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中藥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用于口腔抑菌和口氣清新的中藥漱口水及其配制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尤其是人們自身的衛生問題,現在也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自我形象的完美塑造,是現代人的精神追求,口氣清新也是人們美好形象的重要標志,然而,口臭、抽煙、喝酒或者是吃了異味食物給生活帶來的諸多不便,為了消除這種難言之隱,人們使用了各種辦法,漱口水就是一種解決這種問題的方法,漱口水的產生解決了這一難題,使得人們的口齒變得清新。
但是現有的漱口水也存在嚴重的缺點,市場上的漱口水可以使得口腔變得清新,但是不能防止口腔內細菌的產生,當口腔內細菌較多時,不利于人們自身的身體健康。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口腔抑菌和口氣清新的中藥漱口水及其配制方法,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用于口腔抑菌和口氣清新的中藥漱口水及其配制方法,按照重量分數計,由以下組分組成:綠茶10-25份、金銀花10-25份、藿香4-10份、薄荷10-25份、糖精鈉2-5份、氟化鈉2-5份、羧甲基纖維素鈉2-5份、西砒氯銨2-6份、十二烷基硫酸鈉(K12)3-6份、尼泊金甲酯2-5份、甘油10-25份、冰片10-30份、香精2-5份。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按照重量分數計,由以下組分組成:綠茶10-20份、金銀花10-20份、藿香4-8份、薄荷10-20份、糖精鈉2-4份、氟化鈉2-4份、羧甲基纖維素鈉2-4份、西砒氯銨2-5份、十二烷基硫酸鈉(K12)3-5份、尼泊金甲酯2-4份、甘油10-20份、冰片10-20份、香精2-4份。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按照重量分數計,由以下組分組成:綠茶14份、金銀花16份、藿香4份、薄荷10份、糖精鈉5份、氟化鈉3份、羧甲基纖維素鈉5份、西砒氯銨2份、十二烷基硫酸鈉(K12)3份、尼泊金甲酯5份、甘油10份、冰片10份、香精5份。
所述的用于口腔抑菌和口氣清新的中藥漱口水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綠茶、金銀花、藿香和薄荷放入鍋中,微火炒制至微黃,取出放涼,研末,過200目篩,得細粉,加入75-95%的醫用乙醇驚醒攪拌萃取,得中藥提取液,備用;
(2)將糖精鈉和氟化鈉用80-95℃的純化水驚醒溶解,得溶液A,備用;
(3)將羧甲基纖維素鈉用純化水溶解,加入西砒氯銨、K12、尼泊金甲酯、甘油和冰片加熱到沸騰溶解,得溶液B,備用;
(4)將步驟(1)制備的中藥提取液、步驟(2)制備的溶液A和步驟(3)制備的溶液B混合,在1000-1300r/min的轉速下攪拌均勻,得棕色透明液體C;
(5)在步驟(4)制備的棕色透明液體C中加入香精,攪拌均勻;
(6)用8-11倍純化水稀釋步驟(5)制備的溶液,得溶液D,溶液D靜置24h后,取溶液D中的上清液,過濾后灌裝,即為所述的用于口腔抑菌和口氣清新的中藥漱口水。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的漱口水氣味微香,該漱口水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達50%以上;對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達50%以上;對大腸桿菌的抑菌率達50%以上,該漱口水有效地抑制了口腔內細菌的產生,該漱口水具有溶解功能,可有效將口腔內的雜質溶解形成絮狀物跟隨漱口水吐出,保持了口氣清新,保持了口氣清新。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景l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1
本發明實施例中,一種用于口腔抑菌和口氣清新的中藥漱口水,按照重量分數計,由以下組分組成:綠茶14份、金銀花16份、藿香4份、薄荷10份、糖精鈉5份、氟化鈉3份、羧甲基纖維素鈉5份、西砒氯銨2份、十二烷基硫酸鈉(K12)3份、尼泊金甲酯5份、甘油10份、冰片10份、香精5份。
所述的用于口腔抑菌和口氣清新的中藥漱口水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綠茶、金銀花、藿香和薄荷放入鍋中,微火炒制至微黃,取出放涼,研末,過200目篩,得細粉,加入80%的醫用乙醇驚醒攪拌萃取,得中藥提取液,備用;
(2)將糖精鈉和氟化鈉用80℃的純化水驚醒溶解,得溶液A,備用;
(3)將羧甲基纖維素鈉用純化水溶解,加入西砒氯銨、K12、尼泊金甲酯、甘油和冰片加熱到沸騰溶解,得溶液B,備用;
(4)將步驟(1)制備的中藥提取液、步驟(2)制備的溶液A和步驟(3)制備的溶液B混合,在1200r/min的轉速下攪拌均勻,得棕色透明液體C;
(5)在步驟(4)制備的棕色透明液體C中加入香精,攪拌均勻;
(6)用8倍純化水稀釋步驟(5)制備的溶液,得溶液D,溶液D靜置24h后,取溶液D中的上清液,過濾后灌裝,即為所述的用于口腔抑菌和口氣清新的中藥漱口水。
實施例2
本發明實施例中,一種用于口腔抑菌和口氣清新的中藥漱口水,按照重量分數計,由以下組分組成:綠茶10份、金銀花20份、藿香8份、薄荷15份、糖精鈉3份、氟化鈉5份、羧甲基纖維素鈉3份、西砒氯銨5份、十二烷基硫酸鈉(K12)5份、尼泊金甲酯3份、甘油15份、冰片30份、香精3份。
所述的用于口腔抑菌和口氣清新的中藥漱口水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綠茶、金銀花、藿香和薄荷放入鍋中,微火炒制至微黃,取出放涼,研末,過200目篩,得細粉,加入90%的醫用乙醇驚醒攪拌萃取,得中藥提取液,備用;
(2)將糖精鈉和氟化鈉用90℃的純化水驚醒溶解,得溶液A,備用;
(3)將羧甲基纖維素鈉用純化水溶解,加入西砒氯銨、K12、尼泊金甲酯、甘油和冰片加熱到沸騰溶解,得溶液B,備用;
(4)將步驟(1)制備的中藥提取液、步驟(2)制備的溶液A和步驟(3)制備的溶液B混合,在1300r/min的轉速下攪拌均勻,得棕色透明液體C;
(5)在步驟(4)制備的棕色透明液體C中加入香精,攪拌均勻;
(6)用9倍純化水稀釋步驟(5)制備的溶液,得溶液D,溶液D靜置24h后,取溶液D中的上清液,過濾后灌裝,即為所述的用于口腔抑菌和口氣清新的中藥漱口水。、
實施例3
本發明實施例中,一種用于口腔抑菌和口氣清新的中藥漱口水,按照重量分數計,由以下組分組成:綠茶18份、金銀花10份、藿香6份、薄荷20份、糖精鈉2份、氟化鈉2份、羧甲基纖維素鈉2份、西砒氯銨3份、十二烷基硫酸鈉(K12)4份、尼泊金甲酯4份、甘油20份、冰片10份、香精2份。
所述的用于口腔抑菌和口氣清新的中藥漱口水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綠茶、金銀花、藿香和薄荷放入鍋中,微火炒制至微黃,取出放涼,研末,過200目篩,得細粉,加入75%的醫用乙醇驚醒攪拌萃取,得中藥提取液,備用;
(2)將糖精鈉和氟化鈉用85℃的純化水驚醒溶解,得溶液A,備用;
(3)將羧甲基纖維素鈉用純化水溶解,加入西砒氯銨、K12、尼泊金甲酯、甘油和冰片加熱到沸騰溶解,得溶液B,備用;
(4)將步驟(1)制備的中藥提取液、步驟(2)制備的溶液A和步驟(3)制備的溶液B混合,在1000r/min的轉速下攪拌均勻,得棕色透明液體C;
(5)在步驟(4)制備的棕色透明液體C中加入香精,攪拌均勻;
(6)用10倍純化水稀釋步驟(5)制備的溶液,得溶液D,溶液D靜置24h后,取溶液D中的上清液,過濾后灌裝,即為所述的用于口腔抑菌和口氣清新的中藥漱口水。
實施例4
本發明實施例中,一種用于口腔抑菌和口氣清新的中藥漱口水,按照重量分數計,由以下組分組成:綠茶25份、金銀花25份、藿香10份、薄荷25份、糖精鈉4份、氟化鈉4份、羧甲基纖維素鈉4份、西砒氯銨6份、十二烷基硫酸鈉(K12)6份、尼泊金甲酯2份、甘油25份、冰片25份、香精4份。
所述的用于口腔抑菌和口氣清新的中藥漱口水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綠茶、金銀花、藿香和薄荷放入鍋中,微火炒制至微黃,取出放涼,研末,過200目篩,得細粉,加入95%的醫用乙醇驚醒攪拌萃取,得中藥提取液,備用;
(2)將糖精鈉和氟化鈉用95℃的純化水驚醒溶解,得溶液A,備用;
(3)將羧甲基纖維素鈉用純化水溶解,加入西砒氯銨、K12、尼泊金甲酯、甘油和冰片加熱到沸騰溶解,得溶液B,備用;
(4)將步驟(1)制備的中藥提取液、步驟(2)制備的溶液A和步驟(3)制備的溶液B混合,在1300r/min的轉速下攪拌均勻,得棕色透明液體C;
(5)在步驟(4)制備的棕色透明液體C中加入香精,攪拌均勻;
(6)用11倍純化水稀釋步驟(5)制備的溶液,得溶液D,溶液D靜置24h后,取溶液D中的上清液,過濾后灌裝,即為所述的用于口腔抑菌和口氣清新的中藥漱口水。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漱口水氣味微香,該漱口水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達50%以上;對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達50%以上;對大腸桿菌的抑菌率達50%以上,該漱口水有效地抑制了口腔內細菌的產生,該漱口水具有溶解功能,可有效將口腔內的雜質溶解形成絮狀物跟隨漱口水吐出,保持了口氣清新。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發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發明。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發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發明內。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