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醫用設施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醫用采血臺的機架裝置。
背景技術:
靜脈采血是各級醫療單位每天都大量進行的一項基礎工作,各種臨檢項目,生化、免疫、血常規、血凝、細菌、血氣、電解質、血流變等,都要先采血。全國各級醫療單位擁有的采血臺總數不少于30萬個,而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預計2020年以前,以上數字的年增長率不會低于10%。
采血臺在醫療流程中具備如下特點:(1)普適性,據統計51%的門診患者和92%的住院患者會被要求完成最少一項的臨床檢驗,這意味著:大部分患者無論來看什么病,都要采血,有些在整個療程中還會不止一次采血;(2)風險高,采血是一種醫學上的介入處置,需要精準完成全套專業操作,本質上來講相當于一臺小外科手術。而且由于往往排隊進行,時間還緊迫,增加了操作的難度。從運營上講,采血臺承擔的風險遠高于其他醫療崗位的平均水平;(3)直接面對,采血雖然屬于臨檢流程的一部分,但是樣本采集后的分析處置是發生在儀器室內的,患者無從感知細節,采血可就不同了,患者與操作人員對坐于采血臺的兩端,雙方直接面對,還要通過語言的溝通和肢體的配合,在互動中完成全套作業。采血人員的技術水平、服務態度、精神面貌甚至人文關懷理念,都會被患者近距離感知。患者在采血過程中本就高度緊張,容易對操作中出現的瑕疵給出更大的心理應激,因此,采血臺也是醫療投訴的高發地;(4)人員聚集,采血臺是和掛號處、交費處、取藥處類似的為數不多的幾個需要患者排隊等候的地方;因此,這里醫源性的細菌、病毒等感染源的密度更大;另外過長的駐留、等候時間,容易引起患者及陪伴的焦躁情緒。
在采血臺處,醫生與病患之間至少完成以下操作:(1)更換采血巾;(2)更換止血帶;(3)綁扎靜脈止血帶;(4)采血部位消毒備皮;(5)觀察和選定穿刺點、穿刺、回血、連通采血管;(6)每支采血管均需采后立刻充分混勻;(7)結束最后一個采血管,釋放止血帶;(8)放置針后貼;(9)穿刺針毀形;(10)拋棄止血帶、采血巾等廢棄物。
當前采血臺的普遍形式為:一張矩形臺面的工作桌,上面擺放采血用具等,完成采血后得到的樣本集中放在收納盒內,護士定時取走。因此,當前的需求與當前的發展情況存在較大的差距,需要對采血臺進行結構上和功能上的創新。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便于搭建的用于醫用采血臺的機架裝置,為綜合采血臺提供一個基本的框架結構,便于各種設施的安裝和布局。
本發明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用于醫用采血臺的機架裝置包括兩側均帶有缺口、中部帶有鏤孔的臺面,以及位于臺面上方的框架;框架包括相對設置的、豎直的左側殼體和右側殼體,左側殼體的底部嵌入臺面左側的缺口內并固定,右側殼體的底部嵌入臺面右側的缺口內并固定;在左側殼體的頂部設有兩個插孔并插裝有兩個左側支撐桿,在右側殼體的頂部設有兩個插孔并插裝有兩個右側支撐桿,在兩個左側支撐桿與兩個右側支撐桿的頂端之間安裝固定有兩根橫桿;在臺面的左側、左側殼體的內側設有耗材倉安裝位,在耗材倉安裝位的內側設有止血帶分配機安裝位;在臺面的右側、右側殼體的內側設有采血管混勻儀安裝位,在采血管混勻儀安裝位的前方貼近操作者一側設有穿刺針毀形器安裝位;在鏤孔貼近患者的一側設有臂墊;在臺面上還安裝有支架。
本發明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結構設計簡單合理的用于醫用采血臺的機架裝置,通過設置機架由下方的臺面和上方的框架構成,令整個機架具有較強的穩固性,同時便于搭建制造。上述機架構成了采血臺上諸多設施的基本安裝框架,耗材倉、毛細管分配機、止血帶分配機、采血枕、采血管混勻儀和穿刺針毀形器等設施能夠便捷地向預留工位進行安裝,安裝后整體結構的布局合理,便于操作者(包括病患)在采血臺上進行采血操作。通過設置上方的框架,為照明燈具和消毒紫外燈等設施提供了安裝的支架。
優選地:左側支撐桿可沿所在插孔升降,在左側殼體的外壁上開設有螺紋孔,在螺紋孔內設有內端頂緊在左側支撐桿外壁上的緊固螺釘;右側支撐桿可沿所在插孔升降,在右側殼體的外壁上開設有螺紋孔,在螺紋孔內設有內端頂緊在右側支撐桿外壁上的緊固螺釘。
優選地:在左側殼體內側壁的頂部安裝固定有并列的兩個左側收納盒,在右側殼體內側壁的頂部安裝固定有一個右側收納盒;在左側收納盒內鉸接安裝有左側托盤,在右側收納盒內鉸接安裝有右側托盤。
優選地:在左側支撐桿與橫桿兩者相交處安裝有左側紫外燈,在右側支撐桿與橫桿兩者相交處安裝有右側紫外燈。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正面視角;
圖2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背面視角。
圖中:1、左側殼體;2、左側收納盒;3、左側支撐桿;4、左側紫外燈;5、左側托盤;6、橫桿;7、止血帶分配機安裝位;8、鏤孔;9、臂墊;10、右側托盤;11、右側紫外燈;12、右側支撐桿;13、右側收納盒;14、右側殼體;15、采血管混勻儀安裝位;16、穿刺針毀形器安裝位;17、臺面;18、耗材倉安裝位;19、支架。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進一步了解本發明的發明內容、特點及功效,茲舉以下實施例詳細說明如下:
請參見圖1和圖2,本發明的用于醫用采血臺的機架裝置包括兩側均帶有缺口、中部帶有鏤孔8的臺面17,以及位于臺面17上方的框架。
框架包括相對設置的、豎直的左側殼體1和右側殼體14,左側殼體1的底部嵌入臺面17左側的缺口內并固定,右側殼體14的底部嵌入臺面17右側的缺口內并固定;在左側殼體1的頂部設有兩個插孔并插裝有兩個左側支撐桿3,在右側殼體14的頂部設有兩個插孔并插裝有兩個右側支撐桿12,在兩個左側支撐桿3與兩個右側支撐桿12的頂端之間安裝固定有兩根橫桿6。
本實施例中,左側支撐桿3可沿所在插孔升降,在左側殼體1的外壁上開設有螺紋孔,在螺紋孔內設有內端頂緊在左側支撐桿3外壁上的緊固螺釘;右側支撐桿12可沿所在插孔升降,在右側殼體14的外壁上開設有螺紋孔,在螺紋孔內設有內端頂緊在右側支撐桿12外壁上的緊固螺釘。
本實施例中,在左側殼體1內側壁的頂部安裝固定有并列的兩個左側收納盒2,在右側殼體14內側壁的頂部安裝固定有一個右側收納盒13;在左側收納盒2內鉸接安裝有左側托盤5,在右側收納盒13內鉸接安裝有右側托盤10。在左側托盤5內可以設置左側采血管架,在右側托盤10內可以設置右側采血管架,用于存放采血管。非使用狀態下,左側托盤5連同左側采血管架收納進入左側收納盒2內,右側托盤10連同右側采血管架收納進入右側收納盒13內。
在橫桿6上可以安裝照明燈具,在左側支撐桿3與橫桿6兩者相交處安裝有左側紫外燈4,在右側支撐桿12與橫桿6兩者相交處安裝有右側紫外燈11,兩者紫外燈用于對采血臺的區域進行照射消毒。
在臺面17的左側、左側殼體1的內側設有耗材倉安裝位18,在耗材倉安裝位18的內側設有止血帶分配機安裝位7;這兩個工位分別用于安裝固定抽屜式的耗材倉,在耗材倉的外殼的頂部安裝毛細管分配機,在止血帶分配機安裝位7上安裝固定止血帶分配機。
在臺面17的右側、右側殼體14的內側設有采血管混勻儀安裝位15,在采血管混勻儀安裝位15的前方貼近操作者一側設有穿刺針毀形器安裝位16。
在鏤孔8貼近患者的一側設有臂墊9,在鏤孔8內可以安裝帶有自動更換采血巾功能的采血枕。
以上,毛細管分配機、止血帶分配機、采血枕、采血管混勻儀和穿刺針毀形器均為現有設施,存在成型產品,可以在結構上進行調整后直接向本機架的預留位置進行安裝。
在臺面17上還安裝有支架19,用于安裝固定顯示屏。如圖中所示,支架19安裝在采血管混勻儀安裝位15的后方位置。顯示屏可以播放對病患的提示、醫院科普視頻以及廣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