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磁療裝置的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腰部磁療設備。
背景技術:
現有的腰部磁療設備種類繁多,具有磁體部分厚重、難拆洗、不透氣等缺陷,夏秋季時會讓人體出汗,汗液積蓄在護腰的材質里難以散發出去,遇到冷風會使關節部位溫度加速降低,關節不適感加重,也不適合夏秋季使用,而且現有的腰部磁療設備結構穩定性不高,物理性能差,佩戴不舒適,拆洗非常不便,磁保健效果不夠優良。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穩定、物理性能高、佩戴舒適又拆洗方便、磁保健效果好的腰部磁療設備。
本發明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腰部醫療設備,包括腰帶體,所述腰帶體包括位于中間位置的中心墊體,所述中心墊體靠上部的左右兩側分別連接有左上連接帶和右上連接帶,所述中心墊體靠上部的左右兩側分別連接有左下連接帶和右下連接帶,所述中心墊體上安置有強磁場發生裝置,所述中心墊體上還設有供強磁場發生裝置置入的收容袋,所述強磁場發生裝置包括呈片狀的基部,所述基部上設有若干呈凸起狀的磁包,所述磁包內包裹有磁顆粒,所有所述磁包在基部上呈矩形陣列狀分布。
上述技術方案中,將腰帶體與強磁場發生裝置的結構一體融合,整體性更好,兼容性更強,結構簡單穩定,抗拉伸等物理性能更好,不容易壞,佩戴更加舒適,拆洗更加方便,磁保健效果更加良好,生產成本得到控制,磁保健效果更好。
作為對本發明的優選,所述磁顆粒包括圓柱形的基體,所述基體的上底面上一體連接有位于基體上方的聚磁體,所述聚磁體的從其與所述基體的上底面連接的底面至其的至少三分之二的高度處的水平方向的各個截面的面積由下往上逐漸減小,所述聚磁體的高度小于所述基體的高度。
該優選方式中整個磁顆粒的新設計,基體和聚磁體的連接結構以及更好地聚集磁場的聚磁體的新設計,使得整個結構的穩定性更高,受力分布更加優化,物理性能得到極大提升,聚磁體頂部形成更好的磁場,磁場強度相比以前具有更好的集中度和穿透力,磁場強度也變高,不容易損傷、易位、變形等,抗干擾能力強,磁保健效果更好,放在按摩器材或者家居用品等中,具有更好的磁保健按摩效果,生產成本可以得到更好地控制。
作為對本發明的優選,所述聚磁體的從其與所述基體的上底面連接的底面至其的至少三分之二的高度處的水平方向的各個截面均為圓形面。進一步優化結構,提升上述的各種有益效果。
作為對本發明的優選,所述聚磁體呈圓臺形狀。進一步優化結構,提升上述的各種有益效果。
作為對本發明的優選,所述聚磁體呈圓形凸起狀。進一步優化結構,提升上述的各種有益效果。
作為對本發明的優選,所述聚磁體最底下的水平方向的截面的半徑為基體的高度的1.5倍以上。進一步優化結構,提升上述的各種有益效果。
作為對本發明的優選,所述基體的高度為聚磁體高度的1.5倍以上。進一步優化結構,提升上述的各種有益效果。
作為對本發明的優選,所述聚磁體的頂部開設有圓形狀的凹陷。進一步優化結構,提升上述的各種有益效果,提升透氣性,保護磁顆粒,提升磁保健效果。
作為對本發明的優選,基體的側面以及聚磁體的側面均為拋光面。進一步優化結構,提升上述的各種有益效果。
作為對本發明的優選,基體的側面以及聚磁體的側面均涂覆有防氧化涂層。進一步優化結構,提升上述的各種有益效果。
作為對本發明的優選,所述聚磁體的從其與所述基體的上底面連接的底面至其的至少三分之二的高度處的水平方向的各個截面均為邊數超過10的多邊形面。進一步優化結構,提升上述的各種有益效果。
解決上述發明目的的方案的有益效果:整體性更好,兼容性更強,結構簡單穩定,抗拉伸等物理性能更好,不容易壞,還應用范圍更廣,可以放置在穿戴物品或者家居用品等中,磁保健效果更加良好,生產成本得到控制,磁保健效果更好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快速有效并能生產出高質量的上述強磁場發生裝置的制造工藝方法。
本發明的上述另一個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強磁場發生裝置的制造工藝方法,包括步驟1:在一生產模具上部依次鋪設一層面料層、一層復合膜層、磁顆粒;步驟2:將磁顆粒下壓至生產模具上形成向生產模具方向凸起的所述磁包;步驟3:接著磁顆粒背對磁包一側再依次鋪設中間支撐層、一層復合膜層、底層;步驟4:熱壓成型形成原始的強磁場發生裝置。
上述技術方案中,通過步驟間的有序排列,可以有效完成整個制作工藝,不僅生產效率高,且能生產出高質量的強磁場發生裝置,次品率低,不容易出錯,復合膜層主要用于熱壓過程中各層次之間的連接,可采用熱壓用復合膜,熱壓作業可采用熱壓機等進行。
作為對本發明的優選,步驟4之后進行步驟5:對步驟4制得的強磁場發生裝置通過充磁機進行充磁。進一步優化結構,提升性能,如果磁顆粒預先沒充磁,這可在這步完成充磁,如果之前磁顆粒已經充磁過,由于熱壓升溫會退磁,通過該步驟,可以進一步加強磁強度。
作為對本發明的優選,面料層為彈力布層或者牛津布層,底層為彈力布層或者牛津布層。進一步優化結構,提升性能。
作為對本發明的優選,中間支撐層包括依次鋪設的一層毛氈層、一層復合膜層、一層PVC層,或者中間支撐層只包括毛氈層,或者中間支撐層只包括PVC層。進一步優化結構,提升性能,PVC層也即聚氯乙烯層。
作為對本發明的優選,復合膜層為TPU復合膜層。進一步優化結構,提升性能,TPU復合膜層也即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橡膠層。
作為對本發明的優選,生產模具包括鋁基板,所述鋁基板的上部設有組合成型區,所述組合成型區上開設有呈矩形陣列狀的可供磁顆粒置入并定位的定位安裝槽。
上述優選方式中,整個模具可以配合熱壓機使用,模具的結構穩定性高,物理性能好,便于強磁場發生裝置的生產,且生產出來的產品的質量大大提升,不容易壞,磁保健效果好,使用時,可以先在鋁基板上鋪設磁顆粒前端的面料層和復合膜層,然后放入預訂數量的磁顆粒,磁顆粒和前端的面料層和復合膜層一同壓入相應的定位安裝槽,再鋪設磁顆粒后端的中間支撐層、一層復合膜層、底層,最后,通過熱壓機進行熱壓成型,然后冷卻即可。
作為對本發明的優選,所述定位安裝槽為圓形槽。優化結構,優化受力分布。
作為對本發明的優選,所述鋁基板上具有多個組合成型區并呈矩形陣列狀分布。便于批量生產,整個結構也進一步優化。
作為對本發明的優選,所述鋁基板上沿著定位安裝槽的槽底至鋁基板的底部開設有上下延伸的內壁具有螺紋的通孔,所述通孔內設有可上下調節的螺釘,所述螺釘上連接有預設定位磁塊。優化結構,優化受力分布,提升上述的有益效果,另外,預設定位磁塊可以使得強磁場發生裝置中磁顆粒得到精確的排布,因為磁顆粒在強磁場發生裝置中的上下表面的極性會有一定的要求,這樣的設置,使得在制作強磁場發生裝置的過程中,放置磁顆粒時,上下面不會放反,利用同性相吸異性相斥的原理。
作為對本發明的優選,所述通孔的水平截面面積小于定位安裝槽的水平截面面積。優化結構,提升各項有益效果,同時,也是放置磁顆粒放置后掉下去。
作為對本發明的優選,所述鋁基板中位于定位安裝槽的下部設有電磁線圈。結構進一步的改善,首先在,復合成型過程中,可以通電,使得電磁線圈處具有磁性,對磁顆粒進行很好的吸引,能起到上述預設定位磁塊的效果,放置磁顆粒的上下面放錯,然后,熱壓后,可以斷電,便于強磁場發生裝置取出,因為,熱壓后還未完成定型,如果在有吸引力的情況下從模具上取出,會使得強磁場發生裝置產生變形等問題,那么就要冷卻,到時生產時間變長,而該優選,使得熱壓完成后,電磁線圈失去電磁力,就不會影響強磁場發生裝置的取出,不需要冷卻一段時間再取出,則可減少生產時間,提高效率。
作為對本發明的優選,所述鋁基板位于組合成型區的邊沿區域開設有框型的包圍該組合成型區區域內的定位安裝槽的外形輪廓定型槽。進一步優化結構,提升各種有益效果,另外,模具放置的原始材料尺寸肯定是偏大的,需要后續的裁剪,熱壓機上可以配上相應的壓塊與外形輪廓定型槽配合,使得熱壓后強磁場發生裝置就有明顯的待裁剪的輪廓,便于后續的裁剪作業,也能提升產品的性能。
作為對本發明的優選,所述鋁基板的側部固定有提拉把手。便于搬運。
解決上述發明目的的方案的有益效果:生產效率高,且能生產出高質量的強磁場發生裝置,次品率低,不容易出錯,生產成本低,對于機械設備的損傷較小。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1的第一種樣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1的強磁場發生裝置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1的磁顆粒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1的生產模具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81、中心墊體,811、左上連接帶,812、右上連接帶,813、左下連接帶,814、右下連接帶,82、強磁場發生裝置,83、收容袋,71、基部,72、磁包,22、磁顆粒,1、基體,2、聚磁體,3、凹陷,31、鋁基板,32、組合成型區,321、定位安裝槽,33、通孔,34、外形輪廓定型槽,35、提拉把手。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
實施例1,如圖1、2、3、4所示,一種腰部磁療設備,包括腰帶體,所述腰帶體包括位于中間位置的中心墊體81,所述中心墊體81靠上部的左右兩側分別連接有左上連接帶811和右上連接帶812,所述中心墊體81靠上部的左右兩側分別連接有左下連接帶813和右下連接帶814,所述中心墊體81上安置有強磁場發生裝置82,所述中心墊體81上還設有供強磁場發生裝置82置入的收容袋83,所述強磁場發生裝置82包括呈片狀的基部71,所述基部71上設有若干呈凸起狀的磁包72,所述磁包72內包裹有磁顆粒22,所有所述磁包72在基部71上呈矩形陣列狀分布。另外,在腰帶81的靠兩端的部位可以放置太極磁,提升磁保健按摩效果;左上連接帶811、右上連接帶812、左下連接帶813和右下連接帶814上可設置魔術貼或者鉤絨帶,即可任一搭配進行連接,使得腰帶體可以綁敷在人體上,左上連接帶811和右上連接帶812的長度、寬度可設置成相同,左下連接帶813和右下連接帶814的長度、寬度可設置成相同,左上連接帶811的寬度可以設置的比左下連接帶813的寬度窄一點而長度可以設置成相同,收容袋83的開口設置成朝上并位于中心墊體81靠下部的位置,優選與左下連接帶813和右下連接帶814保持在相同的水平位置,使用更加靈活,結構更加良好。
所述磁顆粒22包括圓柱形的基體1,所述基體1的上底面上一體連接有位于基體1上方的聚磁體2,所述聚磁體2的從其與所述基體1的上底面連接的底面至其的至少三分之二的高度處的水平方向的各個截面的面積由下往上逐漸減小,所述聚磁體2的高度小于所述基體1的高度。磁包72作為與人體直接作用的部分,聚磁體2也可設置于基體1靠人體一側。
所述聚磁體2的從其與所述基體1的上底面連接的底面至其的至少三分之二的高度處的水平方向的各個截面均為圓形面。所述聚磁體2呈圓形凸起狀。所述聚磁體2最底下的水平方向的截面的半徑為基體1的高度的1.5倍以上。所述基體1的高度為聚磁體2高度的1.5倍以上。
進一步的方案,所述聚磁體2的頂部開設有圓形狀的凹陷3。凹陷3的深度優先控制在3mm以內。
更進一步的方案,基體1的側面以及聚磁體2的側面均為拋光面。凹陷3和基體1的下底面采用非拋光面,還可以進行磨砂處理并形成磨砂面。
再進一步的方案,基體1的側面以及聚磁體2的側面均涂覆有防氧化涂層。凹陷3和基體1的下底面可以不涂覆防氧化涂層,保證更好的效果。
上述磁顆粒可以通過如下方法制得:步驟一、選取鐵氧體或者釹鐵硼作為材料;步驟二、燒制形成矩形磁塊;步驟三、通過切割作業切出最終磁顆粒的外部形狀;步驟四,若要進行拋光作業,則先對聚磁體2的側面進行拋光然后再對基體1的側面進行拋光;步驟五,若要涂覆防氧化涂層,基體1的側面以及聚磁體2的側面可同時進行噴涂作業,然后進行固化即可。
一種上述強磁場發生裝置的制造工藝方法,包括步驟1:在一生產模具上部依次鋪設一層面料層、一層復合膜層、磁顆粒22;步驟2:將磁顆粒22下壓至生產模具上形成向生產模具方向凸起的所述磁包72;步驟3:接著磁顆粒22背對磁包72一側再依次鋪設中間支撐層、一層復合膜層、底層;步驟4:熱壓成型形成原始的強磁場發生裝置。當然,后續還應該對原始的強磁場發生裝置的邊沿進行裁剪,修剪出比較整潔的外觀。
進一步地,步驟4之后進行步驟5:對步驟4制得的強磁場發生裝置通過充磁機進行充磁。優選的方式如下,面料層為彈力布層或者牛津布層,底層為彈力布層或者牛津布層;中間支撐層包括依次鋪設的一層毛氈層、一層復合膜層、一層PVC層,或者中間支撐層只包括毛氈層,或者中間支撐層只包括PVC層;復合膜層為TPU復合膜層。
下面還有對生產模具的新設計,如下:生產模具包括鋁基板31,所述鋁基板31的上部設有組合成型區32,所述組合成型區32上開設有呈矩形陣列狀的可供磁顆粒置入并定位的定位安裝槽321。所述定位安裝槽321為圓形槽。所述鋁基板31上具有多個組合成型區32并呈矩形陣列狀分布。所述鋁基板31位于組合成型區32的邊沿區域開設有框型的包圍該組合成型區32區域內的定位安裝槽321的外形輪廓定型槽34。所述鋁基板31的側部固定有提拉把手35。
進一步的改進結構,方式一、所述鋁基板31上沿著定位安裝槽321的槽底至鋁基板31的底部開設有上下延伸的內壁具有螺紋的通孔33,所述通孔33內設有可上下調節的螺釘,所述螺釘上連接有預設定位磁塊,所述通孔33的水平截面面積小于定位安裝槽321的水平截面面積;或者如下,方式二,所述鋁基板31中位于定位安裝槽321的下部設有電磁線圈。
實施例2,其與實施例1的區別在于:所述聚磁體2呈圓臺形狀。
實施例3,其與實施例1的區別在于:所述聚磁體2的從其與所述基體1的上底面連接的底面至其的至少三分之二的高度處的水平方向的各個截面均為邊數超過10的多邊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