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日用化妝品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具有祛痘功效的精華液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粉刺,也叫座瘡,俗稱青春痘,是毛囊皮脂腺分泌的一種慢性炎癥性皮膚病,臨床表現以好發于面部的諷刺、丘疹、膿皰、結節等多形性皮損為特點。其病因與雄性激素、皮脂腺分泌增加以及毛囊皮脂腺管的過度角化、腺管內座瘡丙酸肝菌移生、炎性介質等有關。
目前,市場上見到的祛痘產品很多,然而其藥性緩慢,很難在短期內見效,且即便治愈后,粉刺也會反復發作,使患者長期忍受面部粉刺帶來的諸多困擾。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祛痘功效的精華液,這種精華液能夠有效祛除并抑制暗瘡、粉刺,疏通閉塞毛孔,同時也能平衡水油,軟化毛囊口,能夠有效促進毛孔內毒素的排出并緊致毛孔,保護肌膚免受外界再次刺激。
本發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精華液的制備方法,采用這種方法制備的精華液中含有的有效成分含量高,其去熱散結的功效顯著,有利于祛痘并改善肌膚環境,同時也能降低精華液中的乙醇含量,從而有效避免使用時肌膚產生的過敏反應、刺痛感,使這種精華液能夠廣泛適用于各種膚質。
為了實現本發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具有祛痘功效的精華液,該精華液的原料按重量份數計包括:
蒲公英6-10份、黃連9-15份、金銀花2-7份、紫花地丁2-6份、丹皮3-6份、草烏3-8份、荊芥6-10份、車前草2-6份、茯苓2-5份、薏苡仁2-5份、山藥2-6份、柴胡6-10份、及龍膽草2-7份。
一種具有祛痘功效的精華液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采用醋炙法炮制黃連、山藥和薏苡仁;再選用甘草和黑豆的煎液浸泡草烏至無干心后,將浸泡后的草烏蒸10-14h后,干燥;
將丹皮、茯苓、柴胡與炮制過的黃連、薏苡仁、山藥和草烏用白酒浸泡50-70天后,過濾并除去濾液中的乙醇,得到組分A;
采用溶劑提取法分別提取蒲公英、紫花地丁、車前草、金銀花、荊芥和龍膽草,回收溶劑,合并后得到組分B,再將組分A和組分B混合。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本發明提供的精華液選用三大類植物藥為原料,主要包括清熱散結止痛藥、利水燥濕藥和理氣滋陰藥,通過這三類中藥的配伍,使這種精華液具有祛痘、抑菌、止痛、止癢的功效顯著,其能有效滲透進入毛囊深處,深層潔凈毛囊。這種精華液通過破壞致痘細菌生存環境達到祛痘目的,不傷有益菌,祛痘安全。這種精華液能夠抑制暗瘡、粉刺,疏通閉塞毛孔,同時也能平衡水油,軟化毛囊口,能夠有效促進毛孔內毒素的排出并緊致毛孔,保護肌膚免受外界再次刺激。
黃連為苦寒藥,采用醋炙法處理黃連,有助于緩和黃連苦寒之性,借酒上行之力,引藥上行。采用醋炙法處理山藥和薏苡仁,有助于增加藥材中的有效成分的溶解度。采用溶劑法提取蒲公英、紫花地丁、車前草、金銀花、荊芥和龍膽草,有利于提高這些藥材中有效成分的溶出率,從而提高該精華液的祛痘功效。采用這種方法制備的精華液,去熱散結的功效顯著,祛痘的效果好,可以在短時間內見效,同時能夠改善面部環境,避免粉刺的反復發作。此外,也能降低精華液中的乙醇含量,從而有效避免肌膚的過敏反應、刺痛感,使這種精華液能夠適用于各種膚質。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實施方案進行詳細描述,但是本領域技術人員將會理解,下列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應視為限制本發明的范圍。實施例中未注明具體條件者,按照常規條件或制造商建議的條件進行。所用試劑或儀器未注明生產廠商者,均為可以通過市售購買獲得的常規產品。
本實施方式提供一種具有祛痘功效的精華液,該精華液的原料按重量份數計包括:
蒲公英6-10份、黃連9-15份、金銀花2-7份、紫花地丁2-6份、丹皮3-6份、草烏3-8份、荊芥6-10份、車前草2-6份、茯苓2-5份、薏苡仁2-5份、山藥2-6份、柴胡6-10份、及龍膽草2-7份。
本發明提供的精華液選用三大類植物藥為原料,主要包括清熱散結藥、利水燥濕藥和理氣滋陰藥,通過這三類中藥的配伍,使這種精華液具有祛痘、抑菌、止痛、止癢的功效顯著,其能有效滲透進入毛囊深處,深層潔凈毛囊。這種精華液通過破壞致痘細菌生存環境達到祛痘目的,不傷有益菌,祛痘安全。這種精華液能夠抑制暗瘡、粉刺,疏通閉塞毛孔,同時也能平衡水油,軟化毛囊口,能夠有效促進毛孔內毒素的排出并緊致毛孔,保護肌膚免受外界再次刺激。
清熱散結藥包括:蒲公英、黃連、金銀花、紫花地丁、丹皮、草烏、荊芥。
草烏,具有祛風散寒、活血止痛、解毒消腫的功效。在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中,上述草烏為制草烏。草烏具有毒性,采用炮制過的制草烏,能夠降低草烏的毒性,從而確保該精華液的安全性。
蒲公英,性苦味寒,具有清熱解毒、消癰散結的功效。蒲公英富含多種活性成分,對多種細菌有較強的殺菌作用。蒲公英與草烏配伍,具有協同增效的作用,使該精華液中散結消腫止痛的功效顯著增強。
黃連,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外用有收斂止癢之效。金銀花,味甘性寒,清熱解毒、消散癰腫的功效顯著,與紫花地丁和蒲公英配伍,其治療疔瘡腫毒的療效增強。
紫花地丁,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功效,可用于治療疔瘡腫毒。紫花地丁與金銀花和黃連配伍使用,使其清熱解毒的功效成倍的增強,有助于促進毛囊內毒素的排出,并對肌膚進行深度清潔,破壞容易滋生致痘細菌的微環境。
丹皮,具有清熱涼血、活血散瘀、祛斑悅色的功效。與柴胡和茯苓配伍使用,柴胡為疏肝祛風藥,茯苓為活血利濕藥,具有協同增效的作用,使其治療粉刺的作用更加顯著。
荊芥,具有祛風止癢,透疹,消瘡的功效,用于美容,能夠祛風止癢。此外,荊芥也能宣散疹毒而透發麻疹,宣通壅結而消除瘡腫。在這種精華液中加入荊芥后,通過與蒲公英和川烏的配伍,使精華液具有祛風止癢的功效。
利水燥濕藥包括車前草、茯苓、薏苡仁。
車前草,具有清熱涼血、解毒、癰腫瘡毒的功效,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車前草有顯著的利尿作用,能促進呼吸道腺體的分泌;同時還具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和抗炎的作用。
茯苓,是寄生于松樹根下的腐生真菌,其性味甘淡,具有健脾和胃、利水滲濕,寧心安神的功效。茯苓富含蛋白質、卵磷脂、膽堿、茯苓多糖等有效成分,能夠增強機體組織的生理活性,促進人體免疫系統功能,能夠誘生和促誘生干擾素和白細胞調節素,間接抗病毒、抗腫瘤,減輕放療與化療的副作用,且能夠保肝降酶,延緩衰老、美容養顏。
薏苡仁,具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濕、舒筋除痹、清熱排膿等功效,為常用的利水滲濕藥。此外,薏苡仁還可以保持人體皮膚光澤細膩,對痤瘡、皮膚粗糙等都有良好療效。
這三味藥材配伍使用,利水燥濕的功效協同增強,使該精華液在祛痘的同時,能夠有效促進皮膚的新陳代謝,使皮膚光澤細膩,延緩皮膚衰老。
理氣滋陰藥:柴胡、龍膽草、山藥。
柴胡,具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陽的功效,同時還能疏肝理氣、疏散退熱。與薏苡仁配伍,外搽患處,能夠改善風熱蘊結皮膚所致的面斑、扁平疣等。
龍膽草,能夠清熱燥濕,瀉肝膽火。與柴胡配伍,疏肝理氣瀉火的功效更加顯著。
山藥,具有健脾益胃、滋腎益精、消腫解毒的功效。此外,山藥還具有益氣養陰、延年駐顏的美容功效。在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中,上述山藥為淮山藥。在本發明中淮山藥是指江蘇安徽等地所產的山藥。淮山藥的滋腎益精的功效更佳。
為了進一步的提高本發明祛痘、改善肌膚的功效,在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中,按重量份數計,上述蒲公英為7-9份,黃連為11-13份,金銀花為3-6份,紫花地丁為3-5份,丹皮為4-6份,草烏為3-5份,荊芥為7-9份,車前草為3-5份,茯苓為3-4份,薏苡仁為3-4份,山藥為2-4份,柴胡為7-9份,及龍膽草為3-5份。更優優選的,上述蒲公英為8份,黃連為12份,金銀花為4份,紫花地丁為4份,丹皮為4份,草烏為4份,荊芥為8份,車前草為4份,茯苓為4份,薏苡仁為4份,山藥為4份,柴胡為8份,及龍膽草為4份。
進一步的,在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中,精華液的原料按重量份數計還包括:山梔5-10份、大黃5-10份、枇杷葉6-10份。進一步優選的,按重量份數計,上述山梔為8份,大黃為7份,枇杷葉為8份。
山梔,苦寒清降,具有瀉火除煩、清熱利濕、涼血解毒的功效。山梔用于粉刺,善治熱盛血熱之損容性疾病。
大黃,性味苦寒,苦能降泄,寒能清熱,具有推陳致新、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祛瘀生新之功效。在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中,上述大黃為生大黃。生大黃相對于熟大黃,苦寒性能更大,瀉火解毒的功效更強。
枇杷葉,具有清肺和胃的功效,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其具有很好的抗菌作用,可使肌膚光滑柔嫩,還有消除痱子、斑疹等皮膚炎癥的作用。
這三味藥材的加入,增強了該精華液清熱的功效,同時也增強了該精華液的抗菌效果,有利于提高精華液的祛痘、抑菌功效。
本實施方式還提供一種具有祛痘功效的精華液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采用醋炙法炮制黃連、山藥和薏苡仁;再選用甘草和黑豆的煎液浸泡草烏至無干心后,將浸泡后的草烏蒸10-14h后,干燥。
黃連為苦寒藥,采用醋炙法處理黃連,有助于緩和黃連苦寒之性,借酒上行之力,引藥上行。采用醋炙法處理山藥和薏苡仁,有助于增加藥材中的有效成分的溶解度。
草烏具有毒性,通過用甘草和黑豆的煎煮液浸泡并蒸煮后,能夠降低草烏的毒性,從而確保該精華液的安全性。蒸煮的時間至少得大于10h,優選為12h,才能達到有效降低草烏毒性的目的。
在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中,醋炙法包括:將藥材與黃酒混合后,采用悶潤法待藥材被黃酒浸透無干心后,用文火炒制。
酒,性溫,味甘苦辛,入心肝肺胃經,功能通血脈,御寒氣,行藥勢,可治療風寒痹痛、筋脈攣急、胸痹、心腹冷痛等。黃酒中一般乙醇的含量為16.71%,并含有麥芽糖、葡萄糖以及琥珀酸、乳酸、氨基酸、酯類、醛類多類成分等。采用這種醋炙法,能夠更大程度的避免藥材中有效成分的流失或破壞,有助于提高該精華液的祛痘效果。
(2)將丹皮、茯苓、柴胡與炮制過的黃連、薏苡仁、山藥和草烏用白酒浸泡50-70天后,過濾并除去濾液中的乙醇,得到組分A。
白酒是用糧食加曲釀制而成,為白色透明液體,氣味芳香。白酒一般含乙醇50%-60%,以及高級醇類、脂肪酸類、醛類、少量揮發酸和不揮發酸等。將上述藥材用白酒浸泡,有利于促進藥材中的有效成分溶出至白酒中,以達到提取藥材中有效成分,增加藥效的目的,同時,這種方法也能避免有效成分的散失。
在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中,上述白酒中乙醇的體積分數為30-40%。采用酒精度低的白酒,即采用乙醇含量低的白酒,根據相似相容原理,有助于大部分極性適中的有效成分的溶出,從而減少雜質的含量。
(3)采用溶劑提取法分別提取蒲公英、紫花地丁、車前草、金銀花、荊芥和龍膽草,回收溶劑,合并后得到組分B,再將組分A和組分B混合。
采用溶劑法提取蒲公英、紫花地丁、車前草、金銀花、荊芥和龍膽草,有利于提高這些藥材中有效成分的溶出率,從而提高該精華液的祛痘功效。提取溶劑為甲醇或乙醇與水的混合物,該溶劑法可以為加熱回流提取法、微波提取法、煎煮法或者浸漬法等。
使用方法:于早晚潔膚后,少量樣品涂抹于面部,重點涂布于長有粉刺的部位。此外,熟透的粉刺擠破后將本品涂于患處更有效,注意擠不破的粉刺不能硬擠,以免留下印痕。
采用這種方法制備的精華液,去熱散結的功效顯著,有利于祛痘并改善面部環境,同時也能降低精華液中的乙醇含量,從而有效避免肌膚的過敏反應、刺痛感,使這種精華液能夠適用于各種膚質。
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的特征和性能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實施例1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具有祛痘功效的精華液,該精華液的原料按重量份數計包括:
蒲公英6份、黃連15份、金銀花7份、紫花地丁6份、丹皮3份、草烏8份、荊芥6份、車前草2份、茯苓5份、薏苡仁5份、山藥6份、柴胡10份、及龍膽草2份。
這種精華液的制備方法為:
(1)采用醋炙法炮制黃連、山藥和薏苡仁;再選用甘草和黑豆的煎液浸泡草烏至無干心后,將草烏蒸10h后,干燥。
(2)將丹皮、茯苓、柴胡與炮制過的黃連、薏苡仁、山藥和草烏用白酒浸泡70天后,其中白酒中乙醇的體積分數為40%;過濾并除去濾液中的乙醇,得到組分A。
(3)采用微波提取法分別提取蒲公英、紫花地丁、車前草、金銀花、荊芥和龍膽草,回收溶劑,合并后得到組分B,再將組分A和組分B混合。
實施例2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具有祛痘功效的精華液,該精華液的原料按重量份數計包括:
蒲公英9份、黃連11份、金銀花3份、紫花地丁3份、丹皮6份、制草烏5份、荊芥7份、車前草5份、茯苓3份、薏苡仁3份、山藥2份、柴胡7份、及龍膽草5份。
這種精華液的制備方法為:
(1)采用醋炙法炮制黃連、山藥和薏苡仁;再選用甘草和黑豆的煎液浸泡草烏至無干心后,將草烏蒸12h后,干燥。
(2)將丹皮、茯苓、柴胡與炮制過的黃連、薏苡仁、山藥和草烏用白酒浸泡60天后,其中白酒中乙醇的體積分數為30%;過濾并除去濾液中的乙醇,得到組分A。
(3)采用浸漬法分別提取蒲公英、紫花地丁、車前草、金銀花、荊芥和龍膽草,回收溶劑,合并后得到組分B,再將組分A和組分B混合。
實施例3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具有祛痘功效的精華液,該精華液的原料按重量份數計包括:
蒲公英8份、黃連12份、金銀花4份、紫花地丁4份、丹皮4份、制草烏4份、荊芥8份、車前草4份、茯苓4份、薏苡仁4份、淮山藥4份、柴胡8份、及龍膽草4份。
這種精華液的制備方法為:
(1)采用醋炙法炮制黃連、淮山藥和薏苡仁,即將藥材與黃酒混合后,采用悶潤法待藥材被黃酒浸透無干心后,用文火炒制。再選用甘草和黑豆的煎液浸泡草烏至無干心后,將草烏蒸14h后,干燥。
(2)將丹皮、茯苓、柴胡與炮制過的黃連、薏苡仁、淮山藥和草烏用白酒浸泡50天后,其中白酒中乙醇的體積分數為35%;過濾并除去濾液中的乙醇,得到組分A。
(3)采用加熱回流提取法分別提取蒲公英、紫花地丁、車前草、金銀花、荊芥和龍膽草,回收溶劑,合并后得到組分B,再將組分A和組分B混合。
實施例4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具有祛痘功效的精華液,該精華液的原料按重量份數計包括:
蒲公英7份、黃連13份、金銀花6份、紫花地丁5份、丹皮4份、制草烏3份、荊芥9份、車前草3份、茯苓4份、薏苡仁4份、淮山藥4份、柴胡9份、及龍膽草3份。
這種精華液的制備方法與實施例3一致。
實施例5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具有祛痘功效的精華液,該精華液的原料按重量份數計包括:
蒲公英10份、黃連9份、金銀花2份、紫花地丁2份、丹皮6份、制草烏3份、荊芥10份、車前草6份、茯苓2份、薏苡仁2份、山藥2份、柴胡10份、及龍膽草7份。
這種精華液的制備方法與實施例3一致。
實施例6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具有祛痘功效的精華液,該精華液的原料按重量份數計包括:
蒲公英8份、黃連12份、金銀花4份、紫花地丁4份、丹皮4份、制草烏4份、荊芥8份、車前草4份、茯苓4份、薏苡仁4份、山藥4份、柴胡8份、龍膽草4份,山梔10份、生大黃5份、枇杷葉6份。
這種精華液的制備方法為:
(1)采用醋炙法炮制黃連、山藥、薏苡仁、生大黃和山梔,即將藥材與黃酒混合后,采用悶潤法待藥材被黃酒浸透無干心后,用文火炒制。再選用甘草和黑豆的煎液浸泡草烏至無干心后,將草烏蒸14h后,干燥。
(2)將丹皮、茯苓、柴胡與炮制過的黃連、薏苡仁、山藥、生大黃、山梔和草烏用白酒浸泡50天后,其中白酒中乙醇的體積分數為35%;過濾并除去濾液中的乙醇,得到組分A。
(3)采用加熱回流提取法分別提取蒲公英、紫花地丁、車前草、金銀花、荊芥和龍膽草,回收溶劑,合并后得到組分B,再將組分A和組分B混合。
實施例7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具有祛痘功效的精華液,該精華液的原料按重量份數計包括:
蒲公英8份、黃連12份、金銀花4份、紫花地丁4份、丹皮4份、制草烏4份、荊芥8份、車前草4份、茯苓4份、薏苡仁4份、淮山藥4份、柴胡8份、龍膽草4份,山梔8份、生大黃7份、枇杷葉8份。
這種精華液的制備方法與實施例6一致。
實施例8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具有祛痘功效的精華液,該精華液的原料按重量份數計包括:
蒲公英8份、黃連12份、金銀花4份、紫花地丁4份、丹皮4份、制草烏4份、荊芥8份、車前草4份、茯苓4份、薏苡仁4份、山藥4份、柴胡8份、龍膽草4份、山梔5份、熟大黃10份、枇杷葉10份。
這種精華液的制備方法與實施例6一致。
試驗例
將實施例1-8中制得的具有祛痘功效的精華液進行臨床試驗比對,對180人進行臨床試驗,隨機分為9組,每組20人,包括8個試驗組和1個空白對照組。這9組試驗者除了每日基礎護膚外,8個試驗組中的試驗者分別使用實施例1-8中制備的精華液。
試驗結果如表所示:
表1.精華液的祛痘試驗結果
由表1可知,相比于空白對照組,本發明提供的這種精華液的平均消痘天數在16d以下,消痘率高達92%以上,且沒有痘印,而空白對照組則需要50d才能消痘,消痘率僅有24%,且大部分都留有痘印。由此可見,這種精華液的祛痘、修復功能強,且藥效好,起效快。
與空白對照組中的復發率(60%)相比,這種精華液的復發率很低(6%以下),這說明這種精華液能夠系統的對粉刺進行外部治療,并能有效滲透進入毛囊深處,深層潔凈毛囊,有效促進毛孔內毒素的排出并緊致毛孔,保護肌膚免受外界再次刺激,防止復發。
盡管已用具體實施例來說明和描述了本發明,然而應意識到,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以作出許多其它的更改和修改。因此,這意味著在所附權利要求中包括屬于本發明范圍內的所有這些變化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