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湯劑,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中藥湯劑。
背景技術:
:作為呼吸內科常見疾病,慢性支氣管炎是指支氣管、支氣管黏膜及其周邊組織出現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癥,臨床癥狀以咳嗽、咳痰、喘息為主。慢性支氣管炎發病機制較為復雜,且病情極易緩慢進展,臨床治療難度較大。常規中藥治療,只憑少數幾味藥難以照顧全面,須將多種藥物適當配合,提高療效或減少不良反應,以適應復雜病情的治療。鑒于各種中藥材的多種活性成分在體內的相互作用十分復雜,各種藥物在體內的藥代動力學和藥效學等方面的變化會對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產生各種影響,藥物聯用時,既可能產生協同增效的藥效,也可能產生拮抗作用,進而導致藥物治療作用減弱或治療失敗,有些藥物聯用還會使得藥物毒性增強,引起不良反應;即使藥物聯用使得作用增強,但當治療作用過度增強時會超出機體所能耐受的能力,也可引起不良反應,乃至危害患者。部分研究往自擬中藥方劑以期治療慢性支氣管炎,其中最易出現的問題是方劑配伍不合理,常常是只從某些單味或復方藥的個別功能主治與某些藥效學指標去生搬硬套中醫藥理論,方劑藥味隨意加減,造成組方不合理,與中醫藥理論相矛盾。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用于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中藥湯劑,通過中藥材的合理配伍,有助于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治愈快且不易復發,達到整體調節和遠期效果的良好功效。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用于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中藥湯劑,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藥材制備而成:枇杷葉18份、纖穗柳15份、山藥14份、百合10份、杠蒜9份、白術8份、茯苓7份、丹參6份、陳皮7份、西黃芪膠8份、仙鶴草9份、款冬花10份、穆庫沒藥9份、月桂櫻子12份、蒼術7份、家獨行菜子16份、鐵刀木葉10份、燈臺葉9份、糯米藤14份、酸水草7份、艾葉6份、黑頂卷柏5份。制備方法為:將上述除穆庫沒藥之外的藥材粉碎成粗粉;煎煮兩次,第一次煎煮加水8倍量,浸泡2h,煎煮3h,濾過;第二次煎煮加水6倍量,煎煮2h,濾過;合并兩次煎液再與穆庫沒藥混合均勻后分裝。進一步的,上述中藥湯劑在制備治療或預防慢性支氣管炎藥物中的用途。本發明各中藥成份的藥理分析如下:枇杷葉【來源】本品為薔薇科植物枇杷的干燥葉。【性味】苦,微寒。【歸經】歸肺、胃經。【功能主治】清肺止咳,降逆止嘔。用于肺熱咳嗽,氣逆喘急,胃熱嘔逆,煩熱口渴。山藥【來源】本品為薯蕷科植物薯蕷的干燥根莖。【性味】甘,平。【歸經】歸脾、肺、腎經。【功能主治】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用于脾虛食少,久瀉不止,肺虛喘咳,腎虛遺精,帶下,尿頻,虛熱消渴。百合【來源】本品為百合科植物卷丹的干燥肉質鱗葉。【性味】甘,寒。【歸經】歸心、肺經。【功能主治】養陰潤肺,清心安神。用于陰虛久咳,痰中帶血,虛煩驚悸,失眠多夢,精神恍惚。杠蒜【來源】石蒜科植物文珠蘭的根、葉。【性味】味辛,性涼。有小毒。【功效主治】活血散瘀,消腫止痛,清肺,化瘀止咳。白術【來源】本品為菊科植物白術的干燥根莖。【性味】苦、甘,溫。【歸經】歸脾、胃經。【功能主治】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虛食少,腹脹泄瀉,痰飲眩悸,水腫,自汗,胎動不安。土白術健脾,和胃,安胎。用于脾虛食少,泄瀉便溏,胎動不安。茯苓【性味】甘、淡,平。【歸經】歸心、肺、脾、腎經。【功能主治】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用于水腫尿少,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泄瀉,心神不安,驚悸失眠。丹參【來源】本品為唇形科植物丹參的干燥根及根莖。【性味】苦,微寒。【歸經】歸心、肝經。【功能主治】祛瘀止痛,活血通經,清心除煩。用于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癥瘕積聚,胸腹刺痛,熱痹疼痛,瘡瘍腫痛,心煩不眠;肝脾腫大,心絞痛。陳皮【來源】本品為蕓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變種的干燥成熟果皮。【性味】苦、辛,溫。【歸經】歸肺、脾經。【功能主治】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用于胸脘脹滿,食少吐瀉,咳嗽痰多。西黃芪膠【來源】為豆科植物西黃芪及同屬他種植物的膠脂。【性味】平、偏濕,味淡。【功能主治】矯正百味之害,生濕潤肺,止咳,止血,清音利喉,通利小便,消炎愈瘡。主治干性偏盛所致的各種疾病,如肺燥干咳,咽喉干燥,聲音嘶啞,腸道潰瘍,尿道瘡瘍,小便灼熱。仙鶴草【來源】本品為薔薇科植物龍牙草的干燥地上部分。【性味】苦、澀,平。【歸經】歸心、肝經。【功能主治】收斂止血,截瘧,止痢,解毒。用于咳血,吐血,崩漏下血,瘧疾,血痢,脫力勞傷,癰腫瘡毒,陰癢帶下。款冬花【來源】本品為菊科植物款冬的干燥花蕾。【性味】辛、微苦,溫。【歸經】歸肺經。【功能主治】潤肺下氣,止咳化痰。用于新久咳嗽,喘咳痰多,勞嗽咳血。穆庫沒藥【來源】為橄欖科植物穆庫沒藥樹的樹脂。【性味】二級干、三級熱,味淡。【功能主治】生干生熱,軟堅消腫,強筋養肌,潤腸通便,止咳化痰,消炎止痛。主治濕寒性或戮液質性疾病,如痔瘡腫脹、頸淋巴結核,癱瘓、面癱、肢顫癥,大便不暢,咳嗽、痰多,小關節痛、坐骨神經痛等。月桂櫻子【來源】為障科植物月桂的果實。【性味】二級干熱,味辛。【功效主治】去寒消炎,增強聽力,溶石排石,解毒等;治寒性炎腫,聽力下降,各種結石,各種中毒等。主治濕寒性或黏液質性疾病,如寒性關節疼痛、小關節痛、坐骨神經痛、咳嗽、哮喘、尿閉、遺尿,經閉,濕性癱瘓、面癱、顫抖癥及白斑、雀斑等。蒼術【來源】菊科植物茅蒼術的干燥根莖。【功能主治】燥濕健脾,祛風散寒,明目。用于脘腹脹滿,泄瀉,水腫,腳氣痿躄,風濕痹痛,風寒感冒,夜盲。纖穗柳【來源】為楊柳科植物纖序柳的樹皮、根和葉。【性味】味苦澀,性涼。【功能主治】清火解毒,殺蟲止癢,除風止痛,調理氣血。主治皮膚瘙癢,斑疹、疥癬、濕疹,性病,梅毒,外陰瘙癢、風寒濕痹證,肢體關節腫痛,屈伸不利,產后惡露不盡,體弱多病,乏力。家獨行菜子【來源】為十字花科植物家獨行菜的干燥成熟種子。【性味】二級干熱,味微辛。【功能主治】通尿通經,祛斑生輝。生干生熱,開胃填精,祛寒壯陽,化痰平喘,主治濕寒性或黏液質性疾病,如納差精少,身寒陽痿,痰多咳喘,小便不通,經水不暢,白癜風,雀斑等。鐵刀木葉【來源】豆科決明屬植物鐵刀木的干燥小葉。【性味】味苦、性寒,入水、風塔。【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消腫止痛、殺蟲止癢。燈臺葉【來源】夾竹桃科雞骨常山屬植物糖膠樹的干燥樹葉。【性味】味苦、微澀、寒。【功能主治】清火解毒、消腫止痛、止咳化痰。糯米藤【來源】為蕁麻科植物糯米團的帶根全草。【性味】甘苦,涼。【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健脾,止血。治療瘡,癰腫,瘰疬,痢疾,婦女白帶,小兒疳積,吐血,外傷出血。酸水草【來源】為眼子菜科植物抱莖眼子菜的全草。【性味】淡,涼。【功能主治】滲濕解表。艾葉【來源】本品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葉。【性味】辛、苦,溫;有小毒。【歸經】歸肝、脾、腎經。【功能主治】散寒止痛,溫經止血。用于少腹冷痛,經寒不調,宮冷不孕,吐血,衄血,崩漏經多,妊娠下血;外治皮膚瘙癢。醋艾炭溫經止血。用于虛寒性出血。黑頂卷柏【來源】藥材基源:為卷柏科植物黑頂卷柏的全草。【性味】淡;澀;平。【歸經】入肺、胃、大腸三經。【功能主治】涼血解毒;止痛。主麻疹;痢疾;咳血;吐血;外傷出血;胸痛;胃痛;跌打損傷。海韭菜【來源】水麥冬科水麥冬屬植物海韭菜,以全草入藥。【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清熱養陰,生津止渴。用于陰虛潮熱,胃熱煩渴,口干舌燥。水柏枝【來源】為檉柳科水柏枝等同屬多種植物的嫩枝。【性味】味澀,甘,性涼。【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治中毒癥、黃水病、血熱病、瘟病時疫、臟腑毒熱。黑種草子【來源】系維吾爾族習用藥材。為毛茛科植物瘤果黑種草的干燥成熟種子。【性味】甘、辛,溫。【功能主治】補腎健腦,通經,通乳,利尿。用于耳鳴健忘,經閉乳少,熱淋,石淋。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發明精選藥物組方,其藥物組分經辯證配伍,在作用上相輔相成,具有協同作用,對慢性支氣管炎的治療達到標本同治。組方講究君臣佐使、四氣五味升降浮沉,家獨行菜子、糯米藤、月桂櫻子等6味藥材共為君藥,在復方中起主導作用,通過作用于主要靶點來治療疾病;酸水草、鐵刀木葉、仙鶴草等9味共為臣藥,通過作用于與君藥相同的靶點來增強君藥的藥理作用,從而減少君藥所需劑量;其余為佐、使草藥,以提高君、臣藥的生物利用度,協調他們各成份的活性。慢性支氣管炎發病機制復雜,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故此,本發明重用家獨行菜子以化痰平喘,再以糯米藤、月桂櫻子、白術、山藥、款冬花五藥相助,兼補肺脾腎三臟之虛并去氣道痰濁,酸水草、鐵刀木葉表里雙解,諸藥協同,對引起慢性支氣管炎,從多靶點、多環節、多途徑展開治療,最終達到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良好療效。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發明人經反復試驗,并結合藥理研究觀察證實,性味辛溫的艾葉與性味苦涼的纖穗柳相伍后意外產生松弛支氣管平滑肌,擴張支氣管,進而控制病癥發作的獨特療效。穆庫沒藥、黑頂卷柏、枇杷葉三藥協同,可顯著控制肺部感染。鑒于氣虛是慢性支氣管炎多年不愈、反復發作之關鍵。故此,本發明中白術與仙鶴草協同增效,可速補氣虛,顯著增強慢性支氣管炎療效并防復發。西黃芪膠矯正月桂櫻子之害,可有效去除支氣管炎癥。2、本發明針對慢性支氣管炎發病機理,從多靶點、多環節、多途徑展開治療,在臨床實踐中具有起效快、療效確切、患者依從性好,安全無毒副作用,能明顯提高病人自身免疫力,標本兼治防止復發,因而具有廣闊的臨床應用前景。具體實施方式為了更好地理解和實施本發明,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實施例1稱取:枇杷葉18克、纖穗柳15克、山藥14克、百合10克、杠蒜9克、白術8克、茯苓7克、丹參6克、陳皮7克、西黃芪膠8克、仙鶴草9克、款冬花10克、穆庫沒藥9克、月桂櫻子12克、蒼術7克、家獨行菜子16克、鐵刀木葉10克、燈臺葉9克、糯米藤14克、酸水草7克、艾葉6克、黑頂卷柏5克。制備方法為:將上述除穆庫沒藥之外的藥材粉碎成粗粉;煎煮兩次,第一次煎煮加水8倍量,浸泡2h,煎煮3h,濾過;第二次煎煮加水6倍量,煎煮2h,濾過;合并兩次煎液再與穆庫沒藥混合均勻后分裝。用法用量:口服,每日2次,早晚各1次,每次100ml;7天為1個療程,連續服用2個療程。臨床資料:1、病例選擇:選擇2013年以來在我院診治的慢性支氣管炎患者40例臨床觀察,臨床癥狀均符合慢性支氣管炎診治標準。病人隨機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兩組,治療組20例,對照組20例。治療組和對照組兩組病例的病程、癥狀輕重程度基本一致,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2、藥物選擇:治療組服用本發明實施例1所制得的中藥湯劑,口服,每日2次,早晚各1次,每次100ml;7天為1個療程。對照組采用常規西藥進行治療.采用西藥復方甘草合劑進行治療,給予吸氧、營養支持、糾正電解質、祛痰和酸堿紊亂等,療程同治療組。連續冶療2個療程,對比兩組療效。3、療效判定:(1)顯效:患者的咳嗽、咳痰、鳴音等臨床癥狀均消失,肺功能逐漸恢復正常,通過胸片檢查沒有異常現象。(2)好轉:患者的咳嗽、咳痰、鳴音等臨床癥狀明顯得到改善,肺功能基本恢復癥狀,通過胸片檢查顯示異常陰影明顯減少。(3)未愈:患者的臨床癥狀無改善或者惡化,肺功能改善幅度小,胸片檢查異常陰影明顯。4、結果:選用本發明實施例1中藥湯劑的治療組中,顯效14例,好轉5例,未愈1例,不良反應0例,顯效率70%,總有效率95%。平均顯效時間11.5天。對顯效及好轉患者跟蹤隨訪24個月,無1例復發。對照組中顯效6例,好轉7例,未愈7例,顯效率30%,總有效率65%。平均顯效時間13.4天。對顯效及好轉患者跟蹤隨訪24個月,2例復發。以上結果顯示,治療組的顯效率和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實施例2稱取:枇杷葉18克、纖穗柳15克、山藥14克、百合10克、杠蒜9克、白術8克、茯苓7克、丹參6克、陳皮7克、西黃芪膠8克、仙鶴草9克、款冬花10克、穆庫沒藥9克、月桂櫻子12克、蒼術7克、鐵刀木葉10克、燈臺葉9克、酸水草7克、艾葉6克、黑頂卷柏5克。制備方法同實施例1。選用本發明實施例2制成的中藥湯劑的10名慢性支氣管炎患者中,顯效6例,好轉2例,未愈2例,不良反應0例,顯效率60%,總有效率80%。對顯效及好轉患者跟蹤隨訪24個月,0例復發。實施例3稱取:纖穗柳15克、山藥14克、百合10克、杠蒜9克、白術8克、茯苓7克、丹參6克、陳皮7克、西黃芪膠8克、仙鶴草9克、款冬花10克、穆庫沒藥9克、月桂櫻子12克、蒼術7克、燈臺葉9克、酸水草7克、艾葉6克、黑頂卷柏5克。制備方法同實施例1。選用本發明實施例3制成的中藥湯劑的10名慢性支氣管炎患者中,顯效5例,好轉3例,未愈2例,顯效率50%,總有效率80%。對顯效及好轉患者跟蹤隨訪24個月,1例復發。實施例4稱取:山藥14克、百合10克、杠蒜9克、白術8克、茯苓7克、丹參6克、陳皮7克、西黃芪膠8克、仙鶴草9克、款冬花10克、穆庫沒藥9克、月桂櫻子12克、蒼術7克、燈臺葉9克、酸水草7克、黑頂卷柏5克。制備方法同實施例1。實施例5稱取:山藥14克、百合10克、杠蒜9克、白術8克、茯苓7克、丹參6克、陳皮7克、西黃芪膠8克、仙鶴草9克、款冬花10克、穆庫沒藥9克、月桂櫻子12克、蒼術7克、黑種草子15克、燈臺葉9克、酸水草7克、黑頂卷柏5克。制備方法同實施例1。實施例6稱取:山藥14克、百合10克、杠蒜9克、白術8克、茯苓7克、丹參6克、陳皮7克、西黃芪膠8克、仙鶴草9克、款冬花10克、穆庫沒藥9克、月桂櫻子12克、蒼術7克、黑種草子15克、海韭菜10克、水柏枝9克、燈臺葉9克、酸水草7克、黑頂卷柏5克。制備方法同實施例1。實施例7稱取:家獨行菜子16克、枇杷葉18克、纖穗柳15克、山藥14克、百合10克、杠蒜9克、白術8克、茯苓7克、丹參6克、陳皮7克、西黃芪膠8克、仙鶴草9克、款冬花10克、穆庫沒藥9克、月桂櫻子12克、蒼術7克、黑種草子15克、海韭菜10克、水柏枝9克、燈臺葉9克、酸水草7克、黑頂卷柏5克。制備方法同實施例1。實施例8稱取:枇杷葉18克、纖穗柳15克、山藥14克、百合10克、杠蒜9克、白術8克、茯苓7克、丹參6克、陳皮7克、西黃芪膠8克、仙鶴草9克、款冬花10克、穆庫沒藥9克、月桂櫻子12克、蒼術7克、家獨行菜子16克、鐵刀木葉10克、燈臺葉9克、糯米藤14克、酸水草7克、艾葉6克、黑種草子15克、海韭菜10克、水柏枝9克、黑頂卷柏5克。制備方法同實施例1。選擇在我院診治的慢性支氣管炎患者20例臨床觀察,臨床癥狀均符合慢性支氣管炎診治標準。病人隨機分成5組,分別服用本發明實施例4-8制成的中藥湯劑,口服,每日2次,早晚各1次,每次100ml;記錄療效如下:病例顯效好轉未愈不良反應2年內復發平均顯效時間實施例442110113.5天實施例542200113天實施例643100012天實施例743100011天實施例84310009天顯然,本發明的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本發明所作的舉例,而并非是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限定,例如本發明除制成湯劑劑外,還可用常見工藝制成其他口服劑型。相關中藥及其藥理通過現有公開文獻及網絡均可獲得,也可以用相近功效的藥材代之代用。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凡是屬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列。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