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超聲醫療器械清洗裝置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超聲醫療器械的消毒柜。
背景技術:
超聲波檢查(US檢查)是利用人體對超聲波的反射進行觀察。一般稱為US的超聲波檢查,是用弱超聲波照射到身體上,將組織的反射波(echo)進行圖像化處理。所謂US是根據英語超聲波(ultrasonic)這個詞的拼寫而來的,B超診斷是目前婦科以及內科的常用治療方法之一,在診斷過程中,所使用的B超探頭和其他醫療器械會直接與患者皮膚接觸,會因氣候原因,刺激患者的皮膚,使患者產生不適,同時探頭的反復使用會造成患者的皮膚感染,雖然及時更換探頭套,但是不可避免的會出現交叉感染,出現皮膚病的等情況。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的超聲醫療器械的消毒柜,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超聲醫療器械的消毒柜,包括消毒箱,所述消毒箱的下端四角設有液壓伸縮腿,消毒箱的下端中間設有伸縮裝置,所述伸縮裝置的下端設有活動板,所述活動板的下側設有萬向輪,消毒箱的內部設有設備腔和消毒腔,所述消毒腔的右側上下兩端設有消毒液進口和消毒液排出口,消毒腔的內部設有放置網,所述設備腔的內部從下到上依次設有通過管道連接的空氣凈化裝置、加熱裝置和鼓風機,所述鼓風機上設有伸進消毒腔內部的風管,消毒箱的上端設有箱蓋,所述箱蓋的下側設有紫外消毒燈,消毒箱的左側設有支撐板,所述支撐板的上側設有支柱,所述支柱的上端設有安裝板,所述安裝板的下側設有液壓氣缸,所述液壓氣缸的下端與箱蓋的上側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設備腔的左側設有進氣口。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消毒液進口和消毒液排出口上均設有控制閥 門。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設有紫外消毒燈和消毒液進口,可以及時對超聲醫療器械消毒,殺滅探頭上的細菌,防止皮膚交叉感染,保證患者的人身安全。設有加熱裝置和鼓風機,可以在器械消毒完成后,通入熱風,對器械進行烘干,使用方便,減輕人們的勞動強度,設有液壓伸縮腿,方便調節消毒柜的高度,適用不同高度的人群,提高了使用的范圍,設有伸縮裝置和萬向輪,便于移動,在不移動時,驅動伸縮裝置使得萬向輪縮回,不會影響消毒柜的溫度性,設有液壓氣缸,可以通過液壓驅動使得箱蓋抬起,省事省力,自動化程度高,減輕了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超聲醫療器械的消毒柜,包括消毒箱1,所述消毒箱1的下端四角設有液壓伸縮腿2,消毒箱1的下端中間設有伸縮裝置3,所述伸縮裝置3的下端設有活動板4,所述活動板4的下側設有萬向輪5,方便調節消毒柜的高度,適用不同高度的人群,提高了使用的范圍,設有伸縮裝置3和萬向輪5,便于移動,在不移動時,驅動伸縮裝置3使得萬向輪5縮回,不會影響消毒柜的溫度性,消毒箱1的內部設有設備腔6和消毒腔7,所述消毒腔7的右側上下兩端設有消毒液進口9和消毒液排出口10,所述消毒液進口9和消毒液排出口10上均設有控制閥門,消毒腔7的內部設有放置網8,所述設備腔6的內部從下到上依次設有通過管道連接的空氣凈化裝置11、加熱裝置12和鼓風機13,所述鼓風機13上設有伸進消毒腔7內部的風管14,所述設備腔6的左側設有進氣口。可以在器械消毒完成后,通入熱風,對器械進行烘干,使用方便,減 輕人們的勞動強度。
消毒箱1的上端設有箱蓋15,所述箱蓋15的下側設有紫外消毒燈16,設有紫外消毒燈16和消毒液進口9,可以及時對超聲醫療器械消毒,殺滅探頭上的細菌,防止皮膚交叉感染,保證患者的人身安全。消毒箱1的左側設有支撐板17,所述支撐板17的上側設有支柱18,所述支柱18的上端設有安裝板19,所述安裝板19的下側設有液壓氣缸20,所述液壓氣缸20的下端與箱蓋15的上側連接。可以通過液壓驅動使得箱蓋15抬起,省事省力,自動化程度高,減輕了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