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中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薏苡仁解毒丸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肺氣腫是指終末細支氣管遠端(呼吸細支氣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的氣道彈性減退,過度膨脹、充氣和肺容積增大或同時伴有氣道壁破壞的病理狀態。其臨床表現癥狀輕重視肺氣腫程度而定。早期可無癥狀或僅在勞動、運動時感到氣短,逐漸難以勝任原來的工作。隨著肺氣腫進展,呼吸困難程度隨之加重,以至稍一活動甚或完全休息時仍感氣短。此外尚可感到乏力、體重下降、食欲減退、上腹脹滿。
引起肺氣腫的主要原因是慢性支氣管炎,因此除氣短外還有咳嗽、咳痰等癥狀,早期僅有呼氣相延長或無異常。肺氣腫按其發病原因有如下幾種類型:老年性肺氣腫,代償性肺氣腫,間質性肺氣腫,灶性肺氣腫,旁間隔性肺氣腫,阻塞性肺氣腫。其中,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的發病機制至今尚未完全闡明,一般認為是多因素形成的,包括感染、吸煙、大氣污染、職業性粉塵、有害氣體長期吸入、過敏等。
目前,用于治療肺氣腫的西藥藥物,例如氨茶堿、β2受體興奮劑、青霉素、慶大霉素、環丙沙星、頭孢菌素等雖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其存在治療效果較差、治療時間長、副作用大、費用高等不足。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薏苡仁解毒丸及其制備方法,以避免傳統毒副作用較大且治療效果較差的西藥藥物的使用,且其具有療效顯著、見效快、安全無毒副作用以及成本低廉的優點。
為此,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第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薏苡仁解毒丸,原料組分按重量份計,包括:薏苡仁30-60重量份,蘆根30-50重量份,荊芥20-60重量份、栝樓皮30-50重量份、青果20-40重量份,穿心蓮20-40重量份,敗醬草20-40重量份,野菊花20-40重量份,大青葉20-50重量份,紫草20-40重量份,丹參20-50重量份,竹葉20-40重量份,元胡20-40重量份,片姜黃20-40重量份,薤白20-40重量份,山豆根20-40重量份,花粉20-40重量份,白蘞20-40重量份,土貝母20-40重量份,烏藥20-40重量份,仙鶴草10-30重量份,射干10-30重量份,首烏10-30重量份,大黃10-30重量份,桑白皮10-30重量份,桔梗10-30重量份,牛子10-30重量份,葛根10-30重量份,白芍10-30重量份,紫參10-30重量份,三七10-30重量份,草寇10-30重量份,丹皮10-30重量份,黃精10-30重量份,僵蠶10-30重量份,元參10-30重量份以及魚腥草20-40重量份。
薏苡仁味甘、淡,性涼,具有利水滲透濕,健脾止瀉,除痹,排膿,解毒散結的作用,主治水腫、腳氣、小便不利、脾虛泄瀉、濕痹拘攣、肺癰、腸癰、贅疣、癌腫。蘆根甘,寒,具有清熱瀉火、生津止渴、除煩、止嘔、利尿的功效,主治熱病煩渴,肺熱燥咳,內熱消渴,瘡瘍腫毒。荊芥味平、性溫、無毒、清香氣濃,荊芥為發汗、解熱藥、能鎮痰,有祛風、涼血、解表、透疹、止血之效,主感冒發熱、頭痛、目癢、咳嗽、咽喉腫痛、麻疹、癰腫、瘡疥、衄血、吐血、便血、崩漏、產后血暈,且可用于治療風熱肺壅,咽喉腫痛,語聲不出,或如有物哽。栝樓皮甘、寒,具有潤肺化痰、利氣寬胸之效,用于治療痰熱咳嗽,咽痛,胸痛,吐血,衄血,消渴,便秘,癰瘡腫毒。青果性平,味甘、澀、酸;具有清熱,利咽,生津,解毒之效;用于治療咽喉腫痛、咳嗽、煩渴、魚蟹中毒等。穿心蓮有清熱解毒、消炎、消腫止痛作用。敗醬草性涼,味辛、苦,有清熱解毒,祛瘀排膿之功效,主治闌尾炎、痢疾、腸炎、肝炎、眼結膜炎、產后瘀血腹痛、癰腫疔瘡等。野菊花氣辛,味苦,性微寒,具疏散風熱、消腫解毒;能治療疔瘡癰腫、咽喉腫痛、風火赤眼、頭痛眩暈病證。大青葉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斑之效,主治熱毒發斑、丹毒、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瘡癰腫毒等癥。紫草苦,寒,有涼血活血、清熱解毒之效;主治溫熱斑疹,濕熱黃疸,紫癜,吐、衄、尿血,淋濁,熱結便秘,燒傷,濕疹,丹毒,癰瘍。丹參味苦,微寒,具有活血祛瘀,通經止痛,清心除煩,涼血消癰之功效;用于治療胸痹心痛,脘腹脅痛,瘕瘕積聚,熱痹疼痛,心煩不眠,月經不調,痛經經閉,瘡瘍腫痛。竹葉味甘、淡,性寒,具有清熱除煩,生津,利尿之功效;用于治療熱病煩渴,小兒驚癇,咳逆吐衄,小便短赤,口糜舌瘡。元胡性溫,味辛苦,是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之妙品,活血,理氣,止痛,通小便四大功效,且能行血中氣滯,氣中血滯,故專治一身上下諸痛。片姜黃辛、苦,溫,有破血行氣、通經止痛之效;用于治療血滯經閉,行經腹痛,胸脅剌痛,風濕痹痛,肩臂疼痛,跌撲損傷。薤白辛、苦,溫,具有通陽散結、行氣導滯之功效;用于治療胸痹心痛,脘腹痞滿脹痛,瀉痢后重。山豆根苦,寒,有清熱解毒,消腫利咽之功效,可用于治療火毒蘊結,乳蛾喉痹,咽喉腫痛,齒齦腫痛,口舌生瘡。花粉中富含多種氨基酸、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活性物質以及微量元素硒、磷脂、核酸等成分,有調節神經系統,促進睡眠,增強體質;改善腸胃功能,促進消化,增強食欲,防治習慣性便秘的功效。白蘞具有清熱解毒、散結止痛、生肌斂瘡之功效;可以治療瘡瘍腫毒,瘰疬,燙傷,濕瘡,溫瘧,驚癇,血痢,腸風,痔漏,白帶,跌打損傷,外傷出血。土貝母苦,微寒,有解毒,散結,消腫之功效,可用于治療乳癰,瘰疬,痰核。烏藥辛,溫,有行氣止痛,溫腎散寒之功效,用于治療寒凝氣滯,胸腹脹痛,氣逆喘急,膀胱虛冷,遺尿尿頻,疝氣疼痛,經寒腹痛。仙鶴草性平,味苦、澀,有強心、抗菌、驅蟲、止痢,敗毒抗癌、涼血止血、養傷退腫之功效,用于治療咳血、吐血、治流鼻血、瘧疾、脫力勞傷、癰腫。射干味苦、性寒、微毒,有清熱解毒、散結消炎、消腫止痛、止咳化痰之功效,用于治療扁桃腺炎及腰痛等癥。首烏味苦、甘、澀,性微溫;有養血滋陰、潤腸通便、截瘧、祛風解毒之功效;主治血虛頭昏目眩、心悸、失眠、肝腎陰虛之腰膝酸軟、須發早白、耳鳴、遺精、腸燥便秘、久瘧體虛、風疹瘙癢、瘡癰、瘰疬、痔瘡。大黃味苦而微澀,具有攻積滯、清濕熱、瀉火、涼血、祛瘀、解毒等功效。桑白皮具有降壓、利尿、陣痛、抗炎抗菌、降糖、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功效。桔梗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之功效;可用于治療咳嗽痰多,胸悶不暢,咽痛、音啞、肺癰吐膿等。牛子涼,甘,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葛根甘、辛,涼;有解肌退熱,透疹,生津止渴,升陽止瀉之功效;常用于治療表證發熱,項背強痛,麻疹不透,熱病口渴,陰虛消渴,熱瀉熱痢,脾虛泄瀉。白芍具有平肝止痛,養血調經,斂陰止汗之功效;用于頭痛眩暈,脅痛,腹痛,四肢攣痛,血虛萎黃,月經不調,自汗,盜汗等。紫參性平,味苦、辛,具有清熱解毒、活血理氣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療急慢性肝炎、脘脅脹痛、濕熱帶下、乳腺炎、疔腫。三七甘、微苦,溫,具有散瘀止血、消腫定痛之功效;用于治療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傷出血,胸腹刺痛,跌撲腫痛。草寇具有燥溫祛寒,除痰截瘧,健脾暖胃之功效;用于治療心腹冷痛、胸腹脹滿、痰間斷積滯、消化不良、嘔吐腹瀉。丹皮性寒,味苦、涼、微寒;具有清熱涼血、活血散瘀、滋陰降火,解斑毒,利咽喉,通小便血滯的功效。黃精具有補脾,潤肺生津的作用,可用于治療肺結核、癬菌病。僵蠶味咸、辛,性平,具有息風止痙,祛風止痛,化痰散結之功效;常用于治療肝風夾痰,驚癇抽搐,小兒急驚,破傷風,中風口,風熱頭痛,目赤咽痛,風疹瘙癢,發頤痄腮。元參味苦咸、性微寒,主治溫熱病熱和營血、身熱、煩渴、舌絳、發斑、骨蒸勞嗽、虛煩不寤、津傷便秘、目澀昏花、咽喉喉腫痛、瘰疬痰核、癰疽瘡毒。魚腥草味辛,性寒涼,歸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療瘡、利尿除濕、清熱止痢、健胃消食、抗菌、抗病毒、提高機體免疫力、利尿的功效,可用于治療實熱、熱毒、濕邪、疾熱為患的肺癰、瘡瘍腫毒、痔瘡便血、脾胃積熱等。本發明完全選用天然草本原料組分作為治療肺氣腫的主要原料,選用常見中草藥,組方配比科學,不添加任何西藥成分,安全無毒副作用,避免了傳統毒副作用較大且治療效果較差的西藥藥物的使用,且其能有效地用于治療肺氣腫,療效顯著、見效快且成本低廉。而且,采用本發明提供的各原料組分的配比,即薏苡仁30-60重量份,蘆根30-50重量份,荊芥20-60重量份、栝樓皮30-50重量份、青果20-40重量份,穿心蓮20-40重量份,敗醬草20-40重量份,野菊花20-40重量份,大青葉20-50重量份,紫草20-40重量份,丹參20-50重量份,竹葉20-40重量份,元胡20-40重量份,片姜黃20-40重量份,薤白20-40重量份,山豆根20-40重量份,花粉20-40重量份,白蘞20-40重量份,土貝母20-40重量份,烏藥20-40重量份,仙鶴草10-30重量份,射干10-30重量份,首烏10-30重量份,大黃10-30重量份,桑白皮10-30重量份,桔梗10-30重量份,牛子10-30重量份,葛根10-30重量份,白芍10-30重量份,紫參10-30重量份,三七10-30重量份,草寇10-30重量份,丹皮10-30重量份,黃精10-30重量份,僵蠶10-30重量份,元參10-30重量份以及魚腥草20-40重量份,得到的薏苡仁解毒丸,能更有效地用于治療肺氣腫,療效更顯著且見效更快。
在本發明的進一步實施方式中,薏苡仁35-55重量份,蘆根35-45重量份,荊芥25-53重量份、栝樓皮35-48重量份、青果23-38重量份,穿心蓮25-37重量份,敗醬草23-35重量份,野菊花25-40重量份,大青葉25-45重量份,紫草23-38重量份,丹參25-45重量份,竹葉25-35重量份,元胡25-37重量份,片姜黃23-40重量份,薤白25-40重量份,山豆根25-38重量份,花粉25-38重量份,白蘞23-40重量份,土貝母25-37重量份,烏藥28-40重量份,仙鶴草15-25重量份,射干13-28重量份,首烏15-28重量份,大黃12-28重量份,桑白皮13-23重量份,桔梗15-25重量份,牛子13-28重量份,葛根15-25重量份,白芍13-28重量份,紫參11-25重量份,三七12-25重量份,草寇12-28重量份,丹皮15-25重量份,黃精13-27重量份,僵蠶15-25重量份,元參12-27重量份以及魚腥草23-38重量份。
在本發明的進一步實施方式中,薏苡仁50重量份,蘆根40重量份,荊芥40重量份、栝樓皮40重量份、青果30重量份,穿心蓮30重量份,敗醬草30重量份,野菊花30重量份,大青葉30重量份,紫草30重量份,丹參30重量份,竹葉30重量份,元胡30重量份,片姜黃30重量份,薤白30重量份,山豆根30重量份,花粉30重量份,白蘞30重量份,土貝母30重量份,烏藥30重量份,仙鶴草20重量份,射干20重量份,首烏20重量份,大黃20重量份,桑白皮20重量份,桔梗20重量份,牛子20重量份,葛根20重量份,白芍20重量份,紫參20重量份,三七20重量份,草寇20重量份,丹皮20重量份,黃精20重量份,僵蠶20重量份,元參20重量份以及魚腥草30重量份。
在本發明的進一步實施方式中,薏苡仁35重量份,蘆根45重量份,荊芥25重量份、栝樓皮45重量份、青果25重量份,穿心蓮37重量份,敗醬草23重量份,野菊花40重量份,大青葉25重量份,紫草35重量份,丹參25重量份,竹葉35重量份,元胡25重量份,片姜黃40重量份,薤白25重量份,山豆根30重量份,花粉25重量份,白蘞40重量份,土貝母25重量份,烏藥40重量份,仙鶴草15重量份,射干25重量份,首烏15重量份,大黃25重量份,桑白皮15重量份,桔梗25重量份,牛子13重量份,葛根25重量份,白芍13重量份,紫參25重量份,三七12重量份,草寇28重量份,丹皮15重量份,黃精27重量份,僵蠶15重量份,元參27重量份以及魚腥草23重量份。
第二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薏苡仁解毒丸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各原料組分分別洗凈、晾干后粉碎至50-100目;將粉碎至50-100目的產物與煉蜜按1:1.2-1:1.5的重量比混合,制成丸劑。
具體操作中,將各原料組分分別洗凈后,用細火烘焙或暴曬干燥后,將各原料粉碎至50-100目,得到細粉狀的各原料組分;然后將細粉狀的各原料組分與煉蜜按1:1.2-1:1.5的重量比混合,即可得到本發明的薏苡仁解毒丸。其中,煉蜜即熬煉蜂蜜,其目的是去除雜質,破壞酵素,殺滅細菌,蒸發水分,增強粘性。煉蜜時,先用武火將蜂蜜熬沸,然后改為文火慢熬,同時在旁邊放一碗涼水,并注意觀察蜂蜜的顏色。當發現蜂蜜泛黃沫時,用一根竹筷在蜂蜜中沾上一滴,然后把竹筷挪到涼水碗上方,讓蜂蜜滴入水中;如果蜂蜜在水中不散開而沉底,即“滴水成珠”,就算煉好了。
第三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薏苡仁解毒丸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01:將各原料組分分別洗凈、晾干后粉碎至50-100目;S102:將粉碎至50-100目的產物混合后用中火炒8-15分鐘;S103:將中火炒8-15分鐘后的產物于45℃-55℃的水中浸泡50-100分鐘;其中,粉碎至50-100目的產物與水的重量比為1:5-1:20;S104:將浸泡50-100分鐘后的產物用文火加熱60-100分鐘,再換武火煮沸10-15分鐘;S105:將武火煮沸10-15分鐘后的產物過濾,取濾液;然后將濾液在真空度為0.09MPa-0.07MPa,溫度為65℃-80℃的條件下干燥100min-300min,得到稠膏狀的薏苡仁解毒丸。
將各原料組分分別除去泥土、清洗干凈后晾干,然后粉碎至50-100目;各原料組分提取物的活性成分比例和有效率與原料組分的粉碎程度具有很大的關系,將各原料組分粉碎至50-100目,可以最有效且最可能多的將各原料組分中的有效組分浸出。將粉碎至50-100目的產物混合后用中火炒8-15分鐘,申請人經過大量的實現發現:在浸泡之前將粉碎后的產物用中火炒8-15分鐘,可以使最終制備出的薏苡仁解毒丸藥效更顯著,見效更快。中火炒能增加有效成分的溶出,降低各原料組分的毒副作用,增加藥物消食健脾的功效且同時減少藥物的刺激性。將中火炒8-15分鐘后的產物于45℃-55℃的水中浸泡50-100分鐘,以使經中火炒后的有效成分更有效的浸出;浸泡時間超過100分鐘,會導致原料組分中的有效物質被氧化,而浸泡時間小于50分鐘,會導致原料中的有效組分不能充分浸出;粉碎至50-100目的產物與水的重量比為1:5-1:20,只有重量比為1:5-1:20,最終制備出的藥物才能更有效地用于治療肺氣腫;將浸泡50-100分鐘后的產物用文火加熱60-100分鐘,再換武火煮沸10-15分鐘,先用文火,即弱火,沒有火焰的火,溫度上升較慢,水分蒸發得亦慢,從而更有利于各原料組分中有效成分的煎出;再換武火煮沸10-15分鐘,即在急速升溫的條件下促使各原料組分的溶解度增加,促使更多的有效組分溶出;將武火煮沸10-15分鐘后的產物過濾,取濾液,即得到富含有效成分的濾液;將濾液在真空度為0.09MPa-0.07MPa,溫度為65℃-80℃的條件下干燥100min-300min,真空條件下的壓力始終低于大氣壓力,且氣體分子數少,密度低,含氧量低,從而使得在干燥過程中各有效物質能更好的保持原有特性;而且,其加熱均勻,從內到外對各提取物中的有效物質進行同時加熱,各有效物質的內外溫差很小,不會產生常規加熱中出現的內外加熱不一致的狀況,從而不會制備出的薏苡仁解毒丸的藥效;在真空度為0.09MPa-0.07MPa,溫度為65℃-80℃的條件下干燥100min-300min,可以得到稠膏狀的薏苡仁解毒丸,并使各有效物質最好的保持其原有性質;從而使得到的薏苡仁解毒丸療效更顯著且見效更快。
在本發明的進一步實施方式中,S102中,用中火炒10分鐘;S103中,將用中火炒10分鐘后的產物于50℃的水中浸泡90分鐘;S104中,將浸泡90分鐘后的產物用文火加熱80-90分鐘,再換武火煮沸13-15分鐘;S105中,在真空度為0.08MPa,溫度為68℃的條件下干燥150min。
第四方面,本發明提供的薏苡仁解毒丸在制備肺氣腫藥物中的應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中的薏苡仁解毒丸的制備方法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實施例進行詳細的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于更加清楚的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因此只作為實例,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本發明提供一種薏苡仁解毒丸,原料組分按重量份計,包括:薏苡仁30-60重量份,蘆根30-50重量份,荊芥20-60重量份、栝樓皮30-50重量份、青果20-40重量份,穿心蓮20-40重量份,敗醬草20-40重量份,野菊花20-40重量份,大青葉20-50重量份,紫草20-40重量份,丹參20-50重量份,竹葉20-40重量份,元胡20-40重量份,片姜黃20-40重量份,薤白20-40重量份,山豆根20-40重量份,花粉20-40重量份,白蘞20-40重量份,土貝母20-40重量份,烏藥20-40重量份,仙鶴草10-30重量份,射干10-30重量份,首烏10-30重量份,大黃10-30重量份,桑白皮10-30重量份,桔梗10-30重量份,牛子10-30重量份,葛根10-30重量份,白芍10-30重量份,紫參10-30重量份,三七10-30重量份,草寇10-30重量份,丹皮10-30重量份,黃精10-30重量份,僵蠶10-30重量份,元參10-30重量份以及魚腥草20-40重量份。
薏苡仁味甘、淡,性涼,具有利水滲透濕,健脾止瀉,除痹,排膿,解毒散結的作用,主治水腫、腳氣、小便不利、脾虛泄瀉、濕痹拘攣、肺癰、腸癰、贅疣、癌腫。蘆根甘,寒,具有清熱瀉火、生津止渴、除煩、止嘔、利尿的功效,主治熱病煩渴,肺熱燥咳,內熱消渴,瘡瘍腫毒。荊芥味平、性溫、無毒、清香氣濃,荊芥為發汗、解熱藥、能鎮痰,有祛風、涼血、解表、透疹、止血之效,主感冒發熱、頭痛、目癢、咳嗽、咽喉腫痛、麻疹、癰腫、瘡疥、衄血、吐血、便血、崩漏、產后血暈,且可用于治療風熱肺壅,咽喉腫痛,語聲不出,或如有物哽。栝樓皮甘、寒,具有潤肺化痰、利氣寬胸之效,用于治療痰熱咳嗽,咽痛,胸痛,吐血,衄血,消渴,便秘,癰瘡腫毒。青果性平,味甘、澀、酸;具有清熱,利咽,生津,解毒之效;用于治療咽喉腫痛、咳嗽、煩渴、魚蟹中毒等。穿心蓮有清熱解毒、消炎、消腫止痛作用。敗醬草性涼,味辛、苦,有清熱解毒,祛瘀排膿之功效,主治闌尾炎、痢疾、腸炎、肝炎、眼結膜炎、產后瘀血腹痛、癰腫疔瘡等。野菊花氣辛,味苦,性微寒,具疏散風熱、消腫解毒;能治療疔瘡癰腫、咽喉腫痛、風火赤眼、頭痛眩暈病證。大青葉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斑之效,主治熱毒發斑、丹毒、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瘡癰腫毒等癥。紫草苦,寒,有涼血活血、清熱解毒之效;主治溫熱斑疹,濕熱黃疸,紫癜,吐、衄、尿血,淋濁,熱結便秘,燒傷,濕疹,丹毒,癰瘍。丹參味苦,微寒,具有活血祛瘀,通經止痛,清心除煩,涼血消癰之功效;用于治療胸痹心痛,脘腹脅痛,瘕瘕積聚,熱痹疼痛,心煩不眠,月經不調,痛經經閉,瘡瘍腫痛。竹葉味甘、淡,性寒,具有清熱除煩,生津,利尿之功效;用于治療熱病煩渴,小兒驚癇,咳逆吐衄,小便短赤,口糜舌瘡。元胡性溫,味辛苦,是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之妙品,活血,理氣,止痛,通小便四大功效,且能行血中氣滯,氣中血滯,故專治一身上下諸痛。片姜黃辛、苦,溫,有破血行氣、通經止痛之效;用于治療血滯經閉,行經腹痛,胸脅剌痛,風濕痹痛,肩臂疼痛,跌撲損傷。薤白辛、苦,溫,具有通陽散結、行氣導滯之功效;用于治療胸痹心痛,脘腹痞滿脹痛,瀉痢后重。山豆根苦,寒,有清熱解毒,消腫利咽之功效,可用于治療火毒蘊結,乳蛾喉痹,咽喉腫痛,齒齦腫痛,口舌生瘡。花粉中富含多種氨基酸、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活性物質以及微量元素硒、磷脂、核酸等成分,有調節神經系統,促進睡眠,增強體質;改善腸胃功能,促進消化,增強食欲,防治習慣性便秘的功效。白蘞具有清熱解毒、散結止痛、生肌斂瘡之功效;可以治療瘡瘍腫毒,瘰疬,燙傷,濕瘡,溫瘧,驚癇,血痢,腸風,痔漏,白帶,跌打損傷,外傷出血。土貝母苦,微寒,有解毒,散結,消腫之功效,可用于治療乳癰,瘰疬,痰核。烏藥辛,溫,有行氣止痛,溫腎散寒之功效,用于治療寒凝氣滯,胸腹脹痛,氣逆喘急,膀胱虛冷,遺尿尿頻,疝氣疼痛,經寒腹痛。仙鶴草性平,味苦、澀,有強心、抗菌、驅蟲、止痢,敗毒抗癌、涼血止血、養傷退腫之功效,用于治療咳血、吐血、治流鼻血、瘧疾、脫力勞傷、癰腫。射干味苦、性寒、微毒,有清熱解毒、散結消炎、消腫止痛、止咳化痰之功效,用于治療扁桃腺炎及腰痛等癥。首烏味苦、甘、澀,性微溫;有養血滋陰、潤腸通便、截瘧、祛風解毒之功效;主治血虛頭昏目眩、心悸、失眠、肝腎陰虛之腰膝酸軟、須發早白、耳鳴、遺精、腸燥便秘、久瘧體虛、風疹瘙癢、瘡癰、瘰疬、痔瘡。大黃味苦而微澀,具有攻積滯、清濕熱、瀉火、涼血、祛瘀、解毒等功效。桑白皮具有降壓、利尿、陣痛、抗炎抗菌、降糖、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功效。桔梗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之功效;可用于治療咳嗽痰多,胸悶不暢,咽痛、音啞、肺癰吐膿等。牛子涼,甘,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葛根甘、辛,涼;有解肌退熱,透疹,生津止渴,升陽止瀉之功效;常用于治療表證發熱,項背強痛,麻疹不透,熱病口渴,陰虛消渴,熱瀉熱痢,脾虛泄瀉。白芍具有平肝止痛,養血調經,斂陰止汗之功效;用于頭痛眩暈,脅痛,腹痛,四肢攣痛,血虛萎黃,月經不調,自汗,盜汗等。紫參性平,味苦、辛,具有清熱解毒、活血理氣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療急慢性肝炎、脘脅脹痛、濕熱帶下、乳腺炎、疔腫。三七甘、微苦,溫,具有散瘀止血、消腫定痛之功效;用于治療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傷出血,胸腹刺痛,跌撲腫痛。草寇具有燥溫祛寒,除痰截瘧,健脾暖胃之功效;用于治療心腹冷痛、胸腹脹滿、痰間斷積滯、消化不良、嘔吐腹瀉。丹皮性寒,味苦、涼、微寒;具有清熱涼血、活血散瘀、滋陰降火,解斑毒,利咽喉,通小便血滯的功效。黃精具有補脾,潤肺生津的作用,可用于治療肺結核、癬菌病。僵蠶味咸、辛,性平,具有息風止痙,祛風止痛,化痰散結之功效;常用于治療肝風夾痰,驚癇抽搐,小兒急驚,破傷風,中風口,風熱頭痛,目赤咽痛,風疹瘙癢,發頤痄腮。元參味苦咸、性微寒,主治溫熱病熱和營血、身熱、煩渴、舌絳、發斑、骨蒸勞嗽、虛煩不寤、津傷便秘、目澀昏花、咽喉喉腫痛、瘰疬痰核、癰疽瘡毒。魚腥草味辛,性寒涼,歸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療瘡、利尿除濕、清熱止痢、健胃消食、抗菌、抗病毒、提高機體免疫力、利尿的功效,可用于治療實熱、熱毒、濕邪、疾熱為患的肺癰、瘡瘍腫毒、痔瘡便血、脾胃積熱等。本發明完全選用天然草本原料組分作為治療肺氣腫的主要原料,選用常見中草藥,組方配比科學,不添加任何西藥成分,安全無毒副作用,避免了傳統毒副作用較大且治療效果較差的西藥藥物的使用,且其能有效地用于治療肺氣腫,療效顯著、見效快且成本低廉。而且,采用本發明提供的各原料組分的配比,即薏苡仁30-60重量份,蘆根30-50重量份,荊芥20-60重量份、栝樓皮30-50重量份、青果20-40重量份,穿心蓮20-40重量份,敗醬草20-40重量份,野菊花20-40重量份,大青葉20-50重量份,紫草20-40重量份,丹參20-50重量份,竹葉20-40重量份,元胡20-40重量份,片姜黃20-40重量份,薤白20-40重量份,山豆根20-40重量份,花粉20-40重量份,白蘞20-40重量份,土貝母20-40重量份,烏藥20-40重量份,仙鶴草10-30重量份,射干10-30重量份,首烏10-30重量份,大黃10-30重量份,桑白皮10-30重量份,桔梗10-30重量份,牛子10-30重量份,葛根10-30重量份,白芍10-30重量份,紫參10-30重量份,三七10-30重量份,草寇10-30重量份,丹皮10-30重量份,黃精10-30重量份,僵蠶10-30重量份,元參10-30重量份以及魚腥草20-40重量份,得到的薏苡仁解毒丸,能更有效地用于治療肺氣腫,療效更顯著且見效更快。
另外,本發明提供一種制備薏苡仁解毒丸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各原料組分分別洗凈、晾干后粉碎至50-100目;將粉碎至50-100目的產物與煉蜜按1:1.2-1:1.5的重量比混合,制成丸劑。
采用該方法制備本發明所需的薏苡仁解毒丸,步驟簡單,且得到的薏苡仁解毒丸具有療效顯著、見效快、安全無毒副作用以及成本低廉的優點。
另外,除了上述制備方法,本發明的薏苡仁解毒丸也可以采用下述方法制備: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中的薏苡仁解毒丸的制備方法的流程圖,如圖1所示,本發明提供的薏苡仁解毒丸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01:將各原料組分分別洗凈、晾干后粉碎至50-100目。將各原料組分分別除去泥土、清洗干凈后晾干,然后粉碎至50-100目;各原料組分提取物的活性成分比例和有效率與原料組分的粉碎程度具有很大的關系,將各原料組分粉碎至50-100目,可以最有效且最可能多的將各原料組分中的有效組分浸出。
S102:將粉碎至50-100目的產物混合后用中火炒8-15分鐘。其中,用中火炒10分鐘。
S103:將中火炒8-15分鐘后的產物于45℃-55℃的水中浸泡50-100分鐘。其中,粉碎至50-100目的產物與水的重量比為1:5-1:20;將用中火炒10分鐘后的產物于50℃的水中浸泡90分鐘。
將粉碎至50-100目的產物混合后用中火炒8-15分鐘,申請人經過大量的實現發現:在浸泡之前將粉碎后的產物用中火炒8-15分鐘,可以使最終制備出的薏苡仁解毒丸藥效更顯著,見效更快。中火炒能增加有效成分的溶出,降低各原料組分的毒副作用,增加藥物消食健脾的功效且同時減少藥物的刺激性。將中火炒8-15分鐘后的產物于45℃-55℃的水中浸泡50-100分鐘,以使經中火炒后的有效成分更有效的浸出;浸泡時間超過100分鐘,會導致原料組分中的有效物質被氧化,而浸泡時間小于50分鐘,會導致原料中的有效組分不能充分浸出;粉碎至50-100目的產物與水的重量比為1:5-1:20,只有重量比為1:5-1:20,最終制備出的藥物才能更有效地用于治療肺氣腫。
S104:將浸泡50-100分鐘后的產物用文火加熱60-100分鐘,再換武火煮沸10-15分鐘。其中,將浸泡50-100分鐘后的產物用文火加熱80-90分鐘,再換武火煮沸13-15分鐘。將浸泡50-100分鐘后的產物用文火加熱60-100分鐘,再換武火煮沸10-15分鐘,先用文火,即弱火,沒有火焰的火,溫度上升較慢,水分蒸發得亦慢,從而更有利于各原料組分中有效成分的煎出;再換武火煮沸10-15分鐘,即在急速升溫的條件下促使各原料組分的溶解度增加,促使更多的有效組分溶出。
S105:將武火煮沸10-15分鐘后的產物過濾,取濾液;然后將濾液在真空度為0.09MPa-0.07MPa,溫度為65℃-80℃的條件下干燥100min-300min,得到稠膏狀的薏苡仁解毒丸。其中,在真空度為0.08MPa,溫度為68℃的條件下干燥150min。將武火煮沸10-15分鐘后的產物過濾,取濾液,即得到富含有效成分的濾液;將濾液在真空度為0.09MPa-0.07MPa,溫度為65℃-80℃的條件下干燥100min-300min,真空條件下的壓力始終低于大氣壓力,且氣體分子數少,密度低,含氧量低,從而使得在干燥過程中各有效物質能更好的保持原有特性;而且,其加熱均勻,從內到外對各提取物中的有效物質進行同時加熱,各有效物質的內外溫差很小,不會產生常規加熱中出現的內外加熱不一致的狀況,從而不會制備出的薏苡仁解毒丸的藥效;在真空度為0.09MPa-0.07MPa,溫度為65℃-80℃的條件下干燥100min-300min,可以得到稠膏狀的薏苡仁解毒丸,并使各有效物質最好的保持其原有性質;從而使得到的薏苡仁解毒丸療效更顯著且見效更快。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實施例一
本發明提供一種薏苡仁解毒丸,原料組分按重量份計,由以下原料組分組成:薏苡仁50重量份,蘆根40重量份,荊芥40重量份、栝樓皮40重量份、青果30重量份,穿心蓮30重量份,敗醬草30重量份,野菊花30重量份,大青葉30重量份,紫草30重量份,丹參30重量份,竹葉30重量份,元胡30重量份,片姜黃30重量份,薤白30重量份,山豆根30重量份,花粉30重量份,白蘞30重量份,土貝母30重量份,烏藥30重量份,仙鶴草20重量份,射干20重量份,首烏20重量份,大黃20重量份,桑白皮20重量份,桔梗20重量份,牛子20重量份,葛根20重量份,白芍20重量份,紫參20重量份,三七20重量份,草寇20重量份,丹皮20重量份,黃精20重量份,僵蠶20重量份,元參20重量份以及魚腥草30重量份。
按上述原料組分,采用本發明提供的薏苡仁解毒丸的制備方法,制備薏苡仁解毒丸:
將各原料組分分別洗凈、晾干后粉碎至80目;將粉碎至80目的產物與煉蜜按1:1.3的重量比混合,制成丸劑,即薏苡仁解毒丸。
實施例二
本發明提供一種薏苡仁解毒丸,原料組分按重量份計,由以下原料組分組成:薏苡仁35重量份,蘆根45重量份,荊芥25重量份、栝樓皮45重量份、青果25重量份,穿心蓮37重量份,敗醬草23重量份,野菊花40重量份,大青葉25重量份,紫草35重量份,丹參25重量份,竹葉35重量份,元胡25重量份,片姜黃40重量份,薤白25重量份,山豆根30重量份,花粉25重量份,白蘞40重量份,土貝母25重量份,烏藥40重量份,仙鶴草15重量份,射干25重量份,首烏15重量份,大黃25重量份,桑白皮15重量份,桔梗25重量份,牛子13重量份,葛根25重量份,白芍13重量份,紫參25重量份,三七12重量份,草寇28重量份,丹皮15重量份,黃精27重量份,僵蠶15重量份,元參27重量份以及魚腥草23重量份。
按上述原料組分,采用本發明提供的薏苡仁解毒丸的制備方法,制備薏苡仁解毒丸:
將各原料組分分別洗凈、晾干后粉碎至60目;將粉碎至60目的產物與煉蜜按1:1.5的重量比混合,制成丸劑,即薏苡仁解毒丸。
實施例三
本發明提供一種薏苡仁解毒丸,原料組分按重量份計,由以下原料組分組成:薏苡仁50重量份,蘆根40重量份,荊芥40重量份、栝樓皮40重量份、青果30重量份,穿心蓮30重量份,敗醬草30重量份,野菊花30重量份,大青葉30重量份,紫草30重量份,丹參30重量份,竹葉30重量份,元胡30重量份,片姜黃30重量份,薤白30重量份,山豆根30重量份,花粉30重量份,白蘞30重量份,土貝母30重量份,烏藥30重量份,仙鶴草20重量份,射干20重量份,首烏20重量份,大黃20重量份,桑白皮20重量份,桔梗20重量份,牛子20重量份,葛根20重量份,白芍20重量份,紫參20重量份,三七20重量份,草寇20重量份,丹皮20重量份,黃精20重量份,僵蠶20重量份,元參20重量份以及魚腥草30重量份。
按上述原料組分,采用本發明提供的薏苡仁解毒丸的制備方法,制備薏苡仁解毒丸:
將各原料組分分別洗凈、晾干后粉碎至80目;將粉碎至80目的產物混合后用中火炒10分鐘;將中火炒10分鐘后的產物于50℃的水中浸泡90分鐘;其中,粉碎至80目的產物與水的重量比為1:15;將浸泡90分鐘后的產物用文火加熱85分鐘,再換武火煮沸15分鐘;將武火煮沸15分鐘后的產物過濾,取濾液;然后將濾液在真空度為0.08MPa,溫度為68℃的條件下干燥150min,得到稠膏狀的薏苡仁解毒丸。
實施例四
本發明提供一種薏苡仁解毒丸,原料組分按重量份計,由以下原料組分組成:薏苡仁35重量份,蘆根45重量份,荊芥25重量份、栝樓皮45重量份、青果25重量份,穿心蓮37重量份,敗醬草23重量份,野菊花40重量份,大青葉25重量份,紫草35重量份,丹參25重量份,竹葉35重量份,元胡25重量份,片姜黃40重量份,薤白25重量份,山豆根30重量份,花粉25重量份,白蘞40重量份,土貝母25重量份,烏藥40重量份,仙鶴草15重量份,射干25重量份,首烏15重量份,大黃25重量份,桑白皮15重量份,桔梗25重量份,牛子13重量份,葛根25重量份,白芍13重量份,紫參25重量份,三七12重量份,草寇28重量份,丹皮15重量份,黃精27重量份,僵蠶15重量份,元參27重量份以及魚腥草23重量份。
按上述原料組分,采用本發明提供的薏苡仁解毒丸的制備方法,制備薏苡仁解毒丸:
將各原料組分分別洗凈、晾干后粉碎至60目;將粉碎至60目的產物混合后用中火炒10分鐘;將中火炒10分鐘后的產物于50℃的水中浸泡90分鐘;其中,粉碎至60目的產物與水的重量比為1:15;將浸泡90分鐘后的產物用文火加熱85分鐘,再換武火煮沸13分鐘;將武火煮沸13分鐘后的產物過濾,取濾液;然后將濾液在真空度為0.08MPa,溫度為68℃的條件下干燥150min,得到稠膏狀的薏苡仁解毒丸。
實施例五
本發明提供一種薏苡仁解毒丸,原料組分按重量份計,由以下原料組分組成:薏苡仁35重量份,蘆根45重量份,荊芥25重量份、栝樓皮48重量份、青果23重量份,穿心蓮37重量份,敗醬草23重量份,野菊花40重量份,大青葉25重量份,紫草38重量份,丹參25重量份,竹葉35重量份,元胡25重量份,片姜黃40重量份,薤白25重量份,山豆根38重量份,花粉25重量份,白蘞40重量份,土貝母25重量份,烏藥40重量份,仙鶴草15重量份,射干28重量份,首烏15重量份,大黃28重量份,桑白皮13重量份,桔梗25重量份,牛子13重量份,葛根25重量份,白芍13重量份,紫參25重量份,三七12重量份,草寇28重量份,丹皮15重量份,黃精27重量份,僵蠶15重量份,元參27重量份以及魚腥草23重量份。
按上述原料組分,采用本發明提供的薏苡仁解毒丸的制備方法,制備薏苡仁解毒丸:
將各原料組分分別洗凈、晾干后粉碎至90目;將粉碎至90目的產物混合后用中火炒13分鐘;將中火炒13分鐘后的產物于48℃的水中浸泡70分鐘;其中,粉碎至90目的產物與水的重量比為1:10;將浸泡70分鐘后的產物用文火加熱90分鐘,再換武火煮沸11分鐘;將武火煮沸11分鐘后的產物過濾,取濾液;然后將濾液在真空度為0.08MPa,溫度為70℃的條件下干燥230min,得到稠膏狀的薏苡仁解毒丸。
實施例六
本發明提供一種薏苡仁解毒丸,原料組分按重量份計,由以下原料組分組成:薏苡仁55重量份,蘆根35重量份,荊芥53重量份、栝樓皮35重量份、青果38重量份,穿心蓮25重量份,敗醬草35重量份,野菊花25重量份,大青葉45重量份,紫草23重量份,丹參45重量份,竹葉25重量份,元胡37重量份,片姜黃23重量份,薤白40重量份,山豆根25重量份,花粉38重量份,白蘞23重量份,土貝母37重量份,烏藥28重量份,仙鶴草25重量份,射干13重量份,首烏28重量份,大黃12重量份,桑白皮23重量份,桔梗15重量份,牛子28重量份,葛根15重量份,白芍28重量份,紫參11重量份,三七25重量份,草寇12重量份,丹皮25重量份,黃精13重量份,僵蠶25重量份,元參12重量份以及魚腥草38重量份。
按上述原料組分,采用本發明提供的薏苡仁解毒丸的制備方法,制備薏苡仁解毒丸:
將各原料組分分別洗凈、晾干后粉碎至60目;將粉碎至60目的產物混合后用中火炒12分鐘;將中火炒12分鐘后的產物于53℃的水中浸泡90分鐘;其中,粉碎至60目的產物與水的重量比為1:16;將浸泡90分鐘后的產物用文火加熱80分鐘,再換武火煮沸13分鐘;將武火煮沸13分鐘后的產物過濾,取濾液;然后將濾液在真空度為0.08MPa,溫度為75℃的條件下干燥180min,得到稠膏狀的薏苡仁解毒丸。
將本發明實施例一至實施例六得到的薏苡仁解毒丸,通過功能學試驗來系統評價治療肺氣腫和支氣管炎的功效:
一、毒性試驗
選體重為20-25g的小白鼠30只(雌雄各15只),取本發明的薏苡仁解毒丸12g,加去離子水制成濃縮液25ml,每只小白鼠給予濃縮液1.0ml灌胃,每日兩次;觀察30天,小白鼠均健康生存,無任何毒副作用;解剖觀察血象、肝功能、各臟器組織狀態,與正常小白鼠比較無差異。實驗證明,本發明提供的薏苡仁解毒丸無毒。
二、過敏性試驗
選2.5-3.5kg的白色家兔30只(雌雄各15只),家兔背部去毛露出外表皮,去毛范圍5cm×5cm,取本發明薏苡仁解毒丸15g,涂抹在家兔的外表皮上,每日兩次;觀察30天,間隔15天后重做一次過敏試驗,兩次試驗后觀察,外表皮上未發現紅斑;家兔食欲、呼吸、膚色均無任何異常。由此證明,本發明提供的薏苡仁解毒丸皮膚反應正常,無致敏性現象。
三、臨床試驗
給藥方式:為使本發明的薏苡仁解毒丸達到最佳治療效果,每日早、晚各服用一次,一次用量為10g的丸劑,10天為一療程。
征集年齡20-70歲的肺氣腫或支氣管炎患者1200名(男女比例為1:1);其中,20-50歲患者和50-70歲患者各600名;具體地,將兩類志愿者均分為6組,即每組包括20-50歲患者100名和50-70歲患者100名;分別試用本發明實施例一至實施例六的薏苡仁解毒丸。在試用本發明提供的薏苡仁解毒丸10天,即一個療程后,觀察結果。
其中,療效情況判定標準為,治愈:咳嗽消失,無咳痰,無呼吸困難癥狀;顯效:咳嗽明顯減輕,咳痰量明顯減少且易咳出,幾乎無呼吸困難癥狀;有效:咳嗽減輕,痰量減少,呼吸困難減輕;無效:上述癥狀無改善。具體情況如表1所示:
表1 患者服用一個療程藥物后的具體情況列表
由此可見,本發明提供的薏苡仁解毒丸在服用一個療程時的有效率高達100%;其中,對于20-50歲患者,顯效率高達87%以上;對于50-70歲患者,顯效率高達79%以上。遠遠高于市售消炎類藥物40%-50%左右的有效率。
另外,為了進一步確定本發明提供的薏苡仁解毒丸的療效,使上述患者服用本發明提供的藥物3個療程,然后觀察結果;具體如表2所示。
表2 患者服用三個療程藥物后的具體情況列表
由此可見,本發明提供的薏苡仁解毒丸在服用第二個療程時的痊愈率高達89%,服用第三個療程時的痊愈率高達95%。遠遠高于市售治療肺氣腫和支氣管炎的消炎類藥物40%-50%左右的有效率。且見效快,三個療程即可達到95%的痊愈率。同時,對使用本發明薏苡仁解毒丸的1200名志愿者進行跟蹤關注2年,發現咳嗽、呼吸困難癥狀無復發。
另外,為了進一步評測本發明提供的薏苡仁解毒丸的療效,對上述服用本發明提供的藥物3個療程的患者,檢測其肺功能狀況;具體如表3所示。其中,FVC為用力肺活量,指盡力最大吸氣后,盡力盡快呼氣所能呼出的最大氣量。FEV1.0為一秒鐘用力呼氣容積,指開始呼氣第一秒內的呼出氣量。
表3 患者服用三個療程藥物后的肺功能指標列表
由此可見,本發明提供的薏苡仁解毒丸在服用三個療程后,患者的肺活量顯著增大,男性患者的FEV1.0值約為3.75L左右,女性患者的FEV1.0值約為2.15L左右。因此,本發明提供的薏苡仁解毒丸,療效顯著且見效快。
本發明提供的薏苡仁解毒丸及其制備方法,避免了傳統毒副作用較大且治療效果較差的西藥藥物的使用,其具有療效顯著、見效快、安全無毒副作用以及成本低廉的優點。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于本發明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須針對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況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將本說明書中描述的不同實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實施例或示例的特征進行結合和組合。
盡管上面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實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實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發明的范圍內可以對上述實施例進行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