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具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內鏡治療下的輔助通道薄膜套。
背景技術:
內鏡下完成治療時,常常需要多個手術器械插入,但現有的內鏡通常只有1-2個腔道,所以治療時需要反復更換手術器械,增加手術難度和病人的痛苦。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提供的是一種內鏡治療下的輔助通道薄膜套。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內鏡治療下的輔助通道薄膜套,包括外套管、內套管和薄膜套,所述外套管內設置有供內鏡穿過的內鏡通道,所述內鏡通道進入體內的端部連接有薄膜套,所述薄膜套為環狀中空結構,所述外套管的管壁上設置有若干個貫穿其兩端的內套管通道,所述內套管通道內活動設置有貫穿其兩端的內套管,所述內套管位于體外的端部外側設置有旋轉柄。
所述內套管的數量為1-4個。
所述外套管的材質為乳膠材質、硅膠材質或PE材質。
所述薄膜套的材質為PVC材質、PS材質或PET材質。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將本實用新型固定在內鏡上一起插入體內,手術器械通過內套管和內鏡一起到達手術部位,通過旋轉柄旋轉內套管使手術器械處于最佳相對位置,方便手術的進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A的剖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位于體外的端部結構示意圖;
圖4為內套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號為:1-外套管、2-內套管、3-薄膜套、4-內鏡通道、5-內套管通道、6-旋轉柄。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縱向”、“橫向”、“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參照圖1-4可知,一種內鏡治療下的輔助通道薄膜套,包括外套管1、內套管2和薄膜套3,所述外套管1內設置有供內鏡穿過的內鏡通道4,所述內鏡通道4進入體內的端部連接有薄膜套3,所述薄膜套3為環狀中空結構,所述外套管1的管壁上設置有若干個貫穿其兩端的內套管通道5,所述內套管通道5內活動設置有貫穿其兩端的內套管2,所述內套管2位于體外的端部外側設置有旋轉柄6。
本實用新型使用時,內鏡從外套管1的內鏡通道4內穿入,薄膜套3箍于內鏡插入體內的端部,內套管2內插入手術器械,由此,內鏡帶動手術器械一起進入體內,通過旋轉柄6轉動內套管2,使手術器械處于最佳位置。
所述內套管2的數量為1-4個。
所述外套管1的材質為乳膠材質、硅膠材質或PE材質。
所述薄膜套3的材質為PVC材質、PS材質或PET材質。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