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獸用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抗感敗毒口服液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家禽疫苗的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家禽常見的病毒病幾乎都可以使用疫苗免疫來預防,但季節變化、通風不良、轉群等因素引起的溫度變化經常引發家禽的感冒。而感冒之初,養殖者往往不能及時發現,從而導致病邪由表及里,引發家禽發熱。肉雞常見的臨床表現為采食量下降、飲水減少、精神沉郁、羽毛凌亂、眼線拉長、眼臉發紺、雞冠和肉髯發紅或發紺;臨床剖檢可見家禽氣管和喉頭發紅、肺臟充血或出血、心包積水、肝腎充血、腸道漿膜面血管怒張、腸道粘膜面充血或出血;尤其在肉雞養殖的后期最為常見,此時家禽的死亡率也非常高,嚴重影響肉雞的生產效益。蛋雞常見產蛋下降、蛋殼質量差,甚至出現大量破蛋和軟殼蛋,蛋雞的死淘率也明顯增加,由此帶來的經濟損失非常嚴重。
中獸醫的主導思想是“治未病”,其傳統思維通過“理、法、方、藥”來實現辯證論治的思想。感冒發熱在中醫中屬于外感病,中藥方劑在臨床中具有非常好的療效,且藥物在使用過程中的副作用非常小,且沒有藥物殘留,對保障動物的食品安全非常有幫助,同時中醫幾千年的臨床實踐也證明,中藥具有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的獨特優勢,在實踐中具有良好的市場應用前景。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抗感敗毒口服液及制備方法,目的是為了彌補現有疫苗和藥品對家禽感染后引發的感冒發熱防治效果的不足,解決臨床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
抗感敗毒口服液(一種防治家禽感冒發熱的中藥口服液),每1000ml口服液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各藥材制成:黃芩300~350g、梔子250~300g、板藍根200~250g、連翹200~250g、綿馬貫眾200~250g、野菊花200~250g、柴胡200~250g、魚腥草200~250g。
較好地,各藥材的重量比為黃芩∶梔子∶板藍根∶連翹∶綿馬貫眾∶野菊花∶柴胡∶魚腥草為=1.5∶1.3∶1∶1∶1∶1∶1∶1。
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按所述重量配比稱取各藥材,粉碎,過篩(優選20~40目);
(2)取水(優選各藥材總重量的6~10倍)加熱至80~85℃,加入步驟(1)中過篩后的藥材,恒溫浸泡10~30分鐘;
(3)將步驟(2)所得藥液降溫至45~50℃,調節pH至4.5~5.0,加入總酶活為40000-90000U的復合酶,攪拌均勻,酶解1~3h,然后升溫至75~80℃進行酶滅活處理;所述復合酶為纖維素酶、半纖維素酶、果膠酶、淀粉酶、Viscozyme L復合酶中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復配;
(4)將步驟(3)酶解后藥液煎煮數次,合并煎煮濾液,離心處理得上清液;
(5)將步驟(4)所得上清液進行微濾、超濾;
(6)將步驟(5)超濾后濾液減壓濃縮至60℃相對密度為1.08~1.10;
(7)將步驟(6)減壓濃縮后藥液加水定容至1000mL,然后灌裝、滅菌即得抗感敗毒口服液。
較好地,步驟(3)中,用質量分數為35~45%的檸檬酸水調節pH值。
較好地,步驟(4)中,離心時,離心轉速為4000~6000r/min、離心時間為10~20min。
較好地,步驟(5)中,采用孔徑為0.45微米的微孔濾膜進行微濾。
較好地,采用截留分子量為60000道爾頓的聚丙烯中空纖維柱進行超濾。
使用方法:按照每250ml抗感敗毒口服液飲水200公斤的比例,混飲,連用3~5天。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口服液通過近3年的研究應用,在防控家禽感冒發熱方面療效確切,可對病情進行有效防控,減少經濟損失且成本較低,適合在家禽養殖中進行推廣,彌補疫苗和其他藥物的不足,解決養殖者的的臨床困擾。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
實施例1
以1000mL抗感敗毒口服液為例,其制備方法如下:
(1)稱取各藥材:黃芩330g、梔子280g、板藍根220g、連翹220g、綿馬貫眾220g、野菊花220g、柴胡220g、魚腥草220g,將以上藥材混勻,一起粉碎,過20目篩;
(2)取藥材總重量6倍的純化水加熱至80℃,加入步驟(1)中過篩后的藥材,恒溫浸泡10分鐘;
(3)將步驟(2)所得藥液降溫至45℃,用質量分數為40%的檸檬酸水調節pH至4.5,加入復合酶(纖維素酶1g,酶活為20000U/g;果膠酶0.5g,酶活為50000U/g),攪拌均勻,酶解1h,然后升溫至75℃進行酶滅活處理;
(4)將步驟(3)酶解后藥液按現有技術中的中藥煎煮方式煎煮兩次,第一次煎煮1h,第二次加入藥渣重量6倍的水煎煮0.5h,將兩次煎煮濾液合并,5000r/min離心15min,得上清液;
(5)將步驟(4)所得上清液過微孔濾膜進行微濾,濾膜孔徑為0.45微米;然后用聚丙烯中空纖維柱進行超濾除去大分子雜質,聚丙烯中空纖維柱截留分子量為60000道爾頓;
(6)將步驟(5)超濾后濾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08(60℃);
(7)將步驟(6)減壓濃縮后藥液加蒸餾水定容至1000mL,然后灌裝、滅菌即得抗感敗毒口服液成品。
實施例2
以1000mL抗感敗毒口服液為例,其制備方法如下:
(1)稱取各藥材:黃芩300g、梔子260g、板藍根200g、連翹200g、綿馬貫眾200g、野菊花200g、柴胡200g、魚腥草200g,將以上藥材混勻,一起粉碎,過30目篩;
(2)取藥材總重量10倍的純化水加熱至85℃,加入步驟(1)中過篩后的藥材,恒溫浸泡30分鐘;
(3)將步驟(2)所得藥液降溫至50℃,用質量分數為40%的檸檬酸水調節pH至5.0,加入復合酶(纖維素酶1g,酶活為20000U/g;果膠酶0.5g,酶活為50000U/g;Viscozyme L 復合酶0.5g,酶活為60000U/g),攪拌均勻,酶解1h,然后升溫至80℃進行酶滅活處理;
(4)將步驟(3)酶解后藥液按現有技術中的中藥煎煮方式煎煮兩次,第一次煎煮1h,第二次加入藥渣重量8倍的水煎煮1h,將兩次煎煮濾液合并,5000r/min離心15min,得上清液;
(5)將步驟(4)所得上清液過微孔濾膜進行微濾,濾膜孔徑為0.45微米;然后用聚丙烯中空纖維柱進行超濾除去大分子雜質,聚丙烯中空纖維柱截留分子量為60000道爾頓;
(6)將步驟(5)超濾后濾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0(60℃);
(7)將步驟(6)減壓濃縮后藥液加蒸餾水定容至1000mL,然后灌裝、滅菌即得抗感敗毒口服液成品。
動物實驗
大連瓦房店市某白羽肉雞自養場,飼養AA白羽肉雞40000只(2棟,各20000只),28日齡,2棟幾乎同時大群出現采食量下降、飲水減少、精神沉郁、羽毛凌亂、眼線拉長、眼臉發紺、雞冠和肉髯發紅或發紺。臨床剖檢可見家禽氣管和喉頭發紅、肺臟充血或出血、心包積水、肝腎充血、腸道漿膜面血管怒張、腸道粘膜面充血或出血。為防止發生與流感混感癥狀,將雞分為兩組并采取相應隔離措施。對照組不用藥;治療組按照每250ml實施例2抗感敗毒口服液飲水200公斤劑量給藥5天,自由采食和飲水。
結果發現:
1、治療組第4天基本接近標準采食量,對照組第7天仍未達到標準采食量,與對照組相比,治療組采食量恢復快;
2、至用藥第3天,治療組蔫雞(眼腫、呆立、乍毛)和冠髯發紺雞合計729只,對照組為1150只,治療組蔫雞和冠髯發紺雞只較對照組降低36%左右,取得了相對理想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