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美容儀,尤其涉及一種冷熱美容儀。
背景技術:
現有的美容儀一般都具有加熱功能及震動功能,但是實際上,對于某些功能疾病,冷療具有更好的效果。但是傳統的制冷工藝一般使用壓縮機實現,結構復雜且能耗高,難以應用于實際產品中。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即是克服現有技術不足,提供一種多功能的冷熱美容儀。
具體來說,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冷熱美容儀,包括外殼、設置于外殼內的主板、馬達、彩光燈板、半導體制冷片、設置外殼表面的導入頭及用于供電的電池,所述彩光燈板前端設有環繞導入頭的透光板,所述半導體制冷片接觸導入頭,所述主板連接有裸露于外殼的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包括電源按鈕、冷熱震動按鈕、彩光轉換按鈕及溫度調節按鈕。
進一步的,所述冷熱美容儀進一步包括散熱風扇及設置于散熱風扇后側的散熱塊,外殼設有對應于散熱風扇的進風孔。
進一步的,所述散熱塊為散熱鰭片。
進一步的,外殼包括組裝于一體的前殼、中框及后殼,所述導入頭、控制部設置于前殼。
進一步的,所述主板連接有顯示冷熱美容儀工作狀態的顯示屏,所述顯示屏固定于前殼,顯示屏外側設有觀察窗。
進一步的,所述主板還連接有NTC板。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冷熱美容儀,通過單個元件半導體制冷片實現制熱或制冷,同時兼具震動及彩光治療功能,可滿足不同用戶的不同需求。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冷熱美容儀的立體分解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冷熱美容儀的控制部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冷熱美容儀的顯示屏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0為外殼,11為前殼,12為中框,13為后殼,14為導入頭,15為透光件,16為觀察窗,17為壓件,18為螺栓,20為主板,21為顯示屏,30為控制部,31為電源按鈕,32為冷熱震動按鈕,33為彩光轉換按鈕,34為溫度調節按鈕,40為馬達,41為馬達座,50為散熱風扇,51為散熱塊,60為彩光燈板,70為NTC板,80為半導體制冷片,90為電池。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冷熱美容儀進行非限制性地說明,目的是為了公眾更好地理解所述的技術內容。
結合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冷熱美容儀包括外殼10、設置于外殼內的主板20、馬達40、彩光燈板60、半導體制冷片80、設置外殼表面的導入頭14及用于供電的電池90。所述外殼10包括通過螺栓18組裝于一體的前殼11、中框12及后殼13,中框表面可進行電鍍。電池90用于為各電子元件供電。
所述彩光燈板60前端設有環繞導入頭14的透光板15,從而使彩光燈發出彩光散射出來。所述半導體制冷片80接觸導入頭14,并通過導入頭14實現與皮膚接觸以進行熱量交換,即進行熱療或冷療。馬達40通過馬達座41安裝于外殼10,并將震動傳遞給導入頭14,實現震動功效。值得注意的是,半導體制冷片80既可以制熱,也可以制冷,使得冷熱美容儀的整體元件減少,結構簡化。
所述冷熱美容儀進一步包括散熱風扇50及設置于散熱風扇后側的散熱塊51,外殼的后殼上設有對應于散熱風扇50的進風孔。所述散熱塊優選散熱鰭片,配合散熱風扇50具有更好的散熱效果。散熱風扇50后側還設有壓件17,從而對散熱風扇50進行固定。
所述主板20還連接有NTC(負溫度系數熱敏電阻)板70及顯示冷熱美容儀工作狀態的顯示屏21,所述顯示屏21固定于前殼,顯示屏21外側設有透明的觀察窗16。NTC板70可起到保護整個電路的作用。
結合圖2及圖3,所述主板20連接有裸露于外殼的控制部30,所述控制部30包括電源按鈕31、冷熱震動按鈕32、彩光轉換按鈕33及溫度調節按鈕34。長按電源按鈕31三秒可開/關機,開機后自動進入溫熱模式,顯示屏亮紅燈、離子功能打開并且離子功能為常開狀態,不操作五秒后滅;冷熱震動按鈕32用于調節各工作模式,開機后,進入溫熱模式,按壓冷熱震動按鈕32一下進入溫熱+震動模式,再按一下關閉震動,進入制冷模式,顯示屏亮藍燈,不操作五秒后滅,再按一下進入制冷+震動模式,再按一個關閉震動,進入溫熱模式,如此循環;彩光轉換按鈕33用于調節彩光燈,按一下,進入紅光,再按紅光閃,再按藍光亮,紅光滅,再按藍光閃,再按關閉彩光,如此循環;溫度調節按鈕34用于調節溫度,當發熱時,向上可調節至42攝氏度,當制冷時,向下可調節至6攝氏度。
進一步的,所述導入頭兩側設有導體(未圖示),所述導體與手柄兩側設置的導體配合通過釋放微電流實現正負離子的導入與導出,從而實現離子療。
應該理解的是,上述內容不是對所述技術方案的限制,事實上,凡以相同或近似原理對所述技術方案進行的改進,包括各部分的形狀、尺寸、所用材質的改進,以及相似功能元件的替換,都在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