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藥物組合物,具體涉及一種香茅外用藥。
背景技術:
皮膚瘙癢癥是指無原發皮疹,但有瘙癢的一種皮膚病,屬于神經精神性皮膚病,是一種皮膚神經官能癥疾患。多發于老年體弱、氣血虧虛者。臨床上將只有皮膚瘙癢而無原發性皮膚損害者稱之為瘙癢癥。其治療也多采用內服清熱利濕止癢藥物、外搽止癢酊劑的辦法。
香茅草是生長在亞熱帶的一種茅草香料,香茅草本身散發出一種天然濃郁的檸檬香味,有和胃通氣、醒腦催情的特殊功效。具抗菌能力,可治療霍亂、急性胃腸炎及慢性腹瀉,滋潤肌膚有助于女性養顏美容之用,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亦是美容美發的佳品。調節油脂分泌,有益于油性膚質和發質,可加入水中清潔皮膚,促進血液循環。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種皮膚瘙癢的外用藥。
具體技術方案為:
一種香茅外用藥,按照以下質量配比的原料配制:
羧甲基殼聚糖2%,香茅草提取精油1%,姜黃精油0.5%,司盤80 0.5%,對羥基苯甲酸乙酯0.1%,余為去離子水。
一種香茅外用藥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先按配方比例中的各味原料備料;
(2)將羧甲基殼聚糖、姜黃精油與去離子水,在加熱條件下攪拌制得均一的混合液;
(3)取香茅草提取精油、司盤80與對羥基苯甲酸乙酯置于真空乳化罐中加熱乳化,乳化均勻后,靜置,制得均一的揮發油;
(4)將步驟(2)所得的混合液與步驟(3)所得的揮發油置于均質機中,在高速攪拌下使其混合均勻,之后,過濾,檢驗合格后包裝。
所述步驟(2)在攪拌加熱溫度為30℃,攪拌時間為15分鐘。
所述步驟(3)乳化罐中加熱溫度為30℃,靜置時間為24小時。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香茅外用藥,利用香茅草的藥性,達到抗感染,收斂肌膚,調理油膩不潔皮膚,用于治療皮膚瘙癢。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加深對本發明的理解,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述,該實施例僅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保護范圍的限定。
一種香茅外用藥,按照以下質量配比的原料配制:
羧甲基殼聚糖2%,香茅草提取精油1%,姜黃精油0.5%,司盤80 0.5%,對羥基苯甲酸乙酯0.1%,余為去離子水。
一種香茅外用藥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先按配方比例中的各味原料備料;
(2)將羧甲基殼聚糖、姜黃精油與去離子水,在加熱條件下攪拌制得均一的混合液;
(3)取香茅草提取精油、司盤80與對羥基苯甲酸乙酯置于真空乳化罐中加熱乳化,乳化均勻后,靜置,制得均一的揮發油;
(4)將步驟(2)所得的混合液與步驟(3)所得的揮發油置于均質機中,在高速攪拌下使其混合均勻,之后,過濾,檢驗合格后包裝。
所述步驟(2)在攪拌加熱溫度為30℃,攪拌時間為15分鐘。
所述步驟(3)乳化罐中加熱溫度為30℃,靜置時間為24小時。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發明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發明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因此,本發明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