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醫療器械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電子聽診器。
背景技術:
心臟病及呼吸系統疾病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聽診是對心臟及呼吸系統疾病進行檢測的一種重要手段,具有其他手段不可比擬的優勢。但是,傳統的聽診器存在多方面的不足,從而阻礙了醫學在心音或呼吸音診斷方面的發展。如果聽診的優點能夠用簡單、低成本和易使用的裝置來實現的話,將會有很大的實用價值,現有技術中已有電子聽診器出現,但是其結構復雜、成本較高,使用效果也有待提高。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本發明提出一種電子聽診器,通過設置泄壓通道及隔離罩等結構,可平衡聽診器的內外氣壓壓強并隔絕噪聲,以提升聽診器的靈敏度及信噪比。
提供一種電子聽診器,包括上殼體、下殼體,聽診器膜固定在下殼體上用于接觸人體而傳導心音或肺音,腔體罩與下殼體緊密連接并與聽診器膜合圍成聚聲腔,傳聲器置于聚聲腔中并固定在腔體罩上,腔體罩上具有通孔使聚聲腔內部與外部連通,該聽診器進一步包括隔離罩,隔離罩罩設在腔體罩外部,留有使通孔與外界導通的通道,上殼體與下殼體固接為一體,氣流通過上殼體上的泄壓孔與外界導通。
進一步的,傳聲器通過減震支架置于聚聲腔中并固定在腔體罩的中央位置處;減震支架采用中央懸架結構,傳聲器固定于懸架結構上;減震支架為彈性材料制成。
進一步的,聽診器膜的材料為PMMA、亞克力、PP、PVC之一或復合材料。
進一步的,腔體罩與下殼體通過螺接的方式連接。
進一步的,隔離罩的材料為彈性材料。
進一步的,上述彈性材料為硅膠或普通橡膠。
進一步的,聽診器通過有線或無線的方式與外部終端進行連接,當聽診器通過有線方式與外部終端進行連接時,連接外部的導線穿過設置在上殼體的另一通孔或者直接穿過泄壓孔與氣流通道共用該孔。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電子聽診器的爆炸圖
圖2為本發明的電子聽診器的另一角度的爆炸圖
圖3為本發明的電子聽診器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電子聽診器進行詳細說明。附圖1、2示出了本發明的電子聽診器的結構,該電子聽診器包括上殼體1、下殼體2,聽診器膜3固定在下殼體2上用于接觸人體而傳導心音或肺音,腔體罩6與下殼體2緊密連接并與聽診器膜3合圍成聚聲腔,傳聲器4通過減震支架5置于聚聲腔中并固定在腔體罩6的中央位置處,連接傳聲器4的導線(圖中未示出)從腔體罩6上的通孔62伸出后沿著第一凹槽61引出,通孔62同時也是氣體通道使聚聲腔與聚聲腔外部可連通,該聽診器進一步包括隔離罩7,其上設置有第二凹槽71,隔離罩7以使凹槽71與腔體罩上的凹槽61相對齊的方式罩設在腔體罩6外部,進而使得第一凹槽61與第二凹槽71一起形成了供導線引出及氣流導通的通道,導線連接至線路板8,上殼體1與下殼體2固接為一體(附圖3),氣流通過上殼體1上的泄壓孔12與外界導通。
其中,聽診器膜3的材料為PMMA、亞克力、PP、PVC之一或復合材料;傳聲器4為駐極體電容式咪頭;減震支架5可采用中央懸架結構,傳聲器4固定于懸架結構上,減震支架5為彈性材料制成,優選為硅膠或普通橡膠;腔體罩6與下殼體2通過螺接的方式連接;腔體罩6材料為金屬或樹脂材料;隔離罩7的材料為彈性材料,優選為硅膠或普通橡膠;聽診器通過有線或無線的方式與外部終端進行連接,當聽診器通過有線方式與外部終端進行連接時,連接外部的導線穿過設置在上殼體的另一通孔11或者直接穿過泄壓孔12與氣流通道共用。
通過設置減震支架和隔離罩可減少外部震動及噪聲對傳聲器拾音的影響,通過設置泄壓通道平衡了聽診器內外的壓強,提升了聽診器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