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氣管插管組件。
背景技術:
氣管插管術是醫(yī)學臨床工作中常用的重要搶救技術,是呼吸道管理中應用最廣泛、最有效最快捷的手段之一。氣管插管通常用于在給患者做輔助呼吸時常用的工具。現(xiàn)有的氣管插管為圓柱形,因此需要一個較大的氣管切口,容易對患者造成較大的身體創(chuàng)傷,同時當患者的喉部具有痰液時,會導致氣管插管堵塞,容易造成患者窒息,同時現(xiàn)有技術中的氣管插管的較為柔軟,受到擠壓后容易變形,導致氧氣無法輸送,導致患者窒息。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新型氣管插管組件,該裝置通過隔條分隔成若干個輸氧通道,當其中一個輸氧通道堵塞后,還有其他的輸氧通道可以進行輸氧,避免患者窒息,同時本裝置的內部設置有加強筋,增加了本裝置抗變形能力,避免由于變形而造成氣管本體的擠壓變形,避免患者窒息。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新型氣管插管組件,包括扁平狀的氣管本體,所述氣管本體的內部軸向設置有兩個以上的加強筋,所述氣管本體的內部具有氧氣輸送孔,所述加強筋設置在所述氧氣輸送孔的外圈處,所述氧氣輸送孔內設置有一塊以上的隔條,所述氣管本體的外部設置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配合有連接套,所述連接套與所述氣管本體之間配合有鎖緊螺絲,所述固定套遠離所述連接套的那一端面上設置有無菌棉墊,所述氣管本體的右端具有一個氧氣機連接端。
優(yōu)選地,所述氣管本體的左端具有橡膠保護墊,所述橡膠保護墊具有與所述氧氣輸送孔相對的通孔,所述橡膠保護墊與所述氣管本體之間膠合固定。
優(yōu)選地,所述氣管本體的上、下側邊位置處圓弧過渡。
優(yōu)選地,所述氣管本體的外部具有插入刻度。
優(yōu)選地,所述氣管本體與所述固定套的內表面之間形成密封。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裝置通過隔條分隔成若干個輸氧通道,當其中一個輸氧通道堵塞后,還有其他的輸氧通道可以進行輸氧,避免患者窒息,同時本裝置的內部設置有加強筋,增加了本裝置抗變形能力,避免由于變形而造成氣管本體的擠壓變形,避免患者窒息,本裝置的結構較為簡單,成本較為低廉,適合推廣使用。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2為氣管本體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參閱圖1和圖2所示的一種新型氣管插管組件,包括扁平狀的氣管本體1,所述氣管本體1的內部軸向設置有兩個以上的加強筋101,所述氣管本體1的內部具有氧氣輸送孔102,所述加強筋101設置在所述氧氣輸送孔102的外圈處,所述氧氣輸送孔102內設置有一塊以上的隔條2,所述氣管本體1的外部設置有固定套3,所述固定套3配合有連接套4,所述連接套4與所述氣管本體1之間配合有鎖緊螺絲401,所述固定套3遠離所述連接套4的那一端面上設置有無菌棉墊5,所述氣管本體1的右端具有一個氧氣機連接端6。
本實用新型中一個較佳的實施例,所述氣管本體1的左端具有橡膠保護墊7,所述橡膠保護墊7具有與所述氧氣輸送孔102相對的通孔(未圖示),所述橡膠保護墊7與所述氣管本體1之間膠合固定。
本實用新型中一個較佳的實施例,所述氣管本體1的上、下側邊位置處圓弧過渡。
本實用新型中一個較佳的實施例,所述氣管本體1的外部具有插入刻度111。
本實用新型中一個較佳的實施例,所述氣管本體1與所述固定套3的內表面之間形成密封。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裝置通過隔條分隔成若干個輸氧通道,當其中一個輸氧通道堵塞后,還有其他的輸氧通道可以進行輸氧,避免患者窒息,同時本裝置的內部設置有加強筋,增加了本裝置抗變形能力,避免由于變形而造成氣管本體的擠壓變形,避免患者窒息,本裝置的結構較為簡單,成本較為低廉,適合推廣使用。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本行業(yè)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