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醫用管線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外手術時,常用手術單包裹吸引器管、電刀線及術中相應的電線,再用巾鉗或鼠齒鉗固定,或者用膠布固定,還設有專門的固定工具,應用巾鉗或鼠齒鉗固定,浪費手術器械,增加相應器械的磨損,巾鉗固定時刺破手術單,增加了污染機會,同時也不方便在手術中調整管線的長度,用膠布固定雖然避免了巾鉗對手術單的破壞性,但不牢固。為提高手術過程中對管線固定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減少對手術單的等床上用品的損壞性、降低醫療成本,同時給手術中的醫生帶來便利,方便對管線固定進行固定,以及可以快速的選取所需要的管線,提高手術效率,自行設計了一種醫用管線固定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節約手術時間,方便手術操作,提高手術效率,降低不必要損耗及污染的醫用管線固定裝置。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醫用管線固定裝置,包括第一固定夾、第二固定夾和固定帶;
所述第一固定夾的上部設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二固定夾的上部設有第二滑槽,所述固定帶安裝在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內、且可左右移動;所述固定帶上固定設有若干個彈性卡扣結構;
所述第一固定夾和第二固定夾之間安裝有伸縮桿、且伸縮桿的一端與第一固定夾的內側固定連接,另一端與第二固定夾的內側固定連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固定帶為彈性材料制成的彈扣帶。
進一步的,所述固定帶為PVC材料制成的彈扣帶。
上述方案中,還包括伸縮桿;所述伸縮桿安裝在所述第一固定夾和第二固定夾之間、且伸縮桿的一端與第一固定夾的內側固定連接,另一端與第二固定夾的內側固定連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彈性卡扣結構包括兩個對稱布置的彈力板,彈力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帶上,另一端為向內彎曲的弧形結構,所述彈力板之間形成一個前后相通的空腔,所述空腔的上部為兩個向內彎曲的弧形結構形成的開口。
進一步的,所述彈性卡扣結構為PVC材料制成的彈性卡扣結構。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固定夾和第二固定夾的開口部位均設有鋸齒咬合結構,所述鋸齒咬合結構包括安裝在開口上部的上鋸齒層和安裝在開口下部的下鋸齒層,上鋸齒層和下鋸齒層可咬合。
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通過將管道分別固定在固定帶上的彈性卡扣結構內,可以很方便、快速、有序的對管線進行固定或者選取,節約手術時間,提高手術效率;再者固定帶可以回彈可以進一步的減小占用的空間;增大夾伸縮桿可以調整第一固定夾和第二固定夾之間的距離,增大第一固定夾和第二固定夾之間的距離可以使裝個裝置更加穩,不會因為管線的增加而搖擺不定;鋸齒咬合結構增加第一固定夾和第二固定夾與手術單的摩擦力,使其固定的更加牢固;同時能夠根據手術需要更好的調節電刀、吸引器所需長度,方便手術操作,同時避免使用巾鉗固定,減少污染機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正面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反面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反面收縮狀態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彈性卡口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PVC彈扣帶回收狀態示意圖。
圖中:1、第一固定夾;2、第二固定夾;3、固定帶;4、彈性卡扣結構;401、彈力板;402、弧形結構;403、空腔;404、開口;5、第一滑槽;6、第二滑槽;7、伸縮桿;8、鋸齒咬合結構;801、上鋸齒層;802、下鋸齒層。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現對照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在各圖中相同的標號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附圖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不代表本實用新型的實際結構和真實比例。
如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所述醫用管線固定裝置的一種實施方式,所述醫用管線固定裝置,包括第一固定夾1、第二固定夾2和固定帶3。
所述第一固定夾1的上部設有第一滑槽5,所述第二固定夾2的上部設有第二滑槽6,所述固定帶3安裝在第一滑槽5和第二滑槽6內、且可左右移動;所述固定帶3上固定設有若干個彈性卡扣結構4,管線可以分別固定在彈性卡扣結構4內。
所述固定帶3為彈性材料制成的彈扣帶;優選的,所述固定帶3為PVC材料制成的彈扣帶。彈性材料制成的固定帶3可以伸展長一條直線,也可以回彈成圓弧形,當固定帶3伸展長一條直線時,可以很方便、快速、有序的對管線進行固定或者選取,節約手術時間,提高手術效率,所述固定帶3的回彈可以進一步的減小占用的空間。
所述第一固定夾1和第二固定夾2之間安裝有伸縮桿7、且伸縮桿7的一端與第一固定夾1的內側固定連接,另一端與第二固定夾2的內側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固定夾1和第二固定夾2可以通過伸縮桿7調整相互之間的距離,伸縮桿7伸長狀態如圖2所示,收縮狀態圖圖3所示。
如圖4所示,所述彈性卡扣結構4包括兩個對稱布置的彈力板401,彈力板401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帶3上,另一端為向內彎曲的弧形結構402,所述彈力板401之間形成一個前后相通的空腔403,所述空腔403的上部為兩個向內彎曲的弧形結構402形成的開口404,管線可以從開口404中固定在空腔403內,向內彎曲的弧形結構402可以卡住各種醫用管道,所述彈性卡扣結構4為PVC材料制成的彈性卡扣結構具有彈性,彈性卡扣結構4的規格可以根據常用管道的大小制定。
如圖5所示,所述第一固定夾1和第二固定夾2的開口部位均設有鋸齒咬合結構,所述鋸齒咬合結構包括安裝在開口上部的上鋸齒層801和安裝在開口下部的下鋸齒層802,上鋸齒層801和下鋸齒層802可咬合。鋸齒咬合結構增加第一固定夾1和第二固定夾2與手術單的摩擦力,使其固定的更加牢固。
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將所述第一固定夾1和第二固定夾2固定在手術單或者床單上,將所述固定帶3伸展成一條直線,將管線分別固定在彈性卡扣結構4內,同時可以根據需要調整所述第一固定夾1和第二固定夾2之間距離,當固定的管線相對較多,將伸縮桿7拉伸增大第一固定夾1和第二固定夾2之間的距離,可以使裝個裝置更加穩,不會因為管線的增加而搖擺不定;當所述固定帶3回彈成圓弧形時,可以收縮伸縮桿7,縮小所述第一固定夾1和第二固定夾2之間距離,進一步的減小整個裝置占用的空間,另外回彈成圓弧形的固定帶3兩端可以是成上下疊合的狀態,可以用來臨時固定術中血管鉗、剪刀或其他手術器械,方便術者操作,使手術更加快捷。
本實用新型相對于目前手術單包裹吸引器管、電刀線及術中相應的電線,再用巾鉗或鼠齒鉗固定而言,通過將管線分別固定在彈性卡扣結構4內,可以很方便、快速、有序的對管線進行固定或者選取,節約手術時間,提高手術效率;再者固定帶3可以回彈可以進一步的減小占用的空間;同時能夠根據手術需要更好的調節電刀、吸引器所需長度,方便手術操作,避免使用巾鉗固定,減少污染機率;可以根據手術當中管線多少和位置需要來增加本實用新型的數量,使手術當中管線排列更加有序,同時也可以在手術單上備用本實用新型,使固定帶3呈回彈的圓弧形、且兩端上下疊合的狀態,用于臨時固定術中血管鉗、剪刀或其他手術器械,方便術者操作,使手術更加快捷。
所述實施例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的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實質內容的情況下,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做出的任何顯而易見的改進、替換或變型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