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超聲成像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液體加注裝置以及具有這種液體加注裝置的超聲探頭。
背景技術:
瞬時彈性成像技術是一種快速發展的無創診斷技術,這種技術利用機械振動在組織內部產生剪切波,利用超聲波對剪切波在組織內部的傳播進行追蹤,通過對剪切波參數的測量,計算得到組織的彈性、衰減等相關信息。
剪切波的一種實現方式是在超聲探頭的聲透鏡內設置液體腔,通過對液體腔內的液體施加能量來產生剪切波。這種液體腔在加注液體時要保證液體腔內沒有氣泡產生,因為氣泡會導致超聲能量在傳遞過程中衰減迅速,而影響檢測結果。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至少部分地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液體加注裝置,其包括:注液口,所述注液口用于接收液體;連接接口,所述連接接口與所述注液口連通,所述連接接口用于連接至所述超聲探頭的液體腔;以及排氣口,所述排氣口與所述連接接口連通,所述排氣口用于排出氣體。
優選地,所述注液口與所述排氣口位于相同的高度處。
優選地,所述液體加注裝置包括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所述注液口和所述連接接口分別設置在所述第一管路的上端和下端;且所述第二管路的第一端連通至所述第一管路,且所述第二管路的與所述第一端相對的第二端設置有所述排氣口。
優選地,所述第二管路的所述第一端在靠近所述連接接口的位置處連通至所述第一管路。
優選地,所述第二管路的所述第一端為所述第二管路的下端。
優選地,所述液體加注裝置包括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的下端相互連通,所述連接接口設置在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的下端;且所述注液口設置在所述第一管路的上端,且所述排氣口設置在所述第二管路的上端。
優選地,所述液體加注裝置由透明材料制成。
優選地,所述連接接口為可拆卸連接接口。
優選地,所述連接接口為不可拆卸連接接口,所述注液口和所述排氣口分別設置有蓋體。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方面,還提供一種超聲探頭,其包括:液體腔;以及如上所述的任一種液體加注裝置,所述液體加注裝置通過所述連接接口連接至所述液體腔。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液體加注裝置,將連接接口連接至超聲探頭的液體腔后,可以通過注液口向液體腔內加注液體,并且通過排氣口排出液體腔內的氣體,避免氣體殘留在液體腔內影響能量傳遞。此外,該液體加注裝置使用方便,操作簡單。
在實用新型內容中引入了一系列簡化形式的概念,這將在具體實施方式部分中進一步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內容部分并不意味著要試圖限定出所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的關鍵特征和必要技術特征,更不意味著試圖確定所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
以下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特征。
附圖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下列附圖在此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實用新型。附圖中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及其描述,用來解釋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圖中,
圖1為具有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液體加注裝置的超聲探頭的示意圖;
圖2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液體加注裝置的示意圖;
圖3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的液體加注裝置的示意圖;
圖4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第四實施例的液體加注裝置的示意圖;以及
圖5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五實施例的液體加注裝置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提供了大量的細節以便能夠徹底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然而,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了解,如下描述僅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本實用新型可以無需一個或多個這樣的細節而得以實施。此外,為了避免與本實用新型發生混淆,對于本領域公知的一些技術特征未進行詳細描述。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用于超聲探頭的液體加注裝置(以下簡稱液體加注裝置)。為了能夠準確、完整地理解該液體加注裝置,本文將首先對采用該液體加注裝置的超聲探頭進行簡單描述。圖1示出了具有該液體加注裝置的超聲探頭100,如圖1所示,超聲探頭100包括探頭部分110和液體加注裝置120。
探頭部分110包括聲透鏡111和液體腔112。聲透鏡111設置在超聲換能器陣列(未示出)的前端,用于與患者的皮膚接觸。為了提高檢測靈敏度即提高被測區域的聲壓,可采用聚焦聲透鏡。聲透鏡111可以采用任何能夠透聲的材料制成,例如有硅橡膠、室溫硫化橡膠、高溫硫化橡膠等。液體腔112設置在聲透鏡111中。液體腔112的形狀不限于圖中所示的形狀。液體腔112可以具有各種形狀,只要能夠實現下述功能即可。液體腔112在聲透鏡111的前表面具有開口,該開口由彈性膜112A覆蓋。此外,液體腔112還具有液體接收端口112B和振動接收端口112C。液體加注裝置120可以連接至液體接收端口112B,以向液體腔112加注液體。優選地,所述液體可以為水。液體加注裝置120可以在需要向液體腔112加注液體時連接至液體接收端口112B;也可以不可拆卸地連接至液體接收端口112B。后文將對液體加注裝置120進一步詳細地描述。加壓器(未示出)可以通過加壓聯動裝置(未示出)等連接至振動接收端口112C,以對液體腔112內的液體施加能量。該能量經由液體傳遞后到達彈性膜112A,引起彈性膜112A振動,產生剪切波,利用超聲對剪切波在組織內部的傳播進行追蹤,進行瞬時彈性成像,獲取組織的彈性信息。如果期望,液體接收端口112B和振動接收端口112C也可以為相同的端口。使用者可以根據需要將液體加注裝置120或加壓聯動裝置連接至該端口。
此外,該探頭部分110也可以采用基于影像引導的瞬時彈性成像技術。基于影像引導的瞬時彈性成像,是將傳統的超聲成像功能與瞬時彈性成像技術結合起來,既能獲得獲取組織的彈性、衰減等信息,同時又能獲取組織的解剖結構、內部流體流速等信息。獲取的解剖結構信息對于彈性相關信息的測量又起到了引導定位的作用。
下面將參照附圖對液體加注裝置120進行詳細地描述。
如圖1所示,液體加注裝置120包括注液口121、連接接口122和排氣口123。注液口121用于接收液體。注液口121可以呈漏斗狀、或者適于與液體容器或水龍頭等連接的各種形狀。連接接口122與注液口121連通。連接接口122用于連接至超聲探頭的液體腔112。連接接口122可以為可拆卸連接接口或者不可拆卸連接接口,以使液體加注裝置120相應地可拆卸或者不可拆卸地連接至液體腔112,即連接至液體腔112的液體接收端口112B。當連接接口122為可拆卸連接接口時,液體接收端口112B還設置有蓋體,以在向液體腔112加注完液體之后封閉液體接收端口112B,進而避免通過振動接收端口112C施加的能量在液體接收端口112B處被損失掉。當連接接口122為不可拆卸連接接口時,注液口121和排氣口123處分別設置有蓋體(未示出)。向液體腔112加注完液體之后,通過蓋體可以分別封閉注液口121和排氣口123,使得通過振動接收端口112C施加的能量基本上能夠完全傳遞至彈性膜112A。在向液體腔112加注液體時,液體腔112內的氣體會逐漸被排出,排氣口123與連接接口122連通,用于排出液體腔112內的氣體。需要說明的是,圖1中示出的注液口121、連接接口122和排氣口123的數量以及在液體加注裝置120上的位置僅僅為示例性的,本申請不意欲由附圖來限制保護范圍。根據需要,注液口121和排氣口123的數量可以為多個,連接接口122的結構和數量與液體腔112有關。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液體加注裝置,將連接接口連接至超聲探頭的液體腔后,可以通過注液口向液體腔內加注液體,并且通過排氣口排出液體腔內的氣體,避免氣體殘留在液體腔內影響能量傳遞。此外,該液體加注裝置使用方便,操作簡單。
為了方便了解液體腔是否被加滿,優選地,液體加注裝置120由透明材料制成。透明材料可以包括玻璃、聚碳酸酯或丙烯酸酯塑料等等。此外,也可以通過液體從注液口121和/或排氣口123流出來判斷液體腔是否被加滿液體。
優選地,如圖2所示,注液口121與排氣口123位于相同的高度處,如圖中的虛線所示。這樣,當連接接口122不可拆卸地連接至液體腔時,可以使整個液體加注裝置120和液體腔內都充滿液體,盡量避免液體加注裝置120和液體腔內存在氣體而影響能量傳遞。
本文所涉及的例如“上”、“下”、“高度”等的方位術語均是針對對液體腔加注液體時裝置的擺放位置而言的,圖1-5均是采用這種擺放位置繪制的;而例如“前”、“后”等的方位術語均是相對于被檢測者而言的,即靠近被檢測者的一端/面為前端/面,相反的方向則為后端/面。
在一組實施例中,如圖1-2所示,液體加注裝置120包括第一管路124和第二管路125。注液口121和連接接口122分別設置在第一管路124的上端和下端。第一管路124可以是直的(見圖1),也可以是彎曲的(見圖2)。第一管路124的形狀不限,只要能夠使液體流過即可。以圖2為例,第二管路125具有相對設置的第一端125a和第二端125b。第二管路125的第一端125a連通至第一管路124,且排氣口123設置在第二管路125的第二端125b。通過第一管路124與第二管路125連通,使排氣口123連通至連接接口122。
優選地,第二管路125的第一端125a在靠近連接接口122的位置處連通至第一管路124。這樣,可以縮短液體腔內的氣體排出時移動的距離,有利于排盡液體腔內的氣體。
優選地,第二管路125的第一端125a為第二管路125的下端,使得排氣口123位于高于第二管路125和第一管路124的連通節點的位置處,避免通過注液口121加注液體時,液體不必要地從排氣口123流出。
在另一組實施例中,如圖3-4所述,液體加注裝置120'包括第一管路124'和第二管路125'。第一管路124'和第二管路125'的下端相互連通。第一管路124'和第二管路125'在它們的下端處匯合。第一管路124'和第二管路125'的下端可以設置有連接結構126,見圖4。連接接口122'設置在第一管路124'和第二管路125'的下端。注液口121'設置在第一管路124'的上端。注液口121'沿著第一管路124’直接與連接接口122'連通。排氣口123'設置在第二管路125'的上端。排氣口123'沿著第二管路125'直接與連接接口122'連通。
雖然上文描述的實施例中采用管路來連接注液口和連接接口、以及排氣口和連接接口,但是本實用新型并不排除不設置管路的其他實施例。舉例來說,如圖5所示,液體加注裝置120”可以包括主體127。主體127內部包括腔體。注液口121”和排氣口123”均設置在主體127的上部,連接接口122”設置在主體127的下部。注液口121”和排氣口123”分別通過主體127內的腔體與連接接口122”連通。這種設置方式也能夠實現本實用新型的原理。由此,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了解,基于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原理,可以對液體加注裝置實施多種變型,而不限于本說明書所記載的實施例。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超聲探頭。該超聲探頭包括如上所述的液體腔和包括上文所述的任一種液體加注裝置。液體加注裝置通過它的連接接口連接至液體腔。對于它們所包含的各個部件、結構可以參照上文相應部分的描述。
本實用新型已經通過上述實施例進行了說明,但應當理解的是,上述實施例只是用于舉例和說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將本實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實施例范圍內。此外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是,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例,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教導還可以做出更多種的變型和修改,這些變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實用新型所要求保護的范圍以內。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由附屬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范圍所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