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新生兒護理用品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臍帶護理貼。
背景技術:
臍帶是連接胎兒與胎盤的帶狀器官,一端連接于胎兒臍輪,另一端附著于胎盤的胎兒面。胎兒在母體的子宮中通過臍帶血液循環與母體進行營養和代謝物質的交換。胎兒出生后,將臍帶于臍根部結扎剪斷,留有約1-1.5cm長的余留臍帶,斷臍面對新生兒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傷口,如護理不當將成為病原菌侵入機體的重要途徑。在產科護理工作中,傳統臍帶包扎法是采用單純紗布包扎,這種方法易導致新生兒臍帶脫落延遲甚至感染,特別是在一些醫療環境相對較差的產科,感染率更大。臍帶脫落延遲或者感染,都嚴重影響了新生兒的身心健康,延長了新生兒的平均住院日,增加了患者醫療費用。為了減少臍帶脫落期間的感染,一些醫生或醫院利用護臍帶纏繞在新生兒肚子上,增加了新生兒的負擔且容易摩擦脫落,護理效果減弱。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新型臍帶護理貼,通過醫用膠貼粘貼在新生兒臍帶上,減少了新生兒的負擔,降低了醫療成本,可以使臍帶在短時間內干燥脫落。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臍帶護理貼,包括醫用膠貼,醫用膠貼中部設有圓形的護墊,圓形的護墊中部設有圓形的紗布層,紗布層中部設有吸附劑。
進一步地,還包括外設的棉簽和臍帶夾。
進一步地,所述吸附劑為活性炭粉、甲殼素或殼聚糖粉。
進一步地,所述護墊為純棉布,紗布層由醫用脫脂紗布制成。
進一步地,所述臍帶夾設有兩個,臍帶夾包括棉線和硅膠圈,硅膠圈位于棉線的中部。
進一步地,所述醫用膠貼粘貼在護墊的圓周,醫用膠貼上設有離型紙和膠貼,離型紙覆蓋在聚氨酯膜上。
進一步地,所述膠貼為無紡布或聚氨酯膜涂以醫膠壓敏膠,
進一步地,所述護墊中部設有與紗布層相匹配的圓形凹槽,紗布層設置在圓形凹槽內。
本實用新型利用棉簽對臍帶進行消毒清理,然后通過臍帶夾對臍帶進行包扎固定,最后將臍帶護理貼粘貼在新生兒臍帶上方,利用臍帶護理貼中部的吸附劑對臍帶進行吸濕和止血,可以使臍帶在短時間內干燥脫落,防止了臍帶感染;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體積小,減少了制作成本,醫用膠貼防止新生兒活動中護墊的移動,不用纏繞提高了新生兒的舒適度。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后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棉簽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臍帶夾得勁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付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如圖1和圖2示,一種新型臍帶護理包,包括醫用膠貼1和護墊2,醫用膠貼1設置粘貼在護墊2上,護墊2中部設有紗布塊3,紗布塊3中部設有吸附劑4。利用醫用膠貼1將護墊2粘貼在余留臍帶上方,使護墊2中部的吸附劑4位于新生兒余留臍帶上方。醫用膠貼1由聚氨酯薄(PU)膜或聚乙烯膜及無紡布涂醫用壓敏膠和離型紙制成,涂膠的聚氨酯薄(PU)膜或聚乙烯膜及無紡布覆蓋在護墊2的四周上。醫用膠貼1上設有離型紙或PE膜。醫用膠貼1防止了新生兒活動中護墊2移動,不用像傳統的護理帶纏繞,提高了新生兒的舒適度,防止新生兒因身體滾動使得傳統的護理帶脫落。
護墊2為純棉質布,由純棉布料制成,增加了新生兒的舒適度。紗布塊3由醫用脫脂紗布制成,用于盛放和固定吸附劑4。紗布塊3中部設有吸附劑4,吸附劑4為活性炭粉、甲殼素或殼聚糖,具有燥濕、清熱、解毒的功能,吸濕性強,用于對對臍帶進行吸濕和止血,具有抗感染性,止血效果更好,可使臍帶在短時間內干燥脫落。吸附劑4可以吸附干燥抑菌,紗布塊3以醫用脫脂紗布為原料經裁剪、折疊、縫紉而成。本產品經輻照滅菌,供新生兒常規斷臍后臍部干燥吸附,快速使臍帶部分脫落,減少新生兒感染機率和孕婦住院時間。
還包括外設的棉簽6和臍帶夾5。棉簽6用于對新生兒臍帶進行消毒清理,臍帶夾5用于臍帶包扎固定。如圖4所示,臍帶夾5設有兩個,臍帶夾5包括棉線,棉線中部套設有圓形的硅膠圈,棉線對圓形硅膠圈進行限位,用于臍帶的包扎和固定。如圖3所示,棉簽6包括竹簽和醫用脫脂棉,醫用脫脂棉固定在竹簽的端部。棉簽6和臍帶夾5可以用一次性塑料袋包裝后與臍帶護理貼包裝在一起。
優選地,紗布塊3與護墊2固定在一起,或者護墊2中部設有與紗布塊3相匹配的圓形凹槽,吸附劑4設置在圓形凹槽的紗布層內,紗布塊3的直徑為50mm±20mm。吸附劑4的分布在紗布塊內,使用時吸附劑4可以被擠出散落在新生兒的余留臍帶上。
優選地,護墊2為圓形的護墊,紗布塊3為圓形的紗布塊。吸附劑4分布在紗布塊3的中部,方便根據臍帶的形狀進行變形。護墊中部設有與余留臍帶相匹配的圓形凹槽,方便新生兒的余留臍帶紗覆蓋在布塊的圓形凹槽內。
優選地,醫用膠貼1設置在護墊2的四周,醫用膠貼1設有防護膜,防護膜覆蓋在護墊2上。使用前,防護膜一方便對醫用膠貼1進行粘貼,另一方面可以對防止紗布塊3中的吸附劑4散落到產品外部,對含有吸附劑4的紗布塊3進行遮蓋。
本實用新型在新生兒斷臍經常規處理后立即使用,將紗布塊對準余留臍帶部位敷好固定,一日一換,3~4日為一個療程,直至臍帶脫落。本實用新型減少了新生兒的感染機率和孕婦之源時間。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