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緩解疲勞的器械,特別是針對久坐過程中緩解下肢充血及預防靜脈曲張的器械,具體涉及為一種緩解下肢充血的裝置。
背景技術:
小腿靜脈曲張是四肢血管疾患中最常見的疾病之一。靜脈曲張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先天性血管壁膜比較薄弱或長時間維持相同姿勢很少改變,血液蓄積下肢,在日積月累的情況下破壞靜脈瓣膜而產生靜脈壓過高,使血管突出皮膚表面的癥狀。
旅行尤其是長途旅行過程中經常需要旅客久坐,久坐時間過長很容易出現下肢充血及腫脹的問題,如果因為工作性質需要經常乘坐火車或長途車的乘客,則會面臨靜脈曲張的問題。
目前很多辦公室工作的人員,也會因為工作性質的原因存在久坐與辦公桌前的問題,工作一天后也容易出現下肢充血腫脹的問題,而且目前辦公室工作人員會面臨長期久坐的問題,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容易出現靜脈曲張等疾病。
目前針對久坐,小腿位置低多使用抬高墊,但抬高墊多存在攜帶不便占用空間等問題,不適合旅途及辦公室人員使用。因此需要一款攜帶方便,不占空間的可以有效抬高小腿高度,緩解腿部疲勞的器械。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中緩解腿部疲勞的裝置存在攜帶不便,占用空間等問題,提供一種緩解下肢充血的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緩解腿部疲勞的裝置存在攜帶不便,占用空間等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緩解下肢充血的裝置。
一種緩解下肢充血的裝置,其包括可折疊在一起的兩塊腳踏板,腳踏板邊緣設置的懸掛帶,其特征在于,兩塊腳踏板中間設置折疊結構,折疊結構為一單向開啟的合頁,另外在懸掛帶中間設置調節掛帶長度的調節結構。該設置腳踏板,通過懸掛帶將裝置懸掛到椅背上或者其他合適位置后調整懸掛帶長度,以使腳踏板到達合適的高度,后將腳放置在腳踏板上達到抬高腿部的效果。
進一步,所述懸掛帶設置1條或2兩條。
進一步,所述單向開啟合頁單向開啟后不能自行折疊,需要再順勢旋轉一定角度后才能折疊,此種單向合頁的設置可以防止腳踏板自行開閉的弊端。
進一步,所述腳踏板下邊緣設置用于收起腳踏板后固定腳踏板的的彈性環帶。進一步,所述彈性環帶固定在腳踏板底部兩側。彈性環帶可以有效收納腳踏板及懸掛帶,使裝置攜帶方便。
進一步,所述腳踏板的材料為高強度硬質塑料。高強度硬質塑料的設置具有耐用且質輕的目的,進一步給出行攜帶提供便利。
進一步,所述單向開啟合頁設置數個角度開啟檔位,所述角度最大為90°,最小為45°,不同開合角度的設置可以方便使用者根據自己的情況調節最好的舒適程度。
進一步,所述懸掛帶為軟的寬帶。寬帶的設置可以方便懸掛。
進一步,腳踏板形狀為長方形。
進一步,所述懸掛帶上端還設置可以移動的掛鉤。掛鉤的設置可以增加裝置懸掛的范圍,可以懸掛于辦公桌底部來使用。
進一步,所述腳踏板前端設置垂直阻擋段,其內側設置防滑結構;其中優選為防滑紋。垂直阻擋段的設置可以有效防止腳底板直接接觸椅背或其他接觸面,保證接觸面的整潔干凈。進一步,所述一塊腳踏板與合頁結合處可發生一小段距離移動。此種設置可以保證在折疊時兩垂直阻擋段的有效折疊,及打開時兩垂直阻擋段水平位置一致。
進一步,所述垂直阻擋段與腳踏板的連接也設置為單向打開結構,達到一定角度后折疊的設置,此種設置可以有效減小折疊后的裝置體積。
進一步,所述腳踏板的長邊尺寸范圍為10cm-30cm,寬邊尺寸范圍為8-15cm,厚度的尺寸范圍為0.2-0.8cm,其中優選的尺寸為13×10×0.2cm3;
進一步,所述寬帶的寬度設置范圍3-8cm;長度范圍為1m-2m。
進一步,所述腳踏板上兩側設置懸掛帶孔,用于設置懸掛帶,孔的尺寸設置為可以任意可以安置懸掛帶的尺寸,其中優選8×0.3cm。
進一步,寬帶的優選寬度為7.5cm。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緩解下肢充血的裝置攜帶使用方便,可以很好的應用在旅途中及辦公室中,且該裝置占用空間少。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腳踏板處結構上面觀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腳踏板處結構下面觀結構示意圖;
圖中,1、腳踏板;2、懸掛帶;21、懸掛帶孔;3、合頁;4、彈性環帶;5、垂直阻擋段;6、調節卡扣。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一種緩解下肢充血的裝置
一種緩解下肢充血的裝置,其包括可折疊在一起的兩塊腳踏板1,腳踏板1邊緣設置的懸掛帶2,其中兩塊腳踏板1中間設置折疊結構,折疊結構為一單向開啟的合頁3,懸掛帶2為軟的寬帶,寬帶的設置可以方便懸掛,懸掛帶2設置于腳踏板1兩側的懸掛帶孔21內。寬帶中間設置調節繩子長度的調節卡扣6。單向開啟合頁3單向開啟后不能自行折疊,需要再順勢旋轉一定角度后才能折疊,此種單向合頁3的設置可以防止腳踏板1自行開閉的弊端。腳踏板1下邊緣設置用于收起腳踏板1后固定腳踏板1的的彈性環帶4。彈性環帶4固定在腳踏板1底部兩側。彈性環帶4可以有效收納腳踏板1及懸掛帶2,使裝置攜帶方便。腳踏板1的材料為高強度硬質塑料。高強度硬質塑料的設置具有耐用且質輕的目的,進一步給出行攜帶提供便利。腳踏板1形狀為長方形,形狀尺寸為13×10×0.2cm3,懸掛帶孔21尺寸為8×0.3cm;寬帶寬為7.5cm自邊孔穿出,長度為1.5m。
該裝置在攜帶過程中處于折疊狀態,使用時通過將合頁3打開,腳踏板1伸開,后通過懸掛帶2將裝置懸掛到椅背上或者懸掛到合適位置,后調整懸掛帶2長度,以使腳踏板1到達合適的高低,后將腳放置在腳踏板1上達到抬高腿部的效果,使用結束后將懸掛帶2收起,將合頁3折起,同時將懸掛帶2合于腳踏板1內,通過彈性環帶4固定腳踏板1以方便攜帶,減小占用體積。
實施例2一種緩解下肢充血的裝置
一種緩解下肢充血的裝置,其包括可折疊在一起的兩塊腳踏板1,腳踏板1邊緣設置的懸掛帶2,其中兩塊腳踏板1中間設置折疊結構,折疊結構為一單向開啟的合頁3,懸掛帶2為軟的寬帶,寬帶的設置可以方便懸掛,懸掛帶2設置于腳踏板1兩側的懸掛帶孔21內。寬帶中間設置調節繩子長度的調節卡扣6。單向開啟合頁3單向開啟后不能自行折疊,需要再順勢旋轉一定角度后才能折疊,此種單向合頁3的設置可以防止腳踏板1自行開閉的弊端。腳踏板1下邊緣設置用于收起腳踏板1后固定腳踏板1的的彈性環帶4。彈性環帶4固定在腳踏板1底部兩側。彈性環帶4可以有效收納腳踏板1及懸掛帶2,使裝置攜帶方便。腳踏板1的材料為高強度硬質塑料。高強度硬質塑料的設置具有耐用且質輕的目的,進一步給出行攜帶提供便利。單向開啟合頁3設置4個角度開啟檔位。角度最大為90°,最小為45°,不同開合角度的設置可以方便使用者根據自己的情況調節最好的舒適程度。腳踏板1單塊形狀為長方形,形狀尺寸為13×10×0.2cm3,懸掛帶孔21尺寸為8×0.3cm;寬帶寬為7.5cm自邊孔穿出,長度為2m。
實施例3一種緩解下肢充血的裝置
一種緩解下肢充血的裝置,其包括可折疊在一起的兩塊腳踏板1,腳踏板1邊緣設置的懸掛帶2,其中兩塊腳踏板1中間設置折疊結構,折疊結構為一單向開啟的合頁3,懸掛帶2為軟的寬帶,寬帶的設置可以方便懸掛,懸掛帶2設置于腳踏板1兩側的懸掛帶孔21內。寬帶中間設置調節繩子長度的調節卡扣6。單向開啟合頁3單向開啟后不能自行折疊,需要再順勢旋轉一定角度后才能折疊,此種單向合頁3的設置可以防止腳踏板1自行開閉的弊端。腳踏板1下邊緣設置用于收起腳踏板1后固定腳踏板1的的彈性環帶4。彈性環帶4固定在腳踏板1底部兩側。彈性環帶4可以有效收納腳踏板1及懸掛帶2,使裝置攜帶方便。腳踏板1的材料為高強度硬質塑料。高強度硬質塑料的設置具有耐用且質輕的目的,進一步給出行攜帶提供便利。腳踏板1前端設置垂直阻擋段5,其內側設置防滑紋。垂直阻擋段5的設置可以有效防止腳底板直接接觸椅背或其他接觸面,保證接觸面的整潔干凈。一塊腳踏板1與合頁3結合處可發生一小段距離移動。此種設置可以保證在折疊時兩垂直阻擋段5的觸碰,及打開時兩處置阻擋段水平位置相同。單向開啟合頁3設置數個角度開啟檔位。角度最大為90°,最小為45°,不同開合角度的設置可以方便使用者根據自己的情況調節最好的舒適程度。腳踏板1形狀為長方形,形狀尺寸為13×10×0.2cm3,懸掛帶孔21尺寸為8×0.3cm;寬帶寬為7.5cm自邊孔穿出,長度為1.5m-2m。
實施例4一種緩解下肢充血的裝置
一種緩解下肢充血的裝置,其包括可折疊在一起的兩塊腳踏板1,腳踏板1邊緣設置的懸掛帶2,其中兩塊腳踏板1中間設置折疊結構,折疊結構為一單向開啟的合頁3,懸掛帶2為軟的寬帶,寬帶的設置可以方便懸掛,懸掛帶2設置于腳踏板1兩側的懸掛帶孔21內。寬帶中間設置調節繩子長度的調節卡扣6。單向開啟合頁3單向開啟后不能自行折疊,需要再順勢旋轉一定角度后才能折疊,此種單向合頁3的設置可以防止腳踏板1自行開閉的弊端。腳踏板1下邊緣設置用于收起腳踏板1后固定腳踏板1的的彈性環帶4。彈性環帶4固定在腳踏板1底部兩側。彈性環帶4可以有效收納腳踏板1及懸掛帶2,使裝置攜帶方便。腳踏板1的材料為高強度硬質塑料。高強度硬質塑料的設置具有耐用且質輕的目的,進一步給出行攜帶提供便利。單向開啟合頁3設置數個角度開啟檔位。角度最大為90°,最小為45°,不同開合角度的設置可以方便使用者根據自己的情況調節最好的舒適程度。腳踏板1前端設置垂直阻擋段5,其內側設置防滑紋。垂直阻擋段5的設置可以有效防止腳底板直接接觸椅背或其他接觸面,保證接觸面的整潔干凈。垂直阻擋段5與腳踏板1的連接也設置為單向打開結構,達到一定角度后折疊的設置。此種設置可以有效減小折疊后的裝置體積。懸掛帶2上端還設置可以移動的掛鉤。掛鉤的設置可以增加裝置懸掛的范圍,可以懸掛于辦公桌底部來使用。腳踏板1形狀為長方形,形狀尺寸為20×12×0.5cm3,懸掛帶孔21尺寸為8×0.3cm;寬帶寬為7.5cm自邊孔穿出,長度為1.8m。
上述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理解本發明。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發明進行若干改進,這些改進也將落入本發明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