蓋15和第一密封器16,所述箱蓋15以合頁的形式連接在集裝箱箱體12上,所述箱蓋15和集裝箱箱體12之間設置有第一密封器16以形成液體瓶11的集裝箱的氣密封,所述集裝箱箱體12內有第一隔板17將集裝箱里的空間隔成兩個以上的液體瓶11存放置位,所述液體瓶11放置位頂端的擋板上設置有液體瓶11的第一瓶頸卡口18,所述擋板與集裝箱箱體12內壁之間形成走置輸液軟管的空間,所述集裝箱箱體12的箱壁上開有第一壁孔14,所述集裝箱箱體12外壁上設置有掛裝器13以實現吊掛功能。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箱蓋15蓋合于集裝箱箱體12上且兩者之間是相互分離或蓋合的關系,所述箱蓋15和集裝箱箱體12之間設置有第一密封器16以形成液體瓶11集裝箱的氣密封。所述液體瓶集裝箱的兩個以上的設置有液體瓶11的第一瓶頸卡口18的擋板在集裝箱箱體12內以階梯形式排列。所述液體瓶集裝箱的穿裝進氣管的第一壁孔14設置在最上面液體瓶11第一瓶頸卡口18的擋板處。所述集裝箱箱體12內設置有抽氣裝置,所述抽氣裝置包括氣泵體19、操縱桿20和操作手柄21,所述操縱桿20的一端在氣泵體19內且另一端穿出集裝箱箱體12的箱體外安裝了操作手柄21。所述抽氣裝置配置于集裝箱箱體12外,所述抽氣裝置與集裝箱箱體12經氣通道內外相接。所述集裝箱箱體12內設置有供第一隔板17移動的軌道,以實現對液體瓶11放置位大小的調整。所述集裝箱箱體12上設置有多個卡槽,所述第一隔板17卡置在不同卡槽內調整液體瓶11放置位大小。所述集裝箱箱體12內設置有供帶有第一瓶頸卡口18的擋板移動的軌道,以實現對液體瓶11放置位大小的調整。所述集裝箱箱體12上設置有多個卡槽,帶有第一瓶頸卡口18的擋板卡置在不同卡槽內調整液體瓶11放置位大小。所述液體瓶集裝箱,設置有第一瓶頸卡口18的擋板和第一隔板17隔出來的液體瓶11各放置位之間彼此空間密閉隔離。所述集裝箱箱體12側面帶有相互配對的卡條37和卡槽38。所述集裝箱箱體12側面帶有貼粘。所述液體瓶集裝箱還包括底孔62和箱體開口處63,所述箱體開口處63設置于集裝箱箱體12上,所述底孔62設置于箱蓋15一端,所述具有底孔62的箱蓋15和具有箱體開口處63的集裝箱箱體12連接組成圓柱體結構的液體瓶集裝箱,所述箱體開口處63和箱蓋15卡接。所述液體瓶集裝箱,兩個以上的集裝箱箱體12之間有捆綁裝置。所述集裝箱箱體12里面設置有恒溫裝置。
本發明繼續公開了一種液體瓶集裝箱安裝架,它具有如上任一項所述的自動換瓶輸液器。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是,它包括安裝支柱65和支架座66,所述安裝支柱65設置有多根,所述支架座66設置有多個,所述多個支架座66與多根安裝支柱65連接組成安裝架。
本發明又公開了一種可折疊式的簡易醫療箱,它用于如上任一項所述的自動換瓶輸液器。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可折疊式的簡易醫療箱包括前側板39、后側板40、左側板40、右側板42、鉸鏈43、底板44、左固定板45、右固定板46、密封條47、蓋板48、合頁60;所述前側板39、后側板40、左側板41和右側板42依次通過鉸鏈43進行連接且前側板39、后側板40、左側板41和右側板42底端處均分別設置有擋座,所述前側板39前端面中心位置處設置有連接滑槽54,所述后側板40后端面中心位置處設置有連接滑塊55,所述前側板39和后側板40的內側壁左右兩端均分別設置有固定滑槽49,所述左側板41和右側板42的中心垂直軸線處均分別設置有轉動副50且左側板41左端面上設置有一號通孔56,所述底板44呈矩形結構,所述底板44的四側分別固定在前側板39、后側板40、左側板41和右側板42底端處的擋座上;所述左固定板45和右固定板46前后兩端均分別設置有固定滑塊51,所述固定滑塊51安裝在固定滑槽49內部且左固定板45由上板57和下板58做成,所述上板57下端和下板58上端均分別開設有半圓形通孔52,所述半圓形通孔52外邊緣上設置有半圓形密封圈53;所述密封條47呈條形狀結構且密封條47的橫截斷面呈L型結構,所述底板44的四側均分別安裝有密封條47;所述蓋板48與后側板40上端之間采用合頁60進行連接,所述蓋板48內側端四周上均分別設置有密封條47。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可折疊式的簡易醫療箱包括前側板39、后側板40、左側板41、右側板42、鉸鏈43、底板44、左固定板45、右固定板46、密封條47、蓋板48、橫向隔板59、合頁60;所述前側板39、后側板40、左側板41和右側板42依次通過鉸鏈43進行連接且前側板39、后側板40、左側板41和右側板42底端處均分別設置有擋座,所述前側板39前端面中心位置處設置有連接滑槽54,所述后側板40后端面中心位置處設置有連接滑塊55,所述前側板39和后側板40的內側壁左右兩端均分別設置有固定滑槽49,所述左側板41和右側板42的中心垂直軸線處均分別設置有轉動副50且左側板41左端面上分別設置有三個一號通孔56,所述底板44呈矩形結構,所述底板44的四側分別固定在前側板39、后側板40、左側板41和右側板42底端處的擋座上;所述左固定板45和右固定板46前后兩端均分別設置有固定滑塊51,所述固定滑塊51安裝在固定滑槽49內部且左固定板45由上板57和下板58做成,所述上板57下端和下板58上端均分別開設有三個半圓形通孔52,所述三個半圓形通孔52外邊緣上設置有半圓形密封圈53;所述橫向隔板59數量為二,所述橫向隔板59位于兩個一號通孔56之間,所述橫向隔板59左右兩端分別與左固定板45和右固定板46相連接;所述密封條47呈條形狀結構且密封條47的橫截斷面呈L型結構,所述底板44的四側均分別安裝有密封條47;所述蓋板48與后側板40上端之間采用合頁60進行連接,所述蓋板48內側端四周上均分別設置有密封條47。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可折疊式的簡易醫療箱包括由前側板39、后側板40、左側板41、右側板42、底板44構成的箱體61,它還包括左固定板45、右固定板46、蓋板48、鉸鏈43、合頁60,所述箱體61呈矩形柱體殼狀結構,所述箱體61上端開口,所述箱體61四側的拐角處均為柔性易折疊結構,所述箱體61的左側端和右側端上均分別設置有人字形柔性易折疊結構且左側端中心位置處開設有通孔56;所述左固定板45與箱體61的左端內側相貼緊,所述左固定板45由上板57和下板58做成,所述上板57下端和下板58上端均分別開設有半圓形通孔52,所述半圓形通孔52外邊緣上均設置有半圓形密封圈53,所述右固定板46與箱體61右端內側相貼緊;所述蓋板48內側端四周上均分別設置有密封條47,所述蓋板48與箱體61后端之間采用合頁60進行連接。
本發明的優點在于:使用本發明輸液系統在護理人員配藥后的n個藥瓶可同時掛在輸液架上,而且可以在上一瓶液體輸完以后,按事先排序的液體自動接換為下一瓶。具有減少更換輸液瓶的次數,可有效的降低護理人員的工作強度和在更換輸液瓶的同時還可減少污染的危險,尤其是對一些危機病人贏得了搶救的時間。優點還在于液體瓶集裝箱可以將多瓶零散的液體瓶在配藥室事先裝配好,作為一個箱體整體的懸掛在輸液架上,整齊又安全,而且集裝箱在冬天的時候還配置了恒溫裝置。
附圖說明
圖1是按照本發明的自動換瓶輸液器、液體瓶集裝箱及簡易醫療箱的優選實施例的帶一個流速調節器的自動換瓶輸液器結構示意圖。
圖2是按照本發明的自動換瓶輸液器、液體瓶集裝箱及簡易醫療箱的優選實施例的另一種帶一個流速調節器的自動換瓶輸液器結構示意圖。
圖3是按照本發明的自動換瓶輸液器、液體瓶集裝箱及簡易醫療箱的優選實施例的帶連接管的自動換瓶輸液器結構示意圖。
圖4是按照本發明的自動換瓶輸液器、液體瓶集裝箱及簡易醫療箱的優選實施例的帶兩個進氣管的自動換瓶輸液器結構示意圖。
圖5是按照本發明的自動換瓶輸液器、液體瓶集裝箱及簡易醫療箱的優選實施例的帶輸液軟管的瓶塞穿刺器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按照本發明的自動換瓶輸液器、液體瓶集裝箱及簡易醫療箱的優選實施例的進氣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按照本發明的自動換瓶輸液器、液體瓶集裝箱及簡易醫療箱的優選實施例的帶活動接頭組件的自動換瓶輸液器結構示意圖。
圖8是按照本發明的自動換瓶輸液器、液體瓶集裝箱及簡易醫療箱的優選實施例的壓茂菲氏管帶活動接頭組件的自動換瓶輸液器結構示意圖。
圖9是按照本發明的自動換瓶輸液器、液體瓶集裝箱及簡易醫療箱的優選實施例的斜面型防回流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10是按照本發明的自動換瓶輸液器、液體瓶集裝箱及簡易醫療箱的優選實施例的帶防回流裝置的壓茂菲氏管結構示意圖。
圖11是按照本發明的自動換瓶輸液器、液體瓶集裝箱及簡易醫療箱的優選實施例的圓筒型防回流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12是按照本發明的自動換瓶輸液器、液體瓶集裝箱及簡易醫療箱的優選實施例的圓筒型防回流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13是按照本發明的自動換瓶輸液器、液體瓶集裝箱及簡易醫療箱的優選實施例的帶隔斷膜的活動接頭結構示意圖。
圖14是按照本發明的自動換瓶輸液器、液體瓶集裝箱及簡易醫療箱的優選實施例的帶穿刺針的活動接頭結構示意圖。
圖15是按照本發明的自動換瓶輸液器、液體瓶集裝箱及簡易醫療箱的優選實施例的帶裝桶形套頭結構的活動接頭結構示意圖。
圖16是按照本發明的自動換瓶輸液器、液體瓶集裝箱及簡易醫療箱的優選實施例的帶柱形套頭結構的活動接頭結構示意圖。
圖17是按照本發明的自動換瓶輸液器、液體瓶集裝箱及簡易醫療箱的優選實施例的液體瓶集裝箱結構示意圖。
圖18是按照本發明的自動換瓶輸液器、液體瓶集裝箱及簡易醫療箱的優選實施例的另一結構的液體瓶集裝箱結構示意圖。
圖19是按照本發明的自動換瓶輸液器、液體瓶集裝箱及簡易醫療箱的優選實施例的帶氣泵體的液體瓶集裝箱結構示意圖。
圖20是按照本發明的自動換瓶輸液器、液體瓶集裝箱及簡易醫療箱的優選實施例的帶階梯式氣泵體的液體瓶集裝箱結構示意圖。
圖21是按照本發明的自動換瓶輸液器、液體瓶集裝箱及簡易醫療箱的優選實施例的液體瓶集裝箱公槽箱體結構示意圖。
圖22是按照本發明的自動換瓶輸液器、液體瓶集裝箱及簡易醫療箱的優選實施例的液體瓶集裝箱母槽箱體結構示意圖。
圖23是按照本發明的自動換瓶輸液器、液體瓶集裝箱及簡易醫療箱的優選實施例的瓶塞穿刺器組件結構示意圖。
圖24是按照本發明的自動換瓶輸液器、液體瓶集裝箱及簡易醫療箱的優選實施例的瓶塞穿刺器組件插入液體瓶的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25是按照本發明的自動換瓶輸液器、液體瓶集裝箱及簡易醫療箱的優選實施例的瓶塞穿刺器組件帶雙進氣的結構示意圖。
圖26是按照本發明的自動換瓶輸液器、液體瓶集裝箱及簡易醫療箱的優選實施例的瓶塞穿刺器組件帶雙進氣的另一結構示意圖。
圖27是按照本發明的自動換瓶輸液器、液體瓶集裝箱及簡易醫療箱的優選實施例的瓶塞穿刺器組件帶雙進氣的第三種結構示意圖。
圖28是按照本發明的自動換瓶輸液器、液體瓶集裝箱及簡易醫療箱的優選實施例的瓶塞穿刺器組件帶雙進氣的第四種結構示意圖。
圖29至圖31是按照本發明的自動換瓶輸液器、液體瓶集裝箱及簡易醫療箱的優選實施例的簡易醫療箱第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32至圖33是按照本發明的自動換瓶輸液器、液體瓶集裝箱及簡易醫療箱的優選實施例的簡易醫療箱第二種結構示意圖。
圖34至圖36是按照本發明的自動換瓶輸液器、液體瓶集裝箱及簡易醫療箱的優選實施例的簡易醫療箱第三種結構示意圖。
圖37是按照本發明的自動換瓶輸液器、液體瓶集裝箱及簡易醫療箱的優選實施例的液體瓶集裝箱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38是按照本發明的自動換瓶輸液器、液體瓶集裝箱及簡易醫療箱的優選實施例的液體瓶集裝箱的另一種結構的組合使用示意圖。
圖39是按照本發明的自動換瓶輸液器、液體瓶集裝箱及簡易醫療箱的優選實施例的安裝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40是按照本發明的自動換瓶輸液器、液體瓶集裝箱及簡易醫療箱的優選實施例的安裝架組合使用示意圖。
圖41是按照本發明的自動換瓶輸液器、液體瓶集裝箱及簡易醫療箱的優選實施例的三個安裝架集成結構示意圖。
圖42是按照本發明的自動換瓶輸液器、液體瓶集裝箱及簡易醫療箱的優選實施例的穿刺器轉換器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1、第一瓶塞穿刺器,1a、第二瓶塞穿刺器,1b、第三瓶塞穿刺器,1n、第n瓶塞穿刺器,2、第一瓶塞穿刺器針頭,2a、第二瓶塞穿刺器針頭,2b、第三瓶塞穿刺器針頭,2n、第n瓶塞穿刺器針頭,3、第一輸液管接口,3a、第二輸液管接口,3b、第三輸液管接口,3n、第n輸液管接口,4、第一進氣接頭,4a、第二進氣接頭,4b、第三進氣接頭,4n、第n進氣接頭,4na、第na進氣接頭,5、第一空氣過濾器,5n、第n空氣過濾器,6、第一進氣管,6n、第n進氣管,7、第一流速調節器,7a、第二流速調節器,7b、第三流速調節器,7c、第四流速調節器,7n、第n流速調節器,8、靜脈針,9、第一輸液軟管,9a、第二輸液軟管,9b、第三輸液軟管,9n、第n輸液軟管,9nb、第nb輸液軟管,9n+1、第n+1輸液軟管,9m、功能軟管,10、壓茂菲氏管,11、液體瓶,12、集裝箱箱體,13、掛裝器,14、第一壁孔,14a、第二壁孔,15、箱蓋,16、第一密封器,16a、第二密封器,17、第一隔板,17a、第二隔板,18、第一瓶頸卡口,18a、第二瓶頸卡口,18b、第三瓶頸卡口,19、氣泵體,20、操縱桿,21、操作手柄,22a、第一外活動接頭,22a1、第二外活動接頭,22a2、第三外活動接頭,22a3、第四外活動接頭,22an、第n外活動接頭,22b、第一內活動接頭,22b1、第二內活動接頭,22b2、第三內活動接頭,22b3、第四內活動接頭,22bn、第n內活動接頭,23、貼面,24、長條貼片,25、圓柱浮子,26、液體孔,27、圓筒型防回流裝置,28、液體管,29、定位桿,30、圓形貼片,31、立方浮子,32、穿刺針,33、隔斷膜,34、桶形套頭內壁,35、柱形套頭外壁,36、斜面型防回流裝置,37、卡條,38、卡槽,39、前側板,40、后側板,41、左側板,42、右側板,43、鉸鏈,44、底板,45、左固定板,46、右固定板,47、密封條,48、蓋板,49、固定滑槽,50、轉動副,51、固定滑塊,52、半圓形通孔,53、半圓形密封圈,54、連接滑槽,55、連接滑塊,56、一號通孔,57、上板,58、下板,59、橫向隔板,60、合頁,61、箱體,62、底孔,63、箱體開口處,64、插接段,65、安裝支柱,66、支架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詳細說明,以下描述僅作為示范和解釋,并不對本發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
自動換瓶輸液器包括護帽、靜脈針、輸液軟管、流速調節器、滴壺、瓶塞穿刺器組件、進氣管、空氣過濾器、液體瓶11,自動換瓶輸液器還包括輸液管接口和進氣接頭,空氣過濾器與進氣管組裝構成進氣組件,進氣接頭連接進氣組件與瓶塞穿刺器組件,輸液管接口連接瓶塞穿刺器組件與輸液軟管,輸液軟管通過流速調節器連接靜脈針。該自動換瓶輸液器,其輸液軟管設置有多件,其輸液管接口設置有多件,其進氣接頭設置有多件,其瓶塞穿刺器組件設置有多件,多件的進氣接頭、多件的瓶塞穿刺器組件、多件的輸液管接口、多件的輸液軟管相連接。該自動換瓶輸液器,其瓶塞穿刺器組件包括瓶塞穿刺器和瓶塞穿刺器針頭,其瓶塞穿刺器的頂部連接瓶塞穿刺器針頭,其瓶塞穿刺器的側身一端連接進氣接頭,其瓶塞穿刺器的底部連接輸液管接口。多件的輸液軟管包括第一輸液軟管9、第二輸液軟管9a、第三輸液軟管9b、第n輸液軟管9n、第nb輸液軟管9nb、第n+1輸液軟管9n+1。多件的輸液管接口包括第一輸液管接口3、第二輸液管接口3a、第三輸液管接口3b、第n輸液管接口3n。多件的進氣接頭包括第一進氣接頭4、第二進氣接頭4a、第三進氣接頭4b、第n進氣接頭4n、第na進氣接頭4na。多件的瓶塞穿刺器組件包括第一瓶塞穿刺器1、第二瓶塞穿刺器1a、第三瓶塞穿刺器1b、第n瓶塞穿刺器1n及第一瓶塞穿刺器針頭2、第二瓶塞穿刺器針頭2a、第三瓶塞穿刺器針頭2b、第n瓶塞穿刺器針頭2n。該自動換瓶輸液器,其流速調節器設置有多件,多件流速調節器包括第一流速調節器7、第二流速調節器7a、第三流速調節器7b、第四流速調節器7c、第n流速調節器7n。該自動換瓶輸液器,其進氣組件設置有多件,多件的進氣組件包括第一進氣管6、第n進氣管6n、第一空氣過濾器5、第n空氣過濾器5n。該自動換瓶輸液器,進氣接頭的接口處設置有活動接頭組件,活動接頭組件包括外活動接頭和內活動接頭。該自動換瓶輸液器,其活動接頭組件設置有多件,多件的活動接頭組件包括第一外活動接頭22a、第二外活動接頭22a1、第三外活動接頭22a2、第四外活動接頭22a3、第n外活動接頭22an及第一內活動接頭22b、第二內活動接頭22b1、第三內活動接頭22b2、第四內活動接頭22b3、第n內活動接頭22bn。該自動換瓶輸液器還包括壓茂菲氏管10,壓茂菲氏管10內還設置有防回流裝置。該自動換瓶輸液器,進氣管為軟管,在下面的實施例中,進氣管6可以呈J型折彎形狀,進氣管的J型頂端連接空氣過濾器,進氣管的J型折彎底端連接活動接頭;瓶塞穿刺器針頭為圓柱主體狀并具有錐形頂端,具有圓柱主體及錐形頂端的瓶塞穿刺器針頭與輸液管接口及進氣接頭為一體成型結構。
還設計一種用于上述自動換瓶輸液器的液體瓶集裝箱,它包括集裝箱箱體12、箱蓋15和第一密封器16,箱蓋15以合頁的形式連接在集裝箱箱體12上,箱蓋15和集裝箱箱體12之間設置有第一密封器16以形成液體瓶11的集裝箱的氣密封,集裝箱箱體12內有第一隔板17將集裝箱里的空間隔成兩個以上的液體瓶11存放置位,液體瓶11放置位頂端的擋板上設置有液體瓶11的第一瓶頸卡口18,擋板與集裝箱箱體12內壁之間形成走置輸液軟管的空間,所述集裝箱箱體12的箱壁上開有第一壁孔14,集裝箱箱體12外壁上設置有掛裝器13以實現吊掛功能。
再設計一種用于上述自動換瓶輸液器的可折疊式簡易醫療箱,它包括前側板39、后側板40、左側板40、右側板42、鉸鏈43、底板44、左固定板45、右固定板46、密封條47、蓋板48、合頁60;前側板39、后側板40、左側板41和右側板42依次通過鉸鏈43進行連接且前側板39、后側板40、左側板41和右側板42底端處均分別設置有擋座,前側板39前端面中心位置處設置有連接滑槽54。
上述的自動換瓶輸液器、用于自動換瓶輸液器的液體瓶集裝箱及可折疊式簡易醫療箱,可以安全方便的實現輸液換瓶過程,液體瓶集裝箱及可折疊式簡易醫療箱實現自動換瓶輸液器的收納和便攜使用。
實施例1
由圖1可知,有n瓶塞穿刺器及配套的輸液軟管和進氣管共同并接于主輸液軟管內,再經過滴壺、流速調節器、藥液過濾器、輸液軟管、靜脈針建立靜脈與藥液之間通道。在大氣壓力作用下,瓶內液體順著較細的輸液軟管流入滴斗,當滴斗水柱壓力大于靜脈壓時,瓶內的液體順著軟管流入靜脈。具體需要幾組瓶塞穿刺器及配套的輸液軟管和進氣管根據一次輸液的用藥量及品種而定。這里我們以4瓶待輸液體為例對具體結構和工作原理作以說明。自動換瓶輸液器,包括護帽、靜脈針、輸液軟管、流速調節器、滴壺、瓶塞穿刺器、瓶塞穿刺器針頭、進氣管、空氣過濾器、液體瓶的連接。第一進氣管6的一端連接第一空氣過濾器5、另一端連接在第一瓶塞穿刺器1的第一進氣接頭4上,第一瓶塞穿刺器1的第一輸液管接口3連接第一輸液軟管9、第一輸液軟管9的另一端連接第二瓶塞穿刺器1a的第二進氣接頭4a上,第二瓶塞穿刺器1a的第二輸液管接口3a連接第二輸液管9a、第二輸液軟管9a的另一端連接第三瓶塞穿刺器1b的第三進氣接頭4b上,第三瓶塞穿刺器1b的第三輸液管接口3b連接第三輸液軟管9b、第三輸液軟管9b的另一端連接第n瓶塞穿刺器1n的第n進氣接頭4n上,第n瓶塞穿刺器1n的第n輸液管接口3n連接第n輸液軟管9n、第n輸液軟管9n的另一端連接壓茂菲氏管10一端,壓茂菲氏管10的另一端通過第n+1輸液軟管9n+1連接靜脈針8;至此一個基本的自動換瓶輸液器已構成?;蛟趬好剖瞎?0和靜脈針8之間的第n+1輸液軟管上還可以安裝有第一流速調節器7。從圖1看,從輸液順序上,第一瓶塞穿刺器1插入的是要輸液的第一瓶液體、第二瓶塞穿刺器1a插入的是要輸液的第二瓶液體、第三瓶塞穿刺器1b插入的是要輸液的第三瓶液體、瓶塞穿刺器1n插入的是要輸液的第四瓶液體(也就是說一直類推1n可以代表4瓶以上的任意多少瓶都是一樣的安裝方法和原理),這種結構的工作原理是,瓶塞穿刺器組件依次4、3、2插入液體容器(液體瓶)內后從液體容器(液體瓶)、瓶塞穿刺器組件一直到靜脈針及人體靜脈整個的都是密閉的(如果第一瓶液體沒流完、或者沒開的情況下),就算液體容器(液體瓶)懸掛的垂直位置遠高于人體位置,由于第4瓶液體容器(液體瓶)內無空氣補入,在這樣的情況下,無論這個輸液系統是接入懸掛了一瓶液體還是同時接入懸掛了多個液體容器(液體瓶),里面的液體都將是靜止的,不會流入人體;假如第一瓶塞穿刺器1連接的第一進氣管6是暢通的,那么第一瓶塞穿刺器1插入的第一液體容器(液體瓶)內補入空氣,而其他瓶塞穿刺器插入的液體容器(液體瓶)內是無法補入空氣的(因為瓶塞穿刺器的進氣接頭的位置高于輸液管接口,空氣只會順著管道向上浮動,不會向下浮動),因此就只有第一瓶塞穿刺器1插入的第一液體容器內的液體可以下流,流入人體內完成輸液過程,當第一瓶塞穿刺器1插入的第一液體容器(液體瓶)內的液體流完時,第一進氣管6再經過第一瓶塞穿刺器1的第一進氣接頭4及、第一輸液管接口3及和第一輸液軟管9自動給第二瓶塞穿刺器1a插入的第二液體容器(液體瓶)補充空氣使其液體可以下流,流入人體內完成輸液過程,同理第二液體容器(液體瓶)內的液體流完后,第三瓶塞穿刺器1b不插入的第三液體容器(液體瓶)內的液體可以下流,流入人體內完成輸液過程,依次類推就可以順序的自動接換n個液體容器(液體瓶)內的液體完成輸液過程。
實施例2
在圖1的基礎上進一步,由圖2可知,第一瓶塞穿刺器1的第一輸液管接口3上連接的第一輸液軟管9上安裝有第一流速調節器7,所述第二瓶塞穿刺器1a的輸第二輸液管接口3a上連接的第二輸液軟管9a上安裝有第二流速調節器7a,所述第三瓶塞穿刺器1b的第三輸液管接口3b上連接的第三輸液軟管9b上安裝有第三流速調節器7b、第三輸液軟管9b的另一端連接壓茂菲氏管10一端,壓茂菲氏管10的另一端通過第n輸液軟管9n連接靜脈針8;或在壓茂菲氏管10和靜脈針8之間的第n輸液軟管9n上安裝有第四流速調節器7c。在每一瓶液體的流出輸液軟管上安裝流速調節器的目的是在操作人員裝配藥液時有更多的方便靈活,但是在開始輸液的過程中就不再調整使用。
實施例3
在圖1的基礎上進一步,由圖3可知,所述第一瓶塞穿刺器1的第一輸液管接口3上連接的第一輸液軟管9上安裝有第一流速調節器7,所述第二瓶塞穿刺器1a的第二輸液管接口3a上連接的第二輸液軟管9a上安裝有第二流速調節器7a,所述第三瓶塞穿刺器1b的第三輸液管接口3b上連接的第三輸液軟管9b上安裝有第三流速調節器7b,所述第n瓶塞穿刺器1n的第n輸液管接口3n上連接的第n輸液軟管9n的另一端連接壓茂菲氏管10一端,壓茂菲氏管10的另一端通過第n+1輸液軟管9n+1連接靜脈針8,在壓茂菲氏管10和靜脈針8之間的輸液管上安裝有第n流速調節器7n;所述第一瓶塞穿刺器1的第一輸液管接口3和第n瓶塞穿刺器1n的滴n輸液管接口3n之間還由功能軟管9m聯通液體通道。
實施例4
在圖1的基礎上進一步,由圖4可知,所述第n瓶塞穿刺器1n上有兩個進氣接頭、分別是第n進氣接頭4n和第na進氣接頭4na,第n進氣接頭4n和前面的第一瓶塞穿刺器1的第一輸液管接口3連接的第一輸液軟管9連接,第na進氣接頭4na和第n進氣管6n連接、第n進氣管6n的另一端和第n空氣過濾器5n連接。
實施例5
瓶塞穿刺器組件包括瓶塞穿刺器和瓶塞穿刺器針頭,瓶塞穿刺器的頂部連接瓶塞穿刺器針頭,瓶塞穿刺器的側身一端連接進氣接頭,瓶塞穿刺器的底部連接輸液管接口。如圖22可知,第一瓶塞穿刺器1的頂部連接第一瓶塞穿刺器針頭2,第一瓶塞穿刺器1的側身一端連接第一進氣接頭4以及底端連接第一輸液管接口3。本發明設計的這一種瓶塞穿刺器組件,是一種具有獨立功能的組件;如圖5可知,第一瓶塞穿刺器1和第nb輸液軟管9nb連接,所述第nb輸液軟管9nb一端和第一輸液管接口3連接、第nb輸液管9nb另一端設置有第二外活動接頭22a1,第一瓶塞穿刺器1的第一進氣接頭4接口處設置有第一內活動接頭22b,第nb輸液管9nb上設置的第二外活動接頭22a1和第一進氣接頭4上設置的第一內活動接頭22b為配對活動連接關系,使用時由兩個以上的瓶塞穿刺器組件連接起來,是由第二瓶塞穿刺器1a的第二進氣接頭4a接口處設置的第二內活動接頭22b1和第一瓶塞穿刺器1的第一輸液軟管9上設置的第二外活動接頭22a1配對活動連接。本發明還設計了進氣組件,由圖6可知,進氣組件由第一進氣管6一端連接第一空氣過濾器5且另一端設置有第一外活動接頭22a,第一進氣管6上設置的第一外活動接頭22a和第一瓶塞穿刺器1的第一進氣接頭4上設置的第一內活動接頭22b為配對活動連接關系。本發明進一步還設計了另外一種進氣組件,這種進氣組件由空氣過濾器和活動接頭直接構成,由圖11可知,第一空氣過濾器5的出口設置有第一外活動接頭22a,第一空氣過濾器5的出口設置的第一外活動接頭22a和第一瓶塞穿刺器1的第一進氣接頭4上設置的第一內活動接頭22b為配對活動連接關系。第二瓶塞穿刺器1a的第二進氣接頭4a接口處設置的第二內活動接頭22b1和第一瓶塞穿刺器1的第一輸液軟管9上設置的第二外活動接頭22a1配對活動連接,在這里第一進氣接頭4接口處設置的活動接頭可以是圖12所示的活動接頭結構、或可以是圖13所示的活動接頭結構,第一輸液軟管9上設置的活動接頭可以是圖13所示的活動接頭結構、或可以是圖12所示的活動接頭結構,總之圖12的活動接頭和圖13的活動接頭是配對活動連接關系。第二瓶塞穿刺器1a的第二進氣接頭4a接口處設置的第二內活動接頭22b1和第一瓶塞穿刺器1的第一輸液軟管9上設置的第二外活動接頭22a1配對活動連接,在這里第二進氣接頭4a接口處設置的第二內活動接頭22b1可以是圖14所示的活動接頭結構、或可以是圖15所示的活動接頭結構,第一輸液軟管9上設置的第二外活動接頭22a1可以是圖15所示的活動接頭結構、或可以是圖14所示的活動接頭結構,總之圖14的活動接頭和圖15的活動接頭是配對活動連接關系。同樣第一進氣管6上設置的第一外活動接頭22a和第一瓶塞穿刺器1的第一進氣接頭4上設置的第一內活動接頭22b為配對活動連接關系,第一進氣管6上設置的第一外活動接頭22a可以是圖12所示的活動接頭結構、或可以是圖13所示的活動接頭結構,第一進氣接頭4上設置的第一內活動接頭22b可以是圖13所示的活動接頭結構、或可以是圖12所示的活動接頭結構,總之圖12的活動接頭和圖13的活動接頭是配對活動連接關系。第一空氣過濾器5的出口上設置的第一外活動接頭22a和第一瓶塞穿刺器1的第一進氣接頭4上設置的第一內活動接頭22b為配對活動連接關系,第一空氣過濾器5的出口上設置的第一外活動接頭22a可以是圖12所示的活動接頭結構、或可以是圖13所示的活動接頭結構,第一進氣接頭4上設置的第一外活動接頭22a可以是圖13所示的活動接頭結構、或可以是圖12所示的活動接頭結構,總之圖12的活動接頭和圖13的活動接頭是配對活動連接關系。
根據圖5所示的瓶塞穿刺器組件、圖6和圖11所示的進氣組件,結合圖7可知,這些獨立的組件可以方便靈活的組接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輸液器,但是它可以實現只用一個瓶塞穿刺器組件組成單瓶液體輸液,或由多個瓶塞穿刺器組件組合起來的自動換瓶的輸液系統,在實際應用中很靈活。她們之間的連接過程和關系結合圖7做進一步的描述是:第一瓶塞穿刺器1的第一輸液軟管9的第二外活動接頭22a1和第二瓶塞穿刺器1a的第二進氣接頭4a的第二內活動接頭22b1連接,第二瓶塞穿刺器1a的第二輸液軟管9a的第三外活動接頭22a2和第三瓶塞穿刺器1b的第三進氣接頭4b的第三內活動接頭22b2連接,第三瓶塞穿刺器1b的第三輸液軟管9b的第四外活動接頭22a3和第n瓶塞穿刺器1n的第n進氣接頭4n的第四內活動接頭22b3連接,這里再結合圖8,第n瓶塞穿刺器1n的第n輸液軟管9n的第n外活動接頭22an和壓茂菲氏管10一端的第n內活動接頭22bn連接,壓茂菲氏管10的另一端通過第9n+1輸液軟管(9n+1)連接靜脈針8,或在壓茂菲氏管10和靜脈針8之間的第9n+1輸液管9n+1上安裝有第一流速調節器7;第一瓶塞穿刺器1的第一進氣接頭4的第一內活動接頭22b和進氣組件的第一進氣管6上設置的第一外活動接頭22a連接;或第一瓶塞穿刺器1的第一進氣接頭4的第一內活動接頭22b和進氣組件的第一空氣過濾器5的出口設置的第一外活動接頭22a連接。如圖7可知,在完整的一個輸液器上,除了獨立的瓶塞穿刺器組件和進氣組件,壓茂菲氏管10通過第9n+1輸液軟管連接靜脈針8在生產環節也可以做成一個獨立的組件,但是如圖7可知,在壓茂菲氏管10的一端裝置第n內活動接頭22bn,與便于和獨立的瓶塞穿刺器組件方便的連接組合。
根據圖5所示、圖6、圖7和圖11所示,圖中和和本發明的文字的附圖標記,如果圖12的活動接頭描述為第一外活動接頭22a,那么圖13的活動接頭描述為第一內活動接頭22b;如果圖12的活動接頭描述為第一內活動接頭22b,那么圖13的活動接頭描述為22a第一外活動接頭。如果圖14的活動接頭描述為第一外活動接頭22a,那么圖15的活動接頭描述為第一內活動接頭22b;如果圖14的活動接頭描述為第一內活動接頭22b,那么圖15的活動接頭描述為第一外活動接頭22a。由圖12可知,第一外活動接頭22a帶有穿刺針32,由圖13可知,第一外活動接頭22a的液體通道上帶有隔斷膜33。由圖14可知,所述第一外活動接頭22a是第一輸液軟管9或第一空氣過濾器5的一端安裝桶形套頭、且裝桶形套頭內壁34處帶有螺紋。由圖14可知,第一外活動接頭22a是第一輸液軟管9或第一空氣過濾器5的一端安裝帶孔的柱形套頭、且在柱形套頭外壁35處帶有螺紋;或圖14的第一外活動接頭22a的桶形套頭和圖15的第一外活動接頭22a的柱形套頭之間是卡扣或卡口的結構。還可以是第一外活動接頭22a帶有穿刺針32、第一內活動接頭22b的液體通道上帶有隔斷膜33;或第一內活動接頭22b帶有穿刺針32、第一外活動接頭22a的液體通道上帶有隔斷膜33;第一外活動接頭22a是第一輸液軟管9或第一空氣過濾器5的一端安裝桶形套頭、且裝桶形套頭內壁34處帶有螺紋,第一內活動接頭22b是第一輸液軟管9或第一空氣過濾器5的一端安裝帶孔的柱形套頭、且在柱形套頭外壁35處帶有螺紋,桶形套頭內壁34處的螺紋和柱形套頭外壁35處的螺紋匹配?;虻谝煌饣顒咏宇^22a的桶形套頭和第一內活動接頭22b的柱形套頭之間是卡扣或卡口的結構。或如圖14可知第一外活動接頭22a的桶形套頭內壁34處有凹坑是和如圖15可知第一外活動接頭22a的柱形套頭外壁35處的凸臺匹配?;蛉鐖D14可知第一外活動接頭22a的桶形套頭內壁34處有環形凹坑是和如圖15可知第一外活動接頭22a的柱形套頭外壁35處的凸臺或環形凸臺匹配。
實施例6
本發明還設計了防回流裝置,且適用于本發明任何一個自動換瓶輸液器的具體實施方案。防回流裝置是集成在壓茂菲氏管里的,防回流裝置的結構設置為斜面型防回流裝置、圓筒型防回流裝置。以下結合圖8、圖9和圖10做進一步描述。
壓茂菲氏管10內設置有斜面型防回流裝置36,如圖8可知,斜面型防回流裝置36本體上有貼面23,液體孔26是從貼面23表面開始設置在斜面型防回流裝置36本體內、且透過壓茂菲氏管10與輸液軟管形成液體通道,長條貼片24連接在斜面型防回流裝置36本體上,當壓茂菲氏管10內的液面高于長條貼片24時,長條貼片24將漂浮起來,壓茂菲氏管10的空間就和液體孔26連通、液體孔26也和接在壓茂菲氏管10上下的輸液軟管連通,那么液體瓶內的液體就可以順利的流入人體。當壓茂菲氏管10的內的液面低于于長條貼片24時,那么長條貼片24因為自身的重力將貼合于斜面型防回流裝置36本體的貼面23的平面上,也就是貼合在液體孔26的孔口,再加之壓茂菲氏管10下面的輸液軟管里還有液體,這時液體自身對于貼合在液體孔26孔口的長條貼片24產生很大的負壓,以保證液體孔26被長條貼片24密封牢固,這樣壓茂菲氏管10以下的輸液軟管里不能有空氣補入,而保證了壓茂菲氏管10以下的輸液軟管里的液體不會減少,由這些余留在輸液軟管里的液體給靜脈針口的壓強保證了人體內的血液不會回流到輸液軟管里面。結合以上的原理和圖8所示結構,該斜面型防回流裝置的本體是一個柱體,貼面23是和柱體軸線相切,貼面23的和柱體軸線形成的夾角可以是從0度到90度的任意角度,在這里取45度為最佳方案。
結合以上的原理和進一步如圖9結構所示,斜面型防回流裝置的本體是柱體、圓臺或梯形體,長條貼片24和該防回流裝置的本體的頂面邊沿連接,液體孔26分布在圓臺或梯形體的側面上、有一個或兩個以上的孔且與壓茂菲氏管10下面連接的輸液軟管液體通路連通,貼片24能貼合封閉圓臺或梯形體的側面的液體孔26。在開始輸液前,由于液體瓶內下流的液體對壓茂菲氏管10內產生的壓力使長條貼片24能自動從貼面23上分離、打開液體孔26,或打開流速調節器讓液體下流時可以將壓茂菲氏管10倒置進一步便于長條貼片24從貼面23上分離。如圖8、9所示,進一步在長條貼片24上安置有圓柱浮子25,以便于在是一個過程長條貼片24上浮,而在壓茂菲氏管10內液面低于長條貼片24時又多產生重力使長條貼片24能更好的貼合貼面23以封閉液體孔26。
再進一步由圖10可知,所述壓茂菲氏管10內設置有圓筒型防回流裝置27,圓筒型防回流裝置27本體上有液體管28,液體管28透過壓茂菲氏管10與輸液軟管形成液體通道;定位桿29的一端帶有圓形貼片30,且定位桿29的桿身浮動在液體管28內?;蜻M一步地,定位桿29透過圓形貼片30的頂端上設置有立方浮子31。當壓茂菲氏管10的內的液面高于圓形貼片30時,圓形貼片30將漂浮起來,壓茂菲氏管10的空間就和液體管28連通、液體管28也和接在壓茂菲氏管10上下的輸液軟管連通,那么液體瓶內的液體就可以順利的流入人體。當壓茂菲氏管10的內的液面低于于圓形貼片30時,那么圓形貼片30因為自身的重力將貼合于液體管28的孔口,再加之壓茂菲氏管10下面的輸液軟管里還有液體,這時液體自身對于貼合在液體管28孔口的圓形貼片30產生很大的負壓,以保證液體管28被圓形貼片30密封牢固,這樣壓茂菲氏管10以下的輸液軟管里不能有空氣補入,而保證了壓茂菲氏管10以下的輸液軟管里的液體不會減少,由這些余留在輸液軟管里的液體給靜脈針口的壓強保證了人體內的血液不會回流到輸液軟管里面。定位桿29透過圓形貼片30跑偏。立方浮子31加大圓形貼片30向上的浮力、以保證液體管28的暢通。這個結構的優點還在于當當壓茂菲氏管10的內的液面低于于圓形貼片30時,定位桿29和立方浮子31又加大圓形貼片30下沉的力量,使其液體管28密封更牢靠。
實施例7
雖然本發明的自動換瓶輸液器對于硬體的液體瓶來說實驗很成功,但是在使用軟體液體瓶(袋)時還是存在問題,因為如果懸掛的是軟體輸液瓶(袋),那么即使在第一瓶液體瓶內的液體還沒流完的情況下,第二瓶、第三瓶或者至第n瓶液體瓶內雖然不能得到從進氣管補充的空氣,那么還是會因為高位產生的液體壓強導致液體下流。為解決本發明的自動換瓶輸液器能適應軟體液體瓶(袋),因此本發明還設計了液體瓶集裝箱,集裝箱外殼是硬質的并且在使用過程中集裝箱內是密封的空間,這樣的結構將軟體輸液瓶(袋)裝進去,因為集裝箱箱體內不能補入空氣,就相當于將軟體輸液瓶(袋)沒有大氣壓的壓力。
由圖17可知,箱蓋15以合頁的形式連接在集裝箱箱體12上,箱蓋15和集裝箱箱體12之間設置有第一密封器16形成液體瓶11集裝箱的氣密封,箱蓋15還可以用鉸鏈的形式連接在集裝箱箱體12上;或該箱蓋15蓋合于集裝箱箱體12上、兩者之間是相互分離或蓋合的關系,箱蓋15和集裝箱箱體12之間設置有第一密封器16形成液體瓶11集裝箱的氣密封;集裝箱箱體12內有第一隔板17將集裝箱里的空間隔成兩個以上的液體瓶11存放置位,液體瓶11放置位頂端的擋板上設置有液體瓶11的第一瓶頸卡口18、擋板與集裝箱箱體12內壁之間形成走置輸液軟管的空間,集裝箱箱體12的箱壁上開有第一壁孔14,集裝箱箱體12外壁上設置有掛裝器13、實現吊掛功能。箱蓋15和集裝箱箱體12之間設置有按扣、卡扣等鎖緊機構。液體瓶裝入集裝箱箱體12內,將進氣管從第二壁孔14a中穿出、且第二壁孔14a和進氣管之間是氣密封的,將輸液軟管從第一壁孔14中穿出、且第一壁孔14和輸液軟管之間是氣密封的,然后將箱蓋15蓋合在集裝箱箱體12上,并通過他們之間的鎖緊機構鎖定,不會自然打開,至此液體瓶集裝箱內就是一個密閉的空間,只有空氣可以從進氣管內進入空氣,從輸液軟管內流出液體。或者進一步在集裝箱箱體12內的各液體瓶11放置位由第一隔板17、集裝箱箱體12的底部、箱蓋15和擋板圍成獨立的密閉空間。
實施例8
在實施例7,以及在圖17的基礎上、由圖18可知,兩個以上的液體瓶11的存放置位,其每個液體瓶11的存放置位都對應有液體瓶11的第一瓶頸卡口18的擋板,所述這些擋板在集裝箱箱體12內是以階梯形式排列的,這樣的結構拉開了每瓶輸液瓶之間的液壓差,更利于液體按排列順序有序的依次流出。液體瓶裝入集裝箱箱體12內的順序是:擋板最高的液體瓶11的放置位是放置要流出液體第一個的放置位(也就是離進氣管的第二壁孔14a最近的放置位),然后依次是放置第二個要流出液體的放置位、第三個要流出液體的放置位,依次類推。為使裝進氣管方便的穿出集裝箱箱體12,穿裝進氣管的第一壁孔14設置在最上面液體瓶11第一瓶頸卡口18的擋板處。
實施例9
在實施例7、8基礎上,進一步由圖19可知,集裝箱箱體12內設置有抽氣裝置,抽氣裝置包括氣泵體19、操縱桿20和操作手柄21,操縱桿20的一端在氣泵體19內、另一端穿出集裝箱箱體12的箱體外安裝了操作手柄21。抽氣裝置由氣泵體19和氣泵體19的穿出集裝箱箱體12的箱體外安裝了操作手柄21的操縱桿20構成。這個抽氣裝置同時適應于本發明的任何一種液體瓶集裝箱。加裝抽氣裝置裝置的目的是讓集裝箱箱體12內有一個合適的負壓,避免因為氣壓壓迫裝在液體瓶集裝箱內的軟體液體瓶因大氣壓的壓力將不該流出液體的液體瓶內的液體壓出。
實施例10
在實施例7、8、9技術上,進一步由圖20可知,集裝箱箱體12外配置有抽氣裝置,抽氣裝置由氣泵體19和安裝了操作手柄21的操縱桿20構成,抽氣裝置與集裝箱箱體12內由氣通道相接。這個抽氣裝置同時適應于本發明的任何一種液體瓶集裝箱。加裝抽氣裝置的目的是讓集裝箱箱體12內有一個合適的負壓,避免因為氣壓壓迫裝在液體瓶集裝箱內的軟體液體瓶因大氣壓的壓力將不該流出液體的液體瓶內的液體壓出。
如實施例7-10的本發明的任何一種液體瓶集裝箱,其集裝箱箱體內設置有供隔板移動的軌道,實現對液體瓶放置位大小的調整,以適應不同直徑的輸液瓶,而且同樣的箱體在使用小體積的輸液瓶時還可以增加液體瓶放置位?;蛘呒b箱箱體上設置有多個卡槽,隔板卡置在不同卡槽內調整液體瓶放置位大小,同樣也可以適應不同直徑的輸液瓶,而且同樣的箱體在使用小體積的輸液瓶時還可以增加液體瓶放置位。
如實施例7-10的本發明的任何一種液體瓶集裝箱,其集裝箱箱體內設置有供帶有瓶頸卡口的擋板移動的軌道,實現對液體瓶放置位大小的調整,以適應不同長度的液體瓶。或集裝箱箱體上設置有多個卡槽,帶有瓶頸卡口的擋板卡置在不同卡槽內調整液體瓶放置位大小,以適應不同長度的液體瓶。
如實施例7-10的本發明的任何一種液體瓶集裝箱,其設置有瓶頸卡口的擋板和隔板隔出來的液體瓶各放置位之間彼此空間密閉隔離。也就是說集裝箱箱體內的每個液體瓶放置位都可以做成一個獨立的氣密封空間。
實施例11
由圖21、圖22可知,還有一種用于自動換瓶輸液器的液體瓶集裝箱,包括集裝箱箱體、箱蓋和密封器,箱蓋15以合頁的形式連接在集裝箱箱體12上,箱蓋15和集裝箱箱體12之間設置有第一密封器16形成液體瓶11集裝箱的氣密封。或者箱蓋15蓋合于集裝箱箱體12上,就是說箱蓋15和集裝箱箱體12兩者之間是相互分離或蓋合的關系。箱蓋15和集裝箱箱體12之間設置有第一密封器16形成液體瓶11的集裝箱的氣密封。集裝箱箱體12一個檔頭設置有液體瓶11的第一瓶頸卡口18,集裝箱箱體12外壁上設置有掛裝器13、實現吊掛功能(結合圖17或者圖18所述的吊掛結構,但也不僅限于此)。這樣結構的液體瓶集裝箱就是一個箱體里面只裝一個液體瓶,相當于在軟體液體瓶外面穿套了一個氣密封的硬質殼體,也就相當于是一個硬殼的液體瓶,在自動換瓶輸液器的使用過程中將圖21、圖22所述的液體瓶集裝箱組合起來使用即可;這樣的結構突出的特點是可以根據每次輸液時液體瓶個數的多少而靈活組合。
由圖21、圖22可知,進一步所述集裝箱箱體12側面帶有相互配對的卡條37和卡槽38,這樣的結構是為了將兩個以上的單個獨立的液體瓶集裝箱靈活的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當然如果要將兩個以上的單個獨立的液體瓶集裝箱靈活的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有很多種緊固、連接方法,如集裝箱箱體12側面帶有貼粘,有如兩個以上的集裝箱箱體12之間通過連接桿異常穿過定位孔組裝在一起,還可以通過捆綁帶捆綁的方式組合成一個整體。
實施例12
上述用于自動換瓶輸液器的液體瓶集裝箱還設計有另一種結構,如圖37、38所示。
如圖37所示的液體瓶集裝箱,它由集裝箱箱體12和箱蓋15連接組成圓柱體結構的液體瓶集裝箱,箱體開口處63和箱蓋15卡接。集裝箱箱體12內放入一袋或一瓶液體,瓶塞穿刺器從箱蓋15的底孔62穿入后插進液體瓶內,底孔62和瓶塞穿刺器之間氣密封。同時還設計一種穿刺器轉換器,穿刺器轉換器的插接段64插入底孔62且兩者之間氣密封,穿刺器轉換器的瓶塞穿刺器針頭插進液體瓶,瓶塞穿刺器再插入插接段64內、通過輸液軟管和液體瓶內的液體相通。
如圖42所示,穿刺器轉換器包括插接段64,插接段64與瓶塞穿刺器組件的第一瓶塞穿刺器1和第一瓶塞穿刺器針頭2之間通過第一輸液軟管9連通。瓶塞穿刺器連接輸液軟管的上端,輸液軟管下端連接插接段;在工作狀態時,瓶塞穿刺器的瓶塞穿刺器針頭插入液體瓶,插接段插入液體瓶集裝箱的出口、且兩者之間氣密封,自動換瓶輸液系統的瓶塞穿刺器針頭再插入插接段內。該穿刺器轉換器,適用于本發明所述任何一種液體瓶集裝箱實施方案。
圖38是在圖37所示結構的基礎上,卡槽38和卡條37之間活動裝卸。如圖38所示的液體瓶集裝箱,集裝箱箱體12設置有裝卸座,裝卸座帶有卡條37或卡槽38,帶有卡條37裝卸座的液體瓶集裝箱與帶有卡槽38裝卸座的液體瓶集裝箱活動連接,完成兩個液體瓶集裝箱的組合使用。
實施例13
針對本發明的自動換瓶輸液器再設計一種液體瓶集裝箱的安裝架,如圖39、40、41所示。
液體瓶集裝箱的安裝架由多根安裝支柱和支架座組成。如圖39所示,它包括安裝支柱65和支架座66,安裝支柱設置有四根,支架座設置有兩個,兩個支架座上下設置并與四根安裝支柱連接組成安裝架。
上或下任意一端的支架座設置有卡條37或卡槽38。如圖40所示,一件上端支架座設置有卡條37的安裝架與一件上端支架座設置有卡槽38的安裝座可活動連接。這種卡條與卡槽之間活動裝卸的設計結構,可完成兩個安裝架的組合使用。
進一步如圖41所示,四個安裝支柱與多個支架座集成為一體式結構??梢酝瓿啥鄠€安裝架的組合使用。圖41所示安裝架結構可以完成三個安裝架的組合使用。
實施例14
如實施例7-13的本發明的任何一種液體瓶集裝箱,其集裝箱箱體12里面設置有恒溫裝置,以便在低溫天氣時能保持液體保持在設定的溫度范圍內。
實施例15
瓶塞穿刺器組件的瓶塞穿刺器針頭插入液體瓶的狀態,如圖23所示,第一瓶塞穿刺器1的第一進氣接頭4距液體瓶11的瓶口距離在1厘米范圍內(實驗結果表明:進氣接頭距液體瓶的瓶口距離“0.8厘米”是最佳距離);或第一瓶塞穿刺器1的第一進氣接頭4和第一瓶塞穿刺器針頭2的針尖頭之間的第一瓶塞穿刺器針頭2本體長度不超過6厘米(實驗結果:瓶塞穿刺器組件連接的進氣接頭與瓶塞穿刺器針頭的針尖頭之間的瓶塞穿刺器針頭本體長度可以是3厘米、4.5厘米、5厘米、5.5厘米);或第一瓶塞穿刺器1的第一進氣接頭4的根部到第一瓶塞穿刺器針頭2的針尖頭長度小于6厘米(實驗結果:瓶塞穿刺器組件連接的進氣接頭與瓶塞穿刺器針頭的針尖頭之間的瓶塞穿刺器針頭本體長度可以是3厘米、4.5厘米、5厘米、5.5厘米)。這也就是說經過實驗證明,自動換瓶輸液器的輸液軟管兼作進氣管連接在瓶塞穿刺器的進氣接頭上時位置不能太低,要盡量挨近液體瓶的瓶口,如果離瓶口遠到一定距離,氣體將無法補入液體瓶,將導致液體瓶內的液體無法流出。
實施例16
本發明的自動換瓶輸液器進一步也可以解決更復雜的多瓶輸液問題,比如多瓶不同的液體在需要按順序依次輸入人體的同時,其中有兩瓶或兩瓶以上又需要在輸液的過程中同時流出后在輸液管通道中串入袋子里(也可以在本發明所述的壓茂菲氏管內混合)混合后在輸入人體時,本發明也同樣可以解決。解決的辦法是給瓶塞穿刺器設計兩個進氣口,但是在需要單瓶的按順序依次流出液體時就封閉其中一個進氣口,相當與和在之前披露的各種具體實施方案的自動換瓶輸液器一樣,但是需要兩瓶或兩瓶以上的液體同時流出時只需要把將要同時流出的液體瓶插入的瓶塞穿刺器的平時封閉的進氣口打開即可。那么瓶塞穿刺器設計的兩個進氣口的具體結構和在實際使用中的連接方法又是多種的,下面就進一步的將一些結構和連接方法進行描述。當然,這些結構中的部件可以在相同功能下互換,也可以適用于本發明的任何一種自動換瓶輸液器的具體實施方案中。
由圖27、28可知,第一瓶塞穿刺器1上設置有兩個進氣接頭,分別是第一進氣接頭4、第na進氣接頭4na。這個結構可用于與圖1至圖8對應的任何一種具體實施方案中。
由圖25可知,第一瓶塞穿刺器1上設置有兩個以上進氣口,將第一空氣過濾器5設置為第一進氣口,第二進氣口是第一進氣接頭4。這個結構也可用于與圖1至圖8對應的任何一種具體實施方案中。
由圖28可知,第一進氣接頭4與第一進氣管6連接,第二進氣接頭也就是第na進氣接頭4na與第一瓶塞穿刺器1的第一輸液軟管9連接,第一進氣管6上安裝有第一流速調節器7;或第二進氣接頭也就是第na進氣接頭4na與第一進氣管6連接,第一進氣接頭4與第一瓶塞穿刺器1的第一輸液軟管9連,第一接進氣管6上安裝有第一流速調節器7。只需要依次單瓶流出液體時就關閉進氣管上安裝的流速調節器,如果需要某一瓶液體同時流出時,就對應的打開謀瓶液體瓶插入的瓶塞穿刺器的進氣管上安裝的流速調節器。
由圖28可知,第一進氣接頭4與第一進氣管6連接,第二進氣接頭4與第一瓶塞穿刺器1的第一輸液軟管9連接,第一進氣管6上連接的第一空氣過濾器5的進氣口上帶有活動塞蓋;或第二進氣接頭也就是第na進氣接頭4na與第一進氣管6連接,第一進氣接頭4與第一瓶塞穿刺器1的第一輸液軟管9連接,第一進氣管6上連接的第一空氣過濾器5的進氣口上帶有活動塞蓋。只需要依次單瓶流出液體時就封閉空氣過濾器的進氣口上塞蓋,如果需要某一瓶液體同時流出時,就對應的打開謀瓶液體瓶插入的瓶塞穿刺器的進氣管的空氣過濾器的進氣口上塞蓋。
由圖26可知,第一進氣接頭4與第一內活動接頭22b連接,第二進氣接頭也就是第na進氣接頭4na與第一瓶塞穿刺器1的第一空氣過濾器5的第一輸液軟管9連接,第一空氣過濾器5的進氣口上帶有活動塞蓋;或第二進氣接頭4與第一空氣過濾器5連接,第一進氣接頭4與第一瓶塞穿刺器1的第一輸液軟管9連接,第一空氣過濾器5的進氣口上帶有活動塞蓋。只需要依次單瓶流出液體時就封閉空氣過濾器的進氣口上塞蓋,如果需要某一瓶液體同時流出時,就對應的打開謀瓶液體瓶插入的瓶塞穿刺器的空氣過濾器的進氣口上塞蓋。
由圖28可知,第一進氣接頭4的進氣口處設置有第一內活動接頭22b,第二進氣接頭也就是第na進氣接頭4na的進氣口處設置有第二內活動接頭22b1。這個結構可用于圖5至圖7的任何一種具體實施方案中。
由圖28及上述實施方案描述總結:
第一進氣接頭的活動接頭與進氣管上的活動接頭連接、第二進氣接頭的活動接頭與上一個瓶塞穿刺器的輸液軟管連接上的活動接頭連接,進氣管上安裝有流速調節器;或第二進氣接頭的活動接頭與進氣管上的活動接頭連接、第一進氣接頭的活動接頭與上一個瓶塞穿刺器的輸液軟管連接上的活動接頭連接,進氣管上安裝有流速調節器。如果只需要依次單瓶流出液體時就關閉進氣管上安裝的流速調節器,如果需要某一瓶液體同時流出時,就對應的打開謀瓶液體瓶插入的瓶塞穿刺器的進氣管上安裝的流速調節器。
第一進氣接頭的活動接頭與進氣管上的活動接頭連接、第二進氣接頭的活動接頭與上一個瓶塞穿刺器的輸液軟管連接上的活動接頭連接,進氣管上連接的空氣過濾器的進氣口上帶有活動塞蓋;或第二進氣接頭的活動接頭與進氣管上的活動接頭連接、第一進氣接頭的活動接頭與上一個瓶塞穿刺器的輸液軟管連接上的活動接頭連接,進氣管上連接的空氣過濾器的進氣口上帶有活動塞蓋。如果只需要依次單瓶流出液體時就封閉空氣過濾器的進氣口上塞蓋,如果需要某一瓶液體同時流出時,就對應的打開謀瓶液體瓶插入的瓶塞穿刺器的進氣管的空氣過濾器的進氣口上塞蓋。
第一進氣接頭的活動接頭與空氣過濾器上的活動接頭連接、第二進氣接頭的活動接頭與上一個瓶塞穿刺器的輸液軟管連接上的活動接頭連接,空氣過濾器的進氣口上帶有活動塞蓋;或第二進氣接頭的活動接頭與空氣過濾器上的活動接頭連接、第一進氣接頭的活動接頭與上一個瓶塞穿刺器的輸液軟管連接上的活動接頭連接,空氣過濾器的進氣口上帶有活動塞蓋。如果只需要依次單瓶流出液體時就封閉空氣過濾器的進氣口上塞蓋,如果需要某一瓶液體同時流出時,就對應的打開謀瓶液體瓶插入的瓶塞穿刺器的進氣接頭上的空氣過濾器的進氣口上塞蓋。
專業名詞解釋,滴壺又名叫滴斗,也叫壓茂菲氏管。瓶塞穿刺器又叫插瓶針。
實施例17
針對本發明的自動換瓶輸液器,再設計一種可折疊式簡易醫療箱,如圖29至圖31,它包括前側板39、后側板40、左側板40、右側板42、鉸鏈43、底板44、左固定板45、右固定板46、密封條47、蓋板48、合頁60;前側板39、后側板40、左側板41和右側板42依次通過鉸鏈43進行連接且前側板39、后側板40、左側板41和右側板42底端處均分別設置有擋座,前側板39前端面中心位置處設置有連接滑槽54,所述后側板40后端面中心位置處設置有連接滑塊55,前側板39和后側板40的內側壁左右兩端均分別設置有固定滑槽49,左側板41和右側板42的中心垂直軸線處均分別設置有轉動副50且左側板41左端面上設置有一號通孔56,底板44呈矩形結構,底板44的四側分別固定在前側板39、后側板40、左側板41和右側板42底端處的擋座上;左固定板45和右固定板46前后兩端均分別設置有固定滑塊51,固定滑塊51安裝在固定滑槽49內部且左固定板45由上板57和下板58做成,上板57下端和下板58上端均分別開設有半圓形通孔52,半圓形通孔52外邊緣上設置有半圓形密封圈53;密封條47呈條形狀結構且密封條47的橫截斷面呈L型結構,底板44的四側均分別安裝有密封條47;蓋板48與后側板40上端之間采用合頁60進行連接,蓋板48內側端四周上均分別設置有密封條47。
實施例18
上述的可折疊式簡易醫療箱,還有另一種方案,如圖32至圖33,它包括前側板39、后側板40、左側板41、右側板42、鉸鏈43、底板44、左固定板45、右固定板46、密封條47、蓋板48、橫向隔板59、合頁60;前側板39、后側板40、左側板41和右側板42依次通過鉸鏈43進行連接且前側板39、后側板40、左側板41和右側板42底端處均分別設置有擋座,前側板39前端面中心位置處設置有連接滑槽54,后側板40后端面中心位置處設置有連接滑塊55,前側板39和后側板40的內側壁左右兩端均分別設置有固定滑槽49,左側板41和右側板42的中心垂直軸線處均分別設置有轉動副50且左側板41左端面上分別設置有三個一號通孔56,底板44呈矩形結構,底板44的四側分別固定在前側板39、后側板40、左側板41和右側板42底端處的擋座上;左固定板45和右固定板46前后兩端均分別設置有固定滑塊51,固定滑塊51安裝在固定滑槽49內部且左固定板45由上板57和下板58做成,上板57下端和下板58上端均分別開設有三個半圓形通孔52,三個半圓形通孔52外邊緣上設置有半圓形密封圈53;橫向隔板59數量為二,橫向隔板59位于兩個一號通孔56之間,橫向隔板59左右兩端分別與左固定板45和右固定板46相連接;密封條47呈條形狀結構且密封條47的橫截斷面呈L型結構,底板44的四側均分別安裝有密封條47;蓋板48與后側板40上端之間采用合頁60進行連接,蓋板48內側端四周上均分別設置有密封條47。
實施例19
上述的可折疊式簡易醫療箱,再提供一種方案,如圖34至圖36,它包括由前側板39、后側板40、左側板41、右側板42、底板44構成的箱體61,它還包括左固定板45、右固定板46、蓋板48、鉸鏈43、合頁60,箱體61呈矩形柱體殼狀結構,箱體61上端開口,箱體61四側的拐角處均為柔性易折疊結構,箱體61的左側端和右側端上均分別設置有人字形柔性易折疊結構且左側端中心位置處開設有通孔56;左固定板45與箱體61的左端內側相貼緊,左固定板45由上板57和下板58做成,上板57下端和下板58上端均分別開設有半圓形通孔52,半圓形通孔52外邊緣上均設置有半圓形密封圈53,右固定板46與箱體61右端內側相貼緊;蓋板48內側端四周上均分別設置有密封條47,蓋板48與箱體61后端之間采用合頁60進行連接。
以上所述僅是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是對本發明的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發明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工程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落入本發明的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