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產后身痛的藥物,屬于中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產后身痛,是由于產后氣血虧虛,經脈失養或素體腎虧,胞脈失養,以及產后營衛失調,腠理不密,感受風寒濕邪,使氣血運行受阻所致,常表現為面色萎黃,皮膚全沒光澤,全身疼痛,脈細而無力,有氣無力,有的患者總以西藥為止痛用藥,如去痛片等無法除去疼痛。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價格便宜、治療效果好、毒副作用小的治療產后身痛的藥物。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治療產后身痛的藥物,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得:川續斷5-10份、懷牛膝5-10份、木瓜5-10份、當歸5-10份、五加皮5-10份、紅花10-20份、羊脊骨20-40份、杜仲5-15份、桑寄生5-10份、白芍藥5-10份、川芎5-10份、人參5-10份、粳米3-5份。
作為優選的,這里給出一個具體的配方,所述原料的重量份為:川續斷5份、懷牛膝5份、木瓜5份、當歸5份、五加皮5份、紅花10份、羊脊骨20份、杜仲5份、桑寄生5份、白芍藥5份、川芎5份、人參5份、粳米3份。
作為優選的,這里給出二個具體的配方,所述原料的重量份為:川續斷10份、懷牛膝10份、木瓜10份、當歸10份、五加皮10份、紅花20份、羊脊骨40份、杜仲15份、桑寄生10份、白芍藥10份、川芎10份、人參10份、粳米5份。
作為優選的,這里給出三個具體的配方,所述原料的重量份為:川續斷5份、懷牛膝5份、木瓜5份、當歸5份、五加皮8份、紅花15份、羊脊骨30份、杜仲10份、桑寄生8份、白芍藥8份、川芎8份、人參8份、粳米3份。
本發明還提供上述藥物的制備方法,其步驟如下為:將藥材凈洗、打碎羊脊一同粳米放入大砂鍋中加入適當清水,大火煮開后用小火煮至粳米熟爛除去藥渣加上適當食鹽即可得到該藥物。
該藥物的使用方法為:每次服食400-600毫升,每天服食3次。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的原料為常用中草藥,來源廣泛,價格便宜;藥物配方科學合理,各組分之間協同作用,氣血兼顧,具有舒筋活絡、強壯筋骨、化瘀止痛、補血活血、補肝腎、調血脈、止崩漏、逐血氣、久服輕身耐老、平肝和胃降血壓、調經止痛、潤腸通便、可治風濕痿痹等特點。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通過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實施例1
治療產后身痛的藥物,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得:川續斷5份、懷牛膝5份、木瓜5份、當歸5份、五加皮5份、紅花10份、羊脊骨20份、杜仲5份、桑寄生5份、白芍藥5份、川芎5份、人參5份、粳米3份。
藥物的制備方法為:將藥材凈洗、打碎羊脊一同粳米放入大砂鍋中加入適當清水,大火煮開后用小火煮至粳米熟爛除去藥渣加上適當食鹽即可得到該藥物。
實施例2
治療產后身痛的藥物,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得:川續斷10份、懷牛膝10份、木瓜10份、當歸10份、五加皮10份、紅花20份、羊脊骨40份、杜仲15份、桑寄生10份、白芍藥10份、川芎10份、人參10份、粳米5份。
藥物的制備方法為:將藥材凈洗、打碎羊脊一同粳米放入大砂鍋中加入適當清水,大火煮開后用小火煮至粳米熟爛除去藥渣加上適當食鹽即可得到該藥物。
實施例3
治療產后身痛的藥物,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得:川續斷5份、懷牛膝5份、木瓜5份、當歸5份、五加皮8份、紅花15份、羊脊骨30份、杜仲10份、桑寄生8份、白芍藥8份、川芎8份、人參8份、粳米3份。
藥物的制備方法為:將藥材凈洗、打碎羊脊一同粳米放入大砂鍋中加入適當清水,大火煮開后用小火煮至粳米熟爛除去藥渣加上適當食鹽即可得到該藥物。
毒性試驗
試驗藥品時本發明實施例1中的藥物。試驗動物為ICR種小白鼠,體重20-25克,雄雌各半,共40只。試驗方法是,禁食15小時后,按每天20毫升給小白鼠灌胃4個月,長期毒性試驗結果顯示,小白鼠體重、肝功能、腎功能、血象等與對照組無明顯差異,表明該藥的安全性大,屬無毒級別。
治療效果使用實施例1制得的藥物對140名產后身痛的產婦進行試用試驗,平均治愈率達到85%。其中:小于20歲的10人中全部痊愈;20-25歲的人中28人痊愈,其中1人因服用其他藥物停藥無效;25-30歲的30人中27人痊愈,其中2人因服用其他藥物停藥無效;30-35歲的30人中25人痊愈,其中1人因服用其他藥物停藥無效;35-40歲的30人中23大痊愈,其中3人因服用其他藥物而停藥;40歲以上的10人中6人痊愈,其中1人因服用其他藥物而停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