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用注射器,尤其涉及一種醫用注射器。
背景技術:
注射器的出現是醫療用具領域一次劃時代的革命用以及針頭抽取或者注入氣體或者液體的這個過程叫作注射。注射器由前端帶有小孔的針筒以及與之匹配的活塞芯桿組成,用來將少量的液體或其注入到其它方法無法接近的區域或者從那些地方抽出,在芯桿拔出的時候液體或者氣體從針筒前端小孔吸入,在芯桿推入時將液體或者氣體擠出。
現有的注射器大部分是由醫護人員進行操作,在注射時需要針對指定的部位或血管進行注射,由于環境或操作等因素會造成注射位置不準確的問題,二次扎針注射又會為患者帶來一定的痛苦。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種醫用注射器。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醫用注射器,包括管體,針頭;所述的管體與針頭相連;還包括伸縮校準件;所述的伸縮校準件布置在管體端部、針頭的外側。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醫用注射器,所述的伸縮校準件包括墊片與彈簧;墊片上連接彈簧;彈簧的頂端與管體固定。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醫用注射器,所述的針頭上設有限位止血墊。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醫用注射器,所述的管體與彈簧的連接端設有向內側收攏的連接端。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醫用注射器,所述的彈簧呈梯形;墊片端的彈簧直徑大于彈簧連接管體端的直徑。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醫用注射器,所述的限位止血墊布置在針頭整理長度三分之二處。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醫用注射器,所述的限位止血墊靠近管體。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醫用注射器,針對注射位置進行預瞄,利用彈簧的伸縮性對其進行準確注射,注射準確率高。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醫用注射器,其針管進入人體后,針頭上限位止血墊布課限制針頭的進入深度,還可以起到止血作用。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醫用注射器,可降低人為因素或環境因素造成的失誤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彈簧拉升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和技術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無需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如圖所示:一種醫用注射器,包括管體1,針頭2;所述的管體1與針頭2相連;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伸縮校準件4;所述的伸縮校準件4布置在管體1端部、針頭2的外側。
作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醫用注射器的優選方案,所述的伸縮校準件4包括墊片5與彈簧6;墊片5上連接彈簧6;彈簧6的頂端與管體1固定。
作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醫用注射器的優選方案,所述的針頭2上設有限位止血墊7。
作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醫用注射器的優選方案,所述的管體1與彈簧6的連接端設有向內側收攏的連接端3。
作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醫用注射器的優選方案,所述的彈簧6呈梯形;墊片5端的彈簧6直徑大于彈簧6連接管體1端的直徑。
作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醫用注射器的優選方案,所述的限位止血墊7布置在針頭2整理長度三分之二處。
作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醫用注射器的優選方案,所述的限位止血墊7靠近管體1。
注射時,先將針頭2對準預注射位置,針頭2接觸皮膚后由于阻力會停止前進,這樣病人不會有痛感,方便后期位置校準。當校準后上提管體,彈簧拉升松開管體,彈簧自身的收縮力會將針頭2帶入皮膚組織內進入血管內;限位止血墊7限制針頭進一步運動,放置刺穿血管并止血。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