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具體涉及利器盒。
背景技術:
利器盒是醫院處理醫療廢物時必不可少的容器,主要用于收集注射器、輸液器、一次性使用物品的針頭,承接頭等;現有利器盒上有一個通孔,當收集注射器時,醫生需要將注射器的針頭用鑷子等取下后通過通孔投入利器盒中,但是在收集輸液器時,往往需要利用剪刀將輸液器前端帶針頭的部分剪下后,將剪下的部分投入利器盒中,但由于現有利器盒均是剪刀與利器盒分離的,在剪切利器的過程中,又要使用到剪刀,由于剪刀易傷人,特別是在兒童醫院,剪刀更是應該妥善保管,在使用時有需要將其取出,這樣就造成在使用利器盒時又要取剪刀,有時候剪刀找不到,浪費時間,增加醫生時間成本,且安全性差。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簡單、安全,且能節省空間,提高利器處理效率的利器盒。
本實用新型利器盒,包括盒體、盒蓋及轉動蓋,所述盒體與盒蓋密封連接,所述盒蓋上活動連接有一轉動蓋,所述轉動蓋的中心軸線與盒蓋的中心軸線重合,所述盒蓋上設置有兩個通孔,兩個通孔關于盒蓋的中心點中心對稱;所述轉動蓋上也設置有兩個通孔,轉動蓋上的兩通孔的中心軸線所在圓與盒蓋上的兩通孔的中心軸線所在圓重合;所述轉動蓋與盒蓋之間設置有剪切裝置,所述剪切裝置上設置有兩個剪切口,所述剪切口和盒蓋上的兩通孔位置相對應。
優選地,剪切裝置包括兩個剪切刃,兩個剪切刃相向設置并通過轉動軸相連,所述轉動軸將剪切刃分成前后兩個剪切口,轉動軸的中心軸線分別到兩個剪切刃兩端的距離相等,且兩個剪切刃的同一端上均連接有一把手。
優選地,把手與剪切刃通過旋轉軸相連,所述旋轉軸與盒蓋的外圓面相切,且旋轉軸的中心軸線與轉動軸的中心軸線相互垂直。
優選地,盒體上設置有一凹槽,所述凹槽的形狀和尺寸與把手相匹配,當把手朝盒體轉動,把手填充在凹槽中。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利用設置在盒體上的剪切裝置將需要剪切的利器剪切,使用安全、方便快捷,同時由于設置有兩個剪切口,可有效提高利器處理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俯視圖。
圖3為剪切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的左視圖。
附圖標記:1-轉動蓋,2-盒蓋,3-盒體,4-把手,5-凹槽,6-剪切刃,7-轉動軸,8-旋轉軸,9-通孔。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利器盒,包括盒體3、盒蓋2及轉動蓋1,所述盒體3與盒蓋2密封連接,所述盒蓋2上活動連接有一轉動蓋1,所述轉動蓋1的中心軸線與盒蓋2的中心軸線重合,所述盒蓋2上設置有兩個通孔9,兩個通孔9關于盒蓋2的中心點中心對稱;所述轉動蓋1上也設置有兩個通孔,轉動蓋1上的兩通孔的中心軸線所在圓與盒蓋2上的兩通孔9的中心軸線所在圓重合;所述轉動蓋1與盒蓋2之間設置有剪切裝置,所述剪切裝置上設置有兩個剪切口,所述剪切口和盒蓋2上的兩通孔9位置相對應。剪切裝置包括兩個剪切刃6,兩個剪切刃6相向設置并通過轉動軸7相連,所述轉動軸7將剪切刃6分成前后兩個剪切口,轉動軸7的中心軸線分別到兩個剪切刃6兩端的距離相等,且兩個剪切刃6的同一端上均連接有一把手4。把手4與剪切刃6通過旋轉軸8相連,所述旋轉軸8與盒蓋2的外圓面相切,且旋轉軸8的中心軸線與轉動軸7的中心軸線相互垂直。盒體3上設置有一凹槽5,所述凹槽5的形狀和尺寸與把手4相匹配,當把手4朝盒體3轉動,把手4填充在凹槽5中。
使用時,將剪切裝置的把手4從盒體3的凹槽5中逆時針轉動,并旋轉轉動蓋1,將轉動蓋1上的兩個通孔與盒蓋2上的兩個通孔9相對應,使得盒體3內部與外界連通,同時張開剪切刃6,使得通孔9均位于兩個剪切刃6之間;然后可將輸液器分別放置在兩個通孔9中,然后將把手相4向擠壓,把手4帶動兩剪切刃6相互靠近,最終實現剪切;由于可以同時對兩個通孔9中的輸液器進行剪切,提高利器的處理效率,剪切完成后,帶針頭的部分直接進入盒體3內,然后旋轉轉動蓋1,使得轉動蓋1上的通孔與盒蓋2上的通孔9錯位,實現密封,最后將剪切裝置的把手4順時針轉動,使得把手4填充至盒體3上的凹槽5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