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植入性的醫療器件技術領域,具體來說,是一種血管支架。
背景技術:
血管支架是指在管腔球囊擴張成形的基礎上,在病變段置入內支架以達到支撐狹窄閉塞段血管,減少血管彈性回縮及再塑形,保持管腔血流通暢的目的。部分內支架還具有預防再狹窄的作用。主要分為冠脈支架、腦血管支架、腎動脈支架、大動脈支架等。
然而,由于現有的血管支架與血管內壁的接觸面積大,經常出現血管內壁的損傷,導致血栓形成,再狹窄率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目的是旨在提供了一種血管支架,以解決現有的血管支架與血管內壁的接觸面積大,經常出現血管內壁的損傷,導致血栓形成,再狹窄率高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血管支架,包括第一S型支架和第二S型支架,第一S型支架鉸接于第二S型支架上,第一S型支架包括第一前段、第一后段、用于連接第一前段和第一后段的第一限位釘,第二S型支架包括第二前段、第二后段、用于連接第二前段和第二后段的第二限位釘,第一前段的前部和第二前段的后部通過第四限位釘連接,第一后段的前部和第二后段的后部通過第三限位釘連接。
進一步限定,第一前段鉸接于第一后段上,第二前段鉸接于第二后段上。
進一步限定,第一前段的前部和第二前段的后部通過第四限位釘鉸接,第一后段的前部和第二后段的后部通過第三限位釘鉸接。
進一步限定,第一S型支架和第二S型支架采用醫用不銹鋼。
進一步限定,第一S型支架和第二S型支架表面設有藥物涂層。
進一步限定,第一S型支架和第二S型支架的外表面為均勻的曲面。
進一步限定,限位釘的端部與第一S型支架和第二S型支架的外表面相平。
本發明,相比現有技術結構簡單,使用方便。
附圖說明
本發明可以通過附圖給出的非限定性實施例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種血管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主要原件符號說明如下:
第一S型支架1、第一前段11、第一后段12、、第一限位釘13、第二S型支架2、第二前段21、第二后段22、、第二限位釘23、第四限位釘3、第三限位釘4。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更好地理解本發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技術方案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
如圖1所示,本發明所述的一種血管支架,包括第一S型支架1和第二S型支架2,第一S型支架1鉸接于第二S型支架上2,第一S型支架1包括第一前段11、第一后段12、用于連接第一前段11和第一后段12的第一限位釘13,第二S型支架2包括第二前段21、第二后段22、用于連接第二前段21和第二后段22的第二限位釘23,第一前段11的前部和第二前段21的后部通過第四限位釘4連接,第一后段12的前部和第二后段22的后部通過第三限位釘3連接。
第一前段11鉸接于第一后段12上,第二前段21鉸接于第二后段22上。
第一前段11的前部和第二前段21的后部通過第四限位釘鉸接,第一后段12的前部和第二后段22的后部通過第三限位釘3鉸接。
第一S型支架1和第二S型支架2采用醫用不銹鋼。
第一S型支架1和第二S型支架2表面設有藥物涂層。
第一S型支架1和第二S型支架2的外表面為均勻的曲面。
限位釘的端部與第一S型支架1和第二S型支架2的外表面相平。
本發明相比現有技術,本技術方案提供的血管支架,有效減小了血管支架與血管內壁的接觸面積,降低了血管內壁損傷的幾率,減少了血管再狹窄出現的幾率。
以上對本發明提供的一種血管支架。具體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發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發明進行若干改進和修飾,這些改進和修飾也落入本發明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