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大鼠尾靜脈注射固定裝置,用于在大鼠尾靜脈注射操作時固定大鼠。
背景技術:
實驗中經常用到大鼠尾靜脈注射操作,大鼠體型較大,難以固定,尾靜脈注射操作不便,難以在大鼠清醒狀態下單人操作;而頻繁的麻醉對于大鼠而言是比較大的刺激。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將大鼠尾巴卡在鼠籠一邊或其他自制工具內,在其清醒狀態下注射;或者是用結構較為復雜的大鼠固定裝置:這兩種方法要么對大鼠的刺激較大,要么復雜且造價較高,都不便捷適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大鼠尾靜脈注射固定裝置,其能夠簡便高效地對大鼠尾靜脈注射提供固定。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大鼠尾靜脈注射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以及設于底座上的蓋板,所述的蓋板上設有用于固定大鼠尾巴的鼠尾槽,所述的底座上設有用于容納大鼠身體的凹槽。
優選地,所述的底座的前端設有軸,蓋板和底座通過所述的軸相連,蓋板能夠繞軸旋轉。
優選地,所述的鼠尾槽為長條形,一端開口,另一端封閉。
優選地,所述的鼠尾槽的內側鑲有一圈橡膠圈。
優選地,所述的鼠尾槽位于蓋板的后端。
優選地,所述的底座為長方體型。
優選地,所述的凹槽為紡錘形。
優選地,所述的底座的前端設有用于透氣和引誘大鼠的開口。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能夠簡便高效地對大鼠尾靜脈注射提供固定,且造價低廉,清潔方便。大鼠具有打洞鉆洞的天性,稍加驅趕即可向鉆入本實用新型;蓋板繞軸旋轉,下壓老鼠時在杠桿的作用下,前臂不需用很大的力量;鼠尾槽內的橡膠圈可以起到輔助固定大鼠尾部的作用。
附圖說明
圖1為蓋板的立體圖;
圖2a為蓋板的前視圖;
圖2b為蓋板的俯視圖;
圖2c為蓋板的左視圖;
圖3為底座的立體圖;
圖4a為底座的前視圖;
圖4b為底座的俯視圖;
圖4c為底座的左視圖;
圖5a為大鼠尾靜脈注射固定裝置結構圖;
圖5b為大鼠尾靜脈注射固定裝置使用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實用新型講授的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
實施例
如圖5a所示,一種大鼠尾靜脈注射固定裝置,包括底座2以及設于底座2上的蓋板1。所述的底座2的前端設有軸21,蓋板1和底座2通過所述的軸21相連,蓋板1能夠繞軸21旋轉。底座2和蓋板1為硬塑料材質。
如圖1所示,所述的蓋板1上設有用于固定大鼠尾巴的鼠尾槽11,如圖4a-4c所示,所述的鼠尾槽11為長條形,一端開口,另一端封閉。所述的鼠尾槽11的內側鑲有一圈橡膠圈。所述的鼠尾槽11位于蓋板1的后端。如圖3所示,所述的底座2上面中部設有用于一個與大鼠體型近似的用于容納大鼠身體的凹槽22,所述的底座2為長方體型。所述的凹槽22為紡錘形。所述的底座2的前端靠近轉軸處設有用于透氣和引誘大鼠的開口23。
使用時,如圖5b所示。將蓋板1打開一個小角度,使得底座2和蓋板1之間成為一個洞口。大鼠具有鉆洞的天性,一手持大鼠尾,稍加驅趕使大鼠鉆入洞內,待大鼠位于凹槽22內后,將蓋板1下壓,固定住大鼠限制其移動,然后另一手持鼠尾沿蓋板1的鼠尾槽11將大鼠的尾巴向內滑動;在橡膠圈的壓力下,大鼠尾部固定不易活動。然后一手捏住大鼠的鼠尾,將其擠在蓋板1上面固定住,同時這只手的上臂壓住蓋板1固定大鼠;另一只手持注射器注射即可。注射完成后,打開蓋板,將大鼠拉出即可。使用時間較長后,可以將蓋板1打開較大的角度以便于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