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降解的生物瓣膜,屬于醫(yī)療器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于2002年進入臨床,至今在全球范圍內已經完成了超過5萬例手術。目前在世界范圍內展開的各項研究均表明:對于那些不能耐受外科手術治療的嚴重主動脈瓣病變的高危患者,TAVR手術優(yōu)于藥物治療和主動脈瓣球囊擴張術。但是,生物瓣膜植入體內后可能出現衰敗,這種衰敗可由瓣葉衰敗或者非瓣葉衰敗因素引發(fā),前者一般由瓣葉退化(磨損、撕裂、鈣化)和瓣葉毀損(心內膜炎)引起,后者的主要原因是血管翳覆蓋、血栓和瓣周漏。這些退化衰敗的結果都可能導致瓣膜使用壽命為15年左右,到期有30%-60%瓣膜可能出現衰敗。而對于年齡低于30歲的患者,生物瓣膜的衰敗率可達40%以上,因此在年輕的換瓣人群中,再次手術的比率明顯升高。隨著人口老齡化的進程,植入體內的生物瓣膜衰敗的發(fā)生率不可避免地上升,這部分患者需要接受再次瓣膜手術。
但是,即使是能夠再換上一次瓣膜,這個新的瓣膜也只有最長15年的使用壽命。對于年輕患者來說,最多也只能生活到55-65歲,而此時,體內已經植入了兩個金屬瓣膜,不可能再植入第3個瓣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降解的瓣膜。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了一種可降解的生物瓣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可降解的支架,在支架內縫合有可降解的膜,膜覆有生長誘發(fā)因子層。
優(yōu)選地,所述支架由可降解的管材切割而成,或由可降解的絲材編織而成。
本實用新型可以在1至2年內完全降解,使得即使瓣膜長期后出現了問題,也可以多次植入全新的瓣膜。
本實用新型可以用于永久性治療主動脈瓣狹窄問題,減少二次手術的風險,甚至是可以多次進行手術治療,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中的可降解的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縫合有膜的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更明顯易懂,茲以優(yōu)選實施例,并配合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可降解的生物瓣膜,包括可降解的支架,支架用可降解材料的管材切割而成,或者是由可降解材料的絲材編織而成。支架的材料可以采用可降解的鎂合金、鋅合金、聚乳酸、聚乙交酯,聚對二氧環(huán)己酮等。
隨后如圖2所示,在支架上縫合的可降解的膜,膜可用聚乳酸、聚乙交酯,聚對二氧環(huán)己酮等材料制備。
再在膜上涂覆有能誘發(fā)細胞自然生長的生長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