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真空拔罐器的抽氣槍。
背景技術:
拔罐法又名“火罐氣”“吸筒療法”,古稱“角法”。這是一種以杯罐作工具,借熱力排去其中的空氣產生負壓,使吸著于皮膚,造成淤血現象的一種療法。古代醫家在治療瘡瘍膿腫時用它來吸血排膿,后來又擴大應用于肺癆、風濕等內科疾病。隨著近現代科技的進步,傳統拔罐法已發展為真空拔罐法。真空拔罐是利用抽氣成真空負壓狀態的無火拔罐具,克服了傳統拔罐的缺點,廣泛應用在醫院和家庭中。目前市場上常見的真空拔罐器由拔罐器和抽氣槍組成,拔罐器的頭部設有單向閥,使用時將拔罐器的底部扣在患者患處,抽氣槍放在拔罐器的頭部手動向上提拉抽氣槍的拉柄,將拔罐器中的空氣抽出;抽氣槍主要由氣筒、把手、拉桿、活塞桿、活塞、彈簧、密封膠圈以及與拔罐器相連接的連接頭等組成,活塞桿、活塞、彈簧以及密封膠圈均位于氣筒內,彈簧設置在活塞上,把手與氣筒之間通過螺紋結構固定連接,拉桿與活塞桿一體固定連接。現有的真空拔罐器的抽氣槍的缺點主要在于把手與氣筒之間通過螺紋結構實現二者的可拆卸固定連接,把手能夠相對氣筒發生旋轉,特別是在抽氣完成后抽氣槍與相配合的拔罐器進行分離旋擰操作過程中把手容易從氣筒上松脫下來,因此,這種抽氣槍的可拆卸固定連接的可靠性差,給使用者帶來了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真空拔罐器的抽氣槍,其目的在于解決目前的真空拔罐器的抽氣槍可拆卸固定連接可靠性差的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真空拔罐器的抽氣槍,包括氣筒、把手、拉桿、活塞桿、活塞、彈簧、密封膠圈以及與所述真空拔罐器相連接的通氣接頭;所述把手的主體為一供人手抓握的框體,框體的一端對應所述氣筒設有圓筒狀的第一連接頭,第一連接頭的內部為貫通的孔道,所述拉桿的主體為一供人手提拉的手柄,拉桿的主體位于所述框體中,拉桿的一端穿置于孔道中作為穿置端;所述活塞桿、活塞、彈簧以及密封膠圈均位于氣筒內,所述活塞桿與拉桿的穿置端一體成型或與拉桿的穿置端固定連接,所述彈簧設置在活塞桿上,所述活塞與活塞桿固定連接,所述密封膠圈套設在活塞上;所述氣筒的一端為第二連接頭,氣筒的另一端與所述通氣接頭固定連接;
所述第一連接頭與第二連接頭的外部套設有鎖套,該鎖套為環形結構;所述第一連接頭與鎖套之間設有第一凹凸結構,通過插接配合,第一連接頭與鎖套在所述氣筒的筒軸方向上定位連接;所述第二連接頭與鎖套之間設有第二凹凸結構,通過插接配合,第二連接頭與鎖套在所述氣筒的筒軸方向上定位連接;所述第一連接頭與第二連接頭之間設有第三凹凸結構,通過插接配合,第一連接頭與第二連接頭在所述氣筒的圓周方向上定位連接并且在氣筒的筒軸方向上插拔連接。
上述技術方案中的有關內容解釋如下:
1、上述方案中,較佳的方案是所述第一連接頭與所述鎖套能夠旋轉鎖定,所述第一凹凸結構由位于第一連接頭上的多個斜向槽或螺旋槽與位于鎖套一端上的多個凸起的卡爪構成,卡爪能夠與斜向槽或螺旋槽旋轉鎖定配合。
所述第二凹凸結構由位于第二連接頭上的多個帶斜面的凸臺與位于鎖套另一端上的多個凸筋構成,凸筋沿氣筒的圓周方向間隔布置,所述凸臺能夠插接到凸筋上使得所述第二連接頭與鎖套在所述氣筒的圓周方向上轉動連接。
所述第三凹凸結構由位于所述第一連接頭上的多個凸塊與位于所述第二連接頭上的多個凹槽構成,凸塊能夠插接到凹槽中。
此外,根據上述描述,第一凹凸結構與第二凹凸結構的具體結構可以對調。即所述第一凹凸結構由位于第一連接頭上的多個帶斜面的凸臺與位于鎖套一端上的多個凸筋構成,凸筋沿第一連接頭的圓周方向間隔布置,所述凸臺能夠插接到凸筋上使得所述第一連接頭與鎖套在氣筒的圓周方向上轉動連接。同時,所述第二凹凸結構由位于第二連接頭上的多個斜向槽或螺旋槽與位于鎖套另一端上的多個凸起的卡爪構成,卡爪能夠與斜向槽或螺旋槽旋轉鎖定配合。
本實用新型設計原理是:本實用新型的真空拔罐器的抽氣槍通過增設一個鎖套,在鎖套與氣筒的第二連接頭之間設有第二凹凸結構,通過第二凹凸結構中凸筋和凸臺的配合,實現氣筒與鎖套在氣筒的圓周方向上轉動連接,同時氣筒與鎖套在氣筒的筒軸方向上定位連接;在鎖套與把手的第一連接頭之間設有第一凹凸結構,由于鎖套可以相對于氣筒和第一連接頭轉動,當鎖套旋轉時,第一凹凸結構中的卡爪能夠旋轉進螺旋槽或斜向槽中使得把手與鎖套呈鎖定狀態;與此同時,所述第一連接頭與第二連接頭之間設有第三凹凸結構,通過插接配合,第一連接頭與第二連接頭在氣筒的圓周方向上定位連接并且在氣筒的筒軸方向上插拔連接。當需要將把手從氣筒上拆卸下來時,轉動鎖套,將卡爪從螺旋槽或斜向槽中旋轉出來,把手與鎖套解鎖,再將凸臺從凸筋上松脫下來,即可實現抽氣槍的拆卸。
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1、將抽氣槍組裝過程中的定位和鎖緊結構分開,可以更有效的保障抽氣槍可拆卸固定連接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2、相對于傳統的帶有螺紋結構的抽氣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形式更簡單、更容易拆卸,同時保證了抽氣槍與相配合的拔罐器在進行分離旋擰過程中把手不會從氣筒上松脫下來,保證了使用的可靠性。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真空拔罐器的抽氣槍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真空拔罐器的抽氣槍的剖視示意圖;
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真空拔罐器的抽氣槍的分解爆炸示意圖;
附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真空拔罐器的抽氣槍的把手結構示意圖;
附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真空拔罐器的抽氣槍的鎖套結構示意圖;
附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真空拔罐器的抽氣槍的氣筒結構示意圖。
以上附圖中:1、氣筒;2、把手;3、拉桿;4、活塞桿;5、活塞;6、彈簧;7、密封膠圈;8、通氣接頭;9、第一連接頭;10、第二連接頭;11、鎖套;12、斜向槽;13、卡爪;14、凸臺;15、凸筋;16、凸塊;17、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真空拔罐器的抽氣槍
該真空拔罐器的抽氣槍包括氣筒1、把手2、拉桿3、活塞桿4、活塞5、彈簧6、密封膠圈7以及與所述真空拔罐器相連接的通氣接頭8;所述把手2的主體為一供人手抓握的框體,框體的一端對應所述氣筒1設有圓筒狀的第一連接頭9,第一連接頭9的內部為貫通的孔道,所述拉桿3的主體為一供人手提拉的手柄,拉桿3的主體位于所述框體中,拉桿3的一端穿置于孔道中作為穿置端;所述活塞桿4、活塞5、彈簧6以及密封膠圈7均位于氣筒1內,所述活塞桿4與拉桿3的穿置端一體成型或與拉桿3的穿置端固定連接,所述彈簧6設置在活塞桿4上,所述活塞5與活塞桿4固定連接,所述密封膠圈7套設在活塞5上;所述氣筒1的一端為第二連接頭10,氣筒1的另一端與所述通氣接頭8固定連接;
所述第一連接頭9與第二連接頭10的外部套設有鎖套11,該鎖套11為環形結構;所述第一連接頭9與鎖套11之間設有第一凹凸結構,通過插接配合,第一連接頭9與鎖套11在所述氣筒1的筒軸方向上定位連接;所述第二連接頭10與鎖套11之間設有第二凹凸結構,通過插接配合,第二連接頭10與鎖套11在所述氣筒的筒軸方向上定位連接;所述第一連接頭9與第二連接頭10之間設有第三凹凸結構,通過插接配合,第一連接頭9與第二連接頭10在所述氣筒1的圓周方向上定位連接并且在氣筒1的筒軸方向上插拔連接。
所述第一連接頭9與所述鎖套11能夠旋轉鎖定,所述第一凹凸結構由位于第一連接頭9上的多個斜向槽12與位于鎖套11一端上的多個凸起的卡爪13構成,卡爪13能夠與斜向槽12旋轉鎖定配合。
所述第二凹凸結構由位于第二連接頭上10的多個帶斜面的凸臺14與位于鎖套11另一端上的多個凸筋15構成,凸筋15沿氣筒1的圓周方向間隔布置,所述凸臺14能夠插接到凸筋15上使得所述第二連接頭10與鎖套11在所述氣筒1的圓周方向上轉動連接。
所述第三凹凸結構由位于所述第一連接頭9上的多個凸塊16與位于所述第二連接頭10上的多個凹槽17構成,凸塊16能夠插接到凹槽17中。
對于上述實施例中部分內容的解釋:
1、斜向槽12可以為螺旋槽,二者的結構、功能類似,也可以實現卡爪13與螺旋槽之間的旋轉鎖定。
2、第一凹凸結構與第二凹凸結構的具體結構可以對調,同樣能夠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即所述第一凹凸結構由位于第一連接頭9上的多個帶斜面的凸臺14與位于鎖套11一端上的多個凸筋15構成,凸筋15沿第一連接頭9的圓周方向間隔布置,所述凸臺14能夠插接到凸筋15上使得所述第一連接頭9與鎖套11在氣筒1的圓周方向上轉動連接。同時,所述第二凹凸結構由位于第二連接頭10上的多個斜向槽12與位于鎖套11另一端上的多個凸起的卡爪13構成,卡爪13能夠與斜向槽12旋轉鎖定配合。
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并據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實用新型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