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生兒母乳喂養引導裝置,屬于婦產科醫療用具領域。
背景技術:
婦產科主要涉及婦科和產科,而新生兒相關事宜又是產科的必要課題之一。目前,國家提倡母乳喂養,但是產婦在生產完以后一般2-5天左右才會有母乳,剖宮產的時間相比順產的時間更長,因此,在之前需要對新生兒進行母乳喂養的引導。目前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方面:一是,采用仿真乳頭的奶瓶,但是與實際母乳喂養還是存在一定差距,長時間使用,新生兒便會習慣于使用奶瓶,對母親的乳房產生排斥;二是通過較細的軟管和注射器的配合,將軟管出口和母親的乳頭同時放到新生兒嘴里,進行母乳喂養的引導,該方法不但需要多個人配合,費時費力,而且喂養過程中會有大量的奶不會被新生兒吸允,奶通過新生兒嘴角溢出,造成一定的浪費。
技術實現要素:
根據以上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省時省力,能對新生兒母乳喂養進行較好引導的新生兒母乳喂養引導裝置。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所述的新生兒母乳喂養引導裝置,包括一體制作成型的乳罩和乳頭槽,乳頭槽設置在乳罩的中間位置,乳罩和乳頭槽包括內層和外層,內層和外層之間形成一空腔,空腔與輸奶軟管相連通,輸奶軟管連接帶刻度的奶腔,奶腔上設置奶腔蓋,奶腔蓋上設置與奶腔相連通的連接管,連接管通過連接件連接進氣軟管的一端,進氣軟管的另一端連接氣囊,乳罩上設置吸盤,乳頭槽上設置出奶孔。
所述的新生兒母乳喂養引導裝置的乳罩和乳頭槽與產婦的乳房配合使用,通過吸盤進行固定,使用時通過氣囊、奶腔、輸奶軟管和空腔的配合,新生兒進行吸允喂養,不但能夠起到較好的引導作用,還能夠避免奶的溢出,喂養的計量通過奶腔上的刻度進行控制,能夠方便監控新生兒的喂養情況,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省時省力。
進一步地優選,乳罩的內層設置凸起。在新生兒吸允的過程中,能夠起到一定的按摩作用。
進一步地優選,奶腔和奶腔蓋通過螺紋連接,奶腔蓋和連接管為一體制作成型,連接管上設置外螺紋,連接件上設置內螺紋,連接管和連接件通過螺紋連接。連接、拆卸方便,方便后期清洗。
進一步地優選,吸盤設置四個,等間距設置在乳罩上。增加穩定性。
進一步地優選,乳罩的內層和外層所形成的空腔寬度大于乳頭槽的內層和外層所形成的空腔寬度。有利于新生兒的吸允。
本實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所述的新生兒母乳喂養引導裝置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使用方便,不但能夠對新生兒母乳喂養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省時省力,還能夠在新生兒吸允的同時促進乳汁的分泌,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推廣價值。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乳罩正視圖;
其中,1、吸盤;2、凸起;3、乳罩;4、內層;5、輸奶軟管;6、刻度;7、奶腔;8、連接管;9、進氣軟管;10、氣囊;11、連接件;12、奶腔蓋;13、外層;14、空腔;15、乳頭槽;16、出奶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做進一步描述:
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新生兒母乳喂養引導裝置,包括一體制作成型的乳罩3和乳頭槽15,乳頭槽15設置在乳罩3的中間位置,乳罩3的內層設置凸起2,乳罩3和乳頭槽15包括內層4和外層13,內層4和外層13之間形成一空腔14,空腔14與輸奶軟管5相連通,輸奶軟管5連接帶刻度6的奶腔7,奶腔7上設置奶腔蓋12,奶腔蓋12上設置與奶腔7相連通的連接管8,連接管8通過連接件11連接進氣軟管9的一端,進氣軟管9的另一端連接氣囊10,乳罩3上設置四個吸盤1,吸盤1等間距設置在乳罩3上,乳頭槽15上設置出奶孔16。
所述的奶腔7和奶腔蓋12通過螺紋連接,奶腔蓋12和連接管8為一體制作成型,連接管8上設置外螺紋,連接件11上設置內螺紋,連接管8和連接件11通過螺紋連接。
所述的乳罩3的內層和外層所形成的空腔寬度大于乳頭槽15的內層和外層所形成的空腔寬度,乳罩3的空腔與乳頭槽15的空腔相連通。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使用過程: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新生兒母乳喂養引導裝置在使用時,將乳罩3和乳頭槽15與產婦的乳房貼合后,通過等間距設置的吸盤1固定,將奶腔7內倒入適當的奶,然后蓋上奶腔蓋12,通過連接管8和連接件11連接進氣軟管9和氣囊10,然后緩慢擠壓氣囊10,奶腔7內的奶在一定的壓力作用下通過輸奶軟管5進入空腔14,最后通過乳頭槽15上的出奶孔16被新生兒吸允出來。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使用方便,不但能夠對新生兒母乳喂養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省時省力,還能夠在新生兒吸允的同時促進乳汁的分泌,具有較強的實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