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按摩器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按摩器的按摩機芯。
背景技術:
按摩機芯作為按摩器的核心,其傳動的形式與按摩頭的設計決定了按摩器的按摩部位以及帶來的按摩效果。名稱為《一種豎直振動式按摩機構及使用其的按摩腳機》的實用新型(公告號:CN 204744899U)就公開了一種按摩機芯,其包括固定支架、驅動裝置、偏心轉軸、偏擺套和翹板,翹板翹設于固定支架上,翹板的兩端分別設有按摩托板,偏擺套偏心設置于偏心轉軸上,偏擺套與翹板一端鉸接,驅動裝置驅動偏心轉軸轉動,偏心轉軸通過偏擺套帶動翹板的一端在豎直方向上往復振動,翹板的另一端也隨之在豎直方向上同步振動;雖然該豎直振動式按摩機構可以在豎直方向上實現振動拍打,但是它是由一個驅動機構帶動一個按摩頭動作,一個按摩頭上的兩個按摩部分別在兩個時間點上對腳部進行拍打按摩,因此按摩面積較小,按摩效果不理想。
技術實現要素:
鑒于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創新提供了一種具有較大按摩面積的振動拍打按摩機芯,振動拍打按摩機芯包括有按摩件與按摩件的驅動機構,所述按摩件包括有按摩頭與按摩頭的連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件設置有兩個,按摩件的連接部設置在連接軸上,所述驅動機構在兩個按摩件的同一側驅動兩個按摩件繞連接軸同步轉動。
所述驅動機構包括有電機與傳動組件,所述傳動組件包括有傳動軸、偏心輪、軸承以及傳動件,所述偏心輪固定設置在傳動軸上,所述軸承套設在偏心輪上,所述傳動件套設在軸承上,所述傳動件的連接頭與按摩頭傳動連接,所述電機與傳動軸傳動連接。
所述傳動件的連接頭呈蘑菇頭狀,所述按摩頭內設有減振墊,所述減振墊上設有通孔,所述連接頭穿過減振墊的通孔卡設在減振墊上。
所述減振墊為橡膠墊。
所述傳動軸上設置有第一皮帶輪,所述電機的輸出軸上設置有第二皮帶輪,所述第一皮帶輪與第二皮帶輪上繞設有皮帶。
按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振動拍打按摩機芯,通過設置兩個按摩件,并通過驅動機構驅動兩個按摩件作同步振動拍打動作,從而大大提升了按摩面積,使得該按摩機芯針對的按摩部分得以由腳部轉到身體的各個部分,大大擴展了應用范圍。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與2所述,該振動拍打按摩機芯包括有按摩件1與按摩件1的驅動機構2,按摩件1包括有按摩頭10與按摩頭10的連接部11,按摩件1設置有兩個,兩個按摩件1的連接部11分別設置在兩個連接軸12上,而驅動機構2設置在兩個按摩件1之間,并在兩個按摩件1的同一側驅動兩個按摩件1繞連接軸12同步轉動。通過驅動機構2的驅動,兩個按摩件1同時繞連接軸12轉動,兩個按摩件1上的按摩頭10就能實現同步振動拍打動作。
驅動機構2包括有電機20與傳動組件,其中傳動組件包括有傳動軸23、偏心輪24、軸承25以及傳動件26,偏心輪24固定設置在傳動軸23上,軸承25套設在偏心輪24上,傳動件26套設在軸承25上,傳動件26的連接頭260與按摩頭10傳動連接,而電機20與傳動軸23傳動連接,具體的傳動連接方式是在傳動軸23上設置有第一皮帶輪22,電機20的輸出軸上設置有第二皮帶輪,在第一皮帶輪22與第二皮帶輪上繞設有皮帶21。當電機20通電輸出時,通過皮帶21帶動傳動軸23轉動,傳動軸23轉動便帶動偏心輪24轉動,偏心輪24轉動又通過軸承25使傳動件26上下動作,傳動件26上下動作最終帶動按摩頭10繞連接軸12作上下拍打動作。由于一根傳動軸23同時驅動兩個按摩件1動作,因此兩個按摩件1上的按摩頭10能同步一致動作,而通過調整其中一偏心輪24的位置,更能實現同步交互動作(即兩按摩件1同一側的兩個按摩頭作一上一下的動作);由于兩個按摩件1之間具有一定的距離,而一個按摩件1上可以設置多個按摩點,因此能給用戶帶來更舒適更全面的按摩功效,另外按摩器械生產商可以將這種機芯應用到各種按摩器械中(比如按摩背部的按摩器械),從而使其得到更廣泛的應用,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為了獲得減震效果,防止按摩頭10作用于人體時產生較大的沖擊力,本實用新型在按摩頭10內設有減振墊3(減振墊可以為橡膠墊),該減振墊3設有通孔,而傳動件26的連接頭260呈蘑菇頭狀,呈蘑菇頭狀的連接頭260穿過減振墊3的通孔卡設在減振墊3上。當按摩頭10作用于人體時,由于受到減振墊3的作用,按摩頭10的沖擊力便能得以緩沖,從而可以帶來更舒適的按摩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