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夾板,尤其是一種骨骼定位夾板。
背景技術:
針對四肢骨折部位的固定一般是在復位后采用條狀平板夾持方式,并行排列的兩塊以上條狀平板通過柔性連接的方式固定于四肢外表。其主要缺點是,第一、由于相鄰條狀平板之間往往存在較大間隙,這些條狀平板很容易圍繞四肢滑動。另外,根據人體結構特征,四肢均呈由內端向外逐漸變細的形狀,而條狀平板的寬度一般是恒定的,所以夾板固定裝置外端的條狀平板間沒有間隙或者間隙較小時,內端存在較大間隙。上述因素均會導致條狀平板位移,影響固定效果。第二、由于條狀平板間存在較大間隙,骨折部位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侵襲,出現術后骨折移位、感染的幾率較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骨骼定位夾板,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骨骼定位夾板,包括第一夾板主體、第二夾板主體、連接線、上夾板、下夾板、上凹槽、下凹槽和卡扣,所述第一夾板主體和第二夾板主體通過連接線連接,且第一夾板主體和第二夾板主體依次交替連接;所述上夾板和下夾板通過卡扣固定安裝在一起組成夾板主體;所述上凹槽設置在上夾板上;所述下凹槽設置在下夾板上;所述卡扣設置在上夾板上。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夾板主體和第二夾板主體均為梯形結構,且第一夾板主體和第二夾板主體安裝方向相反。
進一步的,所述連接線連接的夾板主體兩端設置有限位裝置,防止夾板主體移動。
進一步的,所述上夾板和下夾板卡合后,上凹槽和下凹槽形成連接孔。
進一步的,所述下夾板對應于卡扣設置有卡槽。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該新型一種骨骼定位夾板,結構簡單,根據人體結構定位準確,使用簡單方便等優點,適合普遍推廣。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整體結構效果圖;
圖2是本發明夾板主體結構效果圖;
圖中:1-第一夾板主體、2-第二夾板主體、3-連接線、4-上夾板、5-下夾板、6-上凹槽、7-下凹槽、8-卡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如圖1-2所示,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骨骼定位夾板,包括第一夾板主體1、第二夾板主體2、連接線3、上夾板4、下夾板5、上凹槽6、下凹槽7和卡扣8,所述第一夾板主體1和第二夾板主體2通過連接線3連接,且第一夾板主體1和第二夾板主體2依次交替連接;所述上夾板4和下夾板5通過卡扣8固定安裝在一起組成夾板主體;所述上凹槽6設置在上夾板4上;所述下凹槽7設置在下夾板5上;所述卡扣8設置在上夾板4上,所述第一夾板主體1和第二夾板主體2均為梯形結構,且第一夾板主體1和第二夾板主體2安裝方向相反,所述連接線3連接的夾板主體兩端設置有限位裝置,防止夾板主體移動,所述上夾板4和下夾板5卡合后,上凹槽6和下凹槽7形成連接孔,所述下夾板5對應于卡扣8設置有卡槽。
使用時,將該骨骼定位夾板固定在病人骨折處,根據人體四肢上粗下細的結構,該骨骼定位夾板在閉合后能形成相同結構的空間,能夠更好的對骨折處進行定位固定;根據不同人的體征,通過將上夾板4和下夾板5拆卸安裝來減少增加夾板主體的數量,從而達到該骨骼定位夾板能形成不同的空間,能夠適應不同的人群。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發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發明。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發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發明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