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蒸煮裝置,具體是一種防粘接能夠藥渣分離的中藥蒸煮裝置。
背景技術:
中藥在加工過程中,有時候需要進行蒸煮,來將中藥中的藥效完全發揮出來,傳統的蒸煮裝置,在加工蒸煮過程中,藥液容易烤焦在蒸煮罐的側壁上,影響裝置的使用壽命,而且隨著藥材的蒸煮,裝置中的氣壓會越來越大,進而影響裝置的使用壽命,同時,在蒸煮的過程中會產生藥渣,傳統的蒸煮裝置沒有過濾裝置,藥渣殘留在藥液中,使用時,醫護人員需要進行過濾,給醫護人員帶來麻煩。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防粘接能夠藥渣分離的中藥蒸煮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防粘接能夠藥渣分離的中藥蒸煮裝置,包括底座和蒸煮罐;所述底座頂部左右兩邊設置有支腿,底座與支腿固定連接;所述支腿右側設置有控制面板,支腿設置在底座頂部左右兩邊,支腿與蒸煮罐固定連接;所述控制面板設置在支腿右側,控制面板與支腿固定連接;所述蒸煮罐頂部設置有封蓋,蒸煮罐底部設置有儲液箱,蒸煮罐內設置有支撐架,蒸煮罐右側內壁設置有溫度傳感器,蒸煮罐外壁周圍設置有電磁加熱環,蒸煮罐與支腿固定連接;所述封蓋與蒸煮罐之間設置有合頁,封蓋頂部設置有泄壓機構,封蓋設置在蒸煮罐的頂部,封蓋通過合頁與蒸煮罐連接;所述合頁設置在封蓋與蒸煮罐之間,合頁與封蓋和蒸煮罐固定連接;所述泄壓機構內設置有排氣管,泄壓機構設置在封蓋的頂部,泄壓機構與封蓋固定連接;所述排氣管內設置有活塞塊,排氣管頂部設置有上封板,排氣管左右兩邊設置有出氣孔,排氣管與封蓋固定連接;所述活塞塊設置在排氣管內,活塞塊與排氣管套接;所述上封板與活塞塊之間設置有彈簧,上封板設置在排氣管的頂部,上封板與排氣管固定連接;所述彈簧設置在上封板與活塞塊之間,彈簧一端與上封板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活塞塊固定連接;所述出氣孔設置在排氣管左右兩邊,出氣孔與排氣管固定連接;所述儲液箱頂部內壁左右兩側設置有凸塊,儲液箱內設置有電磁閥,儲液箱右側設置有第二電磁閥出液管,儲液箱左側設置有第一電磁閥出液管,儲液箱與蒸煮罐底部固定連接;所述凸塊設置在儲液箱頂部內壁左右兩側,凸塊與儲液箱頂部內壁固定連接;所述電磁閥設置在儲液箱內,電磁閥與控制面板電連接;所述第二電磁閥出液管設置在儲液箱右側,第二電磁閥出液管與儲液箱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電磁閥出液管設置在儲液箱左側,第一電磁閥出液管與儲液箱固定連接。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撐架內設置有支撐環,支撐架設置在蒸煮罐內,支撐架與蒸煮罐套接;所述支撐環外圍連接有支撐桿,支撐環頂部設置有托板,支撐環與支撐桿固定連接;所述支撐桿設置在支撐環的外圍,支撐桿與蒸煮罐套接;所述托板頂部左右兩邊設置有吊環,托板底部連接有蒸煮筒,托板設置在支撐環的頂部,托板與支撐環套接。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吊環設置在托板頂部左右兩邊,吊環與托板固定連接。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蒸煮筒底部連接有連桿,蒸煮筒設置在托板的底部,蒸煮筒與托板固定連接;所述連桿底部連接有過濾裝置,連桿設置在蒸煮筒的底部,連桿一端與蒸煮筒固定連接,另一端與過濾裝置固定連接;所述過濾裝置設置在連桿的底部,過濾裝置與連桿固定連接。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溫度傳感器設置在蒸煮罐右側內壁,溫度傳感器與蒸煮罐固定連接。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電磁加熱環設置在蒸煮罐外壁周圍,電磁加熱環與控制面板電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中封蓋為半球形,蒸煮罐為上大下小的錐形結構,這種傾斜的罐壁再配合半球形封蓋,蒸汽在封蓋內壁冷凝,冷凝的水珠會沿封蓋內壁流動,然后滴落在傾斜的蒸煮罐內壁,這樣就將滯留在蒸煮罐內壁的藥液洗去,進而避免了藥液粘附在蒸煮罐內壁,進而提高了裝置的使用壽命,當蒸煮罐中的氣壓過大時,在氣壓的作用下活塞塊會將克服彈簧做功,進而將活塞塊推至出氣孔上側,這樣蒸煮罐中的氣體就會從出氣孔中排出,進而起到給蒸煮罐泄壓的作用,通過控制面板,打開電磁閥,藥液進入到儲液箱內,在經過沉淀一段時間,藥液分層,通過控制面板打開第二電磁閥出液管,上層無沉淀的藥液流出,打開第一電磁閥出液管,下層沉淀液流出,支撐架由支撐環和位于支撐環外側的支撐桿構成,托板放置在支撐環上,吊環方便蒸煮筒的取出,蒸煮筒表面均勻布有過濾孔,蒸煮筒的作用是放置藥材,進而方便了藥材的更換,過濾裝置放置在凸塊上,在蒸煮完畢,拿去蒸煮筒的同時通過連桿將過濾裝置拿起,方便清理藥材和藥渣,電磁加熱環對蒸煮罐內壁進行加熱,這種加熱方式,加熱面積大,制熱效率高,溫度傳感器檢測蒸煮溫度,進而方便控制面板對溫度的控制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防粘接能夠藥渣分離的中藥蒸煮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一種防粘接能夠藥渣分離的中藥蒸煮裝置中支撐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一種防粘接能夠藥渣分離的中藥蒸煮裝置中泄壓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泄壓機構,2-封蓋,3-合頁,4-支撐架,5-蒸煮筒,6-蒸煮罐,7-支腿,8-電磁加熱環,9-連桿,10-凸塊,11-過濾裝置,12-電磁閥,13-第一電磁閥出液管,14-托板,15-吊環,16-溫度傳感器,17-控制面板,18-儲液箱,19-第二電磁閥出液管,20-底座,21-支撐桿,22-支撐環,23-上封板,24-彈簧,25-出氣孔,26-活塞塊,27-排氣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請參閱圖1-3,一種防粘接能夠藥渣分離的中藥蒸煮裝置,包括底座20和蒸煮罐6;所述底座20頂部左右兩邊設置有支腿7,底座20與支腿7固定連接;所述支腿7右側設置有控制面板17,支腿7設置在底座20頂部左右兩邊,支腿7與蒸煮罐6固定連接;所述控制面板17設置在支腿7右側,控制面板17與支腿7固定連接;所述蒸煮罐6頂部設置有封蓋2,蒸煮罐6底部設置有儲液箱18,蒸煮罐6內設置有支撐架4,蒸煮罐6右側內壁設置有溫度傳感器16,蒸煮罐6外壁周圍設置有電磁加熱環8,蒸煮罐6與支腿7固定連接;所述封蓋2與蒸煮罐6之間設置有合頁3,封蓋2頂部設置有泄壓機構1,封蓋2設置在蒸煮罐6的頂部,封蓋2通過合頁3與蒸煮罐6連接;所述合頁3設置在封蓋2與蒸煮罐6之間,合頁3與封蓋2和蒸煮罐6固定連接,封蓋2為半球形,蒸煮罐6為上大下小的錐形結構,這種傾斜的罐壁再配合半球形封蓋2,蒸汽在封蓋2內壁冷凝,冷凝的水珠會沿封蓋2內壁流動,然后滴落在傾斜的蒸煮罐6內壁,這樣就將滯留在蒸煮罐6內壁的藥液洗去,進而避免了藥液粘附在蒸煮罐6內壁,進而提高了裝置的使用壽命;所述泄壓機構1內設置有排氣管27,泄壓機構1設置在封蓋2的頂部,泄壓機構1與封蓋2固定連接;所述排氣管27內設置有活塞塊26,排氣管27頂部設置有上封板23,排氣管27左右兩邊設置有出氣孔25,排氣管27與封蓋2固定連接;所述活塞塊26設置在排氣管27內,活塞塊26與排氣管27套接;所述上封板23與活塞塊26之間設置有彈簧24,上封板23設置在排氣管27的頂部,上封板23與排氣管27固定連接;所述彈簧24設置在上封板23與活塞塊26之間,彈簧24一端與上封板23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活塞塊26固定連接;所述出氣孔25設置在排氣管27左右兩邊,出氣孔25與排氣管27固定連接,當蒸煮罐6中的氣壓過大時,在氣壓的作用下活塞塊26會將克服彈簧24做功,進而將活塞塊26推至出氣孔25上側,這樣蒸煮罐6中的氣體就會從出氣孔25中排出,進而起到給蒸煮罐6泄壓的作用,從而提高了裝置的使用壽命;所述儲液箱18頂部內壁左右兩側設置有凸塊10,儲液箱18內設置有電磁閥12,儲液箱18右側設置有第二電磁閥出液管19,儲液箱18左側設置有第一電磁閥出液管13,儲液箱18與蒸煮罐6底部固定連接;所述凸塊10設置在儲液箱18頂部內壁左右兩側,凸塊10與儲液箱18頂部內壁固定連接;所述電磁閥12設置在儲液箱18內,電磁閥12與控制面板17電連接;所述第二電磁閥出液管19設置在儲液箱18右側,第二電磁閥出液管19與儲液箱18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電磁閥出液管13設置在儲液箱18左側,第一電磁閥出液管13與儲液箱18固定連接,通過控制面板17,打開電磁閥12,藥液進入到儲液箱18內,在經過沉淀一段時間,藥液分層,通過控制面板17打開第二電磁閥出液管19,上層無沉淀的藥液流出,打開第一電磁閥出液管13,下層沉淀液流出;所述支撐架4內設置有支撐環22,支撐架4設置在蒸煮罐6內,支撐架4與蒸煮罐6套接;所述支撐環22外圍連接有支撐桿21,支撐環22頂部設置有托板14,支撐環22與支撐桿21固定連接;所述支撐桿21設置在支撐環22的外圍,支撐桿21與蒸煮罐6套接;所述托板14頂部左右兩邊設置有吊環15,托板14底部連接有蒸煮筒5,托板14設置在支撐環22的頂部,托板14與支撐環22套接;所述吊環15設置在托板14頂部左右兩邊,吊環15與托板14固定連接;所述蒸煮筒5底部連接有連桿9,蒸煮筒5設置在托板14的底部,蒸煮筒5與托板14固定連接;所述連桿9底部連接有過濾裝置11,連桿9設置在蒸煮筒5的底部,連桿9一端與蒸煮筒5固定連接,另一端與過濾裝置11固定連接;所述過濾裝置11設置在連桿9的底部,過濾裝置11與連桿9固定連接;所述溫度傳感器16設置在蒸煮罐6右側內壁16,溫度傳感器16與蒸煮罐6固定連接;所述電磁加熱環8設置在蒸煮罐6外壁周圍,電磁加熱環8與控制面板17電連接,支撐架4由支撐環22和位于支撐環22外側的支撐桿21構成,托板14放置在支撐環22上,吊環7方便蒸煮筒5的取出,蒸煮筒5表面均勻布有過濾孔,蒸煮筒5的作用是放置藥材,進而方便了藥材的更換,過濾裝置11放置在凸塊10上,在蒸煮完畢,拿去蒸煮筒5的同時通過連桿9將過濾裝置11拿起,方便清理藥材和藥渣,電磁加熱環8對蒸煮罐6內壁進行加熱,這種加熱方式,加熱面積大,制熱效率高,溫度傳感器16檢測蒸煮溫度,進而方便控制面板17對溫度的控制。
上面對本專利的較佳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專利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專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