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調理體質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具體涉及調理氣虛型體質的藥物、其制備方法和施用方法。
背景技術:
氣虛體質的總體特征為元氣不足,以疲乏、氣短、多汗等表現為主要特征。氣虛體質的常見表現有平時氣短懶語、容易疲乏、精神不振、自汗盜汗、舌淡紅、舌體胖大、邊有齒痕、脈象虛緩。
氣虛體質的發病傾向為易患感冒、疲勞綜合癥、肺不張、慢性支氣管炎、貧血、營養不良、重癥肌無力、內臟下垂病、胃下垂、腎下垂、直腸脫垂、神經性尿頻、女性易患子宮脫垂等、病后康復緩慢。
現有的臍部給藥療法的配方都是用一個簡單的藥物配伍,針對某一個特定的病證進行輔助治療。如常見的丁桂兒臍貼,主要成分為丁香、肉桂、蓽茇等,具有健脾溫中,散寒止瀉的功效,但僅僅適用于小兒泄瀉,腹痛的輔助治療;再如肛泰,主要成分為地榆、五倍子、冰片、鹽酸小檗堿、鹽酸罌粟堿等,具有涼血止血,清熱解毒,燥濕斂瘡,消腫止痛,僅僅適用于內痔、外痔、混合痔等出現的便血、腫脹、疼痛的輔助治療。
本發明的調理氣虛型體質的藥物的施用方法屬于臍部給藥療法,其是根據國家衛生部2009年頒布的《中醫九大體質分類與判定》標準為指導方向,根據“治病求本”和“整體觀念,辨證論治”的原則,根據不同的體質和對疾病不同的易感性與發病演變性來進行調理,是中醫治未病的具體體現。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調理氣虛型體質的藥物,其通過對氣虛型體質的調理,以改善和治療所患疾病及常見不適表現,以達到調理體質,提高人體免疫力和身體素質的目的。
本發明為解決技術問題,采用的方案為:
一種調理氣虛型體質的藥物,按重量份計,包括:
輔料:麻油500-1000份
基礎藥材:蒼術9-12份,九龍川6-9份,廣木香3-6份,海風藤9-12份,香加皮6-9份,莪術9-12份,買麻藤9-12份,過江龍6-9份,徐長卿9-12份,降香3-6份,兩面針6-9份,碎骨木9-12份,虎杖9-12份,五味藤9-12份,千斤拔9-12份,朱砂根9-12份,穿壁風6-9份,鷹不撲9-12份,陳皮6-9份,白芷9-12份,大腹皮9-12份,姜半夏12-15份,廣藿香9-12份,白酒200-400份;
主要藥材:黃芪150-180份,白術90-120份,黨參120-150份,紫河車45-60份,懷山藥60-90份,甘草30-60份,豬苓45-60份,升麻45-60份,檀香6-12份;
芳香貴重藥材:人參90-120份,西洋參90-120份,羚羊角3-6份,薄荷腦1-3份,樟腦1-3份,麝香1-3份。
一種調理氣虛型體質的藥物,按重量份計,包括:
輔料:麻油500-1000份
基礎藥材:蒼術10-11份,九龍川7-8份,廣木香4-6份,海風藤10-11份,香加皮7-8份,莪術10-11份,買麻藤10-11份,過江龍7-8份,徐長卿10-11份,降香4-5份,兩面針7-8份,碎骨木10-11份,虎杖10-11份,五味藤10-11份,千斤拔10-11份,朱砂根10-11份,穿壁風7-8份,鷹不撲10-11份,陳皮7-8份,白芷10-11份,大腹皮10-11份,姜半夏13-15份,廣藿香10-11份,白酒300-400份;
主要藥材:黃芪160-170份,白術100-115份,黨參125-140份,紫河車50-55份,懷山藥70-85份,甘草40-50份,豬苓50-58份,升麻50-58份,檀香8-10份;
芳香貴重藥材:人參100-115份,西洋參100-110份,羚羊角4-5份,薄荷腦2-3份,樟腦2-3份,麝香2-3份。
其中,部分藥物具有以下功效:
人參:甘,平;入脾、肺經;具有大補元氣,補肺益脾,生津安神的功效。
西洋參:苦、甘,涼;入心、肺、腎經;具有補肺降火,養胃生津的功效。
黃芪:甘,微溫;入脾、肺經;具有補氣升陽,固表止汗,托瘡生肌,利水退腫的功效。
白術:苦、甘,溫;入脾、胃經;具有補脾燥濕,利水,止汗的功效。
紫河車:甘、咸,溫;入心、肺、腎經;具有益氣,補精血的功效。
羚羊角:咸、寒;具有清熱鎮痙,平肝熄風,解毒消腫的功效。
懷山藥:甘,平;入肺、脾經;具有補脾胃,益肺腎的功效。
甘草:甘,平;入十二經;具有補中益氣,瀉火解毒,潤肺袪痰,緩和藥性,緩急定痛功效。
豬苓:甘、淡,平;歸腎、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的功效。
升麻:甘、辛,微寒;入肺、脾、大腸、胃經;具有發表透疹,清熱解毒,升舉陽氣的功效。
檀香:辛,溫;歸脾、胃、肺經;具有行氣止痛的功效。
麝香:辛,溫;入心,脾經;具有開竅回蘇,活血散結,催產下胎的功效。
黨參:甘,平;具有補中益氣、和胃生津、祛痰止咳的功效,主治脾虛食少便溏、四肢無力、心悸、氣短、口干、自汗和脫肛等。
中醫記載人之命存曰氣,氣休則萬物絕滅。本發明采用黃芪又名黃耆,為諸藥之長耆,補虛排膿無有能過之者,人參大補元氣、調養營衛,黨參本與人參不相甚遠,尤為可貴者,黨參補養脾胃鼓動氣血而無剛燥之敝,益智仁安神而為君;紫河車為有情之品大補氣血,懷山藥益脾補肺,西洋參補肺陰,白術健脾除濕以為臣,檀香調氣溫中,氣虛者多下陷,故用升麻升舉下陷之氣,善補者必少佐瀉之品,故以豬苓利小便使五臟之濁邪從小便出,又以羚羊角寒涼而反佐之,恐諸補藥溫燥升散太過之敝,同時基礎方為藿香正氣水配方加減和正骨水配方加減,具有扶正祛濕、理氣和中、活血祛瘀,舒筋活絡等功效,共以為佐;然藥之功力必借引經達其病所,方可為功,故又用白酒為引催化藥性,“酒為百藥之長”,有升提之性引藥上行,使藥力迅速到達全身經脈,用薄荷腦、樟腦、麝香芳香開竅、引諸藥直達病所,使氣得補益,氣血暢旺,人即安和。
本發明遵循《素問·至真要大論》內經里所記載的配伍原則“君臣佐使”,中藥方劑的配伍,采用配藥七方中的復方、大方的配伍,采用配藥七方中的復方、大方的配伍,更有效全方位調理,達到改善體質的目的。
本發明添加了薄荷腦、樟腦、沉香、麝香等芳香開竅的藥物,起到開竅引經的作用,使藥物更好的達到病所。
制備調理氣虛型體質的藥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各藥材炮制合格,按照各配方的重量份比例稱量備齊;
2)將稱量好的基礎藥材碎斷扎為細末,和勻過細羅,得到基礎藥材細末;
3)將稱量好的芳香貴重藥材共扎為細末,和勻過細羅,得到芳香貴重藥材細末;
4)將主要藥材加水用武火煎沸后,調整為用文火煎煮1小時,將藥汁濾出并進行沉淀過濾,接著加水用武火煎沸后,調整為用文火煎煮1小時,將藥汁濾出并進行沉淀過濾,重復3次;然后采用文武火將過濾得到的藥汁反復煎熬,直至藥汁濃稠成膏;
5)將麻油與基礎藥材細末放入鍋中炸枯,撈出藥材殘渣,接著添加入步驟4)煎熬得到的藥膏及步驟3)中的芳香貴重藥材細末一起收膏,即得到調理氣虛型體質的藥物。
優選的,步驟2)和3)中的細羅的目數為100目。
優選的,步驟4)中添加的水覆蓋所有的主要藥材,水的深度大于主要藥材的高度3-4cm。
施用調理氣虛型體質的藥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1-3ml調理氣虛型體質的藥物擠入肚臍,艾灸1-2小時后擦去藥物;
2)再將1-3ml調理氣虛型體質的藥物擠入肚臍,在上面覆蓋肚臍貼,經過4-12小時后揭去肚臍貼。
本發明的調理氣虛型體質的藥物的性能和指標以中醫的面診、舌診、問診、脈診等作為判斷藥物效果的指標。
施用本發明的調理氣虛型體質的藥物后,患者的以下癥狀均得到了改善:面色晄白、精神不振、氣短懶言、疲乏倦怠、容易出汗、動則氣喘、頭暈目眩、食欲減退、下肢水腫、大便溏瀉、排便無力、女性白帶偏多、月經淋漓不暢、舌質淡紅、舌體偏胖、舌邊有齒痕、脈弱、脈虛、脈緩等。
本發明將各種功效的藥材組合在一起充分發揮各藥材的功效,制備出一種調理氣虛型體質的藥物,其通過對氣虛型體質的調理,以改善和治療由氣虛型體質而患的疾病及常見不適表現,從而調理體質,提高人體免疫力。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調理氣虛型體質的藥物,按重量份計,包括:
輔料:麻油500份
基礎藥材:蒼術9份,九龍川6份,廣木香3份,海風藤9份,香加皮6份,莪術9份,買麻藤9份,過江龍6份,徐長卿9份,降香3份,兩面針6份,碎骨木9份,虎杖9份,五味藤9份,千斤拔9份,朱砂根9份,穿壁風6份,鷹不撲9份,陳皮6份,白芷9份,大腹皮9份,姜半夏12份,廣藿香9份,白酒200份;
主要藥材:黃芪150份,白術90份,黨參120份,紫河車45份,懷山藥60份,甘草30份,豬苓45份,升麻45份,檀香6份;
芳香貴重藥材:人參90份,西洋參90份,羚羊角3份,薄荷腦1份,樟腦1份,麝香1份。
制備調理氣虛型體質的藥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各藥材炮制合格,按照配方的重量份比例稱量備齊;
2)將稱量好的基礎藥材碎斷扎為細末,和勻過100目細羅,得到基礎藥材細末;
3)將稱量好的芳香貴重藥材共扎為細末,和勻過100目細羅,得到芳香貴重藥材細末;
4)將主要藥材加水用武火煎沸后,調整為用文火煎煮1小時,將藥汁濾出并進行沉淀過濾,接著加水用武火煎沸后,調整為用文火煎煮1小時,將藥汁濾出并進行沉淀過濾,重復3次;然后采用文武火將過濾得到的藥汁反復煎熬,直至藥汁濃稠成膏,其中添加的水覆蓋所有的主要藥材,水的深度大于主要藥材的高度3-4cm;
5)將麻油與基礎藥材細末放入鍋中炸枯,撈出藥材殘渣,接著添加入步驟4)煎熬得到的藥膏及步驟3)中的芳香貴重藥材細末一起收膏,即得到調理氣虛型體質的藥物。
施用調理陽虛型體質的藥物的施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2ml調理氣虛型體質的藥物擠入肚臍,艾灸2小時后擦去藥物;
2)再將2ml調理氣虛型體質的藥物擠入肚臍,在上面覆蓋肚臍貼,經過6小時后揭去肚臍貼。
實施例2
一種調理氣虛型體質的藥物,按重量份計,包括:
輔料:麻油600份
基礎藥材:蒼術10份,九龍川7份,廣木香4份,海風藤10份,香加皮7份,莪術10份,買麻藤10份,過江龍7份,徐長卿10份,降香4份,兩面針7份,碎骨木10份,虎杖10份,五味藤10份,千斤拔10份,朱砂根10份,穿壁風7份,鷹不撲10份,陳皮7份,白芷10份,大腹皮10份,姜半夏13份,廣藿香10份,白酒250份;
主要藥材:黃芪160份,白術100份,黨參125份,紫河車50份,懷山藥70份,甘草40份,豬苓50份,升麻50份,檀香8份;
芳香貴重藥材:人參100份,西洋參100份,羚羊角4份,薄荷腦2份,樟腦2份,麝香2份。
其中,調理氣虛型體質的藥物的制備方法、施用方法與實施例1的相同。
實施例3
一種調理氣虛型體質的藥物,按重量份計,包括:
輔料:麻油700份
基礎藥材:蒼術11份,九龍川7份,廣木香5份,海風藤11份,香加皮7份,莪術11份,買麻藤10份,過江龍7份,徐長卿10份,降香4份,兩面針8份,碎骨木11份,虎杖10份,五味藤11份,千斤拔10份,朱砂根10份,穿壁風8份,鷹不撲11份,陳皮8份,白芷10份,大腹皮10份,姜半夏14份,廣藿香11份,白酒300份;
主要藥材:黃芪165份,白術110份,黨參130份,紫河車52份,懷山藥80份,甘草45份,豬苓55份,升麻55份,檀香9份;
芳香貴重藥材:人參110份,西洋參105份,羚羊角4份,薄荷腦3份,樟腦3份,麝香3份。
其中,調理氣虛型體質的藥物的制備方法、施用方法與實施例1的相同。
實施例4
一種調理氣虛型體質的藥物,按重量份計,包括:
輔料:麻油800份
基礎藥材:蒼術11份,九龍川8份,廣木香6份,海風藤11份,香加皮8份,莪術11份,買麻藤11份,過江龍8份,徐長卿11份,降香5份,兩面針8份,碎骨木11份,虎杖11份,五味藤11份,千斤拔11份,朱砂根11份,穿壁風8份,鷹不撲11份,陳皮8份,白芷11份,大腹皮11份,姜半夏15份,廣藿香11份,白酒350份;
主要藥材:黃芪170份,白術115份,黨參140份,紫河車55份,懷山藥85份,甘草50份,豬苓58份,升麻58份,檀香10份;
芳香貴重藥材:人參115份,西洋參110份,羚羊角5份,薄荷腦3份,樟腦3份,麝香3份。
其中,調理氣虛型體質的藥物的制備方法、施用方法與實施例1的相同。
實施例5
一種調理氣虛型體質的藥物,按重量份計,包括:
輔料:麻油1000份
基礎藥材:蒼術12份,九龍川9份,廣木香6份,海風藤12份,香加皮9份,莪術12份,買麻藤12份,過江龍9份,徐長卿12份,降香6份,兩面針9份,碎骨木12份,虎杖12份,五味藤12份,千斤拔12份,朱砂根12份,穿壁風9份,鷹不撲12份,陳皮9份,白芷12份,大腹皮12份,姜半夏15份,廣藿香12份,白酒400份;
主要藥材:黃芪180份,白術120份,黨參150份,紫河車60份,懷山藥90份,甘草60份,豬苓60份,升麻60份,檀香12份;
芳香貴重藥材:人參120份,西洋參120份,羚羊角6份,薄荷腦3份,樟腦3份,麝香3份。
其中,調理氣虛型體質的藥物的制備方法、施用方法與實施例1的相同。
使用本發明的調理氣虛型體質的藥物治理病人,其中200人,年齡分布在40-65歲,平均年齡為55歲,其中治療30次后,效果如下:
從以上治療的數據可以看出,本發明的藥物對調養氣虛型體質的病人具有良好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