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女性婦科病的中草藥,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治療月經量少的中藥。
背景技術:
月經量少(月經過少)月經周期基本正常,經量明顯減少,甚至點滴即凈;或經期縮短不足兩天,經量亦少者,均稱為“月經過少”,屬月經病。月經過少常與月經后期并見,常伴體重增加。該病發生于青春期和育齡期者可發展為閉經,發生于更年期者則往往進入絕經。
一般認為月經血量每次不超過20ml,為月經過少。長期月經過少容易引起色斑、暗瘡,不但影響美容,而且還會影響身體健康,嚴重的直接導致不孕,引發婦科炎癥危機,對女性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的危害。
西藥治療月經量少,雖然見效快,但是患者對藥物產生依賴性,停藥后病情易出現反復,并且西藥長期直接作用內臟,易給人體帶來的副作用。
中醫藥治療月經量少毒副作用小,容易被患者所接受,根據中醫理論,針對月經量少的發病機理,進行辯證配伍組方,以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用于治療月經量少的中藥,解決了西藥治療依賴性強、副作用大,服用瀉藥或采用中藥灌腸不能夠標本兼治的問題。
本發明為解決上述提出的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用于治療月經量少的中藥,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的:紫河車6-15g,水蛭6-15g,大黃6-15g,杏仁8-15g,桃仁6-15g,紅花6-15g,丹參12-18g,赤芍8-18g,金剛藤25-35g,雞血藤25-35g,當歸8-16g,黃芪8-20g,丹皮12-18g,熟地16-26g,川芎11-17g,甘草4-8g。
優選的,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的:紫河車8-12g,水蛭8-12g,大黃8-12g,杏仁10-13g,桃仁8-12g,紅花8-11g,丹參14-16g,赤芍11-16g,金剛藤28-32g,雞血藤28-32g,當歸10-14g,黃芪12-18g,丹皮14-17g,熟地18-22g,川芎14-16g,甘草5-7g。
最優選,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的:紫河車10g,水蛭10g,大黃10g,杏仁12g,桃仁10g,紅花10g,丹參15g,赤芍12g,金剛藤30g,雞血藤30g,當歸12g,黃芪15g,丹皮15g,熟地20g,川芎15g,甘草6g。
本發明中原料藥的藥用性能如下:
紫河車:性味甘、咸、溫;入肺、心、腎經,有補腎益精,益氣養血之功,虛損、羸瘦、咳血氣喘、勞熱骨蒸、遺精等癥。
水蛭:咸、苦,平;逐惡血瘀血月閉,破血癥積聚,無子,利水道,治女子月閉,欲成血勞。
大黃:苦,寒;主治:實熱便秘;熱結胸痞;濕熱瀉痢;經閉;產后瘀滯腹痛;癥瘕積聚。
杏仁:苦,微溫;具有潤肺,清積食,散滯的功效。
桃仁:用于經閉痛經,瘕瘕痞塊,肺癰腸癰,跌撲損傷,腸燥便秘,咳嗽氣喘。
紅花:性溫,味辛,活血通經、散瘀止痛。用于經閉、痛經、惡露不行、癥瘕痞塊、跌打損傷。
丹參:苦,微寒;具有活血散淤、消腫止血、消炎止痛、調經止痛、擴張冠狀動脈、改善心肌缺血狀況、降低血壓、安神靜心、降血糖和抗菌等功效,對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癥瘕積聚,胸腹刺痛,熱痹疼痛,瘡瘍腫痛,心煩不眠;肝脾腫大,心絞痛等病癥有一定的療效。
赤芍:苦,微寒;主治目赤腫痛;癰腫瘡瘍;閉經;痛經;崩帶淋濁;瘀滯脅痛;疝瘕積聚;跌撲損傷。
金剛藤:性溫,味微辛;主治祛風,活血,解毒。
雞血藤:苦、甘,溫;補血,活血,通絡。用于月經不調,血虛萎黃,麻木癱瘓,風濕痹痛。
當歸:甘,溫;具有補血和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抗癌、抗老防老、免疫之功效。
黃芪:性味:甘,微溫;有益氣固表、斂汗固脫、托瘡生肌、利水消腫之功效,用于治療氣虛乏力,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血虛萎黃。
丹皮:苦、辛,微寒;清熱涼血;活血散瘀,溫熱病熱入血分;發斑;吐衄;熱病后期熱伏陰分發熱;陰虛骨蒸潮熱;血滯經閉;痛經;癰腫瘡毒;跌撲傷痛;風濕熱痹。
熟地:甘,微溫;補血養陰,填精益髓。
川芎:味辛,性溫;治療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產后瘀滯腥痛;癥瘕腫塊。
甘草:甘,平;主腹中冷痛,治驚癇,除腹脹滿;補益五臟;養腎氣內傷,令人陰(不)痿;主婦人血瀝腰痛;虛而多熱;加而用之。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1、藥效上相輔相成,協同作用,具有養血斂陰、疏肝理氣、補血活血、調經止痛功效,針對各種病因引起的月經量過少均有良好療效。2、具有療效確切,毒副作用小,服用方便,價格低廉的特點。3、遵循中醫的處方用藥原則,各種組分藥物采用水煎服用。4、經臨床應用驗證,其療效顯著,作用可靠,藥性平和,未出現毒副作用,總有效率 100%,治愈率達94%。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用于治療月經量少的中藥,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的:紫河車6g,水蛭6g,大黃6g,杏仁8g,桃仁6g,紅花6g,丹參12g,赤芍8g,金剛藤25g,雞血藤25g,當歸8g,黃芪8g,丹皮12g,熟地16g,川芎11g,甘草4g。
實施例2:
一種用于治療月經量少的中藥,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的:紫河車15g,水蛭15g,大黃15g,杏仁15g,桃仁15g,紅花15g,丹參18g,赤芍18g,金剛藤35g,雞血藤35g,當歸16g,黃芪20g,丹皮18g,熟地26g,川芎17g,甘草8g。
實施例3:
一種用于治療月經量少的中藥,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的:紫河車10g,水蛭8g,大黃8g,杏仁11g,桃仁10g,紅花9g,丹參15g,赤芍12g,金剛藤29g,雞血藤28g,當歸11g,黃芪12g,丹皮15g,熟地20g,川芎14g,甘草6g。
實施例4:
一種用于治療月經量少的中藥,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的:紫河車12g,水蛭12g,大黃12g,杏仁10g,桃仁9g,紅花9g,丹參15g,赤芍12g,金剛藤29g,雞血藤30g,當歸12g,黃芪12g,丹皮15g,熟地20g,川芎15g,甘草7g。
實施例5:
一種用于治療月經量少的中藥,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的:紫河車10g,水蛭10g,大黃10g,杏仁12g,桃仁10g,紅花10g,丹參15g,赤芍12g,金剛藤30g,雞血藤30g,當歸12g,黃芪15g,丹皮15g,熟地20g,川芎15g,甘草6g。
本發明實施例中的中藥組合物按常規的水煎法制取藥劑:將組方的原料藥放入容器中,加冷水漫過藥面,浸泡20-25分鐘,再加水沒過藥面約 4-10厘米,進行煎煮。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沸后用文火煎煮 35-50分鐘 ;第二煎煮,加水沒過藥面約2-4厘米,水沸后煎煮 15-20分鐘;兩次煎煮去渣取汁,合并。
臨床統計資料:
患者資料:自2014初年至今,共治療月經量少患者100例,平均年齡36周歲。
治療方法:28天為一療程,1天1劑,水煎兩遍取汁約 200毫升,分早、晚兩次飯前半小時溫熱服用。1個療程后觀察統計療效(期間治愈者,繼續用藥1個療程,以鞏固療效)。
療效評價標準:參照《中醫病癥判斷療效標準》中有關療效標準。
治愈:臨床癥狀全部消失,試驗室檢查正常。
顯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試驗室檢查各相關指標接近正常水平。
有效:臨床癥狀減輕,試驗室檢查各相關指標有所改善,體征有改善。
無效:臨床癥狀無明顯好轉或加重。
治療結果:1-2個療程后,治愈76例(76%),顯效12例,有效6例,無效6例。顯效、有效、無效者共24例,繼續用藥,1個療程(指總療程)后,這24例患者中,又治愈18例,顯效4例,有效2例,無效0例。
即:采用本發明的藥物治療,3個療程后,共治愈94例(94%),顯效4例(4%),有效2例(2%),無效0例,總有效率100%。
典型病例:
病例 1 :
齊某,35歲,近半年月經量遞減,月經周期基本正常,有時伴有痛經和小腹墜脹的感覺,服用本發明中藥配方1個療程后,癥狀明顯減輕,再服用1個療程,癥狀基本消失,繼續鞏固 1 個療程,諸癥狀均消失治愈。
病例 2 :
劉某,28歲,半年前做過人流手術,發現月經量越來越少,就兩天基本就停止了,伴頭暈眼花,心悸、面色萎黃、小腹空墜的感覺,服用本發明中藥配方2個療程后,癥狀明顯減輕,再服用1個療程,癥狀基本消失,繼續鞏固 1 個療程,諸癥狀均消失治愈。
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不構成對本發明的限制,凡是采用本發明的相似結構及變化,均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