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器械領域,特別是涉及到一種基于人體工學的可調式術后增壓胸腹帶。
背景技術:
目前,患者在胸腹部骨折或者胸腹部的手術后一般都會采用胸腹帶來保護刀口或者固定藥物。傳統的胸腹帶大多為棉織物制品,并在棉織物的兩側設置綁帶或者松緊帶,來捆綁固定。這導致傳統的胸腹帶在捆綁時用的時間長,延長了醫務人員的工作時間,增大了醫務人員的工作強度。在換藥時,由于拆除和重新捆綁的過程緩慢,容易給病人帶來不必要的痛苦和傷害。另外傳統的胸腹帶容易變形和脫落,藥物或者加壓袋沒有專門的固定措施,在胸腹帶變形時藥物或者加壓袋也會相應移位,嚴重影響了患者的康復治療。
因此現有技術當中亟需要一種新的技術方案來解決這一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基于人體工學的可調式術后增壓胸腹帶,用來解決傳統的胸腹帶捆綁時用的時間長,增大了醫務人員的工作強度;藥物或者加壓袋沒有專門的固定措施,在胸腹帶變形時藥物或者加壓袋也會相應移位,嚴重影響了患者的康復治療等技術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設計了一種基于人體工學的可調式術后增壓胸腹帶,包括胸腹帶本體、局部增壓帶、全包圍增壓帶、雙面鉤粘扣和單面鉤粘扣,所述胸腹帶本體為雙面相同設置,胸腹帶本體包括加強肋筋、透氣帶和無紡棉面層,胸腹帶本體的兩端通過雙面鉤粘扣連接;所述加強肋筋在胸腹帶本體上對稱設置,每側的加強肋筋為兩根,加強肋筋包括PVC內筋和無紡棉固定套;所述無紡棉固定套套在PVC內筋的外部;所述透氣帶設置在同側的兩根加強肋筋之間;
所述局部增壓帶包括局部增壓伸縮帶體和單面鉤粘扣;所述局部增壓伸縮帶體上設置有均勻分布的透氣孔,局部增壓伸縮帶體的兩端對稱設置有單面鉤粘扣;
所述全包圍增壓帶包括全包圍增壓伸縮帶體和單面鉤粘扣;所述全包圍增壓伸縮帶體上設置有均勻分布的透氣孔,全包圍增壓伸縮帶體的兩端以及中部分別設置有單面鉤粘扣。
所述雙面鉤粘扣的數量為四個或者四個以上。
所述透氣帶的數量為雙數,并且為8根或者8根以上。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根據人體工學設計,獨立的雙面鉤粘扣可以放在任意位置對胸腹帶本體的兩端進行固定,大大加快了胸腹帶的捆綁和拆除速度,使用快捷方便,降低了醫務人員的工作強度。
加強肋筋有效避免了胸腹帶本體的變形;局部增壓帶和全包圍增壓帶可以根據需要固定藥物或者固定增壓袋,有效防止藥物或者增壓袋移位,保證了胸腹帶能夠出發揮最大的作用。
透氣帶和透氣孔的設計,提高了患者的舒適性。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基于人體工學的可調式術后增壓胸腹帶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基于人體工學的可調式術后增壓胸腹帶中局部增壓伸縮帶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基于人體工學的可調式術后增壓胸腹帶中全包圍增壓伸縮帶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基于人體工學的可調式術后增壓胸腹帶中加強肋筋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基于人體工學的可調式術后增壓胸腹帶在實施例1中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基于人體工學的可調式術后增壓胸腹帶在實施例2中的使用狀態圖一。
圖7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基于人體工學的可調式術后增壓胸腹帶在實施例2中的使用狀態圖二。
圖8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基于人體工學的可調式術后增壓胸腹帶在實施例2中的使用狀態圖三。
圖中:1-胸腹帶本體、2-局部增壓帶、3-全包圍增壓帶、4-雙面鉤粘扣、5-單面鉤粘扣、101-加強肋筋、102-透氣帶、103-無紡棉面層、1011-PVC內筋、1012-無紡棉固定套、201-局部增壓伸縮帶體、301-全包圍增壓伸縮帶體。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所示,一種基于人體工學的可調式術后增壓胸腹帶,包括胸腹帶本體1、局部增壓帶2、全包圍增壓帶3、雙面鉤粘扣4和單面鉤粘扣5,所述胸腹帶本體1為雙面相同設置,胸腹帶本體1包括加強肋筋101、透氣帶102和無紡棉面層103,胸腹帶本體1的兩端通過雙面鉤粘扣4連接;所述加強肋筋101在胸腹帶本體1上對稱設置,每側的加強肋筋101為兩根,加強肋筋101包括PVC內筋1011和無紡棉固定套1012;所述無紡棉固定套1012套在PVC內筋1011的外部;所述透氣帶102設置在同側的兩根加強肋筋101之間;
所述局部增壓帶2包括局部增壓伸縮帶體201和單面鉤粘扣5;所述局部增壓伸縮帶體201上設置有均勻分布的透氣孔,局部增壓伸縮帶體201的兩端對稱設置有單面鉤粘扣5;
所述全包圍增壓帶3包括全包圍增壓伸縮帶體301和單面鉤粘扣5;所述全包圍增壓伸縮帶體301上設置有均勻分布的透氣孔,全包圍增壓伸縮帶體301的兩端以及中部分別設置有單面鉤粘扣5。
所述雙面鉤粘扣4的數量為四個或者四個以上。
所述透氣帶102的數量為雙數,并且為8根或者8根以上。
本實用新型為一次性消耗品,專人專用,不會發生交叉感染,安全,衛生。
將本實用新型的胸腹帶本體1平鋪在患者身下,胸腹帶本體1的兩端依次抻直并覆蓋在患者的胸腹部上,雙面鉤粘扣4用于胸腹帶本體1的兩端之間的固定連接,雙面鉤粘扣4為獨立的粘扣,可以根據需要調節其位置以及使用雙面鉤粘扣4的個數。局部增壓帶2和全包圍增壓帶3可以根據需要固定藥物或者固定增壓袋,有效防止藥物或者增壓袋移位,保證了胸腹帶能夠出發揮最大的作用。使用引流管的患者,引流管可以通過透氣帶102之間的間隙穿過,不需另外設置引流管通孔。
本實用新型透氣性好,固定好且不容易脫落,使用起來更加方便、安全、可靠,提高了醫護人員的工作效率,也方便換藥和患者家屬的護理。
實施例1、對藥物或者局部固定沒有特殊要求的患者或者對引流口位置要求特別精確的患者,可以使用只包括胸腹帶本體1和單面鉤粘扣5的簡單胸腹帶,胸腹帶本體1的內層使用紗布,外層采用無紡棉面層103,單面鉤粘扣5固定在胸腹帶本體1的內層的一端,引流口由醫生根據所需位置自行剪裁。這種設計生產工藝簡單,生產成本低,既經濟又適用。
實施例2、對于胸部手術的患者,尤其是乳腺手術的患者,胸腹帶如果只是圍繞胸腹部分捆綁,還是有脫落的可能。為了保證胸腹帶的穩定性,將局部增壓帶2的局部增壓伸縮帶體201加長,用作輔助固定帶,使其中部能夠搭在患者肩膀,兩端的單面鉤粘扣5分別與后背和前胸的胸腹帶粘貼固定。局部增壓帶2可以使用一條如圖6所示,也可以使用兩條。使用兩條時,可以交叉固定,如圖7所示,也可以并行固定,如圖8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