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包含泡桐花的增強動物免疫力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畜禽養殖業向著集約化,規模化方向發展,動物疾病與以往相比也呈現出不同的變化,動物疾病變得復雜化、嚴重化,抗生素的不規范使用,耐藥菌的不斷產生,導致一些病毒性傳染病如口蹄疫、狂犬病、豬瘟、雞新城疫、小鵝瘟、鴨瘟、兔瘟等病的防制越來越困難。目前直接針對治療該類疾病的藥物很少,且療效有限,因此有組織有計劃地進行免疫接種,是預防和控制該類畜禽傳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某些疾病防治方面,預防性治療更具有關鍵性作用。近年來,隨著分子生物學和免疫學的發展,運用現代免疫學的理論和技術,研究中草藥增強畜禽機體的免疫功能已取得了很大成就,包括中草藥對畜禽免疫器官的影響,如胸腺、脾臟、淋巴結等、中草藥對單核-巨噬細胞系統功能的影響、中草藥對細胞因子的影響,能顯著提高機體的IL-2(白細胞介素-2)、IFN(干擾素)等水平等,這對于闡明有關中獸醫理論的物質基礎,指導中西獸醫結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也為中草藥在畜牧業生產中的廣泛運用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黃芪為豆科植物蒙古黃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或膜莢黃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須根和根頭,曬干。【性味與歸經】甘,微溫。歸肺、脾經。【功能與主治】補氣升陽,固表止汗,利水消腫,生津養血,行滯通痹,托毒排膿,斂瘡生肌。用于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氣虛水腫,內熱消渴,血虛萎黃,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癰疽難潰,久潰不斂。泡桐花為玄參科植物蘭考泡桐(PaulowniaelongataS.Y.Hu)或同屬數種植物的干燥花。春季花落時采收,除去雜質,干燥。生于低海拔的山坡、林中、山谷及荒地、野生或栽培。泡桐分布于長江以南各省,陜西、山東、江南等地引種栽培。味苦、性寒。具有清肺利咽、解毒消腫等功效。主治肺熱咳嗽、急性扁桃體炎、菌痢、急性腸炎、急性結膜炎、腮腺炎、癤腫、瘡癬等病證。目前,未見將黃芪與泡桐花單獨組合使用的報道。技術實現要素: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包含泡桐花的增強動物免疫力的藥物組合物,它是由黃芪和泡桐花為原料藥制備而成的制劑。進一步地,所述黃芪與泡桐花的重量之比為2:1~1:2。進一步地,所述黃芪與泡桐花的重量之比為1:1。進一步地,它是由原料藥的藥粉、原料藥的水或有機溶劑提取物為活性成分,加上藥品中常用的輔料或者輔助性成分制備而成的制劑。進一步地,所述制劑是超微粉劑、顆粒劑或可溶性粉劑。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制備前述藥物組合物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驟:(1)按重量配比稱取各原料;(2)取原料藥的藥粉或者原料藥的水或有機溶劑提取物,加藥品中常用的輔料或輔助性成分制備成制劑。本發明還提供了前述藥物組合物在制備增強動物免疫力的藥物中的用途。進一步地,所述藥物是改善脾臟指數、提高γ-干擾素水平和白細胞介素-2水平的藥物。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治療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癥的聯合用藥物,它含有相同或不同規格單位制劑的用于同時或者分別給藥的前述藥物組合物和抗生素,以及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進一步地,所述抗生素為頭孢噻呋鈉。本發明提供的藥物組合物,將黃芪和泡桐花組合使用,具有良好的免疫增強作用,其藥效活性優于黃芪和泡桐花的單用組,同時藥味較少,成本較低,臨床應用前景優良。并且,本發明的藥物組合物還能夠與抗生素聯用,更為有效地治療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癥,為臨床用藥提供了新的選擇。顯然,根據本發明的上述內容,按照本領域的普通技術知識和慣用手段,在不脫離本發明上述基本技術思想前提下,還可以做出其它多種形式的修改、替換或變更。以下通過實施例形式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的上述內容再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不應將此理解為本發明上述主題的范圍僅限于以下的實例。凡基于本發明上述內容所實現的技術均屬于本發明的范圍。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1本發明藥物組合物的制備1、處方:黃芪500g、泡桐花500g。2、取處方藥材,鼓風干燥使含水量為5%以下,常規粉碎過五號篩(80目),得藥材細粉混合物,將混合物置超微粉碎機中,于-20℃的低溫條件下超微粉碎20分鐘以上,得粒徑小于50μm的超微粉。實施例2本發明藥物組合物的制備1、處方:黃芪667g、泡桐花333g。2、取處方藥材,鼓風干燥使含水量為5%以下,常規粉碎過五號篩(80目),得藥材細粉混合物,將混合物置超微粉碎機中,于-20℃的低溫條件下超微粉碎20分鐘以上,得粒徑小于50μm的超微粉。實施例3本發明藥物組合物的制備1、處方:黃芪333g、泡桐花667g。2、取處方藥材,鼓風干燥使含水量為5%以下,常規粉碎過五號篩(80目),得藥材細粉混合物,將混合物置超微粉碎機中,于-20℃的低溫條件下超微粉碎20分鐘以上,得粒徑小于50μm的超微粉。實施例4本發明藥物組合物的制備1、處方:黃芪500g、泡桐花500g。2、取處方藥材,加20倍量水煎煮提取二次,每次提取1小時,煎液濾過,濾液合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5~1.20(60℃)的浸膏,加乙醇使含醇量達60%,攪拌,靜置24小時以上,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0~1.35(60℃)的浸膏,加乳糖,混勻,制粒,60℃干燥12小時,制成1000g,即得。實施例5本發明藥物組合物的制備1、處方:黃芪500g、泡桐花500g。2、取處方藥材,加20倍量水煎煮提取二次,每次提取1小時,煎液濾過,濾液合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0~1.12(60℃)的浸膏,浸膏噴霧干燥并收集粉末,加糊精適量至1000g,混勻,即得。以下通過具體實驗證明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實驗例1本發明藥物組合物的藥效活性研究1、試驗材料環磷酰胺試劑,購于山東西亞化學工業有限公司。黃芪微粉樣品:取黃芪1000g,按實施例1的方法制備微粉樣品,即得。泡桐花微粉樣品:取泡桐花1000g,按實施例1的方法制備微粉樣品,即得。黃桐微粉樣品1:實施例1制備得到的藥物組合物。黃桐微粉樣品2:實施例2制備得到的藥物組合物。黃桐微粉樣品3:實施例3制備得到的藥物組合物。黃桐顆粒:實施例4制備得到的藥物組合物。黃桐可溶性粉:實施例5制備得到的藥物組合物。2、動物分組及給藥昆明小鼠180只,雌雄各半,隨機分為9組,每組20只。正常對照組:灌服生理鹽水0.5ml/只,連續7天。其余8組小鼠分別于灌服第3天,腹腔注射環磷酰胺80mg/kg體重,其中模型對照組灌服生理鹽水0.5ml/只,連續7天,其余各組灌服不同的藥物,各組具體給藥方法如表1。表1試驗分組及給藥序號組別給藥劑量(g/kg)給藥周期(天)1正常對照組/72模型對照組/73黃芪微粉組3.074泡桐花微粉組3.075黃桐微粉1組3.076黃桐微粉2組3.077黃桐微粉3組3.078黃桐顆粒組3.079黃桐可溶性粉組3.073指標測定(1)小鼠免疫器官指數的測定給藥結束后稱小鼠體重,頸椎脫臼處死小鼠,稱其脾臟濕重,計算脾指數。脾指數=脾重量(mg)/體重(g)(2)血清IFN-γ和IL-2的測定給藥7d后,每組小鼠眼球采血,室溫凝固30min,離心1000rpm15min,收集血清后-20℃冷凍保存。按小鼠IFN-γ和IL-2定量酶聯檢測試劑盒說明操作。4數據處理利用SPSS13.0進行統計分析,顯著性分析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較。5結果及分析表2各組藥物試驗結果注:*,與模型組比,P<0.05;**,與模型組比,P<0.01。◇,與黃芪微粉組比,P<0.05;◇◇,與黃芪微粉組比,P<0.01。1),與泡桐花微粉組比,P<0.05;2),與泡桐花微粉組比,P<0.01。文獻研究表明,IFN-γ能提高多種免疫細胞的活性,誘導產生細胞因子,參與機體正向免疫應答調節,抑制病毒在細胞內的復制;IL-2為重要的細胞因子之一,能增強T細胞的殺傷活性等;動物免疫器官是免疫活性細胞發育、增殖的場所,而脾臟是參與機體免疫應答的重要器官,其發育程度直接關系著機體的免疫功能和防御能力;脾臟是產生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重要器官,因此脾臟系數增加,免疫功能相應提高。由表2結果可知,正常小鼠腹腔注射環磷酰胺后,小鼠脾臟指數、IFN-γ濃度、IL-2濃度與正常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說明免疫抑制模型建立成功。除泡桐花微粉組外,各給藥組均能顯著提高免疫抑制小鼠脾臟指數(P<0.05);同時,黃芪微粉、泡桐花微粉均能明顯提高免疫抑制小鼠IFN-γ含量指標,與環磷酰胺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黃芪微粉均能明顯提高免疫抑制小鼠IL-2含量指標,與環磷酰胺組相比差異極顯著(P<0.01),泡桐花微粉均能明顯提高免疫抑制小鼠IL-2含量指標,與環磷酰胺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黃桐微粉1組、黃桐微粉2組、黃桐微粉3組、黃桐顆粒組、黃桐可溶性粉組在IFN-γ、IL-2含量指標與環磷酰胺組相比差異極其顯著(P<0.01),且黃桐微粉1組、黃桐可溶性粉組與黃芪、泡桐花兩組單獨給藥組相比,在這兩項關鍵指標上,有更好的活性趨勢。以上實驗結果表明,三種比例組方均能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活性,可對抗環磷酰胺引起的免疫抑制,具有顯著的調節動物免疫力的作用。黃芪藥材在與泡桐花藥材合用后,通過適當的處方配比篩選,療效大大增強,優于黃芪和泡桐花單味藥材,黃芪和泡桐花藥材最佳的處方比例為1:1。實驗例2本發明藥物組合物的臨床療效研究1病例及分組:取經成都某豬場病豬,癥狀為呼吸困難,有時呈腹式呼吸,食欲減退,體溫在40℃以上,有腹瀉癥狀,并有死亡癥狀,經實驗室診斷為豬藍耳病(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癥)病豬,選取病豬50頭,分成三組,分別放入3個隔離豬舍內,其中空白對照組10頭,兩個給藥組各20頭。2給藥治療:空白對照組不給于藥物治療;抗生素對照組,肌肉注射頭孢噻呋鈉(注射量5mg/kg體重),每天2次,連續5d;抗生素+藥物組合物組,肌肉注射頭孢噻呋鈉(注射量5mg/kg體重),每天2次,連續5d,并于給藥前3天開始每日拌料給予藥物組合物(黃桐微粉樣品1組)(每日用量:1g藥材/kg體重),連續10d。3療效判定:觀察豬的精神、采食、體溫、呼吸、皮膚和耳朵顏色及死亡癥狀,并按如下標準判斷療。治愈:呼吸平穩,精神、采食、體溫、呼吸、皮膚和耳朵顏色恢復正常。有效:癥狀明顯減輕,呼吸平穩,精神、采食、體溫好轉。無效:癥狀不減輕,甚至加重或死亡。總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4療效統計表3各給藥組治療效果分組治愈有效無效有效率空白0/101/109/1010%抗生素組6/205/209/2055%抗生素+拌料給藥組12/203/205/2075%5結果與討論臨床試驗結果表明,兩個給藥組均具有明顯的治療豬藍耳病的作用,拌料給與藥物組合物輔助治療豬藍耳病,與單純使用抗生素治療療效更優,總有效率高于抗生素組,證明該藥物組合物具有輔助病豬機體對抗病毒感染的作用,驗證了該藥物組合物起到了對動物機體的免疫調節作用。綜上所述,本發明提供的藥物組合物,將黃芪和泡桐花組合使用,具有良好的免疫增強作用,其藥效活性優于黃芪和泡桐花的單用組,同時藥味較少,成本較低,臨床應用前景優良。并且,本發明的藥物組合物還能夠與抗生素聯用,更為有效地治療豬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癥,為臨床用藥提供了新的選擇。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