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中藥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治療急性咽炎的中藥煎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急性咽炎是指咽粘膜、粘膜下組織及咽部淋巴組織的劑型炎癥,其特點是起病急、咽腔紅腫疼痛、空咽時疼痛,亦會伴有聲音沙啞、干咳、咳嗽痰黃、高熱頭痛等癥。該病多發于冬季、春季。西醫治療以抗菌、消炎及局部用藥為主,見效快,但易反復,且易造成過敏,適用范圍廣。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提供一種組方合理,方癥合拍,毒副作用小,臨床療效好的治療急性咽炎的中藥煎劑。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治療急性咽炎的中藥煎劑制備方法,步驟簡單,可操作性強。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治療急性咽炎的中藥煎劑,由以下重量份的藥物加水煎制而成:
20~30份生石膏,
10~15份黃芩,
10~15份玄參,
10~15份土牛膝,
10~15份浙貝,
10~15份全瓜蔞,
8~12份射干,
8~12份赤芍,
8~12份青果,
5~10份薄荷,
3~6份甘草,
5~10份丹皮。
本發明的藥劑功能主治疏風清熱,解毒利咽,消腫止痛,適用咽部劇烈疼痛,吞咽困難,咽腔鮮紅腫甚,頭痛發熱、干咳等急性咽炎之癥,其方解為:生石膏、黃芩、玄參、土牛膝、射干為君藥,相互配伍奏清熱消腫,解毒利咽,去痰止咳之功;浙貝、全瓜蔞為臣藥,浙貝配伍全瓜蔞可治痰熱咳嗽;赤芍、青果和薄荷為佐藥,赤芍有清熱涼血,活血祛瘀的功效,青果有利咽,生津,解毒之功,薄荷輕揚升浮,可清頭目,利咽喉,赤芍、青果和薄荷配伍,止痛、利咽喉;甘草和丹皮為使藥,甘草緩急止痛,調和諸藥;丹皮解熱、鎮痛、抗炎。本發明組方合理,方癥合拍,毒副作用小,臨床療效好,主治疏風清熱,解毒利咽,消腫止痛,適用咽部劇烈疼痛,吞咽困難,咽腔鮮紅腫甚,頭痛發熱、干咳等急性咽炎之癥。
一種治療急性咽炎的中藥煎劑制備方法,具體步驟為:按上述重量份配比稱取各藥物后,加水進行煎煮后棄渣取湯,即得治療急性咽炎的中藥煎劑。
作為優選,水的重量為藥物總重量的5~10倍。
因此,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提供一種治療急性咽炎的中藥煎劑,組方合理,方癥合拍,毒副作用小,臨床療效好,主治疏風清熱,解毒利咽,消腫止痛,適用咽部劇烈疼痛,吞咽困難,咽腔鮮紅腫甚,頭痛發熱、干咳等急性咽炎之癥。
(2)提供一種治療急性咽炎的中藥煎劑制備方法,加水煎煮即可,步驟簡單,可操作性強。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描述。
實施例1
按20g生石膏,10g黃芩,10g玄參,10g土牛膝,10g浙貝,10g全瓜蔞,8g射干,8g赤芍,8g青果,5g薄荷,3g甘草,5g丹皮的重量配比稱取各藥物后,加5倍水進行煎煮后棄渣取湯,即得治療急性咽炎的中藥煎劑。
實施例2
按30g生石膏,15g黃芩,15g玄參,15g土牛膝,15g浙貝,15g全瓜蔞,12g射干,12g赤芍,12g青果,10g薄荷,6g甘草,10g丹皮的重量配比稱取各藥物后,加10倍水進行煎煮后棄渣取湯,即得治療急性咽炎的中藥煎劑。
實施例3
按25g生石膏,12g黃芩,12g玄參,12g土牛膝,12g浙貝,12g全瓜蔞,10g射干,10g赤芍,10g青果,8g薄荷,4g甘草,7g丹皮的重量配比稱取各藥物后,加8倍水進行煎煮后棄渣取湯,即得治療急性咽炎的中藥煎劑。
本發明的治療急性咽炎的中藥煎劑日1劑,頓服,3日為1療程,連服1~3療程。
采用本發明共治療384例急性咽炎病癥患者,患者均有咽腔紅腫疼痛、空咽時疼痛之癥狀,另伴有聲音沙啞、干咳、咳嗽痰黃、高熱頭痛等不同癥狀,連服1~3療程,以各種癥狀完全消失為顯效,以咽痛癥狀顯著減輕為有效,病癥未改善為無效,結果:顯效:320例,有效:64例,無效:0例,總有效率達100%。
以上所述的實施例只是本發明的一種較佳的方案,并非對本發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權利要求所記載的技術方案的前提下還有其它的變體及改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