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補腎壯陽的中藥顆粒及其制備方法,屬于中藥顆粒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顆粒劑指在水內充分溶解復方中藥劑型,必須具備誘人的色、香、味,使服用者有好的口感。
瑪卡別名瑪咖,主要出產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脈和中國云南麗江,是一種十字花科植物。葉子橢圓,根莖形似小圓蘿卜,可食用,是一種純天然食品,營養成份豐富。瑪卡的下胚軸可能呈金色或者淡黃色、紅色、紫色、藍色、黑色或者綠色。淡黃色的根最常見,形狀、味道也最好。瑪卡富含高單位營養素,對人體有滋補強身的功用。黑色瑪卡是被公認為效果最好的瑪卡,產量極少。瑪卡原產高海拔山區,適宜在高海拔、低緯度、高晝夜溫差、微酸性砂壤、陽光充足的土地中生長;種植地區主要分布于南美州安第斯山脈以及中國云南麗江的玉龍雪山地區,這兩大主產區有較大面積的適種土地。而中國云南其他地區和新疆、西藏等地區也有少量種植。
但是目前市場上沒有將瑪咖用于顆粒制劑中,并且瑪咖單獨使用其效果不能完全體現出來,使其藥用價值不能有效的發揮。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種補腎壯陽的中藥顆粒及其制備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補腎壯陽的中藥顆粒,其原料至少包括瑪咖、巴戟天、山藥、地骨皮、刺五加、杜仲、牡蠣;各原料涵蓋總量的百分比為瑪咖20-30%、巴戟天10-20%、山藥10-20%、地骨皮10-20%、刺五加20-30%、杜仲5-8%、牡蠣5-8%。
一種補腎壯陽的中藥顆粒制備方法,首先準備好原料,將原料洗凈曬干備用,然后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1)按重量份稱取瑪咖粉碎至粗粉,浸泡超聲0.5-1h,第一次用10-12倍量水提取2.5-3h,過濾,第二次用8-10倍量水提取1-2h,過濾,二次濾液合并,濃縮,最后于60-70℃溫度下干燥,粉碎過80-100目篩,得混合粉,備用;
(2)按重量份稱取巴戟天、山藥、地骨皮、刺五加、杜仲、牡蠣,混合后加4-6倍50-60%的乙醇,回流提取2-3次,每次提取1.5-3小時,收集提取液,再經離心、過濾,取過濾后的上清液備用;
(3)按重量份稱取復合營養粉放入容器內,然后向其中加入上述步驟(1)混合粉、步驟(2)上清液,混合后攪拌,制作成混合液;最后投料到一步制粒干燥機內,得到干燥均勻的顆粒劑,即得。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將瑪咖、巴戟天、山藥、地骨皮、刺五加、杜仲、牡蠣組合使用,使其具有極佳的補腎壯陽的功效。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
本實施例為一種補腎壯陽的中藥顆粒,其原料為瑪咖、巴戟天、山藥、地骨皮、刺五加、杜仲、牡蠣及復合營養粉;各原料涵蓋總量的百分比為瑪咖20%、巴戟天10%、山藥10%、地骨皮10%、刺五加20%、杜仲5%、牡蠣5%及復合營養粉20%。
一種補腎壯陽的中藥顆粒制備方法,首先準備好原料,將原料洗凈曬干備用,然后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1)按重量份稱取瑪咖粉碎至粗粉,浸泡超聲0.5-1h,第一次用10-12倍量水提取2.5-3h,過濾,第二次用8-10倍量水提取1-2h,過濾,二次濾液合并,濃縮,最后于60-70℃溫度下干燥,粉碎過80-100目篩,得混合粉,備用;
(2)按重量份稱取巴戟天、山藥、地骨皮、刺五加、杜仲、牡蠣,混合后加4-6倍50-60%的乙醇,回流提取2-3次,每次提取1.5-3小時,收集提取液,再經離心、過濾,取過濾后的上清液備用;
(3)按重量份稱取復合營養粉放入容器內,然后向其中加入上述步驟(1)混合粉、步驟(2)上清液,混合后攪拌,制作成混合液;最后投料到一步制粒干燥機內,得到干燥均勻的顆粒劑,即得。
所述的復合營養粉的制備方法如下:其組成原料為猴頭菇粉6-8、紅棗粉10-12、蜂膠粉6-8、螺旋藻粉2-4、絞股藍凍干粉2-4、益生菌干粉4-6、萵苣汁5-6、蘆薈汁6-8、荔枝汁5-7、檸檬酸0.2-0.5;制備方法如下:按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稱取各原料,先將猴頭菇粉、紅棗粉、蜂膠粉、螺旋藻粉、絞股藍凍干粉、益生菌干粉混勻后,然后再向其中倒入萵苣汁、蘆薈汁、荔枝汁和檸檬酸以及適量的純凈水,充分混勻后制成小面團,放置于烘烤箱中烤熟,待冷卻后再混合磨粉,即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