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電凝鑷,具體為一種便于組織分離的滴水電凝鑷,具有外科手術中創面止血,減輕對止血部位鄰近組織的熱灼損傷,同時可以較好的顯露手術視野,防止因手術時間偏長時鑷子滑脫,便于夾持組織及分離組織。
背景技術:
目前,在臨床上使用的電凝鑷主要的功能是創面的止血,醫生手術操作過程中,除了需要鑷子進行創面止血外,不得不要更換非電凝鑷來進行病灶組織的剝離及夾持術中去除的組織,因為大多電凝鑷的鑷尖比較光滑,光滑的目的是為了減少組織粘連,因此,導致了這類電凝鑷不具備剝離及夾持組織的功能。當然,有些醫生會通過更換普通無電手術鑷的方式來避免,如此會增加手術繁雜程度及操作時間。另外,手術過程常常需要分離粘連組織,例如分離粘連在一起的血管和神經,因此,臨床醫生也期望電凝鑷具有分離組織的功能。
現有技術普通電凝鑷存在的幾個問題是不具備組織分離、不具備組織夾持功能、滴水管路潛伏于鑷片內側壁隧道而容易堵塞、鑷桿的形狀多為扁平而影響手術視野的顯露,本發明解決了類似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便于組織分離的滴水電凝鑷,
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便于組織分離的滴水電凝鑷,包括雙極鑷片、醫用塑料指環套、導水管固定環、絕緣鑷桿套管、鑷尖、固定裝置、引水管路、防滑把持部分、鑷片閉合限定裝置和漸變圓柱形絕緣鑷桿;所述漸變圓柱形絕緣鑷桿的首端安裝雙極鑷片,并由固定裝置固定,固定裝置設置于便于組織分離的滴水電凝鑷的首端處;醫用塑料指環套設置于手持部位,處于斜坡起點處,增加了把持部位的厚度及寬度,使得醫生把持時比較舒適,所述醫用塑料指環套,在使用時將食指及大拇指套入環中,在食指往外適當伸展時可以實現鑷子的撐開功能,例如三叉神經或面肌痙攣的微血管減壓手術中要將動脈和神經之間的粘連組織分開,只要將食指適當伸展即可實現該功能需求,使得操作快捷,無需更換其它手術器械;引水管路為兩根,引水管路一端連接無菌水源,然后穿過固定裝置的預留孔固定,在雙極鑷片中間通過,在鑷子斜坡部分的下端將兩根管分別延伸至雙側鑷桿的絕緣鑷桿套管內,沿著絕緣鑷桿套管至鑷尖寬部,水從鑷尖寬部冒出,起到局部降溫及防粘連的作用,并由導水管固定環進行固定;絕緣鑷桿套管套于漸變圓柱形絕緣鑷桿靠近鑷尖的一端,導水管固定環設置于組織分離的滴水電凝鑷中部;鑷片閉合限定裝置由分別安裝在鑷片雙側的凸起圓柱體及凸起球面體構成,鑷片閉合限定裝置設置于導水管固定環和醫用塑料指環套之間;帶有防滑粗紋理的防滑把持部分嵌套在把持部位的雙側的鑷片外側,漸變圓柱形絕緣鑷桿尾端設置鑷尖。
所述固定裝置將雙側的雙極鑷片絕緣分隔開,分隔間距為1-10毫米,雙側的雙極鑷片的厚度為0.5-3.5毫米,寬度為2-7毫米,防滑把持部分的長度為50-150毫米。精致的長度、寬度及厚度才能讓操作更加精準。
所述雙極鑷片具有斜坡部分,斜坡部分從防滑把持部分以15-75度角往下延伸,斜坡長度為5-100毫米,然后再以175度-75度角延伸連接漸變圓柱形絕緣鑷桿,以該角度延伸漸變到圓柱形絕緣鑷桿的長度為50毫米-200毫米,使得漸變圓柱形絕緣鑷桿的末梢部位低于防滑把持部分的距離為3-50毫米,以保證手術過程中手術視野顯露的需求。
所述鑷片閉合限定裝置的凸起圓柱體的直徑小于雙極鑷片的寬度1-3毫米,凸起圓柱體的高度為1-3毫米,凸起球面體的直徑及高度與凸起圓柱體的一致,所述鑷片閉合限定裝置的凸起圓柱體順引水管路方向設置有穿通引水管路的孔,孔的直徑適合于兩根引水管路穿過,所述鑷片閉合限定裝置是限定鑷桿的工作夾閉程度,防止夾斷血管。
所述漸變圓柱形絕緣鑷桿的漸變寬部直徑為2-6毫米,漸變末梢部直徑為1-4毫米。
所述絕緣鑷桿套管的套管由一種醫用塑料注塑而成,注塑前需要先設計配套模具,套管的重量比較輕便,套管內壁設置凸起,凸起與漸變圓柱形絕緣鑷桿內設置的凹槽形成咬合,該凹槽的長度與鑷尖的長度一致,凹槽的內表面為非光滑設計,咬合后具有小小的摩擦力,以防止絕緣鑷桿套管自主往下滑落,絕緣鑷桿套管能往鑷尖部位滑動,滑動的限定距離為鑷尖的實際長度,絕緣鑷桿套管末梢段長度為鑷尖的長度,絕緣鑷桿套管末梢段的內側面設置為帶紋理的表面,絕緣鑷桿套管末梢段的形狀與鑷尖內側面一致,當絕緣鑷桿套管往下滑動剛好擋住鑷尖內側面,此時夾閉時不具有電凝功能,只具有組織夾持功能,用手指輕輕往上撥動滑套,鑷尖暴露,恢復熱灼止血的功能。
所述鑷尖為非絕緣梯形鑷尖,由漸變圓柱形絕緣鑷桿漸變到末梢部位延伸出非絕緣梯形鑷尖,雙側鑷尖的內側面為光滑表面或有防粘連涂層,鑷尖的外側面為光滑的,鑷尖整體從外側內收漸變0.1-10度,鑷尖5的寬部為1.5-5毫米,鑷尖的的尖部寬度為0.3-3.3毫米,鑷尖的末梢為光滑面,以防止不慎刺傷組織。
本發明的有益技術效果:具有外科手術中創面止血,減輕對止血部位鄰近組織的熱灼損傷,同時可以較好的顯露手術視野,防止因手術時間偏長時鑷子滑脫,便于夾持組織及分離組織,節約了手術時間減少手術并發癥。
附圖說明
圖1為便于組織分離的滴水電凝鑷的結構圖。
附圖標記說明
1雙極鑷片;2醫用塑料指環套;3導水管固定環;4絕緣鑷桿套管;5鑷尖;6固定裝置;7引水管路;8防滑把持部分;9鑷片閉合限定裝置;10漸變圓柱形絕緣鑷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一種便于組織分離的滴水電凝鑷,包括雙極鑷片1、醫用塑料指環套2、導水管固定環3、絕緣鑷桿套管4、鑷尖5、固定裝置6、引水管路7、防滑把持部分8、鑷片閉合限定裝置9和漸變圓柱形絕緣鑷桿10;所述漸變圓柱形絕緣鑷桿10的首端安裝雙極鑷片1,并由固定裝置6固定,固定裝置6設置于便于組織分離的滴水電凝鑷的首端處;醫用塑料指環套2設置于手持部位,處于斜坡起點處,增加了把持部位的厚度及寬度,使得醫生把持時比較舒適,所述醫用塑料指環套2,在使用時將食指及大拇指套入環中,在食指往外適當伸展時可以實現鑷子的撐開功能,例如三叉神經或面肌痙攣的微血管減壓手術中要將動脈和神經之間的粘連組織分開,只要將食指適當伸展即可實現該功能需求,使得操作快捷,無需更換其它手術器械;引水管路7為兩根,引水管路7一端連接無菌水源,然后穿過固定裝置6的預留孔固定,在雙極鑷片1中間通過,在鑷子斜坡部分的下端將兩根管分別延伸至雙側鑷桿的絕緣鑷桿套管4內,沿著絕緣鑷桿套管4至鑷尖5寬部,水從鑷尖5寬部冒出,起到局部降溫及防粘連的作用,并由導水管固定環3進行固定;絕緣鑷桿套管4套于漸變圓柱形絕緣鑷桿10靠近鑷尖5的一端,導水管固定環3設置于組織分離的滴水電凝鑷中部;鑷片閉合限定裝置9由分別安裝在鑷片雙側的凸起圓柱體及凸起球面體構成,鑷片閉合限定裝置9設置于導水管固定環3和醫用塑料指環套2之間;帶有防滑粗紋理的防滑把持部分8嵌套在把持部位的雙側的鑷片外側,漸變圓柱形絕緣鑷桿10尾端設置鑷尖5。
所述固定裝置6將雙側的雙極鑷片1絕緣分隔開,分隔間距為1-10毫米,雙側的雙極鑷片1的厚度為0.5-3.5毫米,寬度為2-7毫米,防滑把持部分8的長度為50-150毫米。精致的長度、寬度及厚度才能讓操作更加精準。
所述雙極鑷片1具有斜坡部分,斜坡部分從防滑把持部分8以15-75度角往下延伸,斜坡長度為5-100毫米,然后再以175度-75度角延伸連接漸變圓柱形絕緣鑷桿10,以該角度延伸漸變到圓柱形絕緣鑷桿10的長度為50毫米-200毫米,使得漸變圓柱形絕緣鑷桿10的末梢部位低于防滑把持部分8的距離為3-50毫米,以保證手術過程中手術視野顯露的需求。
所述鑷片閉合限定裝置9的凸起圓柱體的直徑小于雙極鑷片1的寬度1-3毫米,凸起圓柱體的高度為1-3毫米,凸起球面體的直徑及高度與凸起圓柱體的一致,所述鑷片閉合限定裝置9的凸起圓柱體順引水管路7方向設置有穿通引水管路7的孔,孔的直徑適合于兩根引水管路7穿過,所述鑷片閉合限定裝置9是限定鑷桿的工作夾閉程度,防止夾斷血管。
所述漸變圓柱形絕緣鑷桿10的漸變寬部直徑為2-6毫米,漸變末梢部直徑為1-4毫米。
所述絕緣鑷桿套管4的套管由一種醫用塑料注塑而成,注塑前需要先設計配套模具,套管的重量比較輕便,套管內壁設置凸起,凸起與漸變圓柱形絕緣鑷桿10內設置的凹槽形成咬合,該凹槽的長度與鑷尖5的長度一致,凹槽的內表面為非光滑設計,咬合后具有小小的摩擦力,以防止絕緣鑷桿套管4自主往下滑落,絕緣鑷桿套管4能往鑷尖5部位滑動,滑動的限定距離為鑷尖5的實際長度,絕緣鑷桿套管4末梢段長度為鑷尖5的長度,絕緣鑷桿套管4末梢段的內側面設置為帶紋理的表面,絕緣鑷桿套管4末梢段的形狀與鑷尖5內側面一致,當絕緣鑷桿套管4往下滑動剛好擋住鑷尖5內側面,此時夾閉時不具有電凝功能,只具有組織夾持功能,用手指輕輕往上撥動滑套,鑷尖暴露,恢復熱灼止血的功能。
所述鑷尖5為非絕緣梯形鑷尖,由漸變圓柱形絕緣鑷桿10漸變到末梢部位延伸出非絕緣梯形鑷尖,雙側鑷尖5的內側面為光滑表面或有防粘連涂層,鑷尖5的外側面為光滑的,鑷尖5整體從外側內收漸變0.1-10度,鑷尖5的寬部為1.5-5毫米,鑷尖5的的尖部寬度為0.3-3.3毫米,鑷尖的末梢為光滑面,以防止不慎刺傷組織。
本發明具有外科手術中創面止血,減輕對止血部位鄰近組織的熱灼損傷,同時可以較好的顯露手術視野,防止因手術時間偏長時鑷子滑脫,便于夾持組織及分離組織,節約了手術時間減少手術并發癥。
實施例2
一種便于組織分離的滴水電凝鑷,包括雙極鑷片1、醫用塑料指環套2、導水管固定環3、絕緣鑷桿套管4、鑷尖5、固定裝置6、引水管路7、防滑把持部分8、鑷片閉合限定裝置9和漸變圓柱形絕緣鑷桿10;所述漸變圓柱形絕緣鑷桿10的首端安裝雙極鑷片1,并由固定裝置6固定,固定裝置6設置于便于組織分離的滴水電凝鑷的首端處;醫用塑料指環套2設置于手持部位,處于斜坡起點處,增加了把持部位的厚度及寬度,使得醫生把持時比較舒適,所述醫用塑料指環套2,在使用時將食指及大拇指套入環中,在食指往外適當伸展時可以實現鑷子的撐開功能,例如三叉神經或面肌痙攣的微血管減壓手術中要將動脈和神經之間的粘連組織分開,只要將食指適當伸展即可實現該功能需求,使得操作快捷,無需更換其它手術器械;引水管路7為兩根,引水管路7一端連接無菌水源,然后穿過固定裝置6的預留孔固定,在雙極鑷片1中間通過,在鑷子斜坡部分的下端將兩根管分別延伸至雙側鑷桿的絕緣鑷桿套管4內,沿著絕緣鑷桿套管4至鑷尖5寬部,水從鑷尖5寬部冒出,起到局部降溫及防粘連的作用,并由導水管固定環3進行固定;絕緣鑷桿套管4套于漸變圓柱形絕緣鑷桿10靠近鑷尖5的一端,導水管固定環3設置于組織分離的滴水電凝鑷中部;鑷片閉合限定裝置9由分別安裝在鑷片雙側的凸起圓柱體及凸起球面體構成,鑷片閉合限定裝置9設置于導水管固定環3和醫用塑料指環套2之間;帶有防滑粗紋理的防滑把持部分8嵌套在把持部位的雙側的鑷片外側,漸變圓柱形絕緣鑷桿10尾端設置鑷尖5。
所述固定裝置6將雙側的雙極鑷片1絕緣分隔開,分隔間距為1毫米,雙側的雙極鑷片1的厚度為0.5毫米,寬度為2毫米,防滑把持部分8的長度為50毫米。精致的長度、寬度及厚度才能讓操作更加精準。
所述雙極鑷片1具有斜坡部分,斜坡部分從防滑把持部分8以15度角往下延伸,斜坡長度為5毫米,然后再以175度角延伸連接漸變圓柱形絕緣鑷桿10,以該角度延伸漸變到圓柱形絕緣鑷桿10的長度為50毫米,使得漸變圓柱形絕緣鑷桿10的末梢部位低于防滑把持部分8的距離為3毫米,以保證手術過程中手術視野顯露的需求。
所述鑷片閉合限定裝置9的凸起圓柱體的直徑小于雙極鑷片1的寬度1毫米,凸起圓柱體的高度為1毫米,凸起球面體的直徑及高度與凸起圓柱體的一致,所述鑷片閉合限定裝置9的凸起圓柱體順引水管路7方向設置有穿通引水管路7的孔,孔的直徑適合于兩根引水管路7穿過,所述鑷片閉合限定裝置9是限定鑷桿的工作夾閉程度,防止夾斷血管。
所述漸變圓柱形絕緣鑷桿10的漸變寬部直徑為2毫米,漸變末梢部直徑為1毫米。
所述絕緣鑷桿套管4的套管由一種醫用塑料注塑而成,注塑前需要先設計配套模具,套管的重量比較輕便,套管內壁設置凸起,凸起與漸變圓柱形絕緣鑷桿10內設置的凹槽形成咬合,該凹槽的長度與鑷尖5的長度一致,凹槽的內表面為非光滑設計,咬合后具有小小的摩擦力,以防止絕緣鑷桿套管4自主往下滑落,絕緣鑷桿套管4能往鑷尖5部位滑動,滑動的限定距離為鑷尖5的實際長度,絕緣鑷桿套管4末梢段長度為鑷尖5的長度,絕緣鑷桿套管4末梢段的內側面設置為帶紋理的表面,絕緣鑷桿套管4末梢段的形狀與鑷尖5內側面一致,當絕緣鑷桿套管4往下滑動剛好擋住鑷尖5內側面,此時夾閉時不具有電凝功能,只具有組織夾持功能,用手指輕輕往上撥動滑套,鑷尖暴露,恢復熱灼止血的功能。
所述鑷尖5為非絕緣梯形鑷尖,由漸變圓柱形絕緣鑷桿10漸變到末梢部位延伸出非絕緣梯形鑷尖,雙側鑷尖5的內側面為光滑表面或有防粘連涂層,鑷尖5的外側面為光滑的,鑷尖5整體從外側內收漸變0.1度,鑷尖5的寬部為1.5毫米,鑷尖5的的尖部寬度為0.3毫米,鑷尖的末梢為光滑面,以防止不慎刺傷組織。
本發明具有外科手術中創面止血,減輕對止血部位鄰近組織的熱灼損傷,同時可以較好的顯露手術視野,防止因手術時間偏長時鑷子滑脫,便于夾持組織及分離組織,節約了手術時間減少手術并發癥。
實施例3
一種便于組織分離的滴水電凝鑷,包括雙極鑷片1、醫用塑料指環套2、導水管固定環3、絕緣鑷桿套管4、鑷尖5、固定裝置6、引水管路7、防滑把持部分8、鑷片閉合限定裝置9和漸變圓柱形絕緣鑷桿10;所述漸變圓柱形絕緣鑷桿10的首端安裝雙極鑷片1,并由固定裝置6固定,固定裝置6設置于便于組織分離的滴水電凝鑷的首端處;醫用塑料指環套2設置于手持部位,處于斜坡起點處,增加了把持部位的厚度及寬度,使得醫生把持時比較舒適,所述醫用塑料指環套2,在使用時將食指及大拇指套入環中,在食指往外適當伸展時可以實現鑷子的撐開功能,例如三叉神經或面肌痙攣的微血管減壓手術中要將動脈和神經之間的粘連組織分開,只要將食指適當伸展即可實現該功能需求,使得操作快捷,無需更換其它手術器械;引水管路7為兩根,引水管路7一端連接無菌水源,然后穿過固定裝置6的預留孔固定,在雙極鑷片1中間通過,在鑷子斜坡部分的下端將兩根管分別延伸至雙側鑷桿的絕緣鑷桿套管4內,沿著絕緣鑷桿套管4至鑷尖5寬部,水從鑷尖5寬部冒出,起到局部降溫及防粘連的作用,并由導水管固定環3進行固定;絕緣鑷桿套管4套于漸變圓柱形絕緣鑷桿10靠近鑷尖5的一端,導水管固定環3設置于組織分離的滴水電凝鑷中部;鑷片閉合限定裝置9由分別安裝在鑷片雙側的凸起圓柱體及凸起球面體構成,鑷片閉合限定裝置9設置于導水管固定環3和醫用塑料指環套2之間;帶有防滑粗紋理的防滑把持部分8嵌套在把持部位的雙側的鑷片外側,漸變圓柱形絕緣鑷桿10尾端設置鑷尖5。
所述固定裝置6將雙側的雙極鑷片1絕緣分隔開,分隔間距為10毫米,雙側的雙極鑷片1的厚度為3.5毫米,寬度為7毫米,防滑把持部分8的長度為150毫米。精致的長度、寬度及厚度才能讓操作更加精準。
所述雙極鑷片1具有斜坡部分,斜坡部分從防滑把持部分8以75度角往下延伸,斜坡長度為100毫米,然后再以75度角延伸連接漸變圓柱形絕緣鑷桿10,以該角度延伸漸變到圓柱形絕緣鑷桿10的長度為200毫米,使得漸變圓柱形絕緣鑷桿10的末梢部位低于防滑把持部分8的距離為50毫米,以保證手術過程中手術視野顯露的需求。
所述鑷片閉合限定裝置9的凸起圓柱體的直徑小于雙極鑷片1的寬度3毫米,凸起圓柱體的高度為3毫米,凸起球面體的直徑及高度與凸起圓柱體的一致,所述鑷片閉合限定裝置9的凸起圓柱體順引水管路7方向設置有穿通引水管路7的孔,孔的直徑適合于兩根引水管路7穿過,所述鑷片閉合限定裝置9是限定鑷桿的工作夾閉程度,防止夾斷血管。
所述漸變圓柱形絕緣鑷桿10的漸變寬部直徑為6毫米,漸變末梢部直徑為4毫米。
所述絕緣鑷桿套管4的套管由一種醫用塑料注塑而成,注塑前需要先設計配套模具,套管的重量比較輕便,套管內壁設置凸起,凸起與漸變圓柱形絕緣鑷桿10內設置的凹槽形成咬合,該凹槽的長度與鑷尖5的長度一致,凹槽的內表面為非光滑設計,咬合后具有小小的摩擦力,以防止絕緣鑷桿套管4自主往下滑落,絕緣鑷桿套管4能往鑷尖5部位滑動,滑動的限定距離為鑷尖5的實際長度,絕緣鑷桿套管4末梢段長度為鑷尖5的長度,絕緣鑷桿套管4末梢段的內側面設置為帶紋理的表面,絕緣鑷桿套管4末梢段的形狀與鑷尖5內側面一致,當絕緣鑷桿套管4往下滑動剛好擋住鑷尖5內側面,此時夾閉時不具有電凝功能,只具有組織夾持功能,用手指輕輕往上撥動滑套,鑷尖暴露,恢復熱灼止血的功能。
所述鑷尖5為非絕緣梯形鑷尖,由漸變圓柱形絕緣鑷桿10漸變到末梢部位延伸出非絕緣梯形鑷尖,雙側鑷尖5的內側面為光滑表面或有防粘連涂層,鑷尖5的外側面為光滑的,鑷尖5整體從外側內收漸變10度,鑷尖5的寬部為5毫米,鑷尖5的的尖部寬度為3.3毫米,鑷尖的末梢為光滑面,以防止不慎刺傷組織。
本發明具有外科手術中創面止血,減輕對止血部位鄰近組織的熱灼損傷,同時可以較好的顯露手術視野,防止因手術時間偏長時鑷子滑脫,便于夾持組織及分離組織,節約了手術時間減少手術并發癥。
實施例4
本實施例為最佳實施例。
一種便于組織分離的滴水電凝鑷,包括雙極鑷片1、醫用塑料指環套2、導水管固定環3、絕緣鑷桿套管4、鑷尖5、固定裝置6、引水管路7、防滑把持部分8、鑷片閉合限定裝置9和漸變圓柱形絕緣鑷桿10;所述漸變圓柱形絕緣鑷桿10的首端安裝雙極鑷片1,并由固定裝置6固定,固定裝置6設置于便于組織分離的滴水電凝鑷的首端處;醫用塑料指環套2設置于手持部位,處于斜坡起點處,增加了把持部位的厚度及寬度,使得醫生把持時比較舒適,所述醫用塑料指環套2,在使用時將食指及大拇指套入環中,在食指往外適當伸展時可以實現鑷子的撐開功能,例如三叉神經或面肌痙攣的微血管減壓手術中要將動脈和神經之間的粘連組織分開,只要將食指適當伸展即可實現該功能需求,使得操作快捷,無需更換其它手術器械;引水管路7為兩根,引水管路7一端連接無菌水源,然后穿過固定裝置6的預留孔固定,在雙極鑷片1中間通過,在鑷子斜坡部分的下端將兩根管分別延伸至雙側鑷桿的絕緣鑷桿套管4內,沿著絕緣鑷桿套管4至鑷尖5寬部,水從鑷尖5寬部冒出,起到局部降溫及防粘連的作用,并由導水管固定環3進行固定;絕緣鑷桿套管4套于漸變圓柱形絕緣鑷桿10靠近鑷尖5的一端,導水管固定環3設置于組織分離的滴水電凝鑷中部;鑷片閉合限定裝置9由分別安裝在鑷片雙側的凸起圓柱體及凸起球面體構成,鑷片閉合限定裝置9設置于導水管固定環3和醫用塑料指環套2之間;帶有防滑粗紋理的防滑把持部分8嵌套在把持部位的雙側的鑷片外側,漸變圓柱形絕緣鑷桿10尾端設置鑷尖5。
所述固定裝置6將雙側的雙極鑷片1絕緣分隔開,分隔間距為3.5毫米,雙側的雙極鑷片1的厚度為1毫米,寬度為2-7毫米,防滑把持部分8的長度為63毫米。精致的長度、寬度及厚度才能讓操作更加精準。
所述雙極鑷片1具有斜坡部分,斜坡部分從防滑把持部分8以45度角往下延伸,斜坡長度為45毫米,然后再以145度角延伸連接漸變圓柱形絕緣鑷桿10,以該角度延伸漸變到圓柱形絕緣鑷桿10的長度為130毫米,使得漸變圓柱形絕緣鑷桿10的末梢部位低于防滑把持部分8的距離為22毫米,以保證手術過程中手術視野顯露的需求。
所述鑷片閉合限定裝置9的凸起圓柱體的直徑小于雙極鑷片1的寬度2毫米,凸起圓柱體的高度為2毫米,凸起球面體的直徑及高度與凸起圓柱體的一致,所述鑷片閉合限定裝置9的凸起圓柱體順引水管路7方向設置有穿通引水管路7的孔,孔的直徑適合于兩根引水管路7穿過,所述鑷片閉合限定裝置9是限定鑷桿的工作夾閉程度,防止夾斷血管。
所述漸變圓柱形絕緣鑷桿10的漸變寬部直徑為3毫米,漸變末梢部直徑為2毫米。
所述絕緣鑷桿套管4的套管由一種醫用塑料注塑而成,注塑前需要先設計配套模具,套管的重量比較輕便,套管內壁設置凸起,凸起與漸變圓柱形絕緣鑷桿10內設置的凹槽形成咬合,該凹槽的長度與鑷尖5的長度一致,凹槽的內表面為非光滑設計,咬合后具有小小的摩擦力,以防止絕緣鑷桿套管4自主往下滑落,絕緣鑷桿套管4能往鑷尖5部位滑動,滑動的限定距離為鑷尖5的實際長度,絕緣鑷桿套管4末梢段長度為鑷尖5的長度,絕緣鑷桿套管4末梢段的內側面設置為帶紋理的表面,絕緣鑷桿套管4末梢段的形狀與鑷尖5內側面一致,當絕緣鑷桿套管4往下滑動剛好擋住鑷尖5內側面,此時夾閉時不具有電凝功能,只具有組織夾持功能,用手指輕輕往上撥動滑套,鑷尖暴露,恢復熱灼止血的功能。
所述鑷尖5為非絕緣梯形鑷尖,由漸變圓柱形絕緣鑷桿10漸變到末梢部位延伸出非絕緣梯形鑷尖,雙側鑷尖5的內側面為光滑表面或有防粘連涂層,鑷尖5的外側面為光滑的,鑷尖5整體從外側內收漸變6度,鑷尖5的寬部為2毫米,鑷尖5的的尖部寬度為0.5毫米,鑷尖的末梢為光滑面,以防止不慎刺傷組織。
本發明具有外科手術中創面止血,減輕對止血部位鄰近組織的熱灼損傷,同時可以較好的顯露手術視野,防止因手術時間偏長時鑷子滑脫,便于夾持組織及分離組織,節約了手術時間減少手術并發癥。
本發明較佳實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發明實施的范圍,即依本發明專利范圍及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發明蓋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