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y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臥床病人方便器清洗干燥裝置。
背景技術:
方便器的內部一般設置有清洗干燥裝置,現(xiàn)有的裝置自動化程度較低,不能夠調節(jié)水壓、風速、風溫等參數(shù),裝置內的清水桶也不能隨時取下。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臥床病人方便器清洗干燥裝置,結構新穎,使用方便。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所述臥床病人方便器清洗干燥裝置,包括殼體,殼體的內部設有清洗干燥裝置,殼體的上端設有操作面板,殼體通過管路連接著排便收集裝置,清洗干燥裝置包括第二殼體,第二殼體的上端設有旋蓋,第二殼體的內部設有清水桶,第二殼體內側的底部設有放置槽,放置槽的中部設有多個通孔,放置槽的兩側設有多個橡膠墊,第二殼體的側壁上設有限位條以及彼此之間有一定間距的多條卡條,清水桶的側壁上設有與卡條相適應的卡槽,清水桶的底部設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與通孔相連通,通孔的下端連接著沖洗管路,清洗干燥裝置還包括設置在機殼內部的干燥器和加壓泵,加壓泵與沖洗管路相連通,干燥器與烘干管路相連通。
進一步優(yōu)選,排便收集裝置包括排便座和硅膠套,排便座的外側分別設有凸起和固定凹槽,排便座的內部設置排便槽,排便槽的內表面設有排便感應裝置和多條溝槽,排便槽的前端設有前沖洗口,排便槽的后端設有排便口,排便口的上端設有后沖洗口,后沖洗口的上端設有多組出風口,出風口的上端設有風向調節(jié)板,排便座的后端設有多個連接口,所述連接口分別接有沖洗管路、烘干管路以及污物收集管路,污物收集管路的端口處設有電磁閥門。
進一步優(yōu)選,操作面板上設有開關、水壓調節(jié)按鈕、風向調節(jié)按鈕、清洗按鈕和烘干按鈕,可以調節(jié)清洗的水壓、烘干的風向以及風速。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結構新穎,使用方便,自動化程度較高,可以對水壓、風速、風溫等參數(shù)進行調節(jié),清水桶可以牢固的卡裝在第二殼體的內部,也可以隨時取下,加水方便,也便于清洗。
附圖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本實用新型排便座結構示意圖;
圖3本實用新型清洗干燥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4本實用新型清水桶結構示意圖。
圖中:1、操作面板;2、殼體;3、管路;4、排便收集裝置;5、風向調節(jié)板;6、出風口;7、后沖洗口;8、排便口;9、排便槽;10、前沖洗口;11、排便座;12、固定凹槽;13、第二殼體;14、卡條;15、橡膠墊;16、放置槽;17、限位條;18、通孔;19、卡槽;20、出水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做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1
如圖1-4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臥床病人方便器清洗干燥裝置,包括殼體2,殼體2的內部設有清洗干燥裝置,殼體2的上端設有操作面板1,殼體2通過管路3連接著排便收集裝置4,清洗干燥裝置包括第二殼體13,第二殼體13的上端設有旋蓋,第二殼體13的內部設有清水桶,第二殼體13內側的底部設有放置槽16,放置槽16的中部設有多個通孔18,放置槽16的兩側設有多個橡膠墊15,第二殼體13的側壁上設有限位條17以及彼此之間有一定間距的多條卡條14,清水桶的側壁上設有與卡條14相適應的卡槽19,清水桶的底部設有出水口20,所述出水口20與通孔18相連通,通孔18的下端連接著沖洗管路,清洗干燥裝置還包括設置在機殼內部的干燥器和加壓泵,加壓泵與沖洗管路相連通,干燥器與烘干管路相連通。
排便收集裝置4包括排便座11和硅膠套,排便座11的外側分別設有凸起和固定凹槽12,排便座11的內部設置排便槽9,排便槽9的內表面設有排便感應裝置和多條溝槽,排便槽9的前端設有前沖洗口10,排便槽9的后端設有排便口8,排便口8的上端設有后沖洗口7,后沖洗口7的上端設有多組出風口6,出風口6的上端設有風向調節(jié)板5,排便座11的后端設有多個連接口,所述連接口分別接有沖洗管路、烘干管路以及污物收集管路,沖洗管路連接著前沖洗口10和后沖洗口7,烘干管路連接著出風口6,污物收集管路連接著排便口8,污物收集管路的端口處設有電磁閥門,電磁閥門受控制器的控制,清洗完污物后,會關閉,防止氣味上竄;操作面板1上設有開關、水壓調節(jié)按鈕、風向調節(jié)按鈕、清洗按鈕和烘干按鈕,可以調節(jié)清洗的水壓、烘干的風向以及風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