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唾液樣本的采集保存器。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的唾液采集器可以采集唾液,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1)功能相對單一,樣本保存時間有限,樣本易受環境影響;
(2)大多數的唾液樣本收集采集器,功能組件多,使用不便;
(3)一般的唾液采集器中的保存液是游離在采集管中的,但是保存液都是帶有一定的化學腐蝕性,不安全;
(4)一般的唾液采集器在使用后,可以被二次利用,容易造成健康風險。
為此,本發明急需開發一種解決上述問題的唾液采集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實用的唾液樣本的采集保存器。
在本實用新型中,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唾液樣本的采集保存器,所述采集保存器從上至下依次包括:帶有密封圈的旋蓋、漏斗型采集器、保存液儲存容器和樣本采集管;
所述漏斗型采集器包括漏斗部和柱形部,所述漏斗部位于所述柱形部的上方,且所述漏斗部和柱形部一體成型;
所述漏斗型采集器的上下兩端均為開孔;
所述柱形部一圈外側表面上和/或所述樣本采集管的上端一圈外側表面上設有卡扣部件;
靠近所述卡扣部件且位于所述卡扣部件下方設有外螺紋和與所述外螺紋相匹配的內螺紋;
所述外螺紋位于所述柱形部的一圈外側表面上;
所述內螺紋位于所述樣本采集管的上端一圈內側表面上;
所述柱形部的下端的表面上設有向下凸起的尖齒;
所述樣本采集管上端為開孔,下端封閉;以及
所述卡扣部件選自下組之一或組合:限位環和與所述限位環相匹配的保護環。
優選地,所述漏斗部和柱形部的連接處一圈外側表面上或靠近所述連接處且位于所述柱形部一圈外側表面上設有所述限位環。
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樣本采集管的上端一圈外側表面上設有所述保護環。
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限位環位于所述漏斗部和柱形部的連接處一圈外側表面上。
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旋蓋的下部一圈外側表面上設有旋蓋螺紋,且所述旋蓋螺紋與所述內螺紋相匹配。
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樣本采集管的內徑與所述保存液儲存容器的外徑相匹配。
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樣本采集管的內徑為所述保存液儲存容器的外徑與差值之和,且所述差值為0.01-0.03cm。
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樣本采集管的長度為所述限位環到所述柱形部下端的距離與所述保存液儲存容器的長度之和。
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樣本采集管的內徑與所述柱形部的外徑相匹配。
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柱形部的一圈外側表面上設有刻度標注線。
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樣本采集管的內徑與所述旋蓋的內徑相匹配。
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樣本采集管的底端為第一圓弧形,所述保存液儲存容器的底端為第二圓弧形。
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旋蓋的上端的寬度為a,下端的寬度為b,高度為h,且所述a>所述b。
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a為15-20mm,b為12-16mm,h為7-10mm。
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漏斗部的上端邊緣的寬度為0.3-0.7mm,所述漏斗部的上端開口的寬度為50-60mm,所述漏斗部的高度為40-50mm。
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柱形部和所述漏斗部的連接處與所述刻度標注線的距離為15-20mm,所述刻度標注線與所述尖齒的上端的距離為12-16mm,所述尖齒之間的距離為10-14mm,所述柱形部的側體邊緣寬度為1-3mm。
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保存液儲存容器的上端內徑為10-14mm,所述保存液儲存容器的上端邊緣的寬度為1-3mm,所述保存液儲存容器的上端與所述第二圓弧形的上端的距離為7-12mm,所述第二圓弧形的半徑為5-9mm。
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樣本采集管的上端內徑為12-16mm,所述保護環的厚度為1-3mm,所述保護環的寬度為0.7-1.1mm,所述保護環與所述第一圓弧形的上端的距離為40-50mm,所述樣本采集管的側體邊緣寬度為0.3-0.7mm,所述第一圓弧形的半徑為6-10mm。
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保存液儲存容器的上表面封裝有熱封膜,內部裝有保存溶液。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1采集保存器的剖面示意圖;
圖2為實施例1漏斗型采集器和樣本采集管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為實施例2的采集保存器的剖面示意圖;
圖4為實施例3的采集保存器的剖面示意圖;
圖5為實施例5采集并保存唾液的過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人經過廣泛而深入的研究,首次開發了一種唾液樣本的采集保存器,該采集保存器中的樣本保存液是用破壞性的方法開啟,可以防止被二次使用,此外漏斗型采集器的限位環,可以固定漏斗部位置,防止漏斗部被二次利用。本發明可以降低使用者在唾液采集時的操作難度和使用風險,提高了唾液樣本保存時的穩定性,增加了后期檢測的可靠度。
采集保存器
在一實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種唾液樣本的采集保存器,所述采集保存器從上至下依次包括:帶有密封圈的旋蓋、漏斗型采集器、保存液儲存容器和樣本采集管。
所述漏斗型采集器包括漏斗部和柱形部,所述漏斗部位于所述柱形部的上方,且所述漏斗部和柱形部一體成型。
所述漏斗型采集器的上下兩端均為開孔。
所述柱形部一圈外側表面上和/或所述樣本采集管的上端一圈外側表面上設有卡扣部件。
靠近所述卡扣部件且位于所述卡扣部件下方設有外螺紋和與所述外螺紋相匹配的內螺紋。
所述外螺紋位于所述柱形部的一圈外側表面上。
所述內螺紋位于所述樣本采集管的上端一圈內側表面上。
所述柱形部的下端的表面上設有向下凸起的尖齒。
所述樣本采集管上端為開孔,下端封閉。
所述卡扣部件選自下組之一或組合:限位環和與所述限位環相匹配的保護環。
優選地,所述漏斗部和柱形部的連接處一圈外側表面上或靠近所述連接處且位于所述柱形部一圈外側表面上設有所述限位環。
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樣本采集管的上端一圈外側表面上設有所述保護環。
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限位環位于所述漏斗部和柱形部的連接處一圈外側表面上。
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旋蓋的下部一圈外側表面上設有旋蓋螺紋,且所述旋蓋螺紋與所述內螺紋相匹配。
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樣本采集管的內徑與所述保存液儲存容器的外徑相匹配。
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樣本采集管的內徑為所述保存液儲存容器的外徑與差值之和,且所述差值為0.01-0.03cm。
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樣本采集管的長度為所述限位環到所述柱形部下端的距離與所述保存液儲存容器的長度之和。
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樣本采集管的內徑與所述柱形部的外徑相匹配。
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柱形部的一圈外側表面上設有刻度標注線。
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樣本采集管的內徑與所述旋蓋的內徑相匹配。
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樣本采集管的底端為第一圓弧形,所述保存液儲存容器的底端為第二圓弧形。
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旋蓋的上端的寬度為a,下端的寬度為b,高度為h,且所述a>所述b。
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a為15-20mm,b為12-16mm,h為7-10mm。
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漏斗部的上端邊緣的寬度為0.3-0.7mm,所述漏斗部的上端開口的寬度為50-60mm,所述漏斗部的高度為40-50mm。
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柱形部和所述漏斗部的連接處與所述刻度標注線的距離為15-20mm,所述刻度標注線與所述尖齒的上端的距離為12-16mm,所述尖齒之間的距離為10-14mm,所述柱形部的側體邊緣寬度為1-3mm。
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保存液儲存容器的上端內徑為10-14mm,所述保存液儲存容器的上端邊緣的寬度為1-3mm,所述保存液儲存容器的上端與所述第二圓弧形的上端的距離為7-12mm,所述第二圓弧形的半徑為5-9mm。
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樣本采集管的上端內徑為12-16mm,所述保護環的厚度為1-3mm,所述保護環的寬度為0.7-1.1mm,所述保護環與所述第一圓弧形的上端的距離為40-50mm,所述樣本采集管的側體邊緣寬度為0.3-0.7mm,所述第一圓弧形的半徑為6-10mm。
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保存液儲存容器的上表面封裝有熱封膜,內部裝有保存溶液。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優點包括:
(a)采集保存器設有限位環,可以防止漏斗型采集器在非樣本采集下,扎破保存液儲存容器的熱封膜;
(b)采集保存器設有尖齒,無需其它工具,旋擰漏斗型采集器就可以簡單的劃破保存液儲存容器的熱封膜;
(c)采集保存器設有刻度標注線,方便使用者采集樣本時進行體積衡量;
(d)采集保存器設有保護環,防止樣本采集管管口頸部分被過分擠壓變形,確保漏斗型采集器位于保存液儲存容器的上方,而且能防止樣本保存液被二次使用,防止誤操作;
(e)采集保存器設有內外螺紋,在采集前可以固定漏斗型采集器,樣本采集后螺紋和橡膠蓋子的密封性很嚴實,可以防止樣本保存液泄露和交叉污染;
(f)保存液單獨存放在密封容器中,對采集器設備整體裝配更加方便,有利于安全生產,而且封閉隔離的容器,可以防止被二次使用;
(g)采集前保存液位置固定,位于裝置最底部位置,不會在運輸過程中漏出、外泄,不易被破壞,使用過程中更加的方便,安全;
(h)采集保存器自帶樣本保存液,唾液樣本在保存液的保護下,可以保存的時間更持久,保存的條件更寬,更好的保護樣本不被降解,有利于后期對樣本的檢測,采集過程簡化,無需額外的裝置或設備。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下列實施例中未注明具體條件的實驗方法,通常按照常規條件,或按照制造廠商所建議的條件。除非另外說明,否則百分比和份數是重量百分比和重量份數。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專利的權利要求和說明書中,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類的關系術語僅僅用來將一個實體或者操作與另一個實體或操作區分開來,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這些實體或操作之間存在任何這種實際的關系或者順序。而且,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所固有的要素。在沒有更多限制的情況下,由語句“包括一個”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中還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實施例1
圖1為本實施例采集保存器的剖面示意圖,圖2為本實施例漏斗型采集器和樣本采集管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如圖1-2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唾液樣本的采集保存器,所述采集保存器從上至下依次包括:帶有密封圈的旋蓋1、漏斗型采集器2、保存液儲存容器3和樣本采集管4。
本實施例中,所述漏斗型采集器2包括漏斗部5和柱形部6,所述漏斗部5位于所述柱形部6的上方,且所述漏斗部5和柱形部6一體成型。
所述漏斗型采集器2的上下兩端均為開孔。
所述漏斗部5和柱形部6的連接處一圈外側表面上設有限位環10。
靠近所述限位環10且位于所述限位環10下方設有外螺紋7,且所述外螺紋7位于所述柱形部6的一圈外側表面上。
所述樣本采集管4的上端一圈外側表面上設有與所述限位環10相匹配的保護環11。
靠近所述保護環11且位于所述保護環11下方設有與所述外螺紋7相匹配的內螺紋8,且所述內螺紋8位于所述樣本采集管4的上端一圈內側表面上。
所述柱形部6的下端的表面上設有向下凸起的尖齒9。
所述樣本采集管4上端為開孔,下端封閉。
所述旋蓋1的下部一圈外側表面上設有旋蓋螺紋12,且所述旋蓋螺紋12與所述內螺紋8相匹配。
所述樣本采集管4的內徑與所述保存液儲存容器3的外徑相匹配。
所述樣本采集管4的長度為所述限位環10到所述柱形部6下端的距離與所述保存液儲存容器3的長度之和。
所述樣本采集管4的內徑與所述柱形部6的外徑相匹配。
所述柱形部6的一圈外側表面上設有刻度標注線13。
所述樣本采集管4的內徑與所述旋蓋1的內徑相匹配。
所述樣本采集管4的底端為第一圓弧形,所述保存液儲存容器3的底端為第二圓弧形。
所述旋蓋1的上端的寬度為a,下端的寬度為b,高度為h,且所述a>所述b。
所述a為17mm,b為14mm,h為9.5mm。
所述漏斗部5的上端邊緣的寬度為0.5mm,所述漏斗部5的上端開口的寬度為54mm,所述漏斗部5的高度為45mm。
所述柱形部6和所述漏斗部5的連接處與所述刻度標注線13的距離為17mm,所述刻度標注線13與所述尖齒9的上端的距離為14.7mm,所述尖齒9之間的距離為12mm,所述柱形部6的側體邊緣寬度為1mm。
所述保存液儲存容器3的上端內徑為12mm,所述保存液儲存容器3的上端邊緣的寬度為1mm,所述保存液儲存容器3的上端與所述第二圓弧形的上端的距離為9.5mm,所述第二圓弧形的半徑為7mm。
所述樣本采集管4的上端內徑為14.2mm,所述保護環11的厚度為1.5mm,所述保護環11的寬度為0.9mm,所述保護環11與所述第一圓弧形的上端的距離為45mm,所述樣本采集管4的側體邊緣寬度為0.5mm,所述第一圓弧形的半徑為8mm。
實施例2
圖3為本實施例的采集保存器的剖面示意圖。
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唾液樣本的采集保存器,所述采集保存器從上至下依次包括:帶有密封圈的旋蓋1、漏斗型采集器2、保存液儲存容器3和樣本采集管4。
所述漏斗型采集器2包括漏斗部5和柱形部6,所述漏斗部5位于所述柱形部6的上方,且所述漏斗部5和柱形部6一體成型。
所述漏斗型采集器2的上下兩端均為開孔。
所述漏斗部5和柱形部6的連接處一圈外側表面上設有限位環10。
靠近所述限位環10且位于所述限位環10下方設有外螺紋7,且所述外螺紋7位于所述柱形部6的一圈外側表面上。
所述樣本采集管4的上端一圈內側表面上設有與所述外螺紋7相匹配的內螺紋8。
所述柱形部6的下端的表面上設有向下凸起的尖齒9。
所述樣本采集管4上端為開孔,下端封閉。
所述限位環10位于所述漏斗部5和柱形部6的連接處一圈外側表面上。
所述旋蓋1的下部一圈外側表面上設有旋蓋螺紋12,且所述旋蓋螺紋12與所述內螺紋8相匹配。
所述樣本采集管4的內徑與所述保存液儲存容器3的外徑相匹配。
所述樣本采集管4的長度為所述限位環10到所述柱形部6下端的距離與所述保存液儲存容器3的長度之和。
所述樣本采集管4的內徑與所述柱形部6的外徑相匹配。
所述柱形部6的一圈外側表面上設有刻度標注線13。
所述樣本采集管4的內徑與所述旋蓋1的內徑相匹配。
所述樣本采集管4的底端為第一圓弧形,所述保存液儲存容器3的底端為第二圓弧形。
實施例3
圖4為本實施例的采集保存器的剖面示意圖。
如圖4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唾液樣本的采集保存器,所述采集保存器從上至下依次包括:帶有密封圈的旋蓋1、漏斗型采集器2、保存液儲存容器3和樣本采集管4。
所述漏斗型采集器2包括漏斗部5和柱形部6,所述漏斗部5位于所述柱形部6的上方,且所述漏斗部5和柱形部6一體成型。
所述漏斗型采集器2的上下兩端均為開孔。
靠近所述漏斗部5和柱形部6的連接處且位于所述連接處下方設有外螺紋7,且所述外螺紋7位于所述柱形部6的一圈外側表面上。
所述樣本采集管4的上端一圈外側表面上設有保護環11。
靠近所述保護環11且位于所述保護環11下方設有與所述外螺紋7相匹配的內螺紋8,且所述內螺紋8位于所述樣本采集管4的上端一圈內側表面上。
所述柱形部6的下端的表面上設有向下凸起的尖齒9。
所述樣本采集管4上端為開孔,下端封閉。
所述旋蓋1的下部一圈外側表面上設有旋蓋螺紋12,且所述旋蓋螺紋12與所述內螺紋8相匹配。
所述樣本采集管4的內徑與所述保存液儲存容器3的外徑相匹配。
所述樣本采集管4的內徑為所述保存液儲存容器3的外徑與差值之和,且所述差值為0.02cm。
所述樣本采集管4的長度為所述連接處到所述柱形部6下端的距離與所述保存液儲存容器3的長度之和。
所述樣本采集管4的內徑與所述柱形部6的外徑相匹配。
所述柱形部6的一圈外側表面上設有刻度標注線13。
所述樣本采集管4的內徑與所述旋蓋1的內徑相匹配。
所述樣本采集管4的底端為第一圓弧形,所述保存液儲存容器3的底端為第二圓弧形。
實施例4
將實施例1中的保存液儲存容器的內部裝有保存溶液,上表面封裝熱封膜,再將保存液儲存容器置入樣本采集管底部,將漏斗型采集器的外螺紋對準樣本采集管的內螺紋,旋轉漏斗型采集器至樣本采集管中,旋至漏斗型采集器的限位環接觸到樣本采集管的保護環,這時漏斗型采集器的尖齒剛好在保存液儲存容器的頂部。
采集者向漏斗型采集器中采集唾液,直至到漏斗型采集器的標注線位置,此時破壞限位環和保護環(可以直接拉開),將漏斗型采集器繼續往下旋轉,直至漏斗型采集器底部的尖齒破壞了保存液儲存容器的熱封膜,唾液和保存液儲存容器中的保存溶液混合,再將漏斗型采集器旋出,棄去漏斗型采集器,將帶有密封圈的旋蓋旋入樣本采集管,密封,并顛倒混勻,采集過程結束。
實施例5
圖5為本實施例采集并保存唾液的過程示意圖。
結合圖5和圖3,將實施例2中的保存液儲存容器3的內部裝有保存溶液,上表面封裝熱封膜,再將保存液儲存容器3置入樣本采集管4底部,將漏斗型采集器2的外螺紋7對準樣本采集管4的內螺紋8,旋轉漏斗型采集器2至樣本采集管4中,旋至漏斗型采集器2的限位環10接觸到樣本采集管4的上端,這時漏斗型采集器2的尖齒9剛好在保存液儲存容器3的頂部。
采集者向漏斗型采集器2中采集唾液,直至到漏斗型采集器2的標注線位置,此時破壞限位環10(可以直接拉開),將漏斗型采集器2繼續往下旋轉,直至漏斗型采集器2底部的尖齒9破壞了保存液儲存容器3的熱封膜,唾液和保存液儲存容器3中的保存溶液混合,再將漏斗型采集器2旋出,棄去漏斗型采集器2,將帶有密封圈的旋蓋1旋入樣本采集管4,密封,并顛倒混勻,采集過程結束。
實施例6
將實施例3中的保存液儲存容器的內部裝有保存溶液,上表面封裝熱封膜,再將保存液儲存容器置入樣本采集管底部,將漏斗型采集器的外螺紋對準樣本采集管的內螺紋,旋轉漏斗型采集器至樣本采集管中,旋至漏斗型采集器接觸到樣本采集管的保護環,這時漏斗型采集器的尖齒剛好在保存液儲存容器的頂部。
采集者向漏斗型采集器中采集唾液,直至到漏斗型采集器的標注線位置,此時破壞保護環(可以直接拉開),將漏斗型采集器繼續往下旋轉,直至漏斗型采集器底部的尖齒破壞了保存液儲存容器的熱封膜,唾液和保存液儲存容器中的保存溶液混合,再將漏斗型采集器旋出,棄去漏斗型采集器,將帶有密封圈的旋蓋旋入樣本采集管,密封,并顛倒混勻,采集過程結束。
在本實用新型提及的所有文獻都在本申請中引用作為參考,就如同每一篇文獻被單獨引用作為參考那樣。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實用新型的上述講授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