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胸腔引流管固定帶。
背景技術:
患者在做胸腔手術后,一般需要在胸腔內插入兩根胸引管,上管位于鎖骨中線第二肋間,下管位于腋中線和腋后線之間的第六至第八肋間,胸引管與胸引瓶相連接。在重力作用下,或者患者活動時,容易撕扯患者傷口,給患者造成疼痛加劇,或者會產生二次傷害。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固定性好,避免對患者造成二次傷害的胸腔引流管固定帶。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胸腔引流管固定帶,包括固定帶本體,所述固定帶本體用于套設于患者手術側胸腔部及對應側的肩部,所述固定帶本體上、且位于患者手術側胸腔部的位置設置有多個套管,所述套管用于套設于胸腔引流管上。
進一步地,該套管包括第一弧形殼體和第二弧形殼體,所述第一弧形殼體和第二弧形殼體相對設置,以形成用于扣合在指引導管上的套管,所述套管兩端的直徑略小于中部的直徑,以使其牢固地扣合在引流管上。
進一步地,該第一弧形殼體和第二弧形殼體的對應側棱之間通過第一連接件相連接,所述第一連接件為間隔開設在各側棱上的凹槽,以及間隔開設在對應側棱上的突起,且相對應側棱上的凹槽與突起位置相對應,以用于扣合。
進一步地,該固定帶本體上、且用于放置于患者肩膀部位,設置有肩墊,所述肩墊的寬度大于固定帶本體的寬度。
進一步地,該固定帶本體為一圓環或者條狀帶子,當為條狀帶子時,所述固定帶本體的兩端通過第二連接件可拆卸連接。
進一步地,該第二連接件為設置在固定帶本體兩端部的粘貼層。
本實用新型胸腔引流管固定帶具有如下優點:1.受力均衡,避免對患者的傷口造成二次傷害。2.固定性好,不易脫落。3.不會使管子產生折彎,且方便使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胸腔引流管固定帶的結構示意圖;
圖2本實用新型中套管的展開圖;
其中:1.固定帶本體;2.套管;3.第一弧形殼體;4.第二弧形殼體;5.凹槽;6.突起;7.肩墊。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胸腔引流管固定帶,如圖1所示,包括固定帶本體1,所述固定帶本體1用于套設于患者手術側胸腔部及對應側的肩部,所述固定帶本體1上、且位于患者手術側胸腔部的位置設置有多個套管2,所述套管2用于套設于胸腔引流管上。
如圖2所示,套管2包括第一弧形殼體3和第二弧形殼體4,所述第一弧形殼體3和第二弧形殼體4相對設置,以形成用于扣合在指引導管上的套管2,所述套管2兩端的直徑略小于中部的直徑,以使其牢固地扣合在引流管上。第一弧形殼體1和第二弧形殼體2的對應側棱之間通過第一連接件相連接,所述第一連接件為間隔開設在各側棱上的凹槽5,以及間隔開設在對應側棱上的突起6,且相對應側棱上的凹槽5與突起6位置相對應,以用于扣合。
本實用新型胸腔引流管固定帶,固定帶本體1上、且用于放置于患者肩膀部位,設置有肩墊7,所述肩墊7的寬度大于固定帶本體1的寬度。固定帶本體1為一圓環或者條狀帶子,當為條狀帶子時,所述固定帶本體1的兩端通過第二連接件可拆卸連接。第二連接件為設置在固定帶本體1兩端部的粘貼層。
本實用新型胸腔引流管固定帶,使用時,使固定帶本體(1環繞于患者手術側胸腔部與對應側肩部,調整至適當的位置,然后將胸腔引流管套在套管2內,此時,胸腔引流管由患者胸腔引出端的長度要有富裕,在患者活動時,患者胸腔內的管子不會被抽拉,避免了對患者造成傷害。套管2的個數一般為2個,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