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廚房用具,具體是一種抗菌消毒柜。
背景技術:
消毒柜是指通過紫外線、遠紅外線、高溫、臭氧等方式,給食具、餐具、毛巾、衣物、美容美發用具、醫療器械等物品進行烘干、殺菌消毒、保溫除濕的工具,外形一般為柜箱狀,柜身大部分材質為不銹鋼。
對于餐具來說,現有的消毒柜多采用紫外線殺菌的形式進行消毒,但是由于餐具在放置的過程中本身含有大量的水分,同時采用紫外線照射也具有照射面不全的缺點,使得碗筷不能實現全方位的滅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抗菌消毒柜,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抗菌消毒柜,包括柜體,所述柜體前端開口,且柜體的前端開口位置安裝有對開柜門,且對開柜門上均安裝有密封膠條,利用密封膠條提高整體的密封性;所述柜體內安裝有多組用于放置餐具的網籃,利用網籃不僅可以方便碗筷的放置,同時也可以非常方便碗筷向下瀝水;所述柜體的內底面安裝有下凹的弧形底板,且弧形底板上開設有多個排空孔,且所述排空孔均連接排空管,排空管延伸至柜體的外側,利用排空管實現排水;所述柜體的內壁上安裝有陶瓷加熱板,利用陶瓷加熱板實現對柜體內部的加熱,從而實現碗筷殘留水分的蒸發;所述柜體的外壁上安裝有液氮罐,液氮罐通過輸送管與柜體內側的導氣管相連通,導氣管的下表面上安裝有多個噴頭,且所述輸送管上安裝有調節閥,通過開啟調節閥實現導氣管的導通,從而將液氮罐內的低溫氮氣輸送至柜體內,利用低溫氮氣實現細菌的殺滅;所述柜體的頂部安裝有抽氣泵,且抽氣泵的抽氣口通過抽氣管與柜體的內部相通,利用抽氣泵實現柜體內的負壓調節,這樣便于柜體內的水分蒸發。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抽氣管上安裝有抽氣閥。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排空管上安裝有密封塞,利用密封塞可以實現排水與密封的轉換。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不僅除濕速度快,同時采用液氮冷卻的形式進行殺菌,整體殺菌效果好,速度快,從而增加了整體的滅菌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抗菌消毒柜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柜體、2-對開柜門、3-把手、4-密封膠條、5-弧頂底板、6-網籃、7-排空管、8-導氣管、9-噴頭、10-液氮罐、11-輸送管、12-調節閥、13-抽氣泵、14-抽氣管、15-抽氣閥、16-陶瓷加熱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抗菌消毒柜,包括柜體1,所述柜體1前端開口,且柜體1的前端開口位置安裝有對開柜門2,且對開柜門2上均安裝有密封膠條4,利用密封膠條提高整體的密封性;所述柜體1內安裝有多組用于放置餐具的網籃6,利用網籃6不僅可以方便碗筷的放置,同時也可以非常方便碗筷向下瀝水;所述柜體1的內底面安裝有下凹的弧形底板5,且弧形底板5上開設有多個排空孔,且所述排空孔均連接排空管7,排空管7延伸至柜體1的外側,利用排空管7實現排水;所述柜體1的內壁上安裝有陶瓷加熱板16,利用陶瓷加熱板16實現對柜體1內部的加熱,從而實現碗筷殘留水分的蒸發;所述柜體1的外壁上安裝有液氮罐10,液氮罐10通過輸送管11與柜體1內側的導氣管8相連通,導氣管8的下表面上安裝有多個噴頭9,且所述輸送管11上安裝有調節閥12,通過開啟調節閥12實現導氣管8的導通,從而將液氮罐10內的低溫氮氣輸送至柜體1內,利用低溫氮氣實現細菌的殺滅;所述柜體1的頂部安裝有抽氣泵13,且抽氣泵13的抽氣口通過抽氣管14與柜體1的內部相通,利用抽氣泵13實現柜體1內的負壓調節,這樣便于柜體1內的水分蒸發。
所述抽氣管14上安裝有抽氣閥15。
所述排空管7上安裝有密封塞,利用密封塞可以實現排水與密封的轉換。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實際使用時,先進行瀝水,并進行排水,此時調節閥12處于封閉狀態,排水結束后,排空管7裝上密封塞,此時開啟抽氣泵13、抽氣閥15和陶瓷加熱板16,此時實現內部水分的快速蒸發;蒸發結束后,關閉抽氣泵13、抽氣閥15和陶瓷加熱板16,開啟調節閥12,將氮罐10內的低溫氮氣輸送至柜體1內,利用低溫氮氣實現細菌的殺滅,然后再關閉調節閥12。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