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造粒機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新型的膠囊填充機拔囊模塊。
背景技術:
現代制藥中膠囊填充機集采用微電腦可編程控制器,觸摸面板操作,變頻調速,配備電子自動計數裝置,能分別自動完成膠囊的就位、分離、充填、鎖緊等動作,減輕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符合制藥衛生要求。
但是全自動膠囊填充機也時常因為膠囊本身質量問題,而產生一些錯誤和誤差,影響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尤其是膠囊填充機的拔囊模塊,非常容易出現誤差而導致整個生產過程受到影響。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型的膠囊填充機拔囊模塊。
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新型的膠囊填充機拔囊模塊,包括上囊塊、下囊塊、檢囊板,所述上囊塊與下囊塊呈上下分布,所述檢囊板可插入到上囊塊與下囊塊之間的間隙中。
其中所述上囊塊還包括上囊腔,所述上囊腔分布在上囊塊內部,分別位于上囊塊內部的四分之一、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三處。
其中所述下囊塊還包括下囊腔、抽氣通道和抽氣口,所述下囊腔分布在下囊塊內部,分別位于下囊塊內部的四分之一、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三處;所述抽氣通道位于下囊塊內部,在下囊腔的下方,并分別與下囊腔相連通;所述抽氣口設置在下囊塊的底部,并與所有的抽氣通道相連通。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可以有效提高生產工作效率;設置了檢囊板,可以有效檢測出膠囊是否拔囊成功,減小了生產中拔囊環節工作誤差的發生幾率。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一種新型的膠囊填充機拔囊模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一種新型的膠囊填充機拔囊模塊檢囊板插入時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上囊塊,11-上囊腔,2-下囊塊,21-下囊腔,22-抽氣通道,23-抽氣口,3-檢囊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
參照附圖1、2所示的一種新型的膠囊填充機拔囊模塊,包括上囊塊1、下囊塊2、檢囊板3,所述上囊塊1與下囊塊2呈上下分布,上囊塊1還包括上囊腔11,所述上囊腔11分布在上囊塊1內部,分別位于上囊塊1內部的四分之一、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三處,用于放置膠囊上半部分;下囊塊2還包括下囊腔21、抽氣通道22和抽氣口23,所述下囊腔21分布在下囊塊2內部,分別位于下囊塊2內部的四分之一、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三處,用于放置膠囊的下半部分;所述抽氣通道22位于下囊塊2內部,在下囊腔21的下方,并分別與下囊腔21相連通;所述抽氣口23設置在下囊塊2的底部,并與所有的抽氣通道22相連通,用于與抽氣機構連接用;所述檢囊板3可插入到上囊塊1與下囊塊2之間的間隙中,用于檢測膠囊是否拔囊成功。
在模塊工作時,膠囊進入上囊塊1中,膠囊的上半部分處在上囊腔11中;之后上囊塊1與下囊塊2接觸并貼緊,使膠囊的下半部分處在下囊腔21中;外部抽氣機構通過抽氣口23施加一定抽氣氣壓,膠囊上半部分被卡在上囊腔11中,下半部分由于抽氣作用,脫離上半部分徹底落入下囊腔21中;再使上囊塊1和下囊塊2分離一定距離,插入檢囊板3,檢查膠囊是否全部分離完全。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案,并非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的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做的各種等效變換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