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中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頸腰康康復貼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現在的人們過于忙碌,而忘記了身體健康的重要性,長期下來,身體就會發生很多疾病,而骨病就是威脅人們健康的一大因素,常見的骨病如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退行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等,都嚴重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和工作。
目前市場上治療骨病的方法有:西藥止痛治療,使用激素、鎮痛藥、抗生素等,但這些藥物只能臨時止痛、無法除根、長期服用易產生依賴性且毒副作用明顯;封閉治療,就是局部麻醉以達到止痛的效果,封閉藥效過后癥狀馬上恢復,若反復使用只會加重病情而且會產生副作用,造成更嚴重的傷害;手術治療,而手術治療費用高、創傷大、恢復期長、術后并發癥較多,治標不治本、且往往存在較高的風險。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能徹底治療骨病且毒副作用比較小,成本比較低的。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頸腰康康復貼: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紅花15-25份、乳膏20-30份、沒藥16-20份、麻葉25-35份、獨活20-24份、馬錢子15-25份、車前子20-30份、木瓜25-35份、蝎子25-35份、穿山甲20-30份、蜈蚣20-25份、伸筋草20-28份、當歸25-35份、三七25-32份、草烏22-30份、血竭22-30份、土鱉蟲18-25份、薄荷腦15-25份、引經藥20-30份、蜣螂蟲15-25份、透骨草20-30份。
進一步地,所述的頸腰康康復貼,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紅花20份、乳膏25份、沒藥18份、麻葉30份、獨活22份、馬錢子20份、車前子25份、木瓜30份、蝎子30份、穿山甲25份、蜈蚣23份、伸筋草24份、當歸30份、三七28份、草烏26份、血竭26份、土鱉蟲21份、薄荷腦20份、引經藥25份、蜣螂蟲20份、透骨草25份。
所述頸腰康康復貼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用食用油炸制各原料;
(2)炸制完畢后,過濾除去藥渣,得藥液;
(3)將黃丹加入藥液中,然后煎煮藥液至黃丹完成溶解,得半成品;
(4)將半成品倒入水中冷卻,再撈出得所述的頸腰康康復貼。
進一步地,步驟(1)中,所述食用油為芝麻油。芝麻油一般指香油,是從芝麻中提煉出來的,具有特別的香味。芝麻油含人體必需的不飽和脂肪酸和氨基酸,居各種植物油之首,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人體必需的鐵、鋅、銅等微量元素。芝麻油具有降低血脂、軟化血管、降低血壓、促進微循環、提高機體免疫力的作用。
進一步地,步驟(1)中所述炸制為在食用油溫為80-100℃的條件下炸制50-70min。通過炸制各原料,將原料中的有效成分充分地溶解在芝麻油中。為節省時間,可以將各原料一起放進油中,進行炸制。
進一步地,步驟(1)中,各原料總重量與食用油的重量比為1:8-12。
進一步地,步驟(3)中,所述黃丹的重量與所述藥液的重量比為1:1.5-2.5。黃丹,中藥名,為純鉛加工而成的四氧化三鉛,為橙紅色或橙黃色粉末、味辛、微寒,具有拔毒生肌、殺蟲止癢的功效。
進一步地,所述煎煮的溫度為70-80℃。煎煮是為了讓黃丹完全溶解,為了能使黃丹充分溶解,在煎煮時進行攪拌。
進一步地,步驟(4)中,所述半成品的重量與所述水的重量比為1:10-20,所述水的溫度為0-25℃。將半成品倒入水中,這樣可以除去半成品中的毒素,防止人們使用所述的頸腰康康復貼時出現過敏的現象。
進一步地,待半成品冷卻至20-25℃時,再撈出。即等到半成品冷卻后再撈出,這時半成品已成為固體,使用時再將其化開即可。
紅花又稱草紅花,雙子葉植物,有特異香氣、味微苦,具有活血通經、祛瘀止痛的作用,常用來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吐血等癥狀。
沒藥為橄欖科植物地丁樹或哈地丁樹的干燥樹脂,味辛、苦,性平。具有散瘀定痛、消腫生肌的功效,常用來治療胸痹心痛、胃脘疼痛、痛經經閉、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癰腫瘡瘍等癥狀。
麻葉為夾竹桃科植物羅布麻Apoeynum venetum L.的干燥葉,味苦、性寒,有拔毒消炎、退腫的功效。
獨活為傘形科植物重齒毛當歸Angelica pubescens Maxim.f.biserrata Shan et Yuan的干燥根,味辛、微溫,具有祛風勝濕、散寒止痛的功效,常用來治療風寒濕痹、腰膝疼痛、頭痛、齒痛等癥狀。
馬錢子為馬錢科植物馬錢的干燥成熟種子,味苦、性溫,具有通絡止痛、散結消腫的功效,常用來治療風濕頑痹、麻木癱瘓、跌打損傷、癰疽腫痛、類風濕性關節痛等癥狀。
車前子,藥用車前子為車前科植物車前或平車前的干燥成熟種子,性味甘寒,有利水通淋、清肝明目的功效。
木瓜屬薔薇科、木瓜屬,性溫、味酸,具有消食、驅蟲、清熱、祛風的功效,常用來治療胃痛、消化不良、肺熱干咳、手腳痙攣疼痛等病癥。
蝎子是蛛形綱動物,常用來治療驚癇、風濕、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耳聾語澀、手足抽掣等。
穿山甲是對穿山甲科穿山甲屬的統稱,味咸,性微寒;有活血散結、通經下乳、消癰潰堅的功效,常用來治療血瘀經閉、風濕痹痛、關節痹痛,麻木拘攣等癥狀。
蜈蚣為陸生節肢動物,性溫、味辛,具有熄風鎮痙、攻毒散結、通絡止痛的功效,常用來治療小兒驚風、抽搐痙攣、半身不遂、破傷風癥、風濕頑痹等癥狀。
伸筋草屬百合科、百合目,性溫、微苦,具有祛風散寒、除濕消腫、舒筋活絡的功效,常用來治療風寒濕痹、筋脈拘攣疼痛、跌打扭傷腫痛等。
當歸屬傘形科植物,味甘、性溫,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的功能,常用來治療月經不調、虛寒腹痛、肌膚麻木、腸燥便難,跌打損傷等。
三七為傘形目五加科植物,味甘、微苦、性溫,具有散瘀止血、消腫定痛的功效。此外三七具有抗炎,保肝的作用,三七中的三七皂苷具有抗腫瘤的作用。
草烏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烏頭(野生種)或北烏頭的塊根,具有祛風除濕、溫經散寒、消腫止痛的功效,常用來治療風寒濕痹、關節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等癥狀。
血竭為棕櫚科植物麒麟竭果實滲出的樹脂經加工制成,味甘、性平,具有活血定痛、化瘀止血、斂瘡止血的功效,常用來治療跌打損傷、心腹瘀痛,外傷出血,瘡瘍不斂等癥狀。
土鱉蟲,中藥名,為鱉蠊科昆蟲地鱉Eupolyph,aga sin,ensis Walker或冀地鱉Steleophaga Plancyi(Boleny)的雌蟲干燥體,味咸、性寒,常用來治療跌打損傷,筋傷骨折,血瘀經閉,產后瘀阻腹痛,癮瘕痞塊等癥狀。
薄荷腦由薄荷的葉和莖中所提取,在醫藥上用作刺激要,作用于皮膚或粘膜,有清涼止癢、消炎的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消腫等。
蜣螂蟲,俗稱屎殼郎,味咸、性寒,拔毒生肌、散腫止血的功效。
透骨草屬透骨草科、唇形目,味甘、性溫,具有祛風濕、活血、舒筋止痛的作用,常用來治療風濕痛、陰囊濕疹等。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本發明所述的頸腰康康復貼中所含的紅花、沒藥、獨活具有活血通經、祛瘀止痛的功效;麻葉、馬錢子、三七、薄荷腦、蜣螂蟲、車前子具有消炎、退腫的功效;木瓜、蝎子、蜈蚣、伸筋草有治療手腳痙攣、半身不遂的功效;穿山甲、當歸、草烏、透骨草具有治療風濕痹痛、關節痹痛的功效;血竭、土鱉蟲具有治療跌打損傷的功效;即本發明所述的頸腰康康復貼中的各原料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發揮協同作用能活血化瘀、通經活絡、行血止痛、強筋健骨;對頸椎病、肩周炎、腰腿疼痛、椎間盤突出、脊管狹窄、肢體麻木、關節炎、跌打損傷、腰肌勞損、骨關節急性疼痛等骨病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本發明使用食用油提取各原料中的有效成分,有利于有效成分的充分提取,便于提高藥效,且對身體無任何毒副作用。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的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實施方式,都屬于本發明所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一
一種頸腰康康復貼,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紅花15g、沒藥16g、麻葉25g、獨活20g、馬錢子15g、車前子20g、木瓜25g、蝎子25g、穿山甲20g、蜈蚣20g、伸筋草20g、當歸25g、三七25g、草烏22g、血竭22g、土鱉蟲18g、薄荷腦15g、蜣螂蟲15g、透骨草20g。
所述頸腰康康復貼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用食用油溫為80℃的油,炸制各原料50min,所用食用油的重量為各原料總重量的8倍;
(2)炸制完畢后,過濾除去藥渣,得藥液;
(3)將黃丹加入藥液中,黃丹的加入有利于所述頸腰康康復貼的成型,所用黃丹的重量與所述藥液的重量比為1:1.5,然后在70℃的溫度下煎煮至黃丹完成溶解,為加速黃丹的溶解,在煎煮時可以進行攪拌,黃丹溶解完畢后,得半成品;
(4)將半成品倒入0℃的水中進行冷卻,倒入時所述半成品的重量與所述水的重量比為1:10,倒入水中進行冷卻可以使半成品迅速成為固體,且可以除去半成品中的毒素,防止使用時出現過敏的現象,將半成品冷卻至20℃時,再撈出得所述的頸腰康康復貼。
實施例二
一種頸腰康康復貼,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紅花20g、沒藥18g、麻葉30g、獨活22g、馬錢子20g、車前子25g、木瓜30g、蝎子30g、穿山甲25g、蜈蚣23g、伸筋草24g、當歸30g、三七28g、草烏26g、血竭26g、土鱉蟲21g、薄荷腦20g、蜣螂蟲20g、透骨草25g。
所述頸腰康康復貼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用食用油溫為90℃的芝麻油,炸制各原料60min,所用食用油的重量為各原料總重量的10倍,因芝麻油中含有豐富的營養,且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使用芝麻油相比其它的食用油可以提高所述的頸腰康康復貼的藥效;
(2)炸制完畢后,過濾除去藥渣,得藥液;
(3)將黃丹加入藥液中,黃丹的加入有利于所述頸腰康康復貼的成型,所用黃丹的重量與所述藥液的重量比為1:2,然后在75℃的溫度下煎煮至黃丹完成溶解,為加速黃丹的溶解,在煎煮時可以進行攪拌,黃丹溶解完畢后,得半成品;
(4)將半成品倒入10℃的水中進行冷卻,倒入時所述半成品的重量與所述水的重量比為1:15,倒入水中進行冷卻可以使半成品迅速成為固體,且可以除去半成品中的毒素,防止使用時出現過敏的現象,將半成品冷卻至22℃時,再撈出得所述的頸腰康康復貼。
實施例三
一種頸腰康康復貼,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紅花25g、沒藥20g、麻葉35g、獨活24g、馬錢子25g、車前子30g、木瓜35g、蝎子35g、穿山甲30g、蜈蚣25g、伸筋草28g、當歸35g、三七32g、草烏30g、血竭30g、土鱉蟲25g、薄荷腦25g、蜣螂蟲25g、透骨草30g。
所述頸腰康康復貼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用食用油溫為100℃的芝麻油,炸制各原料70min,所用食用油的重量為各原料總重量的12倍,因芝麻油中含有豐富的營養,且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使用芝麻油相比其它的食用油可以提高所述的頸腰康康復貼的藥效;
(2)炸制完畢后,過濾除去藥渣,得藥液;
(3)將黃丹加入藥液中,黃丹的加入有利于所述頸腰康康復貼的成型,所用黃丹的重量與所述藥液的重量比為1:2.5,然后在80℃的溫度下煎煮至黃丹完成溶解,為加速黃丹的溶解,在煎煮時可以進行攪拌,黃丹溶解完畢后,得半成品;
(4)將半成品倒入25℃的水中進行冷卻,倒入時所述半成品的重量與所述水的重量比為1:20,倒入水中進行冷卻可以使半成品迅速成為固體,且可以除去半成品中的毒素,防止使用時出現過敏的現象,將半成品冷卻至25℃時,再撈出得所述的頸腰康康復貼。
實施例二所述的頸腰康康復貼的具體實施案例
選取臨床關節炎患者400例,使用本發明所述的頸腰康康復貼對臨床400例患者進行治療,在使用時,先將所述的頸腰康康復貼進行熔化,然后將其涂抹患處,再用布包扎固定一天即可,一周使用所述的頸腰康康復貼涂抹三次,一個月為一個療程。在使用本發明所述的頸腰康康復貼進行治療時,患者的飲食習慣及生活環境均與使用本發明所述的頸腰康康復貼之前相同。
實驗結果:治愈90%、有效10%。
治愈:疼痛消失、關節活動恢復正常;
有效:疼痛減輕或基本消失、關節活動明顯減少;
無效:病癥基本無變化。
實施例2的典型案例:
張某,男,30歲,關節疼痛,膝、踝、腕等大關節處出現紅腫、灼熱、劇痛的癥狀,經診斷為風濕性關節炎,使用本發明所述的頸腰康康復貼進行治療,一個療程后,其紅腫、灼熱癥狀消失,疼痛減輕,繼續采用本發明所述的頸腰康康復貼進行治療,半個療程后,疼痛感消失,身體基本恢復正常。
王某,女,28歲,由于汗出當風、露臥貪涼引起腰腿疼痛,在醫院治療兩個月后,基本沒什么療效,采用本發明所述的頸腰康康復貼治療兩個療程后,其疼痛感消失,繼續采用本發明所述的頸腰康康復貼一個療程后,身體恢復正常。
黃某,男,28歲,患頸椎病,頸部疼痛,扭動脖子時疼痛加劇,采用本發明所述頸腰康康復貼進行治療,一個療程后,頸部疼痛感消失,繼續采用所述的頸腰康康復貼進行治療,一個療程后,扭動脖子時基本沒有疼痛感。
楊某,男,60歲,患坐骨神經痛,大腿的后部及小腿后外側疼痛,采用本發明所述的頸腰康康復貼進行治療,兩個療程后,疼痛感減輕,繼續采用其治療,一個療程后,疼痛感基本消失。
云某,女,58歲,患退化性關節炎,關節處常出現僵硬、疼痛的感覺,采用本發明所述頸腰康康復貼進行治療,三個療程后,疼痛感減輕,患者只有在出現天氣變化或劇烈運動時才有疼痛感。
楊某,女,70歲,患類風濕性關節炎,使用本發明所述的頸腰康康復貼一個療程后,基本無變化,繼續使用本發明所述的頸腰康康復貼兩個療程后,其疼痛感減輕,但運動過猛仍會疼痛。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以所述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