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醫用儲物容器,更具體地說,本發明涉及一種一體式利器盒。
背景技術:
在醫院中,為了避免交叉感染,注射器以及輸液器都是一次性的,而且注射器以及輸液器上所用的針頭屬于利器,并攜帶有各種污染物,工作中醫護人員常接觸注射針頭,采血針,刀片等醫療利器,為了防止在工作中工作人員職業暴露,因此在處理醫療廢物時,針頭需要與注射器以及輸液器分開處理,目前醫院普遍使用的是一種醫用利器盒,其盒蓋可以旋轉,放置利器時,將盒蓋旋轉打開,將利器丟棄在利器盒內,當利器盒裝滿后,旋轉盒蓋封閉收集孔,并且盒蓋的旋轉是一次性的,封閉收集孔后,就不能再次打開,從而起到密封儲存針頭的作用。
由于利器盒內所儲存的針頭具有一定的污染性,因此對于利器盒的放置也有一套嚴格的規定,現已廣泛使用醫療利器,圓形利器盒是臨床應用最廣泛的一種,在利器盒沒有裝滿之前,盒蓋一直處于打開狀態,內部放置的污染物容易擴散出來,同時,利器盒萬一掉落或者晃動,容易造成儲存在里面的利器容易灑落出來,存在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解決至少上述問題,并提供至少后面將說明的優點。
本發明還有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一體式利器盒,將蓋體和筒體做成一體式結構,同時,在蓋體上彈性設置有一活動開口,當按壓蓋體上的按鈕時,活動開口打開,放置醫用利器,當再次按壓該按鈕時,活動開口關閉,將蓋體封閉,避免利器盒內的污染源與外界接觸,或者散落出來,造成安全隱患,當利器盒裝滿之后,用力按壓該按鈕,即可將活動開口鎖死,避免利器盒被再次打開。
為了實現根據本發明的這些目的和其它優點,提供了一種一體式利器盒,包括:
蓋體,其中心貫穿開設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中彈性設置有按鈕,所述按鈕外表開設有一螺旋導槽,所述蓋體一側開設有一扇形窗口;
筒體,其內設置有容置空腔,所述蓋體外周鎖死在所述筒體的上端開口上,所述上端開口內側壁上設置有一環形卡槽;以及
蓋板,其設置為帶有扇形缺口的板狀結構,所述蓋板外周旋轉設置在所述環形卡槽中,所述蓋板的中心貫穿開設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內側壁上設置有一凸塊,所述按鈕的下端與所述第二通孔松配合,所述凸塊活動設置在所述螺旋導槽中;
其中,按壓所述按鈕時,所述扇形缺口選擇性與所述扇形窗口對準。
優選的,所述按鈕頂部設置一頂座,所述頂座中心下端延伸有一圓柱,所述螺旋導槽開設在所述圓柱底部的外面上,所述螺旋導槽從所述圓柱底部螺旋向上,所述螺旋導槽的弧度為180°。
優選的,所述圓柱中部橫向設置有一擋塊,所述擋塊和頂座的直徑大于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的孔徑,所述擋塊和頂座之間的圓柱上套設有一彈簧。
優選的,所述擋塊位于所述第二通孔的上端,所述彈簧活動在所述第一通孔中,所述圓柱下端伸縮設置在所述第二通孔中。
優選的,所述凸塊上設置有導角,初始時刻,所述蓋板將所述扇形窗口封閉,所述凸塊位于所述螺旋導槽的最底部,當按壓所述按鈕時,所述圓柱向下移動,所述螺旋導槽通過所述凸塊驅動所述蓋板旋轉,直到所述凸塊旋轉到所述螺旋導槽的最上端,所述扇形缺口對準所述扇形窗口。
優選的,所述蓋板上表面與所述蓋體下表面貼合,所述蓋板的下表面對稱設置有加強筋。
優選的,所述扇形缺口一側邊上設置有刀口,所述扇形窗口一側設置有與所述刀口對應的刀削座,所述刀口與所述刀削座剪切配合。
優選的,所述圓柱上端橫向凸出設置有一凸起,所述凸起向外凸出于所述彈簧一定距離,所述第一通孔的內側壁上對應設置有“W”形鎖扣槽,所述凸起設置在所述鎖扣槽中。
優選的,初始時刻,所述蓋板將所述扇形窗口封閉,所述凸起位于所述鎖扣槽第一側的上端,當按壓所述按鈕時,所述圓柱向下移動,所述凸起被鎖定在所述鎖扣槽的底部,所述扇形窗口與所述扇形缺口對準,當再次按壓所述按鈕時,所述凸起脫離所述鎖扣槽底部移動到所述鎖扣槽第二側的上端,所述蓋板將所述扇形窗口封閉。
優選的,所述鎖扣槽兩側底部分別設置有連通所述第一通孔底部的槽道,所述槽道上端設置有向下引導的導角,所述槽道上端開口小于所述凸起的徑向寬度,所述螺旋導槽最上端向上垂直延伸開設有一通道。
本發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蓋體與筒體緊密結合,在不破壞設置在利器盒整體結構的前提下,無法打開蓋體,避免利器盒被誤打開,提高了利器盒的使用安全性;
2、蓋體上彈性設置有活動開口,使用時,按壓按鈕即可打開放置醫用利器,便于操作,放置完畢后,再次按壓按鈕,將活動開口關閉,避免盒內的污染源向外擴散或者散落,醫護人員不易接觸,進一步提高了安全性;
3、利器盒裝滿后,用力按壓按鈕,活動開口被鎖死,蓋體被永久封閉,避免利器盒被再次利用。
本發明的其它優點、目標和特征將部分通過下面的說明體現,部分還將通過對本發明的研究和實踐而為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所理解。
附圖說明
圖1為利器盒打開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的局部結構放大示意圖;
圖3為利器盒打開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中B的局部結構放大示意圖;
圖5為蓋體的俯視圖;
圖6為蓋體打開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蓋體關閉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按鈕的結構示意圖;
圖9為按鈕與彈簧的配合結構示意圖;
圖10為蓋板的俯視圖;
圖11為第一通孔的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令本領域技術人員參照說明書文字能夠據以實施。
應當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術語并不配出一個或多個其它元件或其組合的存在或添加。
實施例一
如圖1-10所示,本發明提供一種一體式利器盒,蓋體100中心貫穿開設有第一通孔110,第一通孔110中彈性設置有按鈕400,按鈕400頂部設置一頂座410,頂座410中心下端延伸有一圓柱420,圓柱420底部的外面上開設有一螺旋導槽421,螺旋導槽421從圓柱420底部螺旋向上,螺旋導槽421的弧度為180°,蓋體100的中心一側開設有一扇形窗口120,醫用利器從該扇形窗口120丟入到利器盒中。筒體200內設置有用于容置醫用利器的密閉容置空腔,蓋體100外周鎖死在筒體200的上端開口上,在不破壞設置在利器盒整體結構的前提下,無法打開蓋體100,避免利器盒被誤打開,提高了利器盒的使用安全性。在該開口內側壁上設置有一環形卡槽210,蓋板300設置為帶有扇形缺口350的板狀結構,蓋板300外周旋轉設置在環形卡槽210中,蓋板300的中心貫穿開設有第二通孔310,第二通孔310的內側壁上設置有一凸塊320,按鈕400的下端的圓柱420設置在第二通孔310中,與第二通孔310形成松配合,凸塊320活動設置在螺旋導槽421中,當按鈕上下移動時,凸塊320沿著在螺旋導槽421中移動,帶動蓋板300來回旋轉,使得扇形缺口350選擇性與扇形窗口120對準,控制扇形窗口120打開或關閉。
在圓柱420中部橫向設置有一擋塊423,擋塊423和頂座410的直徑大于第一通孔110、第二通孔310的孔徑,擋塊423和頂座410之間的圓柱420上套設有一彈簧500。擋塊423位于第二通孔310的上端,彈簧500活動在第一通孔110中,按鈕400被限制在第一通孔110上下兩側的擋塊423和頂座410之間彈性運動,圓柱420下端伸縮設置在第二通孔310中,在正常狀態下,彈簧500處于自然伸展狀態,蓋板300將扇形窗口120封閉,凸塊320位于螺旋導槽421的最底部。
凸塊320上設置有導角,便于凸塊320在螺旋導槽421中移動,減小摩擦阻力,初始時刻,蓋板300將扇形窗口120封閉,扇形缺口350正好與扇形窗口120相差180°,凸塊320位于螺旋導槽421的最底部,當需要丟棄廢棄的醫用利器時,按壓按鈕400,圓柱420向下移動,凸塊320從螺旋導槽421的最底端順著螺旋導槽421的螺旋方向螺旋向上移動,此時,向下移動的螺旋導槽421通過凸塊320驅動蓋板300在環形卡槽210中逆時針旋轉,直到按鈕400按壓到底,凸塊320旋轉到螺旋導槽421的最上端,蓋板被逆時針旋轉180°,扇形缺口350正好對準扇形窗口120,醫用廢棄利器從敞開的扇形窗口120丟入到筒體200內。當廢氣醫用利器丟棄完畢后,松開按鈕400,彈簧500復位,驅使圓柱420向上移動,凸塊320從螺旋導槽421的最上端順著螺旋導槽421的螺旋方向螺旋向下移動,此時,向上移動的螺旋導槽421通過凸塊320驅動蓋板300在環形卡槽210中順時針旋轉,直到按鈕400向上復位,凸塊320旋轉到螺旋導槽421的最底端,蓋板300順時針被旋轉180°,扇形缺口350與準扇形窗口120相差180°,將扇形窗口120重新封閉,等待再次被打開。
實施例二
在實施例一的基礎上,蓋板300上表面與蓋體100下表面貼合,避免蓋板300與蓋體之間形成間隙擴散污染源,蓋板300的下表面對稱設置有加強筋340,以加強蓋板300的強度,避免受力變形。扇形缺口350一側邊上設置有刀口330,扇形窗口120一側設置有與刀口330對應的刀削座121,刀口330與刀削座121剪切配合,當將輸液管等部件上攜帶的利器需要丟棄時,將利器伸入到扇形窗口120中,順時針旋轉蓋板300將扇形窗口120關閉時,刀口330和刀削座121配合,將輸液管剪切,使得輸液管上攜帶的利器被自動剪落至筒體200內,并且扇形窗口120自動關閉,為醫護人員提供了便捷,同時避免醫護人員人工將該利器剪下而與利器直接接觸,提高了操作安全性。
實施例三
在實施例二的基礎上,圓柱420上端橫向凸出設置有一凸起422,凸起422向外凸出于彈簧500一定距離,同時在第一通孔110的內側壁上對應設置有“W”形鎖扣槽,該鎖扣槽包括第一側槽111、底部的鎖槽113和第二側槽112,凸起422活動設置在鎖扣槽中,凸起422上設置有導角,便于凸起422在鎖扣槽中移動,減小摩擦阻力。
初始時刻,蓋板300將扇形窗口120封閉,凸起422位于第一側槽111的上端,扇形缺口350正好與扇形窗口120相差180°,凸塊320位于螺旋導槽421的最底部,當需要丟棄廢棄的醫用利器時,按壓按鈕400,圓柱420向下移動,凸塊320從螺旋導槽421的最底端順著螺旋導槽421的螺旋方向螺旋向上移動,此時,向下移動的螺旋導槽421通過凸塊320驅動蓋板300在環形卡槽210中逆時針旋轉,直到按鈕400按壓到底,凸塊320旋轉到螺旋導槽421的最上端,蓋板被逆時針旋轉180°,扇形缺口350正好對準扇形窗口120,同時,凸起422沿著第一側槽111向下移動,直到凸起422被鎖定在鎖槽113中,醫用廢棄利器從敞開的扇形窗口120丟入到筒體200內。
當廢氣醫用利器丟棄完畢后,當再次按壓按鈕400時,凸起422從鎖槽113中脫離,沿著第二側槽112底部向上移動,彈簧500復位,驅使圓柱420向上移動,凸塊320從螺旋導槽421的最上端順著螺旋導槽421的螺旋方向螺旋向下移動,此時,向上移動的螺旋導槽421通過凸塊320驅動蓋板300在環形卡槽210中順時針旋轉,直到按鈕400向上復位,凸塊320旋轉到螺旋導槽421的最底端,凸起422移動到第二側槽112的上端,蓋板300順時針被旋轉180°,扇形缺口350與準扇形窗口120相差180°,將扇形窗口120重新封閉,等待再次被打開,隨著按鈕400的被按壓,凸起422在鎖扣槽中重復著鎖扣和脫扣的過程。
從而在蓋體100上形成彈性設置的活動開口,使用時,按壓按鈕400即可打開放置醫用利器,便于操作,放置完畢后,再次按壓按鈕400,將活動開口關閉,避免盒內的污染源向外擴散或者散落,醫護人員不易接觸,進一步提高了安全性。
實施例四
在實施例三的基礎上,如圖11所示,在第一側槽111和第二側槽112的底部分別設置有連通第一通孔110底部的第一槽道114和第二槽道115,每個槽道上端設置有向下引導的導角,槽道上端開口略小于凸起422的徑向寬度,避免按鈕400在正常按壓過程中進入到導槽內,螺旋導槽421最上端向上垂直延伸開設有一通道424,當利器盒內裝滿時,用力按壓按鈕400,將凸起422按壓入任一導槽內,抵頂在導槽下端的第一通孔110底部,并且旋轉按鈕400,使得扇形缺口350與準扇形窗口120相差180°,將扇形窗口120重新封閉,由于槽道上端開口略小于凸起422的徑向寬度,凸起422無法再次進入到鎖扣槽中,按鈕400無法再次向上彈起,也就是無法再次控制按鈕400使得扇形窗口120打開,蓋體100被永久封閉,避免利器盒被再次利用。
由上所述,本發明提供一種一體式利器盒,將蓋體和筒體做成一體式結構,同時,在蓋體上彈性設置有一活動開口,當按壓蓋體上的按鈕時,活動開口打開,放置醫用利器,當再次按壓該按鈕時,活動開口關閉,將蓋體封閉,避免利器盒內的污染源與外界接觸,或者散落出來,造成安全隱患,當利器盒裝滿之后,用力按壓該按鈕,即可將活動開口鎖死,避免利器盒被再次打開。蓋體100與筒體200緊密結合,在不破壞利器盒整體結構的前提下,無法打開蓋體100,避免利器盒被誤打開,提高了利器盒的使用安全性;蓋體100 上彈性設置有活動開口,使用時,按壓按鈕400即可打開放置醫用利器,便于操作,放置完畢后,再次按壓按鈕400,將活動開口關閉,避免盒內的污染源向外擴散或者散落,醫護人員不易接觸,進一步提高了安全性;同時,利器盒裝滿后,用力按壓按鈕400,活動開口被鎖死,蓋體100被永久封閉,避免利器盒被再次利用。
盡管本發明的實施方案已公開如上,但其并不僅僅限于說明書和實施方式中所列運用,它完全可以被適用于各種適合本發明的領域,對于熟悉本領域的人員而言,可容易地實現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離權利要求及等同范圍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發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細節和這里示出與描述的圖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