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中藥學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治療腹瀉的中藥。
背景技術:
腹瀉是一種常見癥狀,俗稱“拉肚子”,是指排便次數明顯超過平日習慣的頻率,糞質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過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膿血、黏液。腹瀉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門不適、失禁等癥狀。腹瀉分急性和慢性兩類。急性腹瀉發病急劇,病程在2~3周之內。慢性腹瀉指病程在兩個月以上或間歇期在2~4周內的復發性腹瀉。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腹瀉的中藥,具有行氣調中,散寒止痛,溫中降逆,溫腎納氣,暖胃、止瀉的功效。
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治療腹瀉的中藥,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各組分組成:
沉香2-7份,小茴香23-27份,陳皮21-26份,肉桂32-37份,茯苓4-13份,滑石4-10份,地膚子42-47份,金錢草4-9份,車前36-42份,草果78-83份,麥芽10-17份,山楂45-57份,檳榔3-7份,烏藥12-18份,荔枝核34-47份。
一種治療腹瀉的中藥的制備方法是:按重量稱量上述原料,將所有原料放入水中大火煎煮,水沸騰后保持30分鐘。最后,關火冷卻至室溫,即得成品。
其優點在于:具有行氣調中,散寒止痛,溫中降逆,溫腎納氣,暖胃、止瀉的功效。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治療腹瀉的中藥,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各組分組成:
沉香2份,小茴香23份,陳皮21份,肉桂32份,茯苓4份,滑石4份,地膚子42份,金錢草4份,車前36份,草果78份,麥芽10份,山楂45份,檳榔3份,烏藥12份,荔枝核34份。
實施例2
一種治療腹瀉的中藥,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各組分組成:
沉香7份,小茴香27份,陳皮26份,肉桂37份,茯苓13份,滑石10份,地膚子47份,金錢草9份,車前42份,草果83份,麥芽17份,山楂57份,檳榔7份,烏藥18份,荔枝核47份。
實施例3
一種治療腹瀉的中藥,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各組分組成:
沉香4份,小茴香25份,陳皮23份,肉桂35份,茯苓7份,滑石6份,地膚子45份,金錢草7份,車前39份,草果81份,麥芽15份,山楂50份,檳榔6份,烏藥15份,荔枝核4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