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康復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鋪磚模擬訓練工作站。
背景技術:
隨著中國社會保障和工傷康復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受傷工人為回歸工作崗位需要恢復身體功能及工作能力,他們需要科學的職業能力訓練和評估方法。目前國內外還沒有針對建筑工地作業的受傷工人的職業康復器材。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而提供鋪磚模擬訓練工作站。
本實用新型包括鋪地磚工作臺、用于裝載不同規格地磚的小推車和貨架,所述鋪地磚工作臺包括一組地腳、底架、底板和一組圍板,所述一組地腳分別安裝在底架的底部,所述底板固定安裝在底架上,所述一組圍板分別固定安裝才底板上,且一組圍板與底板之間構成用于鋪磚訓練的磚槽,且所述相鄰兩塊圍板之間倒鈍,所述小推車的車架設有用于裝載三種不同規格地磚的三個隔層,所述貨架設置在距離鋪地磚工作臺6-10米的位置。
還有用于鋪設不同規格地磚的圖紙。
所述底板和一組圍板分別由耐火板制成。
所述小推車的行走輪為帶剎車的萬向輪。
所述底架由一組鋼管組焊而成。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本實用新型可根據受傷工人的不同身體恢復情況選取不類型的地磚與工具,完成更加個體化的模擬評估與訓練;與傳統蹲姿作業不同,此實用新型提供了多種可選擇訓練樣圖,從而保證了訓練的難度可調,并且增加了一定的趣味性,使受訓者更好的主動參與模擬訓練或評估中。治療師通過量表,可以直觀的得出測試結果,評估及訓練前后的心率監測,保障了受傷職工使用工作站的安全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是鋪地磚工作臺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1、一組地腳;2、底架;3、底板;4、一組圍板;5、小推車;6、貨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鋪地磚工作臺、用于裝載不同規格地磚的小推車5和貨架6,所述鋪地磚工作臺包括一組地腳1、底架2、底板3和一組圍板4,所述一組地腳1分別安裝在底架2的底部,所述底板3固定安裝在底架2上,所述一組圍板3分別固定安裝才底板2上,且一組圍板3與底板2之間構成用于鋪磚訓練的磚槽,且所述相鄰兩塊圍板3之間倒鈍,所述小推車5的車架設有用于裝載三種不同規格地磚的三個隔層,所述貨架6設置在距離鋪地磚工作臺6-10米的位置。
還有用于鋪設不同規格地磚的圖紙。
所述底板3和一組圍板4分別由耐火板制成。
所述小推車5的行走輪為帶剎車的萬向輪。
所述底架2由一組鋼管組焊而成。
工作方式及原理:
評估步驟
1.測試前記錄受試者的心率、血壓及疼痛情況;2.受試者在磚堆中提舉規格為(1/2/3)的地磚適量,置于運送車上;3.受試者將運送車推拉至一定距離的鋪磚工作架;4.受試者每次從運送車中拿取1塊地磚,將地磚按圖紙的編號(A/B/C)鋪滿工作架,測試結束,評估師記錄所用時間及表現;5.記錄評估結束后受試者的心率、疼痛程度和主觀辛苦程度(RPE)。
注:地磚規格(1/2/3),圖紙規格(A/B/C)。任務完成表現一欄用來填寫治療師在評估過程中觀察到的行為,例如,疼痛行為、任務出錯等。(場地要求:運送車、貨架及地磚需按一定距離分開放置。實際距離根據場地大小自行選擇)
訓練步驟
1.訓練前記錄受訓者的心率、血壓及疼痛情況;2.地磚(規格1/2/3)堆放處應置于鋪地磚工作架一定的距離之外(根據訓練區實際距離而定),運送車置于鋪地磚工作架附近;3.訓練前,治療師根據受訓者情況選取適宜的圖紙(A/B/C)鋪于地磚工作架內,并告知此項訓練的目的,并要求受訓者佩戴手套;4.受訓練者讀圖后,推運送車至磚塊堆放處,選出規定形狀與數量的地磚,由于數量較多,需分批放入運送車送回,按類堆放于鋪地磚工作架附近;5.按圖紙要求將地磚鋪整齊;6.將地磚取出,放回運送車后,分批送回堆放處,擺放整齊;7.記錄受訓者停止訓練時及完成訓練時的心率、疼痛程度和主觀辛苦程度(RPE)。
以上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有關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還可以做出各種變化和變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術方案也屬于本實用新型的范疇,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應由權利要求限定。