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雷火灸艾條握持器。
背景技術:
雷火灸是中醫的一種傳統療法,雷火灸條由多種中藥制作而成,利用藥物燃燒時的熱量,通過懸灸的方法刺激相關穴位,其熱效應激發經氣,使局部皮膚肌理開放,藥物透達相應穴位內,具有通經活絡、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祛風除濕、溫經散寒等功效。有藥力峻、火力猛、滲透力強、灸療廣泛等特點。
目前,在進行雷火灸時通常是由醫護人員手持艾條進行治療,由于雷火灸療法火力大,治療過程中容易灼傷醫護人員;并且當艾條燃燒到握持一端時由于太燙,醫護人員無法握持,造成對艾條的浪費。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以上背景技術中提到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方便握持、不會灼傷醫護人員并且可使艾條得到充分利用的雷火灸艾條握持器。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雷火灸艾條握持器,包括中空管狀的器體,所述器體的底部設有用于插設艾條的開口,所述開口處設有用于防止艾條燃燒燙傷醫護人員的隔熱部件。
上述的雷火灸艾條握持器,優選的,所述隔熱部件為由器體向外延伸的隔熱環。
上述的雷火灸艾條握持器,優選的,所述隔熱部件上包覆有隔熱層。
上述的雷火灸艾條握持器,優選的,所述隔熱層為錫紙。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在器體的底部設置開口,并在該開口處設置隔熱部件,使用時將艾條插設在該開口處,點燃艾條進行治療,隔熱部件部分阻隔艾條燃燒所產生的熱量,避免灼傷醫護人員。在隔熱部件上包覆隔熱層,有利于進一步提高隔熱效果,避免灼傷。該雷火灸艾條握持器結構簡單、成本低、握持方便、可實現對艾條的充分利用。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雷火灸艾條握持器應用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例說明:
1、器體;2、開口;3、隔熱環;4、隔熱層;5、艾條。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于理解本實用新型,下文將結合說明書附圖和較佳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更全面、細致地描述,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限于以下具體的實施例。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當某一元件被描述為“連接于”另一元件上時,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在另一元件上,也可以是通過其他中間連接件間接連接在另一元件上。
除非另有定義,下文中所使用的所有專業術語與本領域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專業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實施例的目的,并不是旨在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實施例
一種本實用新型雷火灸艾條握持器的實施例,該雷火灸艾條握持器主要用于在進行中醫雷火灸治療時對艾條進行固定,方便醫護人員進行治療操作。其結構如圖1所示,由圖1可見,該雷火灸艾條握持器包括中空管狀的器體1,該管狀器體1的底部設有開口2,該開口2用于插設艾條5。醫護人員手持該握持器的器體1,將艾條5插入開口2,然后點燃艾條5即可進行雷火灸治療。該器體1上于開口2處設有用于防止艾條5燃燒時灼傷醫護人員的隔熱部件,該隔熱部件為由器體1向外延伸的隔熱環3,在開口2處設置隔熱環3,可有效阻隔部分艾條5燃燒時釋放的熱量,該隔熱部件的形狀不局限于環狀,其他形狀也是可以的,只要能起到隔熱作用即可。該隔熱環3與器體1一體成型設置,方便生產加工,降低生產成本。
本實施例中,隔熱部件上包覆有隔熱層4,進一步提高該握持器的隔熱效果。該隔熱層4可采用現有的隔熱材料制作,優選使用錫紙對隔熱部件進行包覆,可有效反射艾條5燃燒產生的熱輻射,避免灼傷醫護人員。
綜上所述,在使用本實用新型的雷火灸艾條握持器進行雷火灸治療時,隔熱部件及包覆在隔熱部件上的隔熱層4可有效阻隔艾條5燃燒產生的熱量,避免灼傷醫護人員;由于艾條5是插設在開口2內的,距離醫護人員握持該艾條握持器的手有一定距離,使用時不會燙手,可將艾條5進行充分燃燒利用,減少浪費。此外,該雷火灸艾條握持器結構簡單、成本低、握持方便。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