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中藥制劑研發技術領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種治療咽喉炎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咽喉炎是臨床上的常見病和多發病,有急、慢性之分,屬于上呼吸道感染的一部分。急性咽喉炎發作時,患者常常自覺咽喉疼痛,伴有梗然欠利,咽部不爽,發音欠揚,咽干思飲以言多為甚,或有咽部異物感等癥狀,嚴重時還會出現發熱、怕冷、頭痛、周身酸痛、食欲差、大便干、口干渴等癥狀,如果治療不及時或反復發作,將轉為慢性咽喉炎。慢性咽喉炎致病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因臟腑功能紊亂而引起熱毒郁積上浮咽喉所致,患者常自覺咽部不適,干、癢、脹,分泌物多而灼痛,易干惡,有異物感,咯之不出,吞之不下,上述癥狀在說話稍多、食用刺激性食物后、疲勞或天氣變化時加重。根據中醫理論,咽為胃之關,喉為肺之門,外感之邪入肺易傷喉,飲食不當入胃易損于咽,咽喉為邪毒好浸久留之地。
目前,治療咽喉炎的藥物種類繁多,西藥主要以抗生素類藥物為主,這類藥物療效一般、起效雖快,但不能長期服用,而且有些藥物對身體有一定的副作用,也無法根治慢性咽喉炎。目前治療咽喉炎中藥也很多,但有的起效慢,療效不夠好。
藥食同源,食物與藥物的性能都具有同一的形、色、氣、味、質等特性,中藥和食物,某些屬性,特別是補益或調整人體的陰陽氣血之功能本來相通,有著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關系,辯證施膳就是中醫的辨證論治在藥膳中的具體應用,“證”是施膳的前提,“施膳”以“證”為依據,證同治同,證異治異。根據現代人的生活習性,提供給大家合理食膳,增進健康的養生方法;養生飲食針對人們所需的營養推薦合適的養生食品即利用食物來影響機體各方面的功能,使其獲得健康或愈疾防病的一種養生方法。
因此,尋求一種即能發揮中醫特色又大眾化的治療咽喉炎的中藥制劑是一種能契合咽喉炎患者的大眾心理的客觀需要。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彌補已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治療咽喉炎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該中藥制劑配方簡單易得,具有很好的治療咽喉炎功效。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治療咽喉炎的中藥制劑,由按重量份比的以下原料制成:山藥200-300份、荸薺150-250份、酸棗仁100-150份、青果9-12份、秦艽5-10份、玄參10-20份、當歸10-15份、巴戟天12-16份、桑椹10-15份、冰糖10-20份和蜂蜜20-30份。
作為優選,所述的治療咽喉炎的中藥制劑,由按重量份比的以下原料制成:山藥300份、荸薺250份、酸棗仁100份、青果10份、秦艽9份、玄參17份、當歸10份、巴戟天12份、桑椹12份、冰糖15份和蜂蜜25份。
本發明還提供了所述的治療咽喉炎的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按照重量份配比稱取山藥、荸薺或酸棗仁,去皮,然后分別加入重量為山藥、荸薺或酸棗仁2-5倍重量的水,用榨汁機粉碎榨汁,得山藥汁、荸薺汁或酸棗仁汁;
(2)按照重量份配比稱取青果、秦艽、玄參、當歸、巴戟天、桑椹、冰糖、蜂蜜,除冰糖、蜂蜜外,洗凈,混合,用清水浸泡30分鐘,在提取罐加入15-20倍原料總體積量的水,煎熬,大火燒開后轉文火煮30分鐘,再加入冰糖,稍作攪拌,待其融化再加入蜂蜜攪勻,關火,靜置后過濾得到提取液,最后在提取液中加入步驟(1)所得的山藥汁、荸薺汁和酸棗仁汁,混合均勻,即得治療咽喉炎的中藥制劑;
(3)將制作好的治療咽喉炎的中藥制劑計量、裝入經滅菌處理的400mL/瓶的PET食品塑料瓶,然后采用封口機封口。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的有益效果為:
(1)本發明的治療咽喉炎的中藥制劑選用多種上等原料,經過煎熬、過濾等處理精制而成,各中藥原料間具有協同增效作用;可用于清熱燥濕、宣肺利咽、理氣降逆、逐瘀化痰,可用于濕熱蘊結、肺氣不宣、胃氣上逆、血瘀痰結之咽喉炎的治療。
(2)本發明的治療咽喉炎的中藥制劑制備方法簡單,易于工業化生產。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闡述,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并不局限于實施例表示的范圍。
實施例1:
一種治療咽喉炎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組分的重量配比為:山藥300g、荸薺250g、酸棗仁100g、青果10g、秦艽9g、玄參17g、當歸10g、巴戟天12g、桑椹12g、冰糖15g和蜂蜜25g。
所述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步驟如下:
(1)按照重量配比稱取山藥、荸薺、酸棗仁,去皮,分別加入適量的清水,用榨汁機粉碎榨汁,得山藥汁、荸薺汁、酸棗仁汁;
(2)按照重量配比稱取青果、秦艽、玄參、當歸、巴戟天、桑椹、冰糖、蜂蜜,除冰糖、蜂蜜外,洗凈,混合,用清水浸泡30分鐘,倒入提取罐加入15-20倍原料總體積量的水煎熬,大火燒開后轉文火煮30分鐘,再加入冰糖,稍作攪拌,待其融化再加入蜂蜜攪勻,關火,靜置后過濾得到提取液,最后在提取液中加入步驟1所得的山藥汁、荸薺汁、酸棗仁汁,混合均勻,即得治療咽喉炎的中藥制劑;
(3)將制作好的治療咽喉炎的中藥制劑計量、裝入經滅菌處理的400mL/瓶的PET食品塑料瓶,封口機封口。
實施例2:
一種治療咽喉炎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組分的重量配比為:山藥200-300g、荸薺150-250g、酸棗仁100-150g、青果9-12g、秦艽5-10g、玄參10-20g、當歸10-15g、巴戟天12-16g、桑椹10-15g、冰糖10-20g和蜂蜜20-30份。
所述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步驟如下:
(1)按照重量配比稱取山藥、荸薺、酸棗仁,去皮,分別加入適量的清水,用榨汁機粉碎榨汁,得山藥汁、荸薺汁、酸棗仁汁;
(2)按照重量配比稱取青果、秦艽、玄參、當歸、巴戟天、桑椹、冰糖、蜂蜜,除冰糖、蜂蜜外,洗凈,混合,用清水浸泡30分鐘,倒入提取罐加入15-20倍原料總體積量的水煎熬,大火燒開后轉文火煮30分鐘,再加入冰糖,稍作攪拌,待其融化再加入蜂蜜攪勻,關火,靜置后過濾得到提取液,最后在提取液中加入步驟1所得的山藥汁、荸薺汁、酸棗仁汁,混合均勻,即得治療咽喉炎的中藥制劑;
(3)將制作好的治療咽喉炎的中藥制劑計量、裝入經滅菌處理的400mL/瓶的PET食品塑料瓶,封口機封口。
實施例3:
一種治療咽喉炎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組分的重量配比為:山藥200-300g、荸薺150-250g、酸棗仁100-150g、青果9-12g、秦艽5-10g、玄參10-20g、當歸10-15g、巴戟天12-16g、桑椹10-15g、冰糖10-20g和蜂蜜20-30份。
所述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步驟如下:
(1)按照重量配比稱取山藥、荸薺、酸棗仁,去皮,分別加入適量的清水,用榨汁機粉碎榨汁,得山藥汁、荸薺汁、酸棗仁汁;
(2)按照重量配比稱取青果、秦艽、玄參、當歸、巴戟天、桑椹、冰糖、蜂蜜,除冰糖、蜂蜜外,洗凈,混合,用清水浸泡30分鐘,倒入提取罐加入15-20倍原料總體積量的水煎熬,大火燒開后轉文火煮30分鐘,再加入冰糖,稍作攪拌,待其融化再加入蜂蜜攪勻,關火,靜置后過濾得到提取液,最后在提取液中加入步驟1所得的山藥汁、荸薺汁、酸棗仁汁,混合均勻,即得治療咽喉炎的中藥制劑;
(3)將制作好的治療咽喉炎的中藥制劑計量、裝入經滅菌處理的400mL/瓶的PET食品塑料瓶,封口機封口。
實施例4:臨床試驗效果
(1)臨床資料
治療咽喉炎患者300例,男150例,女150例,平均分為3組,每組100例,其中,最大72歲,最小6歲,病程最長10年,最短5天。
(2)治療依據
輕者出現咽喉紅腫、疼痛、干裂、糜爛、吞咽困難等癥狀;
重者伴有頭痛、發熱、咳嗽等癥狀。
(3)治療方法
3組患者分別服用本發明實施例1-3中方法制備的產品,2次/日,每次200毫升,共400毫升/日。兩周為一個療程。
(4)注意事項
忌飲茶水、食酸味食物。
(5)療效評定
痊愈:紅腫、糜爛、咳痛、吞咽困難等癥狀完全消失;
好轉:紅腫、糜爛、咳痛、吞咽困難等癥狀明顯緩解;
無效:臨床癥狀未見改善。
(6)療效分析
表1本發明的治療咽喉炎的中藥制劑的服用效果
由表1可知,本發明的治療咽喉炎的中藥制劑的有效率均在92%以上。
前述對本發明的具體示例性實施方案的描述是為了說明和例證的目的。這些描述并非想將本發明限定為所公開的精確形式,并且很顯然,根據上述教導,可以進行很多改變和變化。對示例性實施例進行選擇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釋本發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實際應用,從而使得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實現并利用本發明的各種不同的示例性實施方案以及各種不同的選擇和改變。本發明的范圍意在由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