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漁業用藥技術領域,具體而言,特別涉及一種用于防治參鮑工廠化混養常見病害的中草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皺紋盤鮑是一種名貴的海產貝類,別名為:鮑、石決明、九孔螺、海耳、盤大鮑、盤鮑、堪察加鮑、盤鮑北方型、蝦夷盤鮑、鮑魚、紫鮑。皺紋盤鮑是我國所產鮑中個體最大者。鮑肉肥美,為海產中的珍品,多供應高級賓館和出口。除鮮食外,亦可加工成罐頭或鮑魚干,售價均昂貴。鮑貝殼即有名的中藥石決明,又是制作貝雕畫的重要材料。養殖過程中常出現以下幾種常見病:
1、潰爛病工廠化過渡養殖期間,皺紋盤鮑稚鮑常發生潰爛病,病因由熒光假單胞桿菌感染所致。癥狀:病鮑腹足部肌肉潰爛,附著力降低;
2、裂殼病病鮑癥狀:貝殼變薄、.色談,殼孔相連串,殼外緣上翻,失去韌性,表面有大量粘液物質;
3、肌肉萎縮病病鮑肌肉逐漸萎縮,主要由一種病毒感染所致;
4、纖毛蟲病稚鮑體內寄生一種纖毛蟲,主要寄生于稚鮑的消化道、外套膜、血竇和組織間隙內。
刺參是我國北方沿海地區的經濟養殖品種之一,近些年來已進入規?;a階段并取得良好效益。然而,近幾年來由于海洋污染等因素,在刺參的工廠化養殖生產中,頻繁出現了“口器潰爛”、“爛皮”等常見疾病而導致刺參死亡,給刺參工廠化養殖造成了較大的損失;其中“口器潰爛病”是目前最為流行和影響最為嚴重的疾病。所謂“口器潰爛病”是病刺參圍口膜變黑,病情惡化時不能攝食、附著,而且棘刺逐漸脫落后死亡。該病初期無任何異常,但仔細觀察可發現刺參攝食能力逐漸減弱。其死亡率很高,經濟損失十分嚴重。所以如何有效的預防工廠化養殖刺參的”口器潰爛病”顯得尤為重要。
中草藥屬天然藥物,在我國的應用和研究,已經積累有豐富的經驗。利用中草藥來防治海參和鮑魚工廠化混養常見病害越來越受人們的重視和青睞,越來越被廣泛接受,是與其獨特的作用機制、作用方式和優勢分不開的,概括地說,中草藥防治疾病具有調整作用、扶正祛邪、無耐藥性以及無公害等其它藥物不可比擬的特點和優勢,效果好,而且不存在抗生素藥物的殘留問題,對我國的水產繁育產品出口非常有利。另外,中草藥還有價格便宜,來源廣泛,使用方便等優點,是今后魚藥的發展方向之一。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防治參鮑工廠化混養常見病害的中草藥制劑。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用于防治參鮑工廠化混養常見病害的中草藥制劑,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藥材制備而成:黃連16-20份、梔子16-20份、苦參12-18、穿心蓮8-12份、山梔12-18份、虎杖12-18份、牛膝2-6份、黃花地丁8-11份、五倍子2-6份、甘草8-20份。
優選地,所述的用于防治海參和鮑魚工廠化混養常見病害的中草藥制劑,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藥材制備而成:黃連18份、梔子18份、苦參16、穿心蓮10份、山梔16份、虎杖14份、牛膝4份、黃花地丁9份、五倍子4份、甘草11份。
進一步優選地,所述的用于防治海參和鮑魚工廠化混養常見病害的中草藥制劑是顆粒劑。
將上述各中藥材制備成本發明的中草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第一步,制備清膏粉:
1)備料:按處方量稱取清洗干凈的上述中藥材,粉碎,備用;
2)煎煮:加水煎煮,第一煎每罐加水為藥材總量的8倍,加熱沸騰后保持2小時,提取液經過200目過濾器過濾進入沉淀罐;第二煎加入藥材量6倍的水加熱提取,保沸1.5小時,提取液經過200目過濾器過濾進入沉淀罐;
3)沉淀:沉淀罐中提取液沉淀12小時,抽取上清液經過200目過濾器過濾至三效蒸發器中,沉淀物按廢棄物處理;
4)濃縮:當上清液在三效蒸發器中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05~1.10(40℃測定)時,將稀清膏經200目過濾器過濾抽入真空減壓濃縮罐中,加入乙醇至含醇量60%(v/v),放置,濾過;濃縮并混合至相對密度為1.10~1.22(90℃測定)時出膏,至貯膏桶內,備用;
5)干燥:其中真空度:0.01MPa,溫度:78~82℃,干燥時間12~18小時;
6)打粉:粉碎細度80目篩,得到清膏粉;
第二步,按照清膏粉:淀粉:55%乙醇為1:1~3:0.1~0.3的重量比稱取清膏粉、糊精與55%乙醇,其中55%乙醇是指體積濃度為55%的乙醇水溶液;
第三步,將清膏粉與淀粉投入槽型混合機中,攪拌20分鐘,邊攪拌邊緩緩加入55%乙醇,至制成軟材,用12目不銹鋼篩制粒,60~70℃干燥2小時,取出,放涼即得所述的顆粒劑。
上述防治海參和鮑魚工廠化混養常見病害中藥顆粒劑的用量為按60-80g/100kg體重的比例拌藥餌,讓海參和鮑魚口服,連用5-7天為一個療程。
本發明人用中草藥制劑防治海參和鮑魚工廠化混養常見病害,從我們的實驗結果看,應用本發明的中草藥制劑可有效控制海參和鮑魚工廠化混養常見病害,降低海參和鮑魚工廠化混養常見病害的發病率和死亡率,而且還不產生耐藥性。本發明將傳統中藥合理組方,抗菌消炎、增強免疫力的功效極為顯著,為水產繁育業提供了一種海參和鮑魚工廠化混養常見病害的有效治療藥物,具有見效快、療效確實、無藥殘、無任何毒副作用的特點;其制備方法簡單,適合規?;a的需要。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本發明的實施例僅僅是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制,在本發明的構思前提下對本發明制備方法的簡單改進都屬于本發明要求保護的范圍。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所述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1
一種用于防治參鮑工廠化混養常見病害的中草藥制劑,由黃連、梔子、苦參、穿心蓮、山梔、虎杖、牛膝、黃花地丁、五倍子、甘草組成,其中,黃連18kg、梔子18kg、苦參16kg、穿心蓮10kg、山梔16kg、虎杖14kg、牛膝4kg、黃花地丁9kg、五倍子4kg、甘草11kg。
上述防治海參和鮑魚工廠化混養常見病害的中藥顆粒劑的制備方法,具體制備步驟如下:
第一步,制備清膏粉:
1)備料:稱取清黃連18kg、梔子18kg、苦參16kg、穿心蓮10kg、山梔16kg、虎杖14kg、牛膝4kg、黃花地丁9kg、五倍子4kg、甘草11kg為原料,洗干凈中藥材,粉碎,備用;
2)煎煮:加水煎煮,第一煎每罐加水為藥材總量的8倍,加熱沸騰后保持2小時,提取液經過200目過濾器過濾進入沉淀罐;第二煎加入藥材量6倍的水加熱提取,保沸1.5小時,提取液經過200目過濾器過濾進入沉淀罐;
3)沉淀:沉淀罐中提取液沉淀12小時,抽取上清液經過200目過濾器過濾至三效蒸發器中,沉淀物按廢棄物處理;
4)濃縮:當上清液在三效蒸發器中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05~1.10(40℃測定)時,將稀清膏經200目過濾器過濾抽入真空減壓濃縮罐中,加入乙醇至含醇量60%(v/v),放置,濾過;濃縮并混合至相對密度為1.10~1.22(90℃測定)時出膏,至貯膏桶內,備用;
5)干燥:其中真空度:0.01MPa,溫度:78~82℃,干燥時間12~18小時;
6)打粉:粉碎細度80目篩,得到清膏粉;
第二步,按照清膏粉:淀粉:55%乙醇為1:1~3:0.1~0.3的重量比稱取清膏粉、糊精與55%乙醇,其中55%乙醇是指體積濃度為55%的乙醇水溶液;
第三步,將清膏粉與淀粉投入槽型混合機中,攪拌20分鐘,邊攪拌邊緩緩加入55%乙醇,至制成軟材,用12目不銹鋼篩制粒,60~70℃干燥2小時,取出,放涼即得所述的顆粒劑。
實施例2
一種用于防治參鮑工廠化混養常見病害的中草藥制劑,由黃連、梔子、苦參、穿心蓮、山梔、虎杖、牛膝、黃花地丁、五倍子、甘草組成,其中,黃連19kg、梔子17kg、苦參15kg、穿心蓮9kg、山梔14kg、虎杖13kg、牛膝3kg、黃花地丁10kg、五倍子5kg、甘草13kg。
上述防治海參和鮑魚工廠化混養常見病害的中藥顆粒劑的制備方法,具體制備步驟如下:
第一步,制備清膏粉:
1)備料:稱取黃連19kg、梔子17kg、苦參15kg、穿心蓮9kg、山梔14kg、虎杖13kg、牛膝3kg、黃花地丁10kg、五倍子5kg、甘草13kg為原料,洗干凈中藥材,粉碎,備用;
2)煎煮:加水煎煮,第一煎每罐加水為藥材總量的8倍,加熱沸騰后保持2小時,提取液經過200目過濾器過濾進入沉淀罐;第二煎加入藥材量6倍的水加熱提取,保沸1.5小時,提取液經過200目過濾器過濾進入沉淀罐;
3)沉淀:沉淀罐中提取液沉淀12小時,抽取上清液經過200目過濾器過濾至三效蒸發器中,沉淀物按廢棄物處理;
4)濃縮:當上清液在三效蒸發器中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05~1.10(40℃測定)時,將稀清膏經200目過濾器過濾抽入真空減壓濃縮罐中,加入乙醇至含醇量60%(v/v),放置,濾過;濃縮并混合至相對密度為1.10~1.22(90℃測定)時出膏,至貯膏桶內,備用;
5)干燥:其中真空度:0.01MPa,溫度:78~82℃,干燥時間12~18小時;
6)打粉:粉碎細度80目篩,得到清膏粉;
第二步,按照清膏粉:淀粉:55%乙醇為1:1~3:0.1~0.3的重量比稱取清膏粉、糊精與55%乙醇,其中55%乙醇是指體積濃度為55%的乙醇水溶液;
第三步,將清膏粉與淀粉投入槽型混合機中,攪拌20分鐘,邊攪拌邊緩緩加入55%乙醇,至制成軟材,用12目不銹鋼篩制粒,60~70℃干燥2小時,取出,放涼即得所述的顆粒劑。
實施例3
一種用于防治參鮑工廠化混養常見病害的中草藥制劑,由黃連、梔子、苦參、穿心蓮、山梔、虎杖、牛膝、黃花地丁、五倍子、甘草組成,其中,黃連20kg、梔子20kg、苦參18kg、穿心蓮12kg、山梔18kg、虎杖18kg、牛膝6kg、黃花地丁11kg、五倍子6kg、甘草15kg。
上述防治海參和鮑魚工廠化混養常見病害的中藥顆粒劑的制備方法,具體制備步驟如下:
第一步,制備清膏粉:
1)備料:稱取黃連19kg、梔子17kg、苦參15kg、穿心蓮9kg、山梔14kg、虎杖13kg、牛膝3kg、黃花地丁10kg、五倍子5kg、甘草15kg為原料,洗干凈中藥材,粉碎,備用;
2)煎煮:加水煎煮,第一煎每罐加水為藥材總量的8倍,加熱沸騰后保持2小時,提取液經過200目過濾器過濾進入沉淀罐;第二煎加入藥材量6倍的水加熱提取,保沸1.5小時,提取液經過200目過濾器過濾進入沉淀罐;
3)沉淀:沉淀罐中提取液沉淀12小時,抽取上清液經過200目過濾器過濾至三效蒸發器中,沉淀物按廢棄物處理;
4)濃縮:當上清液在三效蒸發器中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05~1.10(40℃測定)時,將稀清膏經200目過濾器過濾抽入真空減壓濃縮罐中,加入乙醇至含醇量60%(v/v),放置,濾過;濃縮并混合至相對密度為1.10~1.22(90℃測定)時出膏,至貯膏桶內,備用;
5)干燥:其中真空度:0.01MPa,溫度:78~82℃,干燥時間12~18小時;
6)打粉:粉碎細度80目篩,得到清膏粉;
第二步,按照清膏粉:淀粉:55%乙醇為1:1~3:0.1~0.3的重量比稱取清膏粉、糊精與55%乙醇,其中55%乙醇是指體積濃度為55%的乙醇水溶液;
第三步,將清膏粉與淀粉投入槽型混合機中,攪拌20分鐘,邊攪拌邊緩緩加入55%乙醇,至制成軟材,用12目不銹鋼篩制粒,60~70℃干燥2小時,取出,放涼即得所述的顆粒劑。
實施例4臨床試驗
上述防治海參和鮑魚工廠化混養常見病害的中藥顆粒劑的用量為按60g/100kg體重的比例拌藥餌,口服,連用5天為一個療程??诜笸ㄟ^腸道吸收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2016年7月20日,山東省威海地區某育苗場海參和鮑魚工廠化混養發病,臨床癥狀:患病的海參和鮑魚工廠化混養觸手、軀干部或頭部皮膚潰爛,壞死脫落,嚴重者潰爛深入到肌肉層。經診斷為典型潰爛病。遂用本發明實施例2所述中藥顆粒劑治療,用藥2天后,病情明顯好轉,身體顏色變化明顯,死亡率逐天降低,7天后死亡率為0,基本痊愈。
發明人用中草藥制劑防治海參和鮑魚工廠化混養常見病害,從我們的實驗結果看,不管是預防,還是治療,療效顯著,而且還不產生耐藥性,經多次試驗和小面積推廣應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繁育場經濟效益明顯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