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眼科醫用藥學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本發明涉及一種病毒克滴眼液。
背景技術:
在眼科醫學中,單皰病毒性角膜炎是很難治愈的常見病,且易復發,目前世界上治療單皰病毒性角膜炎的藥物普遍應用的是阿昔洛韋、更新洛韋,這些藥物只能抑制單皰病毒Ⅰ型,不能殺滅單皰病毒Ⅰ型,療效不佳,起不到根治作用,為了解決這個難題,就必須發明一種與現有藥物作用機理不同的藥物。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一種病毒克滴眼液,目的是用來殺滅單皰病毒Ⅰ型,達到治愈單皰病毒性角膜炎。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病毒克滴眼液,采用滇常山作為制備原材料,所述病毒克滴眼液制備工藝步驟如下:
(1)洗凈切片:先將原材料滇常山洗凈切成3-5mm薄片。
(2)液體浸泡:取上述滇常山原材料薄片3克放入浸泡池中,向浸泡池中加入500ml清水進行浸泡。
(3)水煮加熱:將步驟(2)中浸泡著原材料的浸泡液水煮加熱至沸騰,逼出藥物成分。
(4)藥渣撈取:將步驟(3)中水煮加熱過后的滇常山藥渣撈取出來,然后待浸泡液自然冷卻。
(5)過濾:采用濾紙對步驟(4)中的浸泡液進行過濾,過濾掉浸泡液中的滇常山藥渣細小顆粒。
(6)加熱濃縮:將步驟(5)中的浸泡液加熱濃縮至100ml。
(7)無菌裝瓶。
優選的,所述步驟(2)中液體浸泡時間為12小時。
優選的,所述步驟(3)中水煮加熱時間為1小時。
優選的,所述步驟(6)中加熱濃縮采用沸液冷卻回收加熱爐。
優選的,所述步驟(7)中無菌裝瓶采用8ml無菌滴眼瓶。
采用以上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滇常山作為制備原材料,所述病毒克滴眼液制備工藝步驟如下:
(1)洗凈切片:先將原材料滇常山洗凈切成3-5mm薄片;(2)液體浸泡:取上述滇常山原材料薄片3克放入浸泡池中,向浸泡池中加入500ml清水進行浸泡,液體浸泡時間為12小時;(3)水煮加熱:將步驟(2)中浸泡著原材料的浸泡液水煮加熱至沸騰,水煮加熱時間為1小時,逼出藥物成分;(4)藥渣撈取:將步驟(3)中水煮加熱過后的滇常山藥渣撈取出來,然后待浸泡液自然冷卻;(5)過濾:采用濾紙對步驟(4)中的浸泡液進行過濾,過濾掉浸泡液中的滇常山藥渣細小顆粒;(6)加熱濃縮:將步驟(5)中的浸泡液加熱濃縮至100ml,通過以上制備工藝步驟將滇常山原材料中的藥物成分溶于水溶液中,得到純凈的滴眼藥液;所述加熱濃縮采用沸液冷卻回收加熱爐,通過回收加熱沸騰出來后冷卻的水蒸氣的含量,嚴格控制滴眼液的藥物濃度。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對實施例的描述,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目的是幫助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構思、技術方案有更完整、準確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實施。
本發明是一種病毒克滴眼液,是用來殺滅單皰病毒Ⅰ型,達到治愈單皰病毒性角膜炎。
具體的說,本發明采用滇常山作為制備原材料,所述病毒克滴眼液制備工藝步驟如下:
(1)洗凈切片:先將原材料滇常山洗凈切成3-5mm薄片。
(2)液體浸泡:取上述滇常山原材料薄片3克放入浸泡池中,向浸泡池中加入500ml清水進行浸泡。
(3)水煮加熱:將步驟(2)中浸泡著原材料的浸泡液水煮加熱至沸騰,逼出藥物成分。
(4)藥渣撈取:將步驟(3)中水煮加熱過后的滇常山藥渣撈取出來,然后待浸泡液自然冷卻。
(5)過濾:采用濾紙對步驟(4)中的浸泡液進行過濾,過濾掉浸泡液中的滇常山藥渣細小顆粒。
(6)加熱濃縮:將步驟(5)中的浸泡液加熱濃縮至100ml。
(7)無菌裝瓶。
所述步驟(2)中液體浸泡時間為12小時。
所述步驟(3)中水煮加熱時間為1小時。
所述步驟(6)中加熱濃縮采用沸液冷卻回收加熱爐。
所述步驟(7)中無菌裝瓶采用8ml無菌滴眼瓶。
以下用具體實施例對具體工作方式進行闡述:
本發明采用滇常山作為制備原材料,所述病毒克滴眼液制備工藝步驟如下:
(1)洗凈切片:先將原材料滇常山洗凈切成3-5mm薄片;(2)液體浸泡:取上述滇常山原材料薄片3克放入浸泡池中,向浸泡池中加入500ml清水進行浸泡,液體浸泡時間為12小時;(3)水煮加熱:將步驟(2)中浸泡著原材料的浸泡液水煮加熱至沸騰,水煮加熱時間為1小時,逼出藥物成分;(4)藥渣撈取:將步驟(3)中水煮加熱過后的滇常山藥渣撈取出來,然后待浸泡液自然冷卻;(5)過濾:采用濾紙對步驟(4)中的浸泡液進行過濾,過濾掉浸泡液中的滇常山藥渣細小顆粒;(6)加熱濃縮:將步驟(5)中的浸泡液加熱濃縮至100ml,通過以上制備工藝步驟將滇常山原材料中的藥物成分溶于水溶液中,得到純凈的滴眼藥液;所述加熱濃縮采用沸液冷卻回收加熱爐,通過回收加熱沸騰出來后冷卻的水蒸氣的含量,嚴格控制滴眼液的藥物濃度。
本滴眼液用法:2小時1次,1天6次,癥狀嚴重者1天8次。滴過滴眼液后壓住淚囊10分鐘。
以上結合對本發明進行了示例性描述,關鍵點是利用滇常山原材料生產的藥液治療單皰病毒性角膜炎,顯然,本發明具體實現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發明中的滇常山或各種常山類的藥物(例如:雞骨常山)的口服液、注射液的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非實質性的改進;或未經改進,將本發明的上述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于其它場合的,均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