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艾灸棒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灸療裝置,尤其涉及一種艾灸棒。
【背景技術】
[0002]艾灸棒是中醫采用艾灸療法的一種灸療裝置,施灸時,將灸條點燃放進灸筒,艾灸棒置于腧穴或應灸部位,進行滾動熨灸,使所灸部位的皮膚紅潤、氣血調和、溫中散寒,以達到治療和保健的作用。當前的艾灸棒不能穩定安裝灸條或灸片,影響艾灸棒的使用。
【發明內容】
[0003]鑒于以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有必要提供一種穩定安裝灸藥的艾灸棒。
[0004]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艾灸棒,包括手柄管、安裝在手柄管一端的可相對手柄管轉動的滾動按摩頭以及伸出于手柄管另一端的灸筒組件,所述滾動按摩頭內部形成燃燒室,以供容置艾藥燃燒,滾動按摩頭的周壁上開設有若干散煙孔,所述灸筒組件包括筒體以及套設在筒體上的彈簧,所述筒體的一端設有抵持部,另一端形成有夾持部,筒體套設在手柄管的管體內,夾持部彈性地收縮在手柄管的管部內,用以夾持安裝在筒體內的艾藥,所述彈簧抵持在抵持部與手柄管的端部之間。
[0005]進一步的,所述滾動按摩頭包括滾筒與安裝在滾筒一端的蓋體,滾筒內腔形成為所述燃燒室。
[0006]進一步的,所述滾筒內的一端安裝有軸承,滾筒通過軸承套設在手柄管的一端上。
[0007]進一步的,所述滾筒的筒壁上均勻地開設有若干所述散煙孔,所述滾筒外周面上凸設有若干凸包,若干所述凸包沿所述滾筒的軸向等距布置而形成凸包條,所述滾筒的外周面上形成有若干凸包條,相鄰兩凸包條之間設置有若干所述散煙孔。
[0008]進一步的,所述滾筒內設有遮擋散煙孔的防護網。
[0009]進一步的,所述蓋體包括底壁、周壁、固定板以及若干滾珠,所述底壁上開設有若干通孔,所述周壁形成在底壁周緣并且圍成空腔,所述固定板固定地安裝在周壁所圍成的空腔內并且與底壁之間形成有容置空間,若干所述滾珠安裝在容置空間內,并且每一滾珠從底壁對應的通孔部分凸出。
[0010]進一步的,所述底壁以及固定板上均開設有若干透煙孔。
[0011 ]進一步的,艾灸棒包括置料籠,置料籠安裝在所述燃燒室內。
[0012]進一步的,所述置料籠包括籠體、罩設在籠體一端的罩體以及固接在籠體另一端的固接桿,固接桿可拆卸地安裝在所述蓋體上。
[0013]進一步的,所述夾持部為圍成環形分布的若干彈片條,且兩兩相對,每一條彈片包括連接段、外凸段以及夾持段,所述連接段一體地連接在筒體的筒部上,所述外凸段遠離所述夾持部的中心向外傾斜,且兩兩相對的外凸段之間的最大直徑大于手柄管管體的內徑,所述夾持段向所述夾持部中心傾斜。
[0014]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艾灸棒能夠穩定地安裝灸條或灸片,操作方便,灸療效果佳。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本實用新型艾灸棒的整體結構視圖;
[0016]圖2是本實用新型艾灸棒的結構側視圖;
[0017]圖3是本實用新型艾灸棒的結構仰視圖;
[0018]圖4是本實用新型艾灸棒的置料籠的結構視圖;
[0019]圖5是本實用新型艾灸棒的灸筒組件的結構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0021]請參閱圖1,一種艾灸棒,包括手柄管10、安裝在手柄管10—端的可相對手柄管轉動的滾動按摩頭20以及伸出于手柄管10另一端的灸筒組件40。
[0022]手柄管10為中空的管狀結構,以供握持艾灸棒。手柄管10包括管體,固定地套設在管體的一端限位圈11,以及固定地套設在管體另一端的連接環12。
[0023]請參閱圖2,所述滾動按摩頭20可轉動地套接手柄管10的連接環12上,用以對所需灸療部位按摩。滾動按摩頭20包括滾筒21與安裝在滾筒21—端的蓋體22。
[0024]滾動按摩頭20內部形成燃燒室,以供容置艾藥燃燒,滾動按摩頭20的周壁上開設有若干散煙孔213。具體地,滾筒21內腔形成為燃燒室以供容置艾藥燃燒。滾筒21可轉動地套設在連接環12上。本實施例中,滾筒21內的一端安裝有軸承,滾筒21通過軸承套設在手柄管10的連接環12上。滾筒21的筒壁上均勻地開設有若干散煙孔213,以供艾條燃燒的煙氣導出,散煙孔213可為心形、圓角矩形、橢圓形、圓形、四邊形、三角形等形狀,本實施例中,散煙孔213為心形;滾筒21外周面上凸設有若干凸包214;本實施例中,每一凸包214為中空圓錐狀,若干凸包214沿滾筒21的軸向等距布置而形成凸包條,滾筒21的外周面上形成有若干凸包條,相鄰兩凸包條之間設置有若干散煙孔213。
[0025]所述滾動按摩頭20進一步包括設在滾筒21內的防護網(圖未示),以遮擋散煙孔213,防止艾灰從散煙孔213掉出燙傷皮膚;滾筒21連接蓋體22的一端開設有卡槽(圖未示),用以安裝蓋體22。
[0026]請一并參閱圖3,蓋體22包括底壁221、形成在底壁221周緣的周壁222、設置在周壁222圍成空腔內的固定板(圖未示)、以及安裝在固定板與底壁221之間的滾珠223。底壁221上均勻地開設有若干通孔,固定板固定地安裝在周壁222圍成的空腔內并且與底壁221之間形成有容置空間,若干滾珠在容置空間內,并且每一滾珠223從底壁221對應的通孔部分凸出,滾珠223可在外力摩擦下滾動。底壁221以及固定板上均開設有若干透煙孔224,以使艾條燃燒的煙氣導出,透煙孔224可為圓形、五角星形等,本實施例中,透煙孔224為五角星形狀,設計為六個,底壁221中心處開設一個尺寸較大的五角星形狀的透煙孔224,其余五個尺寸較小的五角星孔均勻分布在中心五角星孔的周邊;此外,蓋體22內設有防護網,具體地,防護網可設置在周壁222圍成的空腔內并且位于固定板上方,防止煙灰掉落至固定板上并從固定板上的散煙孔落出。
[0027]周壁222內周面形成有卡持體,以配合滾筒21端部的卡槽,將蓋體22卡設在滾筒21上。
[0028]請參圖4,艾灸棒包括置料籠30,安裝在滾動按摩頭20內,具體地,置料籠30安裝在燃燒室內。置料籠30包括籠體31、罩設在籠體31—端的罩體32以及固接在籠體31另一端的固接桿33,籠體31及罩體32上均開設有透氣孔35,籠體31內用以置放燃燒的艾藥或灸療用藥,如生姜、艾片、藥餅等。具體地,固接桿33可拆卸地安裝在蓋體22的固定板上,以使籠體31以及罩設在籠體31—端的罩體32置于燃燒室內。
[0029]請參閱圖1及圖5,灸筒組件40穿插手柄管1的管體內且從手柄管10的一端露出,用以夾持艾條并推送艾條伸至滾動按摩頭20的滾筒21內。灸筒組件40包括筒體41以及套設在筒體41上的彈簧42,筒體41的外徑小于手柄管10的內徑,筒體41的一端設有抵持部43,抵持部43為環圈,筒體41的另一端形成有夾持部44。彈簧42可滑動地套設在筒體41外周上,筒體41套設在手柄管10的管體內,夾持部44彈性地收縮在手柄管10的管部內,用以夾持安裝在筒體41內的艾藥,彈簧42抵持在抵持部43與手柄管10的端部之間;夾持部44為圍成環形分布的若干彈片條,且兩兩相對,每一條彈片包括一連接段441、外凸段442以及夾持段443,連接段441 一體地連接在筒體41的筒部上,外凸段442遠離夾持部44的中心向外傾斜,且兩兩相對的外凸段442之間的最大直徑大于手柄管10管體的內徑,夾持段443向夾持部44中心傾斜。如此,將筒體41套入手柄管10管部后,夾持部44收攏,灸筒組件40的夾持部44的一端穿出手柄管10的管部后伸入滾筒21內,夾持部44張開,然后套入柱狀的艾條至筒體41內,回拉灸筒組件40,使夾持部44收縮在手柄管10的管部內,為手柄管10的管部抵持,如此,夾持部44將穩定地夾持在手柄管10的管部內,當需要釋放艾條或更換艾條,抵推灸筒組件40,使夾持部44朝滾筒21滑動,夾持部44伸入滾筒21內后張開,則可取出艾條更換。為了維持夾持部44在通常狀態下收縮在手柄管10的管部內的狀態,彈簧42套設在筒體41上,抵持在抵持部43與手柄管10的端部之間,使得夾持部44在通常狀態下收縮在手柄管10的管部內。
[0030]使用時,如果采用艾條進行灸療,則點燃灸條放進灸筒組件40內由夾持部44夾持,如果采用艾片等不能為夾持部44夾持的灸療藥物時,將灸療藥物放入置料籠30,將置料籠30安裝在蓋體22內的固定板上在采用艾條灸療時可通過抵推灸筒組件40來調節灸條在滾動按摩頭20內的長度。
[0031]在灸療時,手握手柄管10,將滾筒21在灸療部位的表面滾動,起到按摩的作用,同時滾筒21上散煙孔213導出灸條的熱煙和/或置料籠30內的藥氣灸療人體具有理想的療效效果。
[0032]可以理解,所述的艾條或艾片都屬于艾藥,為艾藥的不同結構。
[0033]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艾灸棒能夠穩定地安裝灸條或灸片,操作方便,灸療效果佳。
[0034]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艾灸棒,包括手柄管(10)、安裝在手柄管(10)—端的可相對手柄管轉動的滾動按摩頭(20)以及伸出于手柄管(10)另一端的灸筒組件(40),所述滾動按摩頭(20)內部形成燃燒室,以供容置艾藥燃燒,滾動按摩頭(20)的周壁上開設有若干散煙孔(213),所述灸筒組件(40)包括筒體(41)以及套設在筒體(41)上的彈簧(42),所述筒體(41)的一端設有抵持部(43),另一端形成有夾持部(44),筒體(41)套設在手柄管(10)的管體內,夾持部(44)彈性地收縮在手柄管(10)的管部內,用以夾持安裝在筒體(41)內的艾藥,所述彈簧(42)抵持在抵持部(43)與手柄管(10)的端部之間,其特征在于:所述滾動按摩頭(20)包括滾筒(21)與安裝在滾筒(21)—端的蓋體(22),滾筒(21)內腔形成為所述燃燒室,所述蓋體(22)包括底壁(221)、周壁(222)、固定板以及若干滾珠(223),所述底壁(221)上開設有若干通孔,所述周壁(222)形成在底壁(221)周緣并且圍成空腔,所述固定板固定地安裝在周壁(222)所圍成的空腔內并且與底壁(221)之間形成有容置空間,若干所述滾珠(223)安裝在容置空間內,并且每一滾珠(223)從底壁(221)對應的通孔部分凸出。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艾灸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滾筒(21)內的一端安裝有軸承,滾筒(21)通過軸承套設在手柄管(10)的一端上。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艾灸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滾筒(21)的筒壁上均勻地開設有若干所述散煙孔(213),所述滾筒(21)外周面上凸設有若干凸包(214),若干所述凸包(214)沿所述滾筒(21)的軸向等距布置而形成凸包條,所述滾筒(21)的外周面上形成有若干凸包條,相鄰兩凸包條之間設置有若干所述散煙孔(213)。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艾灸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滾筒(21)內設有遮擋散煙孔(213)的防護網。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艾灸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221)以及固定板上均開設有若干透煙孔(224)。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艾灸棒,其特征在于:包括置料籠(30),置料籠(30)安裝在所述燃燒室內。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艾灸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置料籠(30)包括籠體(31)、罩設在籠體(31)—端的罩體(32)以及固接在籠體(31)另一端的固接桿(33),固接桿(33)可拆卸地安裝在所述蓋體(22)上。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艾灸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夾持部(44)為圍成環形分布的若干彈片條,且兩兩相對,每一條彈片包括連接段(441)、外凸段(442)以及夾持段(443),所述連接段(441) 一體地連接在筒體(41)的筒部上,所述外凸段(442)遠離所述夾持部(44)的中心向外傾斜,且兩兩相對的外凸段(442)之間的最大直徑大于手柄管(10)管體的內徑,所述夾持段(443)向所述夾持部(44)中心傾斜。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艾灸棒,包括手柄管、安裝在手柄管一端的可相對手柄管轉動的滾動按摩頭以及伸出于手柄管另一端的灸筒組件,所述滾動按摩頭內部形成燃燒室,以供容置艾藥燃燒,滾動按摩頭的周壁上開設有若干散煙孔,所述灸筒組件包括筒體以及套設在筒體上的彈簧,所述筒體的一端設有抵持部,另一端形成有夾持部,筒體套設在手柄管的管體內,夾持部彈性地收縮在手柄管的管部內,用以夾持安裝在筒體內的艾藥,所述彈簧抵持在抵持部與手柄管的端部之間。本實用新型艾灸棒能夠穩定地安裝灸條或灸片,操作方便,灸療效果佳。
【IPC分類】A61H39/06
【公開號】CN205386234
【申請號】CN201620110335
【發明人】王青海
【申請人】王青海
【公開日】2016年7月20日
【申請日】2016年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